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金融设备

搜索文档
广电运通(002152)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8:00
投资者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3日、9日,地点在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林路9、11号 [1] - 参与人员共3人次,包括中信证券杨泽原、博时基金黄恬和陈培文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证券事务代表王英、高级投资者关系经理胡瑞娟和王格 [1] 区块链与跨境支付业务 - 区块链领域有南沙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等多个落地案例,“离岸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成广州国企数据资产入表首例实践并获登记凭证 [1] - 跨境支付方面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和跨境人民币支付资质,可提供跨境贸易人民币收付结算服务,正探索全球支付市场机遇和海外牌照布局 [1] - 大力发展数字人民币支付业务,可提供全栈技术服务,中标北部湾数字人民币综合服务平台项目 [1][2] 国内智能金融设备市场 - 连续17年位列国内智能金融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服务设备超33万台 [2] - 信创是金融科技领域增长重要驱动力,2024年六大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智能金融设备新增采购中信创设备采购比例近100%,存量设备中信创现金设备占比不到50%,非现金设备占比更低 [2] - AI技术与银行业融合助推智能终端迭代升级,公司与国有大行开展创新终端研发和试点工作,创新产品有望开辟新增长曲线 [2] 海外业务情况 - 提供智能金融设备、智能银行网点解决方案,推广智能零售等创新解决方案 [2] - 在国际市场有八大分支机构,业务覆盖五大区域、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12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北美地区收入占比少 [2] - 未来深耕欧洲、亚太等优势市场,拓展金融科技创新业务和零售等新业务赛道 [2] 与集团协同业务 - 是广州数科集团行业人工智能业务板块主力军 [3] - 与广州数据集团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合作,探索构建“五步法” [3] - 承建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两期项目,一期3.67亿元、二期4.73亿元,提供算力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3][4] 广电五舟业务 - 是智能算力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有服务器整机等软硬件算力产品,应用于多行业 [5] - 未来做强重点区域市场,深挖细分市场打造标杆项目,提升库存周转率,增强盈利能力 [5] 资本运作规划 - 坚持“产业 + 资本”双轮驱动,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X”两大主题挖掘并推动优质标的并购 [6] - 投资以控股为主,偏好成长期企业,关注营收和净利润较好、成长和盈利能力强的优质标的 [6]
商米科技冲刺港股IPO: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至少有92%的产品为代工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4:34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7月9日递交修订后的整体协调人公告,新增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整体协调人之一,保荐人仍为德银香港分行、中信里昂及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 [1] - 公司尚未更新6月25日首次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未披露IPO拟募资金额及发行股份数量 [1] - 公司曾于2021年6月申请A股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0亿元,但于2022年3月撤回申请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前身为上海我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小米参投B轮后转型为智能商用设备领域,2016年更名为商米科技 [2]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收入计为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10% [2] - 公司服务全球约6.1万个商业合作伙伴,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超100种行业细分领域 [2][3] - 公司月活跃智能设备数量从2022年末约320万台增长至2024年末约490万台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BIoT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设备及BIoT PaaS平台,智能设备搭载SUNMI OS操作系统 [5] - BIoT PaaS平台提供统一软件基础设施和开发工具,支持特定垂直场景应用开发 [5] - 商米应用市场应用程序累计下载量约2亿次,服务全球前50大食品饮料企业中超70%的企业 [5] - 在中国实现超70%餐饮百强品牌覆盖率和超60%百强连锁店覆盖率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1.01亿元、1.81亿元 [6][8] - 毛利率从2022年28.1%降至2023年26.7%,2024年回升至28.9% [9] - 2024年毛利率提升主要因欧洲等发达国家销售额增加及成本管理加强 [9] 收入结构 - 收入严重依赖智能设备销售,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99.5%、98%、99.5% [9][10] - 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台式设备(2024年占比27.8%)、智能移动设备(23.4%)、智能金融设备(42.3%)及配件零件(6.0%) [10]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42.3%、28.8%、41.1%,单一最大客户占比19.3%、16.5%、22.0% [11]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2022-2024年分别为75.9%、74.1%、66.3%,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比27.7%、24.9%、25.0% [11] 生产模式 - 主要依赖代工生产,2024年销售的智能设备中超92%为代工厂生产 [12][14] - 2024年与约30家第三方制造商合作,自有产能从2023年5.28万台增至2024年约29万台 [12][13] - 广东汕头工厂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161.3%,浙江嘉善工厂产能利用率17.7% [13] 股东结构 - 股东包括蚂蚁集团(通过云鑫创投持股37.56%)、美团(11.29%)、小米集团(10.72%)等 [15] - 蚂蚁集团持股从29.99%降至27.27%,2024年3月转让1483.2万股份给善商投资 [16]
