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理念

搜索文档
多只绩优权益基金产品限购,主动控规模保业绩
环球网· 2025-08-10 10:22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公募基金行业再现"限购潮",多只业绩领跑的主动权益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8月9日,中欧基金旗下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 疗创新股票型基金公告,自8月11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同日,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基金也宣布限购1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有约50 只绩优权益基金加入限购行列,包括永赢高楠管理的永赢睿信混合(年内回报65.47%)、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等产品。业内人士指出,限购主要为 控制规模以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保护持有人利益,避免短期资金高位涌入摊薄收益。 业内人士分析,绩优基金纷纷"闭门谢客",核心原因在于"规模与收益的平衡"。当基金净值快速上涨时,短期资金大量涌入会导致规模骤增,可能影响基金 经理调仓效率,甚至摊薄原有持有人收益。例如,永赢睿信混合二季度规模因业绩优异增至50亿元,限购可避免资金过快流入冲击投资组合。 限购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中欧基金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限购是为"保证基金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市场人士指出,部分板块短期涨幅较 大后,若新资金高位追涨,可能面临市场波动风险,限购可引导投资者理性布局,减少"追涨杀跌"行为。 行业转 ...
第一财经布局评级赛道,推出“壹评级——专业股票评价体系”三大先导产品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41
评级业务布局 - 第一财经推出"壹评级"专业股票评价体系 旨在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并融入金融生态圈 [1] - 独立评级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通过定性定量结合方法提供权威第三方意见 增强市场透明度和定价效率 [1] - 评级业务分为买方研究 卖方研究和独立评级三种类型 其中独立评级具备最高公信力 [1] 评价体系架构 - "壹评级"包含商业模式 经营绩效 深度研究 交易面 风险等5大维度近30个指标 [2] - 深度研究评级聚焦长期价值 评估成长空间 盈利预期 产业格局和护城河 采用动态估值和DDM两种估值方法 [2] - 体系已覆盖全部A股公司基础评级及300+核心公司深度评级 未来将扩大覆盖面 [2] 产品发布规划 - 2023年9月将首发多张股票评级榜单及首批上市公司深度研究报告 [3] - 7月已推出三大先导产品:投研社服务 《思辨的力量》理论书籍 《价值投研社》多媒体IP 分别解决信息差 方法论和理念传播 [3] - 2024年启动"头部财经平台领航专项计划" 以评级业务为起点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评级产品 [3] 战略定位 - 愿景为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传递理性投资 价值投资 长期投资理念 [2][3] - 通过持续迭代方法论和积累数据 连接投资者 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 [3] - 目标建立具备市场穿透力的权威独立评级体系 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3]
完善机制引导长期资金愿投敢投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15
科技创新产业化挑战与耐心资本需求 - 科技创新产业化面临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等挑战,亟需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支撑 [1] -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创新和生态培育,形成相对成熟的耐心资本供给体系 [1] 政府引导基金与私人资本结合 - 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私人资本投向早期科技创业企业 [1] - 美国2011年推出小企业信贷计划,通过财政部设立母基金,已为中小企业提供40亿美元融资,支持SpaceX、OpenAI等独角兽企业 [1] 长期资本来源与政策改革 - 美国1974年颁布《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将风险投资总税率由49%降到20%,1978年长期资本收益最高边际税率降为28% [2] - 美国风投基金近三分之一资金来自养老基金 [2] - 英国2017年《养老金改革法案》允许养老金投资高风险资产,包括风险投资和成长型股权基金,锁定期10年以上 [2] 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美国硅谷优势在于将创业精神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环境和条件 [3] - 斯坦福大学设立技术许可办公室,开放实验室,形成"学术—工业"综合体模式,衍生超千家企业 [3] 耐心理念培育与制度环境 - 耐心资本提倡忍受短期波动、坚持长期投入、看重长期回报的投资价值观 [4] - 需完善考核和容错机制,建立与长期投资相匹配的评价体系 [4] - 推动探索政府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债"转化为耐心资本来源 [4] 耐心资本发展生态 - 创业创新投资的长期性需要稳定政策支持,政出多门、政策多变不利于形成稳定预期 [5] - 需建立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及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5]
以稳应变 信有所为 同方全球人寿经营报告会成功召开
北京商报· 2025-06-17 21:52
公司经营成果 - 2024年全年保费收入突破87亿元,增速达6.88% [2] - 资产规模超过460亿元,增速高达28.77% [2] - 连续8年保持盈利状态 [2] - 荣获公司治理监管评估B级、风险综合评级AAA及信用评级AA+ [2] 2025年发展规划 - 聚焦财富管理、养老规划、健康保障、高客经营四大核心领域 [2] - 通过产品链接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2] - 推出"智臻·赢家"高客经营体系,围绕产品、服务、营销赋能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4] 健康保险领域 - 优化百万医疗险,研发中高端医疗产品、住院津贴、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及护理保险 [4] - 整合"医、药、检"资源提供多元化健康服务解决方案 [4] 养老服务领域 - 提供分红型养老年金、个人养老金保险、长期护理险等产品体系 [4] - 覆盖机构养老、旅居养老、居家养老等定制化服务 [4] - 合资成立"荷寿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布局国内外旅居养老资源 [10] 财富管理规划 - 推动分红险业务发展,依托稳健分红账户投资能力匹配客户需求 [4] - 分红险业务从产品定价、资产负债管理及分红策略三方面确保稳健 [10] 投资表现 - 2015年起综合及财务收益率连续四年跑赢行业 [5] - 2021-2024年财务与综合投资收益持续优于行业水平 [5] - 强化宏观研判能力,把握趋势性投资机会 [7] 低利率应对策略 - 深耕保障型产品,针对细分人群推出精细化医疗险解决方案 [8] - 升级百万医疗险,研发中高端医疗险并探索长期住院津贴产品 [8] - 结合养老需求推出失能、护理保险丰富产品体系 [8] 客户服务成果 - 2024年累计为12.8万客户提供1729.4亿元保额保障 [11] - 年度理赔金额6.7亿元,最大单笔赔付912.585万元 [11] - 自助理赔占比97%,小额理赔平均时效0.2天 [11] - 推出"同易赔"理赔服务体系,获2024"上证·金理财"年度保险服务奖 [11] 科技创新 - 上线"同易投"智能核保系统提升核保效率与客户体验 [13] - 关注AI在养老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10]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
