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榨菜

搜索文档
榨菜不好卖了?涪陵榨菜营收增速不足1%,押注味滋美遇整合难题
贝壳财经· 2025-08-30 17:0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3亿元 同比增长0.51% [1][2] - 同期净利润4.41亿元 同比下滑1.66% [1][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94% 主因新品推广及商超营销活动增加 [2] - 应收账款达12.46亿元 同比增幅1421.45% 系为客户提供信用额度所致 [2] 业务与销售 - 榨菜业务营收从2022年21.75亿元降至2024年20.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仅微增0.45% [5] - 榨菜销量自2021年峰值持续下滑 2025年上半年销量5.93万吨 同比降1% [5] - 经销商数量从2024年末2632家减至2025年6月底2446家 两年累计减少超790家 [3][6] - 产能利用率不足80% 东北生产基地利用率低于40% [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榨菜行业增速近乎停滞 2007-2021年消费量年复合增速仅1.25% [8] - 面临饭扫光 味聚特等新兴品牌及老干妈等老牌企业竞争 [8] - 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下降 高盐属性与健康趋势相悖 [8][10] - 公司2008年以来提价13次 但导致价格敏感型客户流失 [9][10] 战略转型与并购 - 提出"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 收购味滋美51%股权进军复合调味品 [1][11][12] - 味滋美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2.84亿元和2.64亿元 净利润0.41亿元和0.4亿元 [12] - 复合调味品2023年市场规模2032亿元 同比增长13.77% CR5不足15% [13] - 收购旨在整合B端研发能力与C端渠道优势 构建场景化产品矩阵 [13]
涪陵榨菜的“攻守道”:守牢榨菜压舱石,进攻多元大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26 22:2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13亿元 同比增长0.51% [1] - 净利润4.41亿元 同比减少1.66% [1] - 在消费市场承压和销售模式变革背景下实现平稳过渡 [1] 榨菜主业巩固措施 - 榨菜品类营收11.23亿元 同比增长0.45% [3] - 通过"加量不加价"策略推出60+6g流通渠道产品和80+8g商超渠道产品 [3] - 5月推出中高端产品"只有乌江"脆口榨菜芯系列 荣登京东平台"榨菜金榜" [3] - 成立"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 开发出创新产品现拌榨菜 [3] 新品类拓展成效 - 萝卜品类营收大幅增长38.35% [6] - 推出"嘎吱脆"盒马定制产品及线上专销新品 完成60g风干萝卜干产品研发 [6] - 子公司辽宁开味与韩国一味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预计年产值达3200万元 [6] - 开发乌江肉末豇豆 重庆老豌杂 泡菜新品 爆炒系列等多元化产品 [8] 渠道拓展进展 - 整合成立餐饮事业部 新渠道事业部 国际事业部 [10] - 餐饮业务同比增长37% 积极进驻知名连锁餐饮 [10] - 1-7月出口增长8% 日本市场新进场1753家 瓶装榨菜销售大增 [12] - 柬埔寨餐饮渠道销售增长109% 产品出口至全球86个国家地区 [12] - 1-8月新增11家直接出口客户 美国市场恢复区域性连锁合作 [12] 线上渠道发展 - 电商下饭菜品类占比从10%提升至17% [15] - 新品爆炒系列上半年销售额突破360万元 [15] - 线上渠道成为新品推广和沟通新消费人群的重要途径 [15]
涪陵榨菜(002507):稳健扩产、推新加快 涪陵榨菜守稳主业、拓宽边界
新浪财经· 2025-08-07 14:36
