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益海嘉里金龙鱼接受东北证券等28家机构调研 精彩要点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16 19:46
调研活动概况 - 2025年9月11日及9月16日举行现场调研活动 地点分别为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区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崇贤镇 [2] - 东北证券 海富通基金等28家机构参与调研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及多地企业群管理团队负责接待 [2] 生产基地布局 - 重庆企业群2009年开建 2011年投产 2018-2020年完成二期建设 占地约800亩 另设670亩蛋鸡厂 [3] - 杭州企业群位于京杭大运河畔 占地约200亩 主营油脂精炼业务 [3] - 全国已建成83个生产基地 形成多企业群布局体系 [3] 业务发展现状 - 大健康产品通过原有生产线升级实现 泰州工厂生产低GI大米和植物甾醇系列 廊坊央厨生产常温米饭系列 [3] - 面粉业务通过推出裹粉等专用粉产品实现逆势增长 尽管行业整体消费量略有下滑 [3] - 重庆央厨食品园区客户引进进展良好 近期持续有新客户洽谈 [3] 央厨业务拓展 - 通过引入区域合作方参股灿丰厨(重庆)食品有限公司 生产火锅底料等产品增强竞争力 [3] - 园区采用8米层高高标准化建设 提供原料采购 仓储管理等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3] - 通过自有渠道或推荐优质渠道资源为园区客户赋能 [3] 蛋鸡业务优势 - 行业市场集中度低 公司具备饲料原料协同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优势 [3] - 重庆蛋鸡工厂今年投产 存栏量达75万羽 主营无抗鸡蛋产品 [3] - 产品主要销售渠道为传统及地方连锁超市 [3]
金龙鱼(300999) - 2025年9月11日、9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19:14
生产基地与业务布局 - 公司在全国已建成83个生产基地 [1] - 重庆企业群占地约800亩,包含大豆压榨、包装油、大米、面粉、中央厨房和蛋鸡业务 [1] - 杭州企业群占地约200亩,涉及油脂精炼、包装油、大米加工及中央厨房业务 [1] - 重庆蛋鸡厂占地670亩,蛋鸡存栏量75万羽 [2] 大健康产品线 - 泰州工厂生产低GI大米和植物甾醇系列产品 [1] - 廊坊央厨生产低GI米饭和18谷物杂粮饭等常温米饭 [1] - 石家庄工厂生产低GI黑青稞苦荞面 [2] - 秦皇岛工厂生产DAG油(甘油二酯油) [2] 中央厨房业务模式 - 采用高标准化厂房设计(层高8米),适配多数食品企业需求 [2] - 为客户提供原料、仓储、物流、研发及销售一站式供应链服务 [2] - 通过参股至灿丰厨公司生产火锅底料和复合调味料 [2] - 提供两种渠道合作方式:直接通过公司渠道销售或推荐外部渠道资源 [2] 细分业务表现 - 重庆面粉业务通过专用粉产品(裹粉/包子粉/饺子粉)实现逆势增长 [2] - 蛋鸡业务利用现有饲料原料和销售渠道,产品涵盖无抗鸡蛋/富硒鸡蛋/可生食鸡蛋 [2] - 鸡蛋主要销售渠道为传统商超及地方连锁超市 [2]
川味一哥冲刺港股IPO:一包火锅底料如何撑起130亿市值?
