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保科创基金
搜索文档
500亿!又一社保科创基金落地
证券时报· 2025-11-02 23:1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正通过设立区域性专项基金的方式,引导社保基金等长期资本大规模、精准地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2][10] -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正式签约,首期规模500亿元,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重点投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3][4] - 社保基金在长三角、大湾区等创新高地的布局已形成“央地协同、区域落地”的新格局,旨在为科技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8][9][10]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概况 - 基金于10月31日在南京正式签约,首期规模500亿元 [1] - 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联合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 [1] - 采用“母基金+直投”的双层架构与联合管理模式,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3][4] - 苏州新创未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已于10月11日成立,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27.94亿元,被视为该基金的前期准备 [4] 基金投资策略与区域产业基础 - 投资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重点支持具备突破性技术、高成长潜力的优质科创项目 [4] - 产业布局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造、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4] - 苏州市产业基础雄厚,今年1—8月规上工业同比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7% [5][6] - 苏州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创板上市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6] 社保基金投资科创领域的政策背景与演进 - 2022年9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实业投资指引》出台,明确将创新合作模式,发挥股权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 [7] - 2023年12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社保基金会可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坚持安全至上原则 [7]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社保基金等长期资本出资 [7] 其他区域社保科创基金布局 - 北京:2023年7月设立“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专项基金”,由君联资本管理,首期规模50亿元,期限超10年 [8] - 长三角:2023年11月设立全国社保基金长三角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由IDG资本管理,首期规模51亿元 [8] - 大湾区:2024年一季度设立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由深创投集团管理,规模51亿元 [8] - 浙江:10月27日成立浙江社保科创基金,首期规模500亿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社保科创基金 [8][10] - 安徽:正处于研讨设立安徽省社保科创基金的阶段 [2][10]
一周快讯丨首期规模500亿,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成立;南京先进制造母基金招GP;东莞松山湖百亿产投母基金完成备案
FOFWEEKLY· 2025-11-02 15:20
母基金设立动态 - 本周四川、广西、江苏、湖南、浙江等多地宣布母基金落地或招募GP,重点布局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2] - 无锡、常州、成都、雄安、珠海、南宁等地均有基金宣布设立或落地,主要聚焦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 [2] - 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北京启动,首期规模510亿元,中国国新拟出资约150亿元,投资期为5年,管理和退出期为8年,合计可达15年 [24][25] 交子满园产业发展基金(成都) - 成都市郫都区交子满园产业发展基金正式揭牌,首期规模10亿元,远期目标50亿元 [3] - 基金采用"双GP"模式,由交子产业基金公司与郫都区菁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管理 [5] - 重点投向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影视文化产业等 [5] 河池创投母基金(广西) - 河池市第一支成功备案的母基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1亿元,预计带动规模不少于30亿元的子基金集群 [6] - 采用"直接投资+子基金联动"的双轮驱动模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区域特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向 [6][7] 南京先进制造母基金(江苏) - 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50亿元,存续期15年,投资期8年,退出期7年 [8][9] - 投资方式包括设立产业子基金或直投,直投金额不超过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30%,对单个子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30% [10] - 主要投资于智能装备产业、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1] 兴望母基金(湖南) - 长沙市望城区兴望母基金完成备案,采用"1只母基金+X只基金直投或专项基金+N只子基金"三级模式 [12] - 返投比例不低于出资额的1.2倍,聚焦智能终端、先进储能材料、医药医疗器械、新型合金、绿色食品五大产业链 [12] 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母基金(江苏) - 江苏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20亿元,重点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飞机配套等产业链环节 [13] - 产业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鼓励设立10亿元以上基金,存续期原则上不超过10年 [14][15] - 要求子基金投资江苏省内企业的金额占比不低于70%,投资无锡市内企业金额不低于母基金实际出资额的1.5倍 [16][20] 东莞松山湖产投母基金(广东) - 松山湖首支百亿级母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5亿元,预计形成总规模约300亿元的资金支持 [22]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2] 社保科创基金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签约落地,首期规模500亿元,由浙江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农业银行共同组建 [27] -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规模500亿元,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联合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 [28] 专项子基金设立 - 无锡高投毅达战新集成电路股权投资基金落地,规模20亿元,为江苏省战新母基金体系内注册规模最大的产业子基金,已完成5个集成电路项目直投,累计投资额达3.1亿元 [29][30] - 华泰战新(常州)新能源基金完成设立,总规模10亿元,存续期10年,重点投资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新型电力系统物联网、新一代光伏技术、氢能等领域 [31] - 雄安新区首支概念验证基金设立,首期规模2000万元,重点支持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技术验证和转化,单体项目支持最高可达100万元 [33] - 珠海市珠光新智基金完成备案,为珠光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首只组合基金,重点投向高端智能制造领域 [34] - 南宁新一代信科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亿元,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助力构建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 [35]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落地苏州
苏州日报· 2025-11-02 08:23
10月31日,首期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正式签约落地苏州。 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联合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首期规模 500亿元,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的双层架构与联合管理模式,旨在实现资源整合与专业运作的有机结合。 该基金将依托江苏和苏州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投资,重点支持具备突 破性技术、高成长潜力,并能够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优质科创项目。在产业布局上,重点 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造、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助力构建现 代化产业体系。 苏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领先、创新动能强劲,为基金提供了良 好的落地土壤和投资环境。今年1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同比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 重56.7%,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苏州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创 板上市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在苏州设立首期江苏社保科创基金,不仅为苏州市科技创新、新动能培育和经济转型升级注入长 期、耐心的资本活水,更 ...