产品与研发 - 公司加快"榨菜+下饭菜+调味菜"产品矩阵扩充,2025年5月推出"只有乌江"系列多口味榨菜芯产品,7月上新两款泡豇豆产品 [1] - 成立"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联合高校与科研院所聚焦减盐、低糖、多口味方向的产品开发与工艺优化 [1] - 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持续推进,计划2027年6月投产,设计年产能20万吨,以匹配多规格柔性制造需求 [1] 国际化进展 - 公司榨菜出口量达2.24万吨(+22.2%),出口额2.1亿元(+25.7%),产品覆盖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80余国 [1] - 品牌战略从"出口榨菜"转向"全球开味菜品牌",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2024年农业品牌声誉百强和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1] 财务表现 - 25Q1收入7.13亿元(-4.75%),归母净利润2.72亿元(+0.24%) [2] - 存货同比上年末增长41.4%,主要因加大青菜头原料储备为旺季备货 [2] - 在建工程投入同比增长10.8%,反映乌江智能化基地建设持续投入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27年EPS预测至0.72/0.79/0.88元(原25/26年预测为0.86/0.94元),主因主业恢复慢、新品投入期及费用压力 [2] - 维持品牌壁垒强、产品结构优化、产能扩张清晰等优势,给予2025年20倍PE估值,目标价14.40元 [2]
涪陵榨菜(002507) - 002507涪陵榨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5:34
产品价格与策略 - 2021 年底因农副产品及青菜头原料价格上涨整体提价,2022 年初推轻盐产品并改版包装,致 2022 年度终端动销受影响 [1] - 2023 年推 60g 产品布局 2 元价格带,2024 年放开 60g 产品调货限制,稳固 2 元价格带市场 [1] - 今年推 80g 产品“加量不加价”,回馈消费者并吸引消费者、加深品牌印象 [1][2] 销售终端影响因素 - 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一线城市,受人口向县级市场回流影响,消费习惯与形式变化,与销售阵地有空间差 [3] - 榨菜市场存量竞争,近两年竞争对手加大终端推广投入,公司提高部分竞争市场推广精力,稳住终端渠道占比 [3] 大型商超合作模式 - 设立大客户群营业部,为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提供直营服务,公司与客户对接价格、研发定制产品,经销商供货,公司可对接终端反馈并优化产品 [4] 并购重组 - 坚持“双轮驱动”战略,收购味滋美进入复调领域,川渝味复合调味料市场空间大且无明显龙头 [5] - 味滋美有成熟 B 端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公司可依托其餐饮终端完善新渠道布局;公司有 C 端渠道优势,可助味滋美 C 端产品铺货上市 [5] 线上平台投入产出 - 重视线上平台发展,近年逐步投入推广,但与线下渠道相比贡献少,短期大量投入影响利润,行业线上低价竞争会致公司产品价格布局失衡 [6] 其他品类发展 - 2021 年重塑榨菜品类重要性,对其他品类推广助力减弱,萝卜产品工艺口味与榨菜同质,缺乏特色 [7] - 2024 年下半年调整萝卜产品工艺和定位,升级口味与包装,推出新产品,未来持续研发优化萝卜、泡菜品类 [7] 经销商制度 - 针对部分合作年限长、调货额高、信用好的经销商开放“授信”政策,年终收回额度,未获授信经销商仍实行“先款后货”模式,不影响该销售模式 [8] 核心竞争力 - 品牌力优势,消费者对“乌江”榨菜认可度高 [9] - 产地优势,位于涪陵,原料供应足、品质稳,有 30 万吨以上窖池保障生产,应对原料价格波动 [9] - 生产技术工艺优势,有先进智能自动化设备和自研乳化辅料技术,保障产品品质口感 [9] - 管理团队优势,现任团队深耕佐餐开味菜行业,经验丰富 [9] 激励措施 - 已建立包括薪酬的正向激励机制,探索股权激励等方案可行性,实施与否不确定,有安排将公告 [10]
称霸高铁的“国民下饭菜”,为何年轻人咽不下去了?