搜狐财经· 2025-09-13 23:37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邓文原为成都市粮油食品厂技术员 1999年以14万元收购"好人家"、"大红袍"商标创立天味食品 [3] - 公司从作坊发展为2019年A股上市企业 创始人夫妇以345亿元财富位列2020年胡润百富榜第139位 [3] 业务战略与产品布局 - 实施双品牌战略:"好人家"定位中高端川菜调料 "大红袍"专注高性价比火锅底料 [4] - 产品线扩展至300多个品种 覆盖火锅调料/川菜调料/香肠腊肉调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4] 渠道建设成果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与超1000家经销商合作 进驻永辉/沃尔玛等商超及社区便利店 [5] - 2024年线上收入增长45% 占总收入比重达18% 在抖音/快手等社交电商平台取得突破 [5] 国际化进展 - 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超200个海外销售网点 [6] - 2024年海外业务增长40% 占总收入比重达8% [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42亿元同比下降24.80% 净利润7473万元同比下降57.53% [6] 股权结构与治理 - 邓文/唐璐夫妇持有公司约67%股权 拥有绝对控股权 [7] 行业竞争格局 - 面临颐海国际/红九九等传统对手竞争 以及海天/李锦记等调味品巨头跨界竞争 [7] - 各地区域品牌和餐饮企业自建调味品生产线加剧市场竞争 [7] 港股IPO战略意义 - 赴港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国际化战略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和品牌建设 [8] - 有望成为首家"A+H"上市火锅底料企业 为调味品企业资本化路径提供参考 [8]
消费者吃锅圈食汇火锅底料次日发现蛆虫,当地监管部门已受理
齐鲁晚报· 2025-09-12 18:33
公司事件概述 - 消费者在锅圈食汇门店购买火锅底料后称发现蛆虫并出现腹泻症状 投诉至公司及监管部门[1][4][6] - 公司客服提出全额退款60.7元并额外补偿100元 消费者拒绝该解决方案[4][6] - 市场监管部门已受理投诉 将在60天内调查并出具结果[1][16] 公司运营模式 - 锅圈食汇采用加盟模式运营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共有9660家加盟门店[15] - 公司实行统一供应链管理 除蔬菜外所有食材均由总部统一配送 加盟店不得销售非统一供应产品[15] - 公司通过自建供应链控制生产环节 旨在保障食品安全卫生标准[15] 法律合规视角 -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 消费者可向经营者或生产者主张损失赔偿及惩罚性赔偿[17] - 惩罚性赔偿标准为产品价款的十倍或损失的三倍 最低赔偿金额为1000元[17] - 未开封产品成为调查关键证据 开封产品存在举证困难[18] 公司处理进展 - 公司客服部门提出160元(含60.7元退款)补偿方案 但未对虫害问题作出实质性回应[6][15] - 涉事门店未收到总部投诉通知 表示可提供未拆封产品证明[16] - 消费者已封存所有涉事食材等待监管部门取证调查[16]
颐海国际(01579):第三方业务韧性凸显,B端和海外驱动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9-07 22:47
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维持) 目标价18.68港元 [2][8] 核心观点 - 第三方业务韧性凸显 B端和海外驱动增长 [2][8] - 关联方收入下滑拖累整体增长但B端定制化业务高增 海外布局加速 [8] - 财务结构稳健 现金储备15.2亿元 资产负债率13.5%且无银行借款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9.27亿元(同比持平) 归母净利润3.10亿元(同比+0.4%) 净利率10.6%(同比-0.6个百分点) [2] - 经营利润4.30亿元(同比+4.0%) 每股盈利31.90分(同比+0.4%) 中期派息每股0.3107港元(派息比例89%) [2] - 2025E/2026E/2027E营收预测66.70亿元/72.23亿元/77.98亿元 同比增速2.0%/8.3%/8.0% [4]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7.68亿元/8.41亿元/8.96亿元 同比增速3.9%/9.4%/6.6% [4] - 2025E/2026E/2027E每股盈利预测0.74元/0.81元/0.86元 对应PE 16.5倍/15.1倍/14.1倍 [4] 业务结构分析 - 第三方收入20.64亿元(占比70.5% 同比+6.5%) 其中B端餐饮客户收入1.55亿元(同比+131.7%) 经销商渠道收入17.27亿元(同比+2.1%) [8] - 关联方收入8.64亿元(占比29.5% 同比-12.7%) 因海底捞等关联方火锅底料需求减少及产品定价调整 [8] - 火锅底料第三方收入9.25亿元(同比+7.5%) 牛油底料(+20.5%) 蘸料(+12.6%)表现亮眼 [8] - 复调第三方收入4.51亿元(同比+4.8%) 鱼调料(+15.1%) 24道菜系列(+17.5%)贡献增量 [8] - 方便速食收入6.45亿元(同比+3.5%) "回家煮"系列收入0.37亿元(2024年同期仅0.08亿元) [8] 盈利能力与费用 - 