刚刚,江苏省委书记揭牌了500亿社保科创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1-02 00:33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设立 -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于10月31日在南京正式签约揭牌,总规模1000亿元,首期规模500亿元由苏州市政府主导 [1][3] - 基金由社保基金会、江苏省、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出资,苏创投集团担任基金管理人,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 [3][4] - 投资方向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大领域,覆盖国家级及江苏省、苏州市产业体系 [3][4] 江苏省母基金布局与模式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已组建41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1069亿元,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及多家企业 [5] - 母基金采用三层架构: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形成省市联动、政企联动的“江苏模式” [5] - 专项母基金遍布全省各市,充分发挥各地区位优势,为垂直领域GP提供专业化支持 [6] 苏州创投生态与基金矩阵 - 苏州创新投资集团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母基金+直投+子基金”协同投资矩阵 [6][7] - 苏创投与国家层面合作设立基金总规模645亿元,与省级合作设立战新基金规模240亿元,直投项目IPO数量居全省前列 [7][8] - 苏州围绕“1030”产业体系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府投资基金组合,形成协同性强的“苏州模式” [8][9] 行业发展趋势 - 政府引导基金进入3.0版本,从单一基金设立转向基金集群化,注重各级引导基金合力 [9] - 基金集群模式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扩展,成为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助推器 [10]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成立
新华网· 2025-11-01 20:09
基金概况 - 规模达500亿元的江苏社保科创基金于11月1日正式成立 [1] - 基金由江苏省政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出资设立 [1] 投资目标与策略 - 基金旨在疏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增加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有效投资 [1] - 投资运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1] - 投资将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1] - 基金将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积极支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 运营与管理 - 基金将发挥专业机构贴近被投企业、植根市场前沿的优势,自主选择项目 [1]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一步将加大实业投资力度,以更加有为的投资运营、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
江南不止风月,500亿社保基金涌向江苏
搜狐财经· 2025-11-01 20:00
基金设立概况 -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于10月31日正式签约落地苏州,首期规模达500亿元 [2][3] - 基金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与苏州市政府牵头发起,联合江苏省政府、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 [2][3] - 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的双层架构与联合管理模式,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2][6] 基金战略意义与投资方向 - 基金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苏州优势产业集群领域 [2] - 社保资金具备“耐心资本”属性,旨在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助推产业升级,投资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3][4][6] - 基金设立被视为国家长期资本体系迈向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标志,其示范效应有望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聚焦科技主航道 [3][6][7] 市场背景与基金作用 -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VC/PE基金数量同比下降超过30%,募资规模同比下滑近40%,创投市场经历“资本寒冬” [5] - 社保资金的进入被视作一股“长线活水”,能缓解市场资金紧张,并以其长期稳定性为创新项目注入信心 [5][7] - 社保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具有稳定器作用、导向性功能和信号放大效应三重独特价值 [6] 基金管理人分析 - 基金管理人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苏创投)是苏州市属一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3000亿元 [8][10] - 苏创投旗下拥有八大核心业务板块,覆盖母基金、直投基金、天使投资等多个环节,已形成“母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投资体系 [8][10] - 过去三年,苏创投累计直投项目超400个,投资金额超70亿元,投资回报稳健,MOIC超过2的基金占比高达40% [9] 苏州创投生态与产业基础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已达56.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11] - 全市现有创投机构近千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7000亿元,2024年上半年苏州位列全国城市创投活跃度第三 [12][13] - 苏州拥有坚实的产业根基与开放的创新生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超1.8万家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