【聚焦IPO】从刷脸支付到“碰一碰”终端,商米科技港股IPO能否打破硬件依赖的生死局?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44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月活跃智能设备超490万台 [4][5] - 公司采用"智能设备+BIoT PaaS平台"双轮驱动模式,形成"端-云-应用"生态闭环 [6] - 2024年营收达34.6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8亿元,市场份额超10% [5] - 曾于2021年尝试上交所上市未果,2025年6月25日转战港股IPO,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 [4] 业务模式 - 智能设备销售占收入绝对主导,2024年占比99.5%,其中金融设备收入14.64亿元(占比42.3%),较2022年增长约70% [6][9] - PaaS平台业务尚处初级阶段,2024年仅贡献0.5%收入(1838万元) [8][9] - 产品线涵盖60余款型号,包括智能台式终端、移动终端、金融终端等,搭载自研SUNMI OS系统 [6] - 生产完全依赖代工模式,主要代工厂包括比亚迪、华勤等 [15] 财务表现 - 2024年毛利率28.9%,虽较前两年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同行 [8] - 地域收入结构:APMEA(亚太、中东及非洲)44.9%、美洲34.3%、欧洲20.8%,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6% [11] - 前五大客户贡献四成收入,客户类型从支付平台向实体商户扩散 [8][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呈现波动 [9] 行业竞争 - 拥有587项专利,但核心专利集中在设备结构设计而非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 [13] - 面临新大陆等竞争对手压力,后者在支付安全领域拥有300余项核心专利 [13] - 客户黏性呈现"低转换成本、高替代风险"特征,设备兼容主流支付通道 [15]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生态构建能力,需整合开发者、硬件商与场景方 [15] 挑战与风险 - 业务模式单一,智能设备收入占比过高 [5][6] - 代工模式导致毛利率受制于上游供应链,议价能力薄弱 [8][15] - 高端芯片(如NFC模组)受地缘政治影响交货周期延长 [15] - 2024年因屏幕触控失灵导致的退货率有所上升 [15] 市场机遇 - 受益于全球餐饮业数字化趋势,金融设备收入快速增长 [6] - 欧洲市场增长显著,得益于当地餐饮业数字化补贴政策 [11] - PaaS平台"商米大程序"定位为打破硬件销售的单次交易模式,潜在商业化空间大 [8] - 行业处于爆发前夜,从"设备出海"向"生态出海"转型 [15]
商米科技闯关港股上市:业绩不稳、客户流失,如何将故事讲通?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56
公司概况 - 商米科技是一家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商用领域提供智能IoT设备及配套的"端、云"一体化服务 [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本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林喆,主要股东包括林喆、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3] - 公司在推出全球首款BIoT一体机V1后三年内实现全球收入突破1亿美元,成为十大行业参与者中最年轻的企业 [4] 行业分析 - 全球BIo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89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6%,预计2029年达3130亿元,复合增长率5.9% [5] - 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320亿元增至2029年的920亿元,复合增长率23.7%,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29% [8] - 行业已进入以端云协同和AI赋能为特点的BIoT 3.0阶段,加速商业场景数字化 [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商米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安卓端BIoT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超过10% [9] - 公司服务全球约6.1万名商业合作伙伴,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全部G20国家 [9][12] - 在中国市场实现了超过70%的餐饮百强品牌覆盖率和超过60%的百强连锁店覆盖率 [11] 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和34.56亿元,三年仅净增长5200万元 [1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1.01亿元和1.81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8.1%、26.7%和28.9% [15] - 2024年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6.5%至11.86亿元,欧洲市场收入增长56.4%至7.17亿元 [13] 产品结构 - 智能设备销售占总收入98%,其中智能移动设备收入从2022年9.94亿元下滑33.6%至2023年6.60亿元 [16] - 智能台式设备收入从2022年超12亿元降至2023年9.54亿元和2024年9.59亿元 [17] - 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毛利率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43.2%、38.6%和52.5% [17] 客户情况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2.3%降至2023年28.8%,2024年回升至41.1% [18] - 客户B是最大客户,2024年贡献收入7.59亿元,占比22.0% [19] - 客户数量从2022年2506名降至2024年2262名,呈现流失趋势 [19] 发展挑战 - 收入高度依赖智能设备销售,存在单一性风险 [16] - 产品迭代升级导致高毛利板块收入占比下降,影响整体毛利率 [16] - 需要解决产品收入波动和客户规模减少等问题以保持竞争力 [20]
商米科技转战港股:自称“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提供商” “卖设备”收入占比超98% 九成产品依赖代工
新浪证券· 2025-06-27 18:25
公司概况与IPO动态 - 商米科技从科创板转战港股IPO 联席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 [1] - 公司股东包括蚂蚁集团(通过云鑫创投持股27.27%)、美团、小米等知名机构 [13] - 科创板IPO期间(2018-2020年)持续亏损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亿元、-2.06亿元、-0.24亿元 [3] - 2022-2024年实现盈利 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1.01亿元、1.81亿元 [4]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04亿元、30.71亿元、34.56亿元 [4] - 智能设备销售收入占比极高 2022-2024年分别为99.5%、98%、99.5% [5][6] - 产品结构中智能金融设备占比提升 从2022年25.3%增至2024年42.3% [5] - 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 2022-2024年分别为28.12%、26.74%、28.85% 同期行业均值29.71%、31.32%、30.62% [7] 生产模式与供应链 - 高度依赖代工模式 2024年设计产能28.93万台仅占销量380.3万台的8% [8] - 已售存货成本占总成本比例持续高位 2022-2024年分别为98.3%、97.1%、97.7% [10] - 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约95% [7] - 2024年合作约30家第三方制造商 自由产能从2023年5.28万台增至2024年28.93万台 [7] 战略转型与挑战 - 自称"全球最大安卓端BIoT提供商" 但软件服务收入占比不足2% [6] - 科创板IPO曾被质疑科创属性 上交所两轮问询涉及产品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3] - 面临商业模式转型矛盾 硬件销售依赖与提升毛利率存在短期冲突 [12] - 老股东减持套现 蚂蚁旗下云鑫创投持股从29.99%降至27.2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