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

搜索文档
武汉又发消费券了,将连发5天
长江日报· 2025-07-11 21:34
湖北银行·2025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体育消费券发放活动将于7月13日正式开展,为丰富2025武汉"渡江热"夏季体育促消费系 列活动,赛事活动期间,组委会将通过"汉运动"体育数字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汉运动"平台)开展2025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体 育消费券(以下简称:渡江券)发放活动。 具体活动详情如下: 一、发放对象 渡江券发放对象为在武汉市内居住、工作或学习人群(含外省在汉人员),个人手机定位在武汉市。 二、发放平台 "汉运动"平台作为此次渡江券的发放平台。 消费者需先在"汉运动"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信息登记,方可在发放期间领取、使用渡江券。 三、券种及券面金额 本次活动发放的渡江券,券面设为6种:50元券(消费满200元减50元)、40元券(消费满160元减40元)、30元券(消费满120 元减30元)、20元券(消费满80元减20元)、10元券(消费满40元减10元)、5元券(消费满20元减5元)。 本次活动,渡江参赛选手可在活动期间通过微信扫描专属二维码额外领取1张渡江券(消费满200元减50元)。 四、发放安排 本次活动将于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至7月17日(星期四)期间开 ...
发挥休闲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6-30 11:59
旅游、体育消费的持续恢复是休闲消费市场整体复苏的代表。休闲消费链条长、覆盖面广,直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装备制 造、场地服务等多个关联产业。休闲消费的持续恢复与扩张,有效激活了经营主体活力,显著促进了服务业复苏与升级。休闲消费已从过去相 对"奢侈"或"可选"的消费类别,逐步转变为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必需品"和"刚需品",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它无疑是扩大内需战略中不 可或缺的部分。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环节。休闲消费涵盖旅 游、体育、文化娱乐、健康等多个领域,代表着居民消费升级的方向,对释放内需潜力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恢复 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将恢复和扩大休闲消费置于优先位置,明确提出了多项促进休闲消费的相关举措。随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落地 见效,休闲消费市场活力逐渐恢复。 休闲消费逐渐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以体育、旅游等为代表的休闲消费市场呈现持续恢复和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休闲消费成为了拉动内需不可或缺的力量。 旅游消费持续复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国 ...
文商旅体多业态互补为赛事赋能 “赛事经济”激活多场景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6-08 11:12
奥运场馆改造与多业态融合 - 北京多个奥运场馆通过改造升级,将功能区与商业街、美术馆、小剧场等空间融合,实现文商旅体多业态互补[1] - 首钢园滑雪大跳台增设33米观景平台、滑梯、绳网和攀岩墙,引入空中咖啡、绳降、小蹦极等新运动场景[4] - 首钢冷却塔改造为下沉式篮球公园,利用通风结构提供独特体验,2025年3月开放后持续吸引篮球爱好者[8] 体育消费新场景与流量转化 - 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实现冰球、篮球双主场切换,夏季冰上运动火热[6] - 上海徐汇商圈端午假期举办16场体育赛事,包括自由搏击、篮球、飞镖等,吸引4300人直接参与,客流量26.37万人次,营业额超千万元[11][15]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采用"一城一主场"模式,三轮赛事观众超18万人,单场最高观众达15669人[18][20][22] 体育消费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 - 上海推出全国首个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依托交易平台对接体育无形资产与市场资源,释放消费动能[7][9] - 平台将赛事资源开放给商业地产、旅游平台等市场主体,推动自主洽谈交易,配置赛事流量与配套资源[17] 赛事经济与产业链带动效应 - "苏超"联动文旅资源,观赛门票可兑换美食折扣,带动"跟着球赛游江苏"的消费模式[18][21] - 江苏推出50项"跟着赛事去旅行"清单,2025年1—4月51项重点赛事参与人数61.5万,带动客流217.1万人次,消费金额15.7亿元[22] - 赛事经济带动体育制造、旅游、培训等全产业链发展[23]
1811家企业将参展2025中国体博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23:50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将于5月22日至25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1] - 展览总面积达16 37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总数达到1811家 [1] - 展会设健身 体育消费及服务 体育场馆及器材三大展区 涵盖10大品类 细分为38个产品(服务)专区 [1] 展会创新 - 展区架构向垂直细分领域纵深拓展 精准锚定行业迭代脉搏 [1] - 服务体系突破平面化布局 形成全链条服务矩阵的立体化升级 [1] - 通过全球优质资源整合 推动展会国际化战略向纵深层次突破性发展 [1] 观众与活动 - 已收到10413名观众的预登记 其中海外专业观众达4126人 [2] - 围绕三大展区推出16条观展线路 [2] - 将举办近50项活动 包括第十二届中国体育产业交流大会 2025中国数字体育产业大会等 [2] 城市与产业影响 - 展会是展示南昌城市形象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 [2] - 南昌市体育局将推动本地企业通过展会平台对接资源 学习行业前沿动态 促进本地体育产业升级 [2] 主办与支持单位 - 主办单位包括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 中体联(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体联(海南)体育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 - 江西省体育局作为支持单位 [2]
激励全民健身,只“发券”还不够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16:47
体育消费券发放情况 - 长沙启动"你运动·我补贴"活动,预计投入380万元,活动持续至11月30日 [1] - 宁波、西安、武汉等城市也发放体育消费券 [1] - 河北省6年累计发放7000万元消费券,带动400家场馆增收,激活350万人次健身需求 [1] - 内蒙古冰雪消费券使部分滑雪场周末接待量同比增长30% [1] 体育消费券的效果与局限性 - 体育消费券对引导大众体育锻炼行为有直接效果 [1] - 宁波市民使用消费券累计节省1.7万元,人均补贴仅十几元 [2] - 部分运动项目价格高昂,如台球半天花费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元 [2] - 场地资源不足且不均衡,城市中"一场难求"现象普遍 [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议 - 需加大普惠性运动场地建设,推动公益性和廉价项目落地 [3] - 吸引社会资源注入,打造低门槛、高情绪价值的健身项目 [3] - 推动政府和学校场地资源向社会开放 [3] - 上海洛克公园的"体育+"模式成功吸引年轻人,结合运动、娱乐、社交 [3] 年轻人运动习惯的挑战 - 加班文化导致年轻人身心俱疲,缺乏运动时间和激情 [4] - 需推行科学作息制度,抵制强制加班,保障休息和健身时间 [4]
体育消费券赋能“减重经济”助力消费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26
