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消费贷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银行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
第一财经· 2025-07-23 23:06
广东银行业反"内卷式"竞争整治 - 广东银行业拟按照"1+3+N"制度体系推进整治,"1"指监管部门出台负面清单,"3"指公会制定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N"指业务领域自律举措 [6][7]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率先响应反"内卷式"竞争倡议,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落实工作 [1][7] - 会议达成共识要加强行业自律,合力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7] 银行业"内卷式"竞争表现 - 存贷款利率非对称下降,净息差持续收窄,贷款规模经济效应趋弱导致净收入增速放缓 [1] - 消费