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价宫颈癌疫苗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福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9:41
"十四五"以来福建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不仅如此,福建坚持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主导产学研融通创新,助力发展新质生产 力。 李志忠说,福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计划和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两提升"行动,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数量从2020年至2025年,年均增长24%。全省培育3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4家国家 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着力打造高质量创新型企业矩阵。 同时,福建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财政奖补政策,"十四五"以来累计为11433家次企业提供42.5亿元的研发 投入分段补助;约有6.8万家次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3100亿元。 据悉,福建省拥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0个超千亿产业集群,以及16个国家级和6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 色产业集群。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5%。(完) 中新网福州10月23日电 (郑江洛)23日,福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志忠于福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表示,五年来,福建全省科技系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攻关布局,强 化山海协作 ...
“十四五”期间 厦门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5:25
经济发展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6384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8589亿元,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大关 [1] - 人均GDP从12.4万元增加到16万元 [1] - 以全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9%的GDP、26.8%的财政收入和46.9%的外贸进出口 [1]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3%,收入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 [3]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3:36.6:63.1 [2] - 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达30% [2] -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4大支柱产业集群规模超过2.1万亿元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7% [2] - 新培育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千亿元产业链群 [2] 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6%,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和全省平均水平的3.1倍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5件 [2]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7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13家 [2] - 海辰储能、瑞幸咖啡已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 [2] - 战略布局嘉庚、翔安、鹭江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实验室 [2] 改革开放与制度创新 - 累计形成60余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29项获国家部委发文推广 [3] - 核心竞争力源自制度创新的“源头活水” [2] - 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 [3] 民生与社会发展 -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 [3]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缩小到2.09 [3] - 新增32.9万个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和13.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3] - 布局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密度全国最高 [3] - 人均预期寿命达83.6岁 [3]
厦门推动“两个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5:25
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3.08%提升至2024年的3.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7个百分点 [2] - 全市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递增13%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5件,相比"十三五"末期实现翻倍增长 [2] - 科研成果连续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施1775项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3] 创新平台与载体建设 - 厦门科学城构建全链条成果孵化服务体系,核心园区累计新增企业和研发机构超过2500家 [2] - 厦门火炬高新区在工信部首次综合评价中位列全国第14名,累计引进30余家国字号大院大所及头部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2] - 建设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涵盖海洋、能源材料、半导体等领域 [2] 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4大支柱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生物医药、新能源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2024年1至8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18.7% [3] - 人工智能、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国内首支九价宫颈癌疫苗获批上市,打破国外垄断,前三季度新增2个一类创新药获批 [3] 体制机制与生态构建 - 率先成立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颁布实施《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科技创新若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 [4] - 整合设立总规模50亿元科创风投基金,市技术创新基金规模扩大到500亿元,创新推出"厦研保"科技保险产品 [4] - 金砖科创孵化园与11个国家的45家机构建立协作网络,促成138个合作项目落地,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汇聚全球35个国家(地区)104家机构 [4]
每周股票复盘:万泰生物(603392)使用5.5亿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搜狐财经· 2025-08-17 06:0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万泰生物报收于54.66元,较上周的56.35元下跌3.0% [1] - 8月12日盘中最高价报57.1元,8月15日盘中最低价报54.24元,触及近一年最低点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691.52亿元,在生物制品板块市值排名1/5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23/5152 [1]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使用5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投资结构性存款,资金来源于募集资金 [1] - 董事会及监事会批准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15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投资保本型产品,单项产品期限不超过12个月 [1] - 募集资金总额为34.99998676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为34.6015571417亿元 [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九价宫颈癌疫苗二期扩产建设项目、二十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产业化项目等 [1] 理财产品详情 - 投资产品为"聚赢汇率-挂钩欧元对美元汇率区间累计结构性存款"和"聚赢汇率-挂钩欧元对美元汇率看涨三元结构性存款" [1] - 分别投资20,000万元和35,000万元,产品期限均为364天 [1] - 预计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20%-1.72%和1.20%-2.03% [1] - 公司财务部将跟踪理财产品投向,确保资金安全 [1] - 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发表无异议的核查意见 [1]
二价不灵,九价宫颈癌疫苗能否拯救万泰生物?
新浪财经· 2025-07-28 10:30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3亿元至1.6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5277.69万元 [3][4] - 2022年营业收入达111.85亿元,净利润47.36亿元,为历史峰值;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50.73%至55.1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3.65%至12.48亿元;2024年营收进一步降至22.45亿元,净利润1.06亿元 [3][4] 业务结构 - 疫苗业务2022年收入84.93亿元,成本仅5.19亿元,毛利率达93.89% [4] - 体外诊断业务2022年收入26.74亿元,成本6.46亿元,毛利率75.84% [4] - 业绩下滑主因疫苗板块受行业政策及竞争影响销售承压,IVD板块受集采降价及检验套餐解绑冲击 [4][5] 产品依赖与竞争 - 二价宫颈癌疫苗(馨可宁)为2019-2022年核心增长驱动,2020年上市后成为国内首款HPV疫苗 [6] - 2022年二价疫苗生产量3450.50万支(同比增106.84%),销售量2706.02万支(同比增164.57%),库存量1556.79万支(同比增91.65%) [8] - 2023年疫苗销售量同比下滑41.94%,库存量同比增91.62%;2024年销量继续下滑且库存增长 [8] - 默沙东九价HPV疫苗于2018年进入中国,2022年接种年龄扩至9-45岁,直接挤压公司二价疫苗市场 [7] 新品战略 - 2025年5月推出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定价499元/支(默沙东同款产品1320元/支) [9] - 该产品研发历时18年,投入近10亿元,为国内首款、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 [9] - 面临默沙东先发优势及沃森生物、康乐卫士等国内企业同类产品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竞争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