毛利率29.5%(同比-0.5个百分点) 因关联方毛利率下降及B端低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8] - 经销开支率12.6%(同比+0.6个百分点) 因物流成本上升 但广告营销开支同比缩减35.4% [8] - 行政开支率5.3%(同比+0.5个百分点) 因人才储备及租金增加 [8] 增长驱动因素 - B端定制化服务组建专项团队对接餐饮客户 提供口味转化方案 [8] - 海外布局加速 泰国工厂产能爬坡辐射东南亚市场 覆盖海外49个国家和地区 [8] - 存货周转天数37天(2024年末为34天) 推进供应链转型升级 [8] 估值与预测 - 基于2025年23倍PE给予目标价18.68港元 [8] - 2025E/2026E/2027E预测ROE 15.5%/14.6%/13.5% ROA 12.3%/11.8%/11.0% [9] - 2025E/2026E/2027E预测每股经营现金流1.14元/1.16元/1.31元 每股净资产5.15元/5.96元/6.82元 [9]
2025四川平台经济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03 12:31
大会背景与规模 - 2025四川平台经济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于9月2日在成都举行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商务厅和成都市政府主办 吸引淘天、京东、抖音等头部平台及新锐企业共200余名嘉宾参会 [1] - 四川平台经济主体达188万户 从业人数553万人 总体规模4.9万亿元 居全国第六位 [1] 政策支持措施 - 四川省商务厅会同财政厅将出台六大支持政策 包括主体培育、总部经济、园区基地、业态更新、线上活动和资金人才激励 [4] - 对达标电商销售企业和服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激励 对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或全国性总部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激励 [4] 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网络零售额5428亿元 全国第六 中西部第一 同比增长9.9% [2] - 2023-2025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分别为8676亿元、9548.8亿元和5428亿元 服务型网络零售占比从43.2%升至46.2% [2]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突破1500亿元 为"十三五"末期的3倍 2025年上半年达900亿元 出口占比94% [2] 平台与产业带联动 - 2024年四川超亿元产业带达102个 较2023年增加4个 集中在成都(86个)、德阳(5个)等地 [5] - 成都女鞋产业带2024年抖音电商GMV突破40亿元 销售额增24% 订单量增15% [7] - 2024年直播网络零售额超千亿元 占电商总额近20% 培育出唇功夫、蜀中桃子姐等亿级网红品牌 [7] 未来发展规划 - 四川目标2027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1万亿元 网商数量超200万家 [6] - 构建"平台+产业+服务+跨境+创新"圈链生态模型 推动数字服务消费与低空经济、银发经济等重点产业链结合 [2][5] - 成都发布"平台经济产业链主要承载地机会清单" 以产贸协同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8]
四川平台经济主体已达188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9-03 07:1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四川平台经济主体数量达188万户 从业人数553万人 总体规模4.9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位 [3]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网络零售额5428亿元 全国排名第六 中西部第一 同比增速9.9%领先中西部前五省份 [4] - 2023至2025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分别为8676亿元 9548.8亿元和5428亿元 服务型网络零售占比从43.2%上升至46.2% [4] 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 对达标电商销售企业和服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激励 对设立区域性/功能性总部企业根据成效给予最高500万元激励 [5] - 商务厅会同财政厅将出台六大支持政策:主体培育 总部经济 园区基地 业态更新 线上活动 资金人才激励 [4][5] - 目标2027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1万亿元 网商数量超200万家 强化"链主"企业产业带动作用 [7] 区域产业带发展 - 2024年四川年成交额超亿元产业带达102个 较2023年增加4个 主要分布在成都(86个)及德阳 凉山等地 [6] - 成都女鞋产业带2024年抖音电商GMV突破40亿元 销售额增24% 订单量增15% [8] - 跨境电商2024年进出口规模突破1500亿元 为"十三五"末期3倍 