上海海昌海洋公园
搜索文档
海昌海洋公园:受益于浙江省秋假,上海公园11月10日至16日单周收入同比提升35.2%
新浪财经· 2025-11-25 20:13
11月25日,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发布公告,受益于浙江省秋假, 以及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七周年系列营销活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于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单周收 入同比大幅提升35.2%,其中,两家主题酒店实现满房;11月17日至11月23日,单周收入同比大幅提升 14.6%。 (智通财经记者 唐莹莹)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上海公园11月10日至11月16日单周收入同比大幅提升35.2%
智通财经网· 2025-11-25 18:24
今年秋季,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全面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覆盖全省11个地市,惠及超过600万 名学生,多地普遍将秋假时间安排在11月中旬,与周末衔接形成五天小长假。 智通财经APP讯,海昌海洋公园(02255)发布公告,受益于浙江省秋假,以及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公 园)七周年系列营销活动,上海公园于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单周收入同比大幅提升35.2%,其 中,两家主题酒店实现满房;11月17日至11月23日,单周收入同比大幅提升14.6%。 2025年11月18日是上海公园开业七周年,经过七年的磨砺,上海公园凭借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与中国 文化、在地特色的创新融合获得市场的肯定,连续多年获评为亚太地区主题公园二十强。未来上海公园 将积极关注假日市场动向和消费趋势,精准定制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和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 巩固中国海洋主题公园的行业标杆地位。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单周收入同比大幅提升35.2%
格隆汇· 2025-11-25 18:21
今年秋季,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全面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覆盖全省11个地市,惠及超过600万 名学生,多地普遍将秋假时间安排在11月中旬,与周末衔接形成五天小长假。 2025年11月18日是上海公园开业七周年,经过七年的磨砺,上海公园凭藉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与中国 文化、在地特色的创新融合获得市场的肯定,连续多年获评为亚太地区主题公园二十强。未来上海公园 将积极关注假日市场动向和消费趋势,精准定制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和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 巩固中国海洋主题公园的行业标杆地位。 格隆汇11月25日丨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宣布,受益于浙江省秋假,以及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七周年系 列营销活动,上海公园于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单周收入同比大幅提升35.2%,其中,两家主题 酒店实现满房;11月17日至11月23日,单周收入同比大幅提升14.6%。 ...
海昌海洋公园(02255) - 自愿性公布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经营情况
2025-11-25 18:1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佈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1 本公佈僅供說明用途,並不構成收購、購買或認購本公司證券的邀請或要約。 HAICHANG OCEAN PARK HOLDINGS LTD. 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255) 自願性公布 上海海昌海洋公園經營情況 本公告乃由海昌海洋公園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統稱為「本集 團」)自願刊發,旨在向本公司的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公開本集團旗下主題公園最新 經營情況。 本公司欣然宣布,受益於浙江省秋假,以及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公園」)七周 年系列營銷活動,上海公園於2025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單周收入同比大幅提 升35.2%,其中,兩家主題酒店實現滿房;11月17日至11月23日,單周收入同比 大幅提升14.6%。 今年秋季,浙江省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全面推行中小學春秋假制度,覆蓋全省11個 地市,惠及超過600萬名學生,多地普遍將秋假時間安排 ...
“流量”与“留量”齐升 上海旅游节拉动旅游消费超3000亿元
新华网· 2025-10-07 09:04
旅游节庆活动整体表现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采用一节两季模式 为期90多天 累计拉动旅游消费额超3000亿元 [1] - 旅游节庆活动推动从人民大众的节日向全球盛会发展 提升入境旅游枢纽功能 [7] 暑期旅游季业绩 - 暑期旅游季7月5日至8月31日期间 上海接待游客9698.37万人次 同比增长1.54% [1] - 暑期旅游季实现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524亿元 同比增长27% [1] - 暑期旅游季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达71.6% 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1] 经典活动季业绩 - 经典活动季9月1日至10月6日期间 上海接待游客6581.64万人次 同比增长4.26% [3] - 经典活动季实现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1608亿元 同比增长10.6% [3] - 经典活动季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达67% 较去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3] 主题乐园与特定活动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暑期开园 暑期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单日峰值达1.5万人次 [3] - 乐高乐园带动方圆5公里内酒店平均出租率超过90% [3] - 半价惠民周期间 上海60余家景区门票优惠 门票预订用户数量及消费金额同比增超五成 [3] 文旅融合与市场推广 - 旅游节期间推出多元融合场景活动 如唐韵中秋 朱泾花灯会等 促进传统文化焕新 [4]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乐高乐园 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丰富活动 持续迎来客流高峰 [4] - 邀请境外艺术家作为入境观察员 体验并宣传推广中国游 [4][7]
90家乐园激战,仅10%赚钱!上海成必争之地,靠啥戳中消费命门?