证券日报· 2025-05-15 22:45
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活动 - 第七届"5·15-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公益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举办,主题为"践行三投资,筑牢两防范" [1] - 活动通过券商首席分析师、公益律师、上市公司代表等开展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普及投资知识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 [1]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 -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2.2亿,其中中小投资者占比高达96% [2] - 全市场上市公司总数达5420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超84万亿元 [2] - 需加强对新入市投资者尤其是年轻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强化上市公司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 [2] 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 - 需加强公司治理规范性,提高市值管理水平,强化自律管理能力以推动投资者保护 [2] - 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71.98万亿元、净利润5.22万亿元,分红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平均股利支付率37.78%,127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盈利公司拟分派现金股利的比例提升至89.2% [3] 上市公司分红与回购情况 - 2093家公司连续5年现金分红,265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元,33家公司超百亿元 [3] - 年内实施季度或半年度分红的公司1013家,较上年大幅增长 [3] - 2024年上市公司新增回购计划1564单,拟回购金额2274亿元,分红回购规模远超IPO、再融资和减持总规模 [3]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达3.4%,投资和融资更加协调的市场生态正在形成 [3]
中金:势如破竹,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迈入新时代
中金点睛· 2025-05-09 07:33
政策核心目标 - 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力争三年内形成行业"拐点",解决经营理念偏差、功能发挥不足、结构不均衡等问题 [1][7] - 落实新"国九条"要求,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服务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稳定的功能 [1][7]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 制定监管指引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及纠偏机制,要求基准需定位产品风格并约束投资行为 [9] - 当前63.6%的主动权益基金以沪深300/中证800/中证500为基准,但持股偏离超30%的产品占比达94%,年化跟踪误差10%-20%的产品占55.9%-70.2% [10][13][16] 透明度与信息披露改革 - 修订主动权益基金信披模板,新增日均偏离、跟踪误差等指标,强化业绩对比与费率透明度 [2][19] - 现行信披缺乏投资者盈亏数据,换手率需通过交易金额估算,信息比率等关键指标缺失 [19] 考核与薪酬机制调整 - 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权重不低于80%,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0] - 近3年50.6%的主动权益基金跑输基准超10个百分点,相关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将显著下调 [24] 权益类产品发展 - 2024年底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占比不足8%(2.5万亿元),被动权益基金占比升至11%(3.6万亿元) [25][26] - 实施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2025Q1 87%的ETF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平均耗时4.8天 [33][34] 长期投资行为引导 - 5%的权益基金存在显著风格漂移,部分产品换手率达5-10倍以上 [30][35] - 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动态调整产品注册节奏,强化主题基金投资风格监测 [29][30] 基金公司自购与投研建设 - 2025Q1基金公司自购非货产品39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18%,债券型占48% [39][43] - 构建投研能力评价体系,涵盖内部管理效率与外部业绩表现双维度指标 [45][46]
3·15投资者保护 | 投资的这些“坑”,你了解多少?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14 16:47
文章核心观点 投资路上陷阱多,投资者需避免常见“坑”,通过学习和复盘让投资更稳健长远 [1] 常见投资陷阱及应对方法 只看收益忽视风险和流动性 - 投资者只关注预期收益忽略风险和资金锁定期限易致投资损失,如遇市场波动因低估风险过早离场亏损 [2] - 投资存在“不可能三角”,高收益产品可能风险高或流动性差 [2] - 选择投资理财产品要综合考虑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资金投资期限 [2] 频繁交易盲目追涨杀跌 - 部分投资者频繁波段交易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在基金投资中是大忌 [3] - 频繁交易耗费精力、增加成本、使人难把握长期趋势,还可能导致非理性决策和资金损失 [4] - 普通投资者应培养长期投资理念,提升投资知识和分析能力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4] 盲目听信小道消息 - 部分投资者因缺乏知识易受市场消息影响,难以作出理性判断,且消息真实性和市场反应不确定 [4] - 投资者面对消息应保持冷静理性,独立判断消息准确性和对市场的影响,避免盲目跟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