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柜

搜索文档
中国长城上半年营收为63.66亿元,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巨潮资讯· 2025-08-30 11:5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6366亿元同比下降478%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422亿元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427亿元较上年同期423亿元亏损幅度略有扩大 [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45亿元较上年同期-1374亿元改善384%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4%同比提升405个百分点 [3] - 总资产3232亿元同比下降0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22亿元同比下降017% [2][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服务器产品线覆盖150款产品系列拥有160款自主研制计算机主板 [4] - 推出8U OAM AI训练服务器实现AI大模型训练性能全面提升 [4] - 个人终端推出搭载飞腾腾锐D3000M处理器的新笔记本性能安全续航重量全面升级 [5] - 文印终端形成烽火雄关江山三大系列产品线成为国内最完整打印机厂商之一 [5] - 金融终端基于信创基座构建数字化渠道业务和运营产品矩阵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税务场景 [5]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双路国产架构服务器支持DDR5和PCIe50技术单板硬件设计和高速互连达业界水准 [6] - 全面支持ARM RAS技术故障检测率达90%以上 [6] - 装备平台自动化生产效率提升80% [6] - 集群管理软件鹰眼20系统可纳管3000台服务器 [6] - 构建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1个省级创新平台1家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 [6] - 拥有专利1700余项5家企业获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 [6] - 人才团队包括1名兼职院士8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7名博士 [6] 行业地位与战略定位 - 作为中国电子旗下计算产业主力军构建从芯片到应用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谱系 [3] - 服务党政办公及金融能源电信交通央企等重点行业关基领域数字化转型 [3] - 成为国内谱系最全实力最强的自主安全产品线供应商 [4]
AI赋能重塑金融新生态 多元创新引领市场新未来 2024年国内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回顾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5
政策导向与市场发展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五篇大文章"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 - 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 推动网点运营改革成果落地 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将迎来更多爆发点 [1] - 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在金融信创等政策叠加影响下 2024年新增采购量保持稳定增长 [3] 银行网点现状与趋势 - 截至2024年年底 国内银行机构线下网点退出数量近3500家 新增网点数量超2000家 网点总量保持在22万家 [2] - 农业银行 中信银行 招商银行等银行网点总量实现净增长 城商行网点总量连续多年逆势增长 [2] - 线下网点在服务特定人群和非标准化业务办理方面无可替代 与线上渠道相辅相成 长远来看将继续维持现有规模 [2] 智能金融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市场主导权掌握在少数头部厂商手中 2024年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由广电运通 长城信息 怡化等占据 [4] - 广电运通连续17年位列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 [4] - 六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2024年智能金融设备新增采购中 信创金融设备采购比例接近100% [4] 设备更新与增量空间 - 信创现金设备整体存量占比不到50% 非现金设备占比更低 [4] - 随着旧设备逐渐达到规定使用年限 市场在政策和旧机替换叠加刺激下将持续打开增量空间 [4] - 头部厂商积极参与新一代智能金融设备研发与试点 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 [4] AI技术赋能设备创新 - AI技术赋能银行网点运营改革 传统智能金融设备正在拓展新形态和应用场景 [5] - 工商银行部署新一代智能柜员机 采用模块组合设计理念 将多款非现金终端转变为主柜 票据 制发卡等不同模块 [5] - 工商银行融合AI数字人技术升级智能设备UI 搭载数字员工"工小征"后客户可通过语音办理业务 [5][6] 传统产品应用场景扩容 - 建设银行2024年实施业界首个清分机上高柜模式 升级版清分机支持数十种国家货币 具备多币种AI动态自动识别和智能分拣能力 [6] - 该模式示范落地后吸引众多银行开展试点 有望实现规模化推广 [6] 新型终端与服务模式创新 - 邮储银行云柜项目2024年开启招标 通过"客户现场操作+云柜员远程集中作业"模式提供审核 办理 引导及咨询服务 [7] - 云柜模式有效利用闲置高柜资源 释放人力资源并提升服务能力 [7] - 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正研发集功能多元 高度集成 灵活组合于一体的智能低柜 [7] 助农终端升级与服务下沉 - 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达66.07万个 [8] - 2024年青岛农商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启动新一代助农终端更新换代 应用活体检测 证件识别等AI技术 [8] - 助农终端从单一金融服务向"金融+政务"综合服务转型 山西部署2万多台自助服务终端集成40项高频业务 [8] AI与机器人技术应用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积极推进AI机器人在网点 金库等场景替代重复性工作 [9] - 工商银行引入本外币配钞数智化解决方案 实现"线上下单 线下直配"全流程数智化 [9] - 部分银行探索机器人在迎宾接待 介质交付等场景应用 通过机器人实现现金 银行卡 凭证等介质自助交付 [9] 大模型与未来发展趋势 - 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将使机器人承担更多角色 构建全旅程智能服务闭环 [10] - 智能金融设备将深度融合AI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 通过替代重复性工作和赋能高价值业务巩固核心地位 [10] - 银行网点将从功能性交易场所进化为智慧金融生活空间 [10] - 国内智能金融设备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行业领先企业已将业务拓展至智慧财政 数字支付 企业征信等专业领域 [11]
民企供应链金融期待新跨越
国际金融报· 2025-06-26 18:41
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 中国企业经历了"制造为王"(60-80年代)、"渠道为王"(90年代)、"现金为王"(2010-2020年)和"数据为王"(2020至今)四个竞争阶段 [3] - 供应链管理在90年代诞生,关注物料流和信息流,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开始重视现金流,供应链金融时代开启 [3] - 当前供应链管理聚焦稳定性、安全性、高价值和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理念契合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央行等六部门2024年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明确发展供应链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4] - 政策鼓励利用供应链"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做好"五篇大文章" [4] -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强化,为金融创新和企业融资提供新机遇 [1] 技术创新与模型突破 - 赞同科技"云柜"技术获国际计算机与工业工程学术大会最佳发表奖,形成"空中银行"完整学术框架 [5] - 创新模型以银行业资源禀赋为基础,专门服务中国中小微民企,解决"融资难、贵、慢"问题 [4][5] - 技术通过大数据、AI构建动态化体系,实现金融端与实体需求端无缝衔接 [9] 数字化转型趋势 -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 [4] - 数字化转型可提升效率、增加信任(透明化、可视化)和实现高价值发展 [3] - 未来金融服务将聚合在"超级界面",实现全域覆盖和普惠可达 [8] 生态与战略价值 - 供应链金融需打造数字经济融合能力和产融结合能力,实现四链(产品标准链、数据链、供应链、产业链)融合 [7] - 中国供应链金融正从跟随创新转向原创引领,有望在全球价值链中建立核心节点优势 [12] - 系统性重塑将提升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水平,颠覆传统线性服务模式 [12] 企业实践案例 - 赞同科技通过"空中银行+开放银行"双轮驱动平台,实现技术创新与业务模式双重突破 [9] - 其创新属于技术驱动型,推动金融机构服务链条升级形成双向良性循环 [10] - 公司提出的"产业无界,渠道无疆"理念被视为新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必然趋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