搜狐财经· 2025-10-03 16:36
行业宏观现状 - 中国大型及特大型主题乐园数量达90家,较去年新增8家,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3] - 行业普遍面临盈利困境,呈现“70%亏损、20%持平、仅10%盈利”的格局 [3] - 一线城市家庭已有30%的支出流向休闲娱乐,主题乐园从“年度旅游目的地”转变为“周末日常消费场景”,市场需求呈现高频次、常态化增长 [3] 上海乐高乐园案例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2025年夏开园成绩亮眼,8月亲子客群占比高达85% [1] - 乐园门票收入与二次消费占比接近1:1,远超国内多数乐园“门票占比70%-80%”的单一模式 [1][7] - 项目总投资超100亿人民币,核心区域投资达5.5亿美元 [3] 主题乐园的经济拉动效应 - 主题乐园每1元门票收入可带动18.8元的综合消费,涵盖交通、酒店、餐饮、零售等上下游产业 [5] -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首月直接带动金山区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40%,餐饮消费增长65% [5] - 主题乐园对城市经济具有“1元消费带动3.5元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 [11] 成功选址的关键要素 - 选址需锚定高消费力区域,长三角地区2-12岁亲子群体消费需求旺盛,约35%“玩乐高长大的年轻人”构成情怀客群 [7] - 国际旅游目的地属性与便利交通网络至关重要,上海拥有江南水乡、浦江景观等文化符号,并能依托长三角交通网络辐射周边客流 [9] - 政策与生态协同效应显著,主题乐园能带动就业、税收并提升城市品牌形象,使地方政府成为产业发展积极推手 [11] 盈利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 成功案例通过“体验即消费”的场景设计打破“门票依赖症”,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门票与二销占比达到51:49 [7][11] - 乐高乐园通过室内迷你天地、“小驾驶员驾照”等仪式感体验带动衍生品热销,实现二销与核心体验深度绑定 [11] - 行业形成成熟的五维定价模型,包括品牌影响力、IP价值、城市能级、乐园规模、内容深度 [14] IP的运营与转化能力 - IP成功关键在于“体验式转化”能力,而非简单植入,乐高悟空小侠片区将《西游记》转化为3D木偶剧、互动游乐项目等体验形式 [18] - 迪士尼、环球影城优势在于形成“电影引流-乐园体验-衍生品变现”的产业链,让IP价值在不同场景反复兑现 [18] - 本土IP面临转化能力不足挑战,方特乐园通过挖掘孟姜女、白蛇传等公共文化IP,结合技术打造沉浸式演出,提供突围思路 [21] - 海昌海洋公园通过“真实生物IP+故事化运营”模式,将虎鲸“胖豆丁”的成长故事持续传播,形成独特竞争力 [23] 长期主义运营策略 - 乐高将“游客超级满意度”列为首要商业指标,开园首月复游率达28% [17][18] - 乐园首售产品为会员卡,通过会员权益、节日主题活动等构建“情感连接-重复消费-口碑裂变”闭环 [18] - 成本投入需聚焦于能直接提升体验的环节,如场景营造、IP落地与技术升级,而非单纯配套设施 [23][25] 未来发展趋势与核心原则 - 消费者逻辑从“功能导向”转向“情绪导向”,乐园需强化“里程碑式体验”设计以提供情感价值 [25] - 未来竞争是“乐园+酒店+商业+文化”的综合生态圈较量,通过产业协同实现“1+1>2”效应 [27][28] - 可持续发展需把握三原则:锚定高能级城市选址、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体验、打通IP全链路转化 [29]
上海稳居入境游热门目的地榜首 平台数据显示这个长假上海城市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
解放日报· 2025-09-30 09:54
出行预订趋势 - 今年长假出游预订节奏整体提前3.5天,全国铁路、民航单日发送旅客量有望刷新历史峰值 [1] - 高铁热门线路车票在节前两周已大面积售罄,城际高铁车票十分紧俏 [2] - 全国铁路客流高峰预计集中在9月29日至10月1日以及10月7日至8日,其中9月29日至10月1日三天的客流量预计占假期客流总量的30%以上 [2] 旅游消费偏好转变 - 游客出行偏好正从简单的观景拍照转变为体验式、沉浸式消费,拼假错峰、情绪价值与深度体验成为影响出行决策的三大关键要素 [1] - 可一次性体验多个省市风情的“串游式线路”流行,国内省际交界城市的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 [2] - 18—35岁的年轻游客成为消费主力,这部分群体追求体验感,对兼具颜值与文化体验感的目的地格外青睐 [4] 热门目的地与产品 - 情绪价值驱动旅游选择,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远途目的地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60% [3] - 上海城市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迪士尼、乐高乐园等主题公园配套酒店基础房型已预订一空,价格上浮明显 [3] - 融合云、贵、川三省的昭通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95%,桂、湘、粤交界处的贺州订单量同比增长88% [2] 出入境旅游市场 - 出境游方面,日本、泰国、中国香港等短途目的地占主流,马来西亚、新加坡跻身前五 [5] - 得益于拼假策略,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假期出游订单同比增长130% [6] - 入境游市场活跃,热门客源国包括韩国、日本、泰国等,上海在入境游热门目的地榜单中稳居榜首 [6][7] - 中俄互免签证政策使俄罗斯游客来华热情高涨,国庆假期俄罗斯旅客入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75% [7] 行业服务优化 - 为迎接入境游客,上海试点“Meet China”入境旅游数字消费大屏,北京在景点安装3200余台中英文导览器,多家博物馆及景区开设英文线上导览专区 [7]