创业邦· 2025-06-05 11:12
公司业绩表现 - 涪陵榨菜连续第二年营收和净利润双降 销售过亿的7个大区中有5个区域出现下滑 [3] - 公司市值从高峰期的350亿元蒸发300亿元 较五年前"酱菜小茅台"地位大幅缩水 [5] - 榨菜业务仍占公司八成以上营收 产品结构单一问题突出 [22] 价格策略与盈利变化 - 2008年因原料减产提价23% 利润从1000万暴涨至3000万 [13] - 14年间累计提价超600% 120g萝卜丁售价达5元 高端礼盒定价三位数 [11] - 销售毛利率长期高于海天味业 2020年提出百亿销售目标 [15] 消费场景变迁 - 高铁场景被15-30元盒饭替代 超市渠道受电商冲击 经销商数量减少607家 [17][20] - 传统榨菜月销量从8000万包下滑 主要出现在缩水的飞机餐场景 [7] - 2024年休闲零食业务仅占消费场景3.9% 增量空间有限 [23] 市场竞争格局 - 韩国泡菜进口量激增 中国泡菜占其进口量100% 一季度进口额达4756万美元 [5] - 拌饭酱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2.2亿元 老干妈/海底捞/网红品牌纷纷入局 [28][30] - 雷军带货辣酱案例显示 "饭遭殃"品牌单月线上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25] 营销与产品创新 - 2024年市场推广费增长超30% 投入1亿元但效果有限 [32] - 联名推出榨菜咖啡被评"黑暗料理" 马拉松营销主打电解质补充概念 [34][36] - 多元化尝试受阻 萝卜产品从1亿规模萎缩至0.6亿 泡菜转型未达预期 [23] 行业趋势洞察 - 佐餐食品向精致化发展 年轻人转向低盐/健康化产品 [17] - 传统食品需价值重构 韩国泡菜文化输出模式值得借鉴 [38] - 价格敏感度提升 5元榨菜面临拌饭酱等替代品冲击 [30]
2025年中国榨菜行业市场规模、进入壁垒及投资战略研究
搜狐财经· 2025-05-31 20:48
榨菜行业概况 - 榨菜以青菜头为原料,经盐腌渍、压榨等工艺加工而成,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1][6] - 榨菜具有口感脆嫩、咸香适中的特点,并含有丰富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和肠道健康 [7][8] - 行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政策支持巴蜀乡村文创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推动榨菜等产品向特色旅游商品转型 [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青菜头、食盐、辣椒、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供应 [2][8] - 中游加工环节包括脱水、盐腌、压榨等工序,原料产出比约为3:1 [2][8] - 下游销售渠道覆盖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等 [2][11]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榨菜市场规模增至146.7亿元,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12] - 行业竞争格局为"一超多强",涪陵榨菜为龙头,鱼泉、六必居等品牌占据一定份额 [2][12] - 涪陵榨菜2024年营业总收入23.87亿元,其中榨菜营收20.44亿元 [14][15] 重点企业分析 - 涪陵榨菜是国有控股食品加工企业,主力产品"乌江轻盐榨菜"主打健康减盐概念 [14] - 其他主要企业包括北京六必居、重庆鱼泉榨菜集团、余姚国泰实业等 [32][35]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集中度高,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中华饮食文化推动发展 [27] - 未来技术趋势、生产规模、销售规模等将进一步提升 [35] - 国际国内市场对榨菜需求持续增长,业务市场发展迅速 [27] 消费者与营销分析 - 消费群体包括务工人群、家庭简餐用户及餐饮企业,应用场景涵盖佐餐、煲汤、休闲零食等 [2][12] - 营销策略注重品牌建设、整合营销和渠道培养 [29][31] - 消费者偏好调查显示品牌和价格是重要竞争因素 [30][32]
涪陵榨菜布局休闲零食,能否力挽业绩颓势?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16:49
