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快讯丨首期规模500亿,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成立;南京先进制造母基金招GP;东莞松山湖百亿产投母基金完成备案
FOFWEEKLY· 2025-11-02 15:20
母基金设立动态 - 本周四川、广西、江苏、湖南、浙江等多地宣布母基金落地或招募GP,重点布局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2] - 无锡、常州、成都、雄安、珠海、南宁等地均有基金宣布设立或落地,主要聚焦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 [2] -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北京启动,首期规模510亿元,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投资期为5年,管理和退出期为8年,合计可达15年 [24][25] 交子满园产业发展基金(成都) - 成都市郫都区交子满园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揭牌,首期规模10亿元,远期目标50亿元 [3] - 基金采用"双GP"模式,由交子产业基金公司与郫都区菁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管理 [5] - 重点投向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影视文化产业等 [5] 河池创投母基金(广西) - 河池市第一支成功备案的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1亿元,预计带动规模不少于30亿元的子基金集群 [6] - 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联动"的双轮驱动模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区域特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向 [6][7] 南京先进制造母基金(江苏) - 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50亿元,存续期15年,投资期8年,退出期7年 [8][9] - 投资方式包括设立产业子基金或直投,直投金额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30%,对单个子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30% [10] - 主要投资于智能装备产业、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1] 兴望母基金(湖南) - 长沙市望城区兴望母基金完成备案,采用"1只母基金+X只基金直投或专项基金+N只子基金"三级模式 [12] - 返投比例不低于出资额的1.2倍,聚焦智能终端、先进储能材料、医药医疗器械、新型合金、绿色食品五大产业链 [12] 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母基金(江苏) - 江苏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20亿元,重点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飞机配套等产业链环节 [13] - 产业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鼓励设立10亿元以上基金,存续期原则上不超过10年 [14][15] - 要求子基金投资江苏省内企业的金额占比不低于70%,投资无锡市内企业金额不低于母基金实际出资额的1.5倍 [16][20] 东莞松山湖产投母基金(广东) - 松山湖首支百亿级母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5亿元,预计形成总规模约300亿元的资金支持 [22]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2] 社保科创基金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签约落地,首期规模500亿元,由浙江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农业银行共同组建 [27] -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规模500亿元,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联合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 [28] 专项子基金设立 - 无锡高投毅达战新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基金落地,规模20亿元,为江苏省战新母基金体系内注册规模最大的产业子基金,已完成5个集成电路项目直投,累计投资额达3.1亿元 [29][30] - 华泰战新(常州)新能源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10亿元,存续期10年,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新型电力系统物联网、新一代光伏技术、氢能等领域 [31] - 雄安新区首支概念验证基金设立,首期规模2000万元,重点支持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技术验证和转化,单体项目支持最高可达100万元 [33] - 珠海市珠光新智基金完成备案,为珠光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首只组合基金,重点投向高端智能制造领域 [34] - 南宁新一代信科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亿元,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助力构建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 [35]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11-01 15:54
文章核心观点 - 本周(10月25日-10月31日)国内LP(有限合伙人)动态活跃,共录得39起事件,显示出政府引导基金和产业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布局显著加速 [1] - 多只大规模国家级及地方级产业基金密集设立,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旨在通过资本撬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3][7] - 基金设立模式呈现多元化,包括“C+VC”双轮驱动、概念验证基金群、“母基金+子基金”等多层次架构,以更精准地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 [4][8][16] 国家级与大型地方产业基金 -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北京落地,首期规模510亿元,由中国国新受托管理,中国国新出资150亿元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9.41%,基金投资期5年,合计期限15年 [2]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正式落地,首期规模500亿元,由浙江省、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农业银行共同组建,将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3] - 东莞松山湖产投母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5亿元,计划通过母子基金等方式形成约300亿元资金总规模支持当地“1+4+1+X”产业体系 [7] 细分领域与特色产业基金 - 上海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启动,由道彤投资与奥浦迈联合发起,采用“C+VC”模式,结合产业链龙头企业优势与专业投资机构经验 [4] - 吉林省冰雪经济基金设立,总规模5亿元,重点投向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科技等领域,并探索“冰雪+演艺”等跨界融合新业态 [10][11] - 华泰战新新能源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10亿元,存续期10年,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新型光伏技术、氢能等新能源绿色科技领域 [22] 科技创新与早期投资基金 - 武汉设立首批概念验证基金群,共10只子基金,每年资金池总规模达1.125亿元,以“拨转股”方式每年至少支持60个创业项目 [8] - 雄安新区首支概念验证基金设立,首期规模2000万元,重点支持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单体项目支持最高可达100万元 [9] - 成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成立,以“投才、投早、投小、投硬”为原则,推动人才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 [5][6] 母基金动态与子基金出资 - 陕西科创母基金公示首批7家子基金管理机构,母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与产业基金群整体组成300亿元规模的基金矩阵 [24][25] - 安徽省人工智能主题母基金旗下第14只子基金中金智算(安徽)科创投资基金成立,总规模10亿元,为母基金首只并购子基金,已设子基金规模近170亿元,母子基金总规模放大至近230亿元 [18] - 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审议通过拟参与荷塘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和中关村芯创二期基金2支子基金 [26] 企业参与产业投资 - 长安汽车作为LP参与设立重庆长渝信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总认缴出资额10.02亿元,长安汽车认缴出资2.5亿元 [30] - 爱玛科技作为LP认购共青城倚樟望潮创业投资基金份额3240万元人民币,占比29.9861%,基金拟投向低空经济 [31][32] 政府引导基金公开征集GP - 多地政府引导基金发布公开征集GP的公告,包括宜昌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旨在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 [33][34] - 江苏省在无锡、扬州、南通、南京等多地集中设立针对特定产业的专项母基金并公开招GP,涵盖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单只母基金规模在16亿元至50亿元之间 [35][38][39][40][41][42][43][44][46] - 其他地区如宁波、合肥瑶海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也发布了引导金或科创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的通知 [36][37][47]
LP周报丨510亿,又一重磅基金落地北京
投中网· 2025-11-01 15:03
文章核心观点 - 本周中国LP市场以国家级和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设立为主要特征,资金活水持续涌入,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6][7][8] - “国家队”资本动作频繁,包括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和社保科创基金等大规模基金启动,彰显国家层面对关键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 [7][8][9] - 地方政府基金设立呈现区域化、专业化特点,围绕地方优势产业布局,并积极通过招G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专业管理机构参与 [9][31] 新基金设立动态 国家级基金 -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首期规模510亿元,中国国新出资约150亿元,投资期5年,重点支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产业 [7]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签约落地,首期规模500亿元,由浙江省、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农业银行共同组建,旨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创领域 [8][9] 河北省基金 - 河北雄安中科概念验证基金设立,首期规模2000万元,重点支持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成果验证转化,单体项目支持最高100万元 [11] - 河北创业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出资额12.6亿元,由雄安科技产业园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共同出资 [12] 上海市基金 - 上海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成立,采用“C+VC”双轮驱动模式,结合产业链主企业奥浦迈的产业优势与道彤投资的专业经验 [13] - 同步启动产业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7家机构,覆盖资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13] 川渝地区基金 - 重庆设立10.02亿元汽车产业基金,由渝富集团、长安汽车、建信信托等共同出资,投向汽车产业链智能化、新能源等领域,落实重庆市万亿级产业集群战略 [14] - 成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成立,总规模10亿元,首期1亿元,作为成都千亿级基金群的一部分,配套多项人才政策支持 [15] 江苏省基金 - 华泰战新(常州)新能源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10亿元,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新型储能等方向,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2024年已突破8500亿元 [16][17] - 无锡市新吴区云星智算基金成立,出资额约66.7亿元,其中国有资本占比近85%,游族网络体系出资15%,聚焦AI智算领域 [18] 其他地区基金 - 北京朝阳京国瑞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出资额20亿元,管理方曾入选“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十强”,重点围绕数字经济投资 [19] - 塔城高质量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1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架构,聚焦矿产资源、新能源等新疆“5+2”现代化产业体系 [20] - 长沙市望城区兴望母基金完成备案,采用“母基金+直投/专项基金+子基金”三级模式,契合望城五大重点产业链 [21] - 芜湖产投基金等成立智算科创投资基金,出资额10亿元,是安徽省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主题基金体系的一部分 [25][26][27] - 中国信科等在武汉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出资额50亿元,围绕光通信、移动通信等六大产业板块及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资 [28] 基金管理人招募动态 - 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公开遴选未来交通领域子基金管理机构,该基金整体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要求GP团队累计管理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亿元 [32] - 江苏无锡密集发布三支专项母基金招募GP,包括规模4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规模20亿元的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母基金、以及规模5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 [33][35][36] - 专项母基金对投资地域有明确要求,直接投资江苏省内企业的金额占比不低于70%,并对投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上市公司给予150%-200%的返投认定激励 [34][35][36]
规模510亿元战略基金启动,投早、小、长期、硬科技
搜狐财经· 2025-10-30 18:38