2025端午上海旅游亮眼:文旅商体展联动 三天全要素旅游消费超124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旅游消费数据 - 2025年端午假期上海市接待游客648.08万人次 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124.77亿元 同比增长3.30% [1] - 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7万人次 [1] - 节日前两天上海全市线上线下消费近200亿元 同比2024年增长4.1% [1] 主题乐园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文旅消费规模全国第二 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38% 旅游景点类消费同比增长53% [2]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亲子活动 成为流量担当 [2]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启试运营 串联金山和平湖文旅资源 推出两条新线路吸引客流 [4] 夜间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0.8% 苏州 杭州 北京等地游客是主力 [4] 票根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举办447场演出 同比增长5.82% 接待观众37.9万人次 票房收入1.03亿元 同比增长156.27% [5] - FE电动方程式上海站赛事期间每天吸引上万观众 嘉定区组织180余家商户参与票根联动 最高优惠7至8折 [5] - 浦东启动"跟着演出游浦东"活动 近百场演出参与 凭票根可兑换酒店景区优惠 住宿订单最高优惠1000元 景区门票最高优惠100元 [6] - 东方明珠利用票根经济提升文化附加值 延长消费链 推出景点门票优惠为暑期旅游预热 [6]
消费疲软+新势力夹攻,本土IP主题乐园逆周期突围路在何方?
36氪· 2025-05-16 09:57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表现 - 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 - 文旅消费呈现品质升级和差异化需求崛起,"味蕾游""观演游""反向旅游""遛娃携宠"等新兴业态热度飙升 [1] - "IP+文旅"项目在2024年陷入增长停滞甚至局部收缩困境,但在2025年五一假期表现亮眼 [1][2] 重点乐园项目五一表现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北京环球度假区分别位居全国景区热度前两位 [1] - 上海迪士尼最大实时人流量达10.5万,热门项目排队时长超120分钟,玲娜贝儿见面会等候时间超260分钟 [1] - 北京环球度假区票量同比增长213%,高峰入园人数达5万人/日,门票收入超1.7亿元 [2] - 欢乐谷12家乐园游客接待量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上海欢乐谷首日客流达98116人次 [2]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高峰客流单日超5万人次,节前门票预订同比增长31%,配套酒店连续11日满房 [3] - 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抖音团购销售额环比增长485% [3] - B.Duck小黄鸭亲子度假村抖音单平台交易额超300万元 [3] 行业业绩压力与挑战 - 华强方特2024年主题公园运营收入46.14亿元,同比减少4.18%,毛利率减少21.20%至31.25% [6][7] - 华侨城A旅游综合业务收入273亿元,同比减少13.03%,接待游客8081万人次,同比减少13.7% [7][8] - 海昌海洋公园2024年入园游客量同比增长16.1%至1079万人次,但门票收入下降0.84%至8.95亿元 [8][9] - 迪士尼2025年一季度国际主题乐园收入同比减少5%,营业利润减少23%,主要因上海和香港迪士尼客流减少 [10][11] 本土乐园IP战略与转型 - 海昌海洋公园已打造3座奥特曼主题馆、2座奥特曼主题酒店和2座航海王主题馆 [12][13] - 华侨城A深化IP运用,欢乐谷联手上影元"大闹天宫""葫芦兄弟"及腾讯"王者荣耀"等IP [14] - 华强方特自有IP"熊出没"累计票房超85亿元,正开发《英歌》《龙与萧逍》等新IP [14] 国内外新势力入场 - 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预计2027年开放,为全球第三座哈利・波特主题公园 [16] - 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预计2027年在上海开放,投资额超24亿元 [18]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2025年7月5日开园,深圳乐高乐园预计2026年亮相 [20] - 爱奇艺宣布在扬州建设首个线下乐园"爱奇艺乐园",预计年内开园 [22]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启动一期提升计划,二期工程预计明年施工 [24] - 光线正洽谈《哪吒之魔童闹海》主题乐园合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