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加工中心

搜索文档
创世纪: 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1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66,486.2589万元 [1] - 公司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经营范围涵盖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数控机床制造等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蔡万峰,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期限为2003年4月11日至无固定期限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并基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2] - 公司自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 [2]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公司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3] - 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3] - 重要性标准包括单项应收款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认定为重要应收款项,单项在建工程金额超过资产总额3%认定为重要在建工程 [3] 金融工具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9] - 金融负债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两类 [11]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用于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会计处理 [13] 收入确认 - 收入确认时点为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分为按时点确认和按履约进度确认两种方式 [31] - 按时点确认的收入通常在到货验收完成时点确认,按履约进度确认的收入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 [32] - 交易价格计量考虑可变对价、重大融资成分、非现金对价和应付客户对价等因素 [33] 税收政策 - 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税率13%、10%、9%、6%、5%、1%、0%)、企业所得税(税率25%、8.25%、15%)等 [35] - 部分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所得税税率为15% [36] 会计政策变更 - 2024年1月1日起采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后者对保证类质量保证的会计处理进行调整,影响2023年度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 [36] 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67,242,936.08元,其中银行存款640,335,498.92元 [3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4,340,709.59元,均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务工具投资 [36]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致公党中央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5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需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1] - 国家电网南瑞集团支撑建设的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项目为西藏提升约3万千瓦供电能力和约2.9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 [2] - 南瑞集团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重大示范工程中应用构网型柔直装备解决大规模孤岛新能源送出技术难题 提出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中国方案" [2] - 南瑞集团坚持自主创新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实现核心技术、装备的国际领先和自主可控 部分创新已成为全球行业标准 [2] 企业创新成果与投入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验证"三级研发体系 每年技术成果转化率达75%以上 [3] - 江苏省2024年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二位 培育1700余家未来产业高成长性企业 推动4家企业研发投入突破50亿元 [2] - 希迪智驾研发人员占比近60% 专利申请530余件 授权专利320余件 [5] -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富镍固态电池用三元材料 预计今年进入量产阶段 [7] 创新平台与产学研合作 - 湖南省累计布局创新平台1063家 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80家 支持高校联系校企合作单位1282家 布局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40家 [3] -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42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成功对接千余项企业技术难题 [7] - 中以常州创新园累计引进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288家 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60个 [7] 现存问题与挑战 - 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表示国内工业母机技术水平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正在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工业母机 [4] - 高校院所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和市场需求关注不够 创新平台中企业参与度不高 企业高层次人才储备薄弱 [4] - 希迪智驾面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路径问题 金融服务支持与创新发展全生命周期特点不适配 [5] - 高校科研立项与企业实际需求匹配度不高 外资企业在长沙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总部极少 科技金融结合不紧密 [6]
实探2025西安国际机床展:中国机床企业持续提质向“新”
证券日报· 2025-06-09 01:12
展会概况 - 2025西安国际机床展集结全球超600家机床企业,展示从纳米级芯片制造到太空级材料成型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1] - 展会聚焦"五轴精密加工""复合材料制造""增材制造标准化""AI智能制造"等十大技术攻坚方向 [1] - 展览规模较上届提升40%,4天展期累计接待专业观众27883人次 [2] 行业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及消费国,但存在产业链高端化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3] - 走心机制造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前主要依赖进口,现已涌现一批有实力的国产生产厂家 [5]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促进机床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6] 技术亮点 -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激光切割系统等全产业链设备集中展示 [2] - 西安巨浪精密机械展示的主轴4500转/副主轴5000转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 德拉赫数控科技的DJF-CNC-2500复合五轴加工中心可实现一次装夹多面加工,精度和效率显著提升 [4] - 今日标准精密机器的TC—126走心机冷热机精度误差0.001mm,优于日本同款机型 [6] 应用领域 - 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应用领域专业观众占比超60% [2] - 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行业成为五轴数控机床重点应用场景 [4] - 走心机广泛应用于精密五金、轴类异型非标件的批量加工 [5] 企业动态 - 参展企业通过技术展示和订单洽谈积极拓展合作机会 [2] - 行业专家认为中国机床在多个领域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未来将有更多企业跻身国际一流 [6]
湖南娄底:盘活低效用地,“冷”土地正在“热”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01