涪陵榨菜业绩与战略调整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3.87亿元同比下滑2.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同比下滑3.29% 扣非净利润7.32亿元同比下滑3.13% [1][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7.13亿元同比下滑4.75% 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微增0.24% 扣非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微降0.62% [3] - 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拓展新赛道 拟收购味滋美51%股权以突破发展瓶颈 并开通休闲零食渠道推出"小脆口"和联营产品"开味说"花生 [1][4] 产能与行业竞争 - 公司东北生产基地榨菜萝卜产能利用率不足37% 萝卜销量0.33万吨同比下滑29.79% 产量0.34万吨同比下滑20.93% [4] - 原规划20万吨产能的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延期5年 截至2024年末工程进度仅10.94% [3] - 行业属完全竞争型 准入门槛低导致利润水平普遍不高 竞争对手包括惠通铜钱桥鱼泉吉香居味聚特等品牌 [3] 休闲零食赛道现状 - 休闲零食行业CR5不足20% 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价格战频繁 零食量贩店扩张冲击传统渠道 [5] - 良品铺子2024年亏损4600万元 扣非亏损7400万元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3600万元 扣非亏损4000万元 [5][6] - 来伊份2024年净利润亏损超7500万元 扣非亏损超9000万元 同比暴跌超230%和860% [7]
涪陵榨菜与涪陵黑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环球网· 2025-05-16 18:13
产业融合合作 - 涪陵榨菜集团与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标志着两大产业深度融合 共同探索"种养循环 绿色低碳"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1] - 双方共同为"乌江榨菜·涪陵黑猪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基地"揭牌 构建"菜猪共生"的循环经济链 [3] - 海林生猪为榨菜种植提供有机肥 推动标准化种植 涪陵榨菜集团则提供绿色种植技术 优先收购优质原料用于高端产品生产 [3] 技术创新与效益 - "菜猪融合"新模式在饲料改良 土壤改良和环境效益上已取得显著成效 [3] - 通过榨菜茎叶研发的生物饲料可替代20%传统饲料 每头猪养殖效益提升150元以上 [3] - 有机肥还田后 化肥使用量减少30% 青菜头增产8%-12% [3] 新产品开发 - 双方联合推出首批融合创新产品 包括榨菜黑猪扣肉 榨菜黑猪肉包子 榨菜黑猪肉香肠等 [5] - 未来还将开发"涪陵黑猪榨菜肉丝""涪陵榨菜黑猪肉臊"等预制菜及调味酱 [5] - 涪陵榨菜集团推出的"乌江轻盐榨菜系列" 榨菜月饼 榨菜咖啡等创新产品 展现了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潜力 [5] 产学研合作 - 涪陵榨菜集团联合江南大学 西南大学等成立"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 聚焦保鲜技术 功能成分提取等领域 [5] 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 此次合作是产业融合的典范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8] - 涪陵区将加速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增值体系 [8] - 涪陵榨菜与涪陵黑猪的强强联合 是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也是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 [8]
涪陵榨菜业绩承压,计划收购味滋美做“增量”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22:47
收购计划 - 公司拟收购四川味滋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完成 交易对方为陈伟等5名自然人 [2] - 此次收购是在业绩承压背景下展开 公司坦言将并购重组作为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3.87亿元 同比下滑2.5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下滑3.29% 扣非后净利润7.32亿元 同比下滑3.13%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13亿元 同比下滑4.7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微增0.24% 扣非后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微降0.62% [2] 行业竞争 - 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型 