央企战新基金概况 - 中国国新联合北京市西城区等15个出资方设立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首期募资510亿元 [3] - 中国国新作为第一大股东出资150亿元,持股29.4%,其他主要出资方包括北京市西城区出资100亿元,中国移动出资60亿元,中国石化出资50亿元等 [3] - 基金重点投资方向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3] - 基金总期限为15年,包括5年投资期、8年管理退出期和2年可延长期,相比一般股权投资基金7年-8年的周期延长近一倍 [4] 央企创投基金发展趋势 - 今年以来已成立多个百亿级央企创投基金,目前中央企业设立的创投基金总规模已接近千亿元 [4] - 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政策,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6] - 政策旨在解决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建立符合国资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合理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7] 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协同 - 央企创投基金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形成产融结合新模式,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国资能带动市场化基金投资热情,在融资额较大项目上可采用国资领投、市场化基金跟投的合作模式 [8] - 央企拥有丰富应用场景可提供合作机会,例如中国移动在2024年7月采购约1.2亿元机器人订单,智元科技和宇树科技分别中标7800万元和4600万元 [8] 其他央企基金案例 - 2024年5月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成立,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 [4] - 2024年7月中国诚通与江苏省政府推动设立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江苏)基金,为早中期科技项目提供资本支持 [5] - 2024年8月国新创投基金在杭州注册成立,出资额100亿元 [6]
首期510亿,央企超级基金来了
FOFWEEKLY· 2025-10-30 18:05
基金基本情况 - 基金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设立和管理,目前已具备投资条件 [1] - 基金首期规模达510亿元,其中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 [2] - 基金投资期为5年,管理和退出期为8年,投资期最多可延长2年,合计期限为15年 [2] 战略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旨在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短板弱项、布局前沿创新,增强核心功能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同时将覆盖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2] 运作目标与意义 - 基金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进行投资 [2] - 目标是助推央企加快战新产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加快相关产业布局发展 [2] - 最终目的是促进国家重点领域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2]
510亿,超级国资基金诞生
投资界· 2025-10-30 16:36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余梦莹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培育新质生产力。 投资方向上,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基金,将 重 点 支 持 人 工 智 能 、 高 端 装 备 、 量 子 科 技 等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 以 及 未 来 能 源 、 未 来 信 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央企战新基金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围绕产业链强链 补链,助推央企加快战新产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加快央企战新产业布局发展,促进 国家重点领域高水平自立自强。 作者 I 余梦莹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投资界-解码LP获悉,昨日(1 0月2 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委托中国国新设立和 管理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简称"央企战新基金")发布仪式在北京 举行。 基金首期规模510亿元,将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战新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基 金,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短板弱项、布局前沿创新。 至此,创投圈迎来又一股超级活水。 中国国新牵头 首期510亿,存续期15年 具体来看 ...
510亿央企战新基金来了!重点支持这些领域
观察者网· 2025-10-30 16:19
基金概况与设立 - 由国务院国资委发起,中国国新设立和管理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于10月29日在北京启动,目前已具备投资条件 [1] - 基金首期规模达510亿元,其中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 [1] - 基金投资期为5年,管理和退出期为8年,投资期最多可延长2年,合计期限为15年 [1] - 其他出资方包括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集团、中移资本、中国石化集团资本、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等 [1] - 基金实体为“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5年10月27日,注册资本510亿元,注册于北京市西城区 [2] 战略目标与投资重点 - 基金旨在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短板弱项、布局前沿创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3]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 [3] - 基金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核心,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助推央企加快战新产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3] - 基金重点支持的领域与“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的要求高度匹配,该规划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首要战略任务 [3]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 行业影响与前景展望 - 专家预计,基金重点支持的产业在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5] - 基金成立和“十五五”规划布局对硬科技赛道构成利好,相关领域在新一轮发展进程中充满机遇 [5] - 当前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与全球产业在低谷徘徊形成矛盾落差,抓住此转化机遇被视为战略重点 [5] - 中国被认为在抓住本轮科技转化机遇中最具条件与优势,包括制度、市场、体系和人才优势 [5] - 基于现有良好基础,中国有望在新兴和未来产业中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和经济增长点 [5]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航 首期募集510亿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07:31
基金基本情况 -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于10月29日在京举行发布仪式 [1] - 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规模为510亿元 [1] - 该基金由中国国新受托进行募集和管理 [1] 基金战略定位与目标 - 基金将以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线 [1] - 基金以服务央企战新产业发展为本位 [1] - 基金旨在推动资本链更好服务产业链和创新链 [1] - 基金将助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