减重经济崛起 - 居民减重需求升级推动消费热潮,产业链从运动场景向全领域延伸,成为消费增长新动力[1] - 行业已形成涵盖减肥服务、减肥产品、体育赛事等多领域的消费生态,政策支持与健康意识提升有望将其转化为长期增长引擎[1] 消费场景与产品创新 - 线下24小时健身房、室内攀岩等新型健身场所涌现,线上健身平台通过直播课程、远程指导吸引用户[1] - 减脂餐、轻食代餐在电商平台持续热销,成为消费者饮食新选择[1] - 需求端激发健康饮食、运动服饰、旅游等多领域消费,供给端推动企业研发智能化、高品质产品以提升竞争力[2] 政策刺激与市场扩容 - 五一期间全国多地发放体育消费券:宁波市民节省1.7万元,西安发放20万元体育用品券,长沙两轮活动预计投入380万元[2] - 体育消费券助力场馆引流并培育长期消费群体,推动体育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3] - 消费券刺激下减重经济将持续扩大市场规模并引导消费升级[3]
金陵体育(300651) - 300651金陵体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22:00
公司发展情况 - 上市后在体育行业积极布局,以品牌驱动实现体育产业横纵扩张 [2] - 今年保持原有业务稳定,新业务板块价值逐步体现,处理亏损项目,联营公司业务有序发展且具互补协同性 [2] - 聚焦体育装备制造、信息化、消费服务等方向,以打造城镇体育为支点孵化体育消费品牌矩阵 [2] 行业展望与战略重心 - 国家政策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趋好,社会资本投入积极,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是长期趋势 [3] - 2020 年我国体育产业占 GDP 比例为 1.0%,远低于美、日、法等国 3%-4%的水平,力争 2035 年占比达 4%,总规模达 5 万亿元 [3] - 四部门印发意见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纵横发展战略符合政策,业务有望进一步发展 [4] 近期业绩情况 - 因市场经济低迷、赛事减少,本报告期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赛事服务收入减少 [5]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探索 2C 业务增长点,以城镇体育为支点孵化体育消费品牌矩阵,提升服务体验和品质 [6] - 借助大型赛事口碑和经验,拓展国内外赛事服务项目,增加赛事服务收入 [6]
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启幕,运动点亮城市活力
江南时报· 2025-04-27 14:42
在这春光正好的时节里,南京人运动的DNA动了。为促进体育消费持续提质扩容,进一步释放南京市 体育消费潜力,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4月26日,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如期而至,在雨花台区万象天地 拉开帷幕。 春日骑行、盛夏嬉水、秋风徒步、冬季滑冰,一年四季的运动快乐,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都已安排。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体育局主办,雨花台区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休闲事业部承 办,雨花万象天地协办。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张顺翔,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郜叶红,南京市 体育局产业处处长吴乐凡,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体育局局长刘立龙,华润万象商业华东 大区副总经理、江苏区域总经理施俊燕,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周末报社总编辑廖玺出席了本次活动。参加 此次活动的还有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各区体育局、活动共建单位、体育企业、媒体代表等。 赛事、线路、免费体验齐发,多元活动激发消费新动能 为满足市民对健康生活的新需求,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紧扣体商文旅融合发展,全年将开展四大主题体 育促进消费活动,以"赛事引流、场景焕新、跨界融合",联动景区、商圈等多元场景,让体育运动与购 物、文旅、金融、展览融合联动,释放" ...
刚刚!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11 16:09
核心观点 - 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2] - 提出16项具体举措,涵盖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能力、强化组织实施保障三方面 [2][5] - 强调金融支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消费、职业体育、冰雪经济、体育赛事等重点领域 [6][7][8] 加大体育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 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障,支持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地、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等建设和运营 [6] - 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金融供给,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7] - 发挥金融促进体育消费增长功能,拓展体育健身、观赛、培训、旅游等消费新空间,推广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券 [7] - 支持金融赋能职业体育、冰雪经济发展,健全职业体育俱乐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冰雪装备产业扩容升级 [8] - 提升体育赛事金融服务质效,打造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生命周期的赛事金融服务体系 [8]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能力 - 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支持力度 [9] - 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支持体育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用于体育产业项目 [9] - 构建对接精准、资金配置高效的股权融资模式,支持体育企业通过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融资发展 [10] - 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创新推出体育赛事险等商业险品种,完善专业运动员和群众保险保障体系 [11] - 发挥融资租赁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潜能,为设备引进与更新、产品销售、资产盘活等需求提供灵活服务 [11] - 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开发适合体育企业"走出去"特点的金融产品 [11] 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建立工作协同联动机制 [12] - 强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建立健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融资配套机制 [13] - 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探索建立优质体育企业"白名单"管理体系 [14] - 开展监测与调查研究,主动掌握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诉求与建议 [15]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结合奥运周期、大赛周期等热门时间点加强宣传推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