准入门槛较低导致竞争非常激烈 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利润水平不高 [3] - 除公司旗下乌江榨菜外 惠通、铜钱桥、鱼泉、吉香居、味聚特等同类品牌在业内影响力较大 [3] 产能情况 - 2020年规划的"乌江涪陵榨菜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设计产能20万吨 截至2024年末工程进度仅为10.94% [4] - 2024年东北生产基地的榨菜、萝卜产能利用率不足37% [4] - 2024年萝卜销量0.33万吨 同比下滑29.79% 产量0.34万吨 同比下滑20.93% [4][5] 经销商情况 - 2024年末经销商数量2632家 较2023年末减少607家 同比下滑18.74% [8] - 华南销售大区经销商减少271家 同比大幅下滑58.41% 华北、华东、华中、中原等地区经销商规模也有不同程度下滑 [8][9] 并购标的 - 味滋美成立于2018年 主要从事川味复合调味料、预制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包括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肉制品等 [9] - 2024年底总资产2.03亿元 净资产1.56亿元 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4亿元和2.6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071.33万元和3962.45万元 [10]
涪陵榨菜20250331
2025-04-15 22:3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榨菜及调味品行业 - 公司:福林榨菜(乌江榨菜)[1][2] --- **2024年业绩与改革措施** 1. **组织架构与流程重塑** - 2024年实施全面改革,优化组织架构和流程,提升市场响应速度[2] - 销售管理机关部门大幅精简,机制更灵活,员工积极性提高[2] 2. **产品开发与市场认知** - 新品研发和产品升级持续推进,2024年响应速度明显快于2022-2023年[3] - 乌江榨菜品质和包装质量提升,消费者和经销商反馈积极[4] 3. **销售策略调整** - 经销商渠道优化:从3400家一级经销商逐步精简,聚焦核心市场[4] - 价格带重塑:2024年8月推出“两元黄金价格带”产品(加量8%-10%),稳定市场份额[6] - 针对竞品开展定向爆破活动,部分市场(如江苏、东北)份额逐步恢复[5][16] 4. **生产与原料供应** - 原料成本可控:2024年收购青菜头46万吨(历史最高),2025年收购43万吨(历史第二高),成本控制在800元/吨[7] - 产线改造:投入几千万进行柔性化改造,提升品质和供应灵活性[8][9] 5. **新品与多品类发展** - 非榨菜品(萝卜、姜豆、酸菜)加大投入,产品力提升,2025年有望突破[18][19] - 开卫公司(辽宁)技术改造完成,萝卜产品产能排期已满[19] --- **2025年规划与目标** 1. **核心策略** - 榨菜抢销量、多品夯基础、并购谋发展[9] - 销售优化结构,生产变革模式,继续改革激发活力[9] 2. **销量与价格平衡** - 2025年预算目标为8%增长,谨慎乐观[30] - 加量不加价策略应对竞争,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31][32] 3. **渠道优化** - 电商渠道:2024年微增长,2025年调整产品分配,避免内部价格战,专注引流和新品开发[26][28] - 餐饮渠道:2024年增长超20%,2025年转向非榨菜品(如酸菜、豆瓣酱),目标1亿体量[41][42] 4. **资本开支与分红** - 资本开支聚焦产线技改和必要项目,每年约几百万至千万[23] - 分红政策:未来逐步提高分红比例,提升投资回报率[24] --- **竞争格局与风险** 1. **行业竞争** - 竞品在部分区域(如东北、华北)仍具威胁,公司通过定向产品和活动夺回份额[44][45] - 白牌和中小企业竞争存在,但暂无强实力对手[45] 2. **毛利率压力** - 2024年Q4毛利率下降因收入端调整(如搭赠活动),非成本问题[25] - 2025年搭赠活动持续,但预计对利润影响有限[37] 3.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群体多元化(25-45岁女性为主),需适应年轻化和场景多元化需求[34] - 小规格产品(如30克、15克)占比提升,影响产能和销量统计[18] --- **其他关键数据** - 消费者认知:乌江品牌知晓度90%,使用率85%,重度用户占60%[22] - 线上销售:2024年微增长,2025年重点投入京东、抖音渠道[28][29] - 原料储备:2024年青菜头库存可覆盖至2026年[7] --- **总结** 福林榨菜2024年通过改革、产品升级和渠道优化稳住了基本面,2025年聚焦榨菜销量恢复、多品类突破和渠道精细化运营。核心挑战在于平衡价格带竞争、消费趋势变化及毛利率压力,但原料成本可控和柔性化生产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