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第二季度养老金融产品市场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8-07 17:1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系统梳理了2025年中国养老金体系及养老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市场格局、产品结构、业绩表现及监管政策动态,并对面向第一、第二支柱的养老金产品进行了总结 [2][3][6] 中国养老金体系概览 - 中国养老金体系包含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国家储备养老金(含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养老金 [2][4]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实际运作的养老金产品(面向第一、第二支柱)数量为573只,规模达24,236亿元 [2] - 截至2025年7月初,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达1060只,其中在售产品为932只 [3][4] 个人养老金产品(第三支柱)整体情况 - 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4年12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将指数基金纳入产品范围 [3][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售的932只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储蓄类产品466只,保险类产品134只,理财类产品35只,基金类产品297只 [11] - 济安金信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已升级至2.0版,涵盖对四类产品的多维度评价 [11] 个人养老金储蓄类产品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共有23家银行发行466只储蓄产品,其中国有银行6家发行151只,股份制银行12家发行272只,城商行5家发行43只 [12][13] - 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利率情况为:1年期平均利率1.29%,2年期平均利率1.39%,3年期平均利率1.73%,5年期平均利率1.77% [14] - 国有银行各期限产品利率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16] - 2025年第二季度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下行趋势,6月底为1.6553% [17] - 23家发行银行的宏观审慎评级结果已公布,例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获五星评级 [19] 个人养老金保险类产品 - 截至2025年7月初,平台上共有262只保险产品,其中在售134只,停售128只 [20] - 在售产品中,专属养老保险产品13只,年金保险产品80只(含传统型40只、分红型30只、万能型10只),两全保险产品41只(含传统型29只、分红型12只) [21][22] - 互联网销售渠道有所发展,有5家保险公司的10款产品通过该渠道销售 [22] 个人养老金理财类产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6家理财公司共发行35只产品,较上季度增加2只 [25] - 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29只),混合类为辅(6只);风险等级以二级(中低风险,23只)和三级(中风险,12只)为主 [25][26] - 运作满1年的23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22%,中位数3.05%;运作满2年的18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6.79%,中位数7.18% [27][28] - 根据2025年5月评级,运作满1年的23只产品中,6只获评4星,17只获评3星 [29] 个人养老金基金类产品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数量为297只,较上季度增加9只,包含FOF产品212只(目标日期基金83只、目标风险基金129只)和指数基金85只(普通指数基金60只、指数增强基金18只、红利指数基金7只) [33][34][36]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基金类产品总规模为113.90亿元,其中养老目标基金102.04亿元,指数基金11.86亿元 [36] - 产品风险等级集中在R2-R4,其中R3等级产品236只,占比79.46% [37][39] - 运作满1年的192只FOF产品近1年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8.87%;运作满2年的150只FOF产品平均收益率2.92% [40][42] - 指数基金主份额近1年平均收益率为19.36%,近2年平均收益率为6.39% [53][54] 面向第一、第二支柱的养老金产品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养老金产品规模超过2.42万亿元,约占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总规模的36% [59] - 运作中的573只产品中,标准化产品数量为480只(股票型172只、混合型138只、普通固收型136只、货币型34只),占比83.77% [59][60] - 四类标准化产品近1年简单平均收益率为7.25%,其中股票型12.15%,混合型5.23%,普通固收型4.45%,货币型1.98% [62][64] - 近3年简单平均收益率为0.08%,其中普通固收型表现最佳,达10.15% [65] 中国企业年金指数 - 作为养老金投资业绩基准,该指数自2011年5月1日运行至2025年6月30日(共170个月),其6个风格指数的几何年化收益率在4.54%至5.96%之间 [75][78][79] 重要政策与监管动态 - 2024年12月12日,五部门联合发文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 [3] - 2025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优化保险资金配置效率 [6] - 2025年5月,央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并引导LPR及存款利率下行,1年期LPR降至3.0%,5年期以上LPR降至3.5% [7][8] - 2025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起草资管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9] - 2025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养老金融业务试点,并有序扩大试点范围 [10]