娄底市低效土地盘活实践 核心观点 - 娄底市通过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和靶向招商,将低效闲置用地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1][3][6] - 2024年累计处置闲置土地145宗(266.36公顷),节省新增土地成本1.29亿元,延长产业链[1] - 建立"土地超市"平台实现全域土地数据归集,2024年通过该平台出让25宗土地(822亩/4.06亿元)[16][18] 土地处置模式创新 协议收回机制 - 原啤酒厂244.86亩地块通过三年谈判以27万元/亩协议收回,相比新增用地成本(80-100万元/亩)节约60%以上[4][6] - 地块分割出让:89.6亩给星源恒电项目,81.44亩给电镀中心项目,剩余73.82亩待招商[6] 分类处置案例 - 娄星产业开发区收购车商联146亩地块,调规后引进湖南爱派尔智能制造项目,与涟钢形成500米产业链协同[7][8] - 彩色水泥厂219亩地块改造为创新创业基地,一期建成10万㎡厂房引进16家企业(年产值6亿元/创税3000万元)[9] 产业升级成效 新材料产业链延伸 - 电镀中心项目补齐"材料谷"产业链关键环节,星源恒电项目打造花园式工厂推动技术创新[5][6] - 爱派尔数控五轴加工中心填补娄底工业母机制造空白,带动配套企业形成"1+5"产业格局[8] 招商成果 - 2023年前10月引进87个亿元级先进材料项目(总投资518.3亿元)[8] - 娄底经开区2024年盘活26家企业1194亩土地,另有951亩正在处置中[6] 数字化管理工具 土地超市运营 - 实现211个网格土地数据可视化,包含报批/供应/登记/违法用地全维度信息[17] - 线上"淘宝式"选地流程使富鑫源置业1.6亿元竞得首宗挂牌土地,审批周期缩短50%[17] 政策支持体系 风险备案机制 - 市纪委对土地处置决策备案,消除干部顾虑,三年累计处置"三类土地"11400.48亩(完成率97.25%)[11][18] - 正信贸易地块通过规划调整整合3宗土地(容积率≤4.15),解决十余年闲置问题[12][13]
沈阳机床(000410) - 000410沈阳机床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8: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0.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21.70% [1] 公司业务合作与信息真实性 - 对于与华为机器人研究所交流、与特斯拉合作开发一体化压铸机床、网传向特斯拉工厂提供200台数控机床等信息,公司表示以公告为准 [1][2] 行业发展前景 - 未来机床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下,呈现显著发展机遇,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需求增加,推动高端机床市场增长 [2] 重大资产重组相关 - 重大资产重组已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正在推进工商变更、资产交割等事项,也在推动配套募集资金工作,具体进展关注公司公告 [3][5][11][12] - 拿到证监会注册批复后,还有工商变更、资产交割、新股上市等法定程序,合并报表具体时间按会计准则要求处理 [2][9] 公司产品相关 -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科技创新,深耕行业市场,拉动产品向中高端转型,中高端产品性价比高、交货快、服务快,VMU63 P立式五轴加工中心、VMC1100P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已应用于航发领域重点客户 [4][7][9] - 北京机床展参展四款设备,对标国际品牌进行国产替代,具有性价比高、交货快、服务快等优点,HMU160高速五轴卧式加工中心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VMU63 p立式五轴加工中心应用于航发领域,VMC1100P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用于精密模具、航空航天,HTC40P高精度卧式数控车床面向高精密回转件 [9] - 公司产品谱系包括卧式车床、立式车床、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及行业专机自动线等,应用于汽车、通用机械、消费电子等多领域,并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可应用于加工人形机器人零部件 [11] 公司盈利与发展举措 - 公司逐步恢复经典产品,打造拳头产品,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制定产品领跑计划、市场深耕计划、生产超越计划等,有望扩大市场空间 [4] - 2025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推进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聚焦细分行业及重点客户开拓市场,强化质量管理,深化精益管理,推进供应链提质提效,推动产品、质量和效率变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夯实核心竞争力,推进高端化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6][7] 破产重整账户股票处理 - 重整计划约定,自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日起满3年,债权人仍不领受偿债资金和股份的,视为放弃领受,所提存资金和股份处置变现后用于沈机股份生产经营,后续处理需履行相应程序,公司将按约定处理 [4][11] 其他问题回复 - 对于行业本期整体业绩、公司本期盈利水平、重组3家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等问题,公司表示敬请关注公告 [2][5][9] - 公司注重市值管理,通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聚集主责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回馈股东 [9] - i5数控系统本身不在上市公司体内,上市公司采购部分系统搭载机床销售,i5数控机床依据客户需求与应用场景不同,认可度逐步提升 [8]
乔锋智能(301603) - 301603乔锋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4:56
证券代码:301603 证券简称:乔锋智能 乔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5 月 7 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2 数控机床行业企业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都已披 露,公司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 17.60 亿元,同比增长 21.02%, 归母净利润 2.05 亿元,同比增长 21.33%;2025 年第一季度营 业收入 4.78 亿元,同比增长 29.92%,归母净利润 7457.10 万 元,同比增长 44.97%。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业绩情况,您可以 登入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查阅同行业公司披露的 定期报告,并进行比较。 3、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 下,叠加机床更新换代需求旺盛、国产替代加速、数控化率持 续提升等因素,未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行业层面: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机床企业发展,智能制造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 | --- | --- | | 类别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
乔锋智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08 08:24
业绩说明会概况 - 2025年05月07日乔锋智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在全景网举行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蒋修华、副总经理陈地剑、财务总监步秀梅等高管 [1] - 投资者共提问14个 公司回复10个 答复率71.43%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7.60亿元 同比增长21.02% 归母净利润2.05亿元 同比增长21.33% [6][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78亿元 同比增长29.92% 归母净利润7457.10万元 同比增长44.97% [6][8] 业务发展 - 五轴加工中心目前销售占比小 但已开发多款产品满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需求 [5] - 东莞、南京新建生产基地投入使用 缓解产能瓶颈 助力3C、新能源大客户开拓及海外市场发展 [6] - 高端卧加、数控车床、数控磨床和五轴加工中心等新产品开始批量生产销售 将成为新增长点 [6] 参股公司情况 - 持有40%股权的参股公司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 2024年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269.9万元 主营桁架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4][8] - 公司暂未计划增加对一工机器人的持股比例 [8] 技术研发方向 - 产品研发注重智能化、数字化创新技术应用 提升加工效率、精度和稼动率 [4] - 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 重视相关数控机床产品技术研发和储备 [6][8] - 数控机床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加工 人形机器人发展将增加机床市场需求 [8] 行业前景 - 在国家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升级背景下 叠加机床更新换代、国产替代、数控化率提升等因素 行业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