2025年上半年达900亿元(出口占比94%) [4] 新兴业态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直播网络零售额超千亿元 占电商总额近20% 推动"零距离产销"模式 [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零售电商领域深度应用获重点推荐 数字服务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6] - 形成"平台+产业+服务+跨境+创新"圈链生态模型 从电商驱动向平台生态进阶 [3][4] 企业参与与品牌建设 - 淘天 京东 抖音 唯品会等头部平台参与产业链合作 分享"平台+产业带"发展经验 [6] - 四川唇功夫 蜀中桃子姐等网红品牌网销达亿级 培育出芙思塔 贡极等垂类高端品牌 [8] - 投影仪 女鞋 火锅底料等"四川造"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实现内外贸一体化 [4]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闲置资源再“生金” 特色产业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7:46
核心观点 - 山西高平市通过盘活闲置农业资源并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高良村将闲置大棚改造为丝瓜种植基地 北诗午村引进火锅底料厂创造就业机会[1][3][6] 高良村大棚种植项目 - 村集体将100余栋闲置农业大棚整体出租给盐来科技丝瓜种植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3] - 合作社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科学种植 每亩丝瓜收益近万元[3] - 村集体通过出租获得稳定租金收入 同时优先聘用本地村民参与采摘分拣工作[3] 北诗午村火锅底料产业 - 村庄引进火锅底料厂 产品供应全国400多家门店[6] - 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 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保证品质[7] - 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员工可兼顾家庭与工作[6] 资源盘活模式 - 两村均通过出租闲置资源给专业运营方实现资产增值[3][6] - 政府协助办理手续并协调水电等基础设施支持[3] - 计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并探索更多闲置资源利用模式[4][7]
四川今日官宣平台经济启新:走好“生态构建”进阶之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1:48
四川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四川平台经济总体规模达4.9万亿元 位列全国第6位 从业人数553万人 主体数量188万户 [1]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网络零售额5428亿元 全国排名第6 中西部排名第1 同比增长9.9% [2] - 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占比从2023年43.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46.2% 增长贡献率达60% [2] 政策支持措施 - 四川省出台六大支持政策 包括主体培育/总部经济/园区基地/业态更新/线上活动/资金人才激励 [3] - 对达标电商销售企业和服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激励 对设立区域性总部企业给予同等额度支持 [3] - 建立"链长制"协同机制 由分管副省长担任链长 涵盖1个主要承载地和6个协同发展地及16个省级部门 [6] 产业带与头部平台合作 - 2024年四川亿元规模产业带达102个 较2023年增加4个 主要分布在成都(86个)/德阳(5个)/凉山(3个)等地区 [5] - 淘天/京东/抖音等头部平台深度参与产业带建设 推动"平台+产业带"发展模式 [5][6][9] - 成都女鞋产业带2023年抖音电商GMV突破40亿元 销售额增24% 订单量增15% [7] 跨境电商与数字服务 - 2024年四川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突破1500亿元 达"十三五"末期3倍 2025年上半年达900亿元 出口占比94% [2] - 投影仪/女鞋/火锅底料等"四川造"产品内外贸一体化成效显著 [2] - 数字服务消费基础优异 建议结合低空经济/银发经济/软件信息服务打造新增长点 [6] 平台经济生态构建 - 形成"平台+产业+服务+跨境+创新"圈链生态发展模式 [2] - 2024年直播网络零售额超千亿元 占电商总额近20% [7] - 京东集团在川注册企业80余家 2023年西南外贸产业聚集项目落地 预计2025年贸易额超20亿元 [8] 未来发展目标 - 根据2025-2027年实施方案 目标2027年网络零售额突破1.1万亿元 网商数量超200万家 [6] - 成都发布"平台经济产业链机会清单" 推动平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 [9] - 持续强化主体引育和融合创新 增强"平台+产业"双向拉动质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