个人养老金:免税优惠虽好,需注意这3点再积极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8-05 17:53
个人养老金政策核心 - 个人养老金计划是国家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举措,每年最高缴纳额度为1.2万元,可享受税收优惠[3] - 税收优惠体现在缴纳时抵扣个税基数,最高1.2万元全额抵减应纳税所得额[3] - 提取时统一按3%税率征税,不分本金与收益,该税率是我国个税最低档[4][5] 收入分层与税收效益 - **高收入人群(年收入≥30万)**:边际税率20%-45%,年缴1.2万元可省税2400-5400元,提取成本仅360元,净收益显著[9][12] - **中等收入人群(年收入10-30万)**:税率10%-20%,年省税1200-2400元,提取成本360元,需权衡流动性需求[9] - **低收入人群(年收入<10万)**:税率0-3%,缴费无抵税效果,提取时多缴360元,可能产生"倒贴税"[6][9] 投资产品选择 - 可投四类产品:存款、理财计划、基金、保险,其中理财和基金不保本且可能亏损[11] - 存款利率低但安全,保险产品(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因提供终身现金流和保障功能,被视为养老规划核心工具[11] - 高风险产品(理财、基金)可能损害养老资金安全性,不建议作为主要配置[11] 税收优惠量化对照 - 年收入96万以上人群:缴费1.2万元当年省税5400元(45%税率),提取时缴税360元,净省5040元[5][12] - 年收入6万以下人群:无抵税效果,提取时多缴360元,实际税负增加[6][12] - 税收递延效益与收入正相关,中高收入群体优化空间更大[6][9][12]
退休后有4笔钱:哪些免税?哪些要交税?哪些要做汇算清缴工作?
搜狐财经· 2025-07-29 10:14
退休收入来源及税务处理 - 退休后收入主要来自4个渠道:基本养老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个人专项养老金,税务处理方式差异显著[1] - 基本养老金无论金额高低(如3000元或1万元)均免税,且无需纳入年度个税汇算清缴[4] - 住房公积金退休后一次性提取全额免税,账户注销后不可恢复,资金到账无需完税证明[9]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税务规则 - 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无论分期还是一次性提取均需缴税,领取方式直接影响税负[10] - 按月/按年领取可适用综合所得低税率(如36万分10年提取,每年3.6万按3%税率,总税负1.08万元)[11] - 一次性领取税负激增(如36万一次性提取需缴税43080元),仅出国定居或身故情况可例外分摊计税[11] 个人专项养老金税务特点 - 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上限1.2万元可全额抵税,高收入者最高年省税5400元[12] - 提取时本金与收益合并按3%税率缴税,由银行代扣且无需汇算清缴(建议操作时仍完成清缴)[12] - 账户资金可配置存款、理财、基金、保险产品,其中存款和保险产品风险较低,理财与基金存在亏损可能[13] 养老金配置策略建议 - 中高收入者应优先利用个人养老金抵税功能,低收入者需注重流动性保障[13] -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避免一次性提取以降低税负,公积金退休时全额免税提取最优[9][11] - 养老金融产品选择需权衡风险,年金保险和增额寿险因现金流稳定更受推荐[13]
广东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居全国首位,为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提供“广东经验”
广州日报· 2025-05-08 23:14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提出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 强化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稳定投资者回报预期 [1] - 政策要求维护良好市场生态 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行为 [1] - 方案提出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等举措以全方位扩大消费需求 [1] 个人养老金发展 - 广东个人养老金开户数超2000万户 居全国首位 [2] - 广东监管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优化养老产品供给 上线200款储蓄产品 102款保险产品 26款理财产品 [2] - 每家银行平均上线基金超百款 广东成为全国首个全品类养老金融产品试点省份 [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 广东证监局联合多部门召开市值管理座谈会 强化国资国企上市引领支撑作用 [3] - 广东省政府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 鼓励增持回购提升估值 广新集团近三年累计增持超4亿元 [3] - 广晟集团累计增持风华高科 佛山照明等股票达3 1亿元 广东省属国企加速并购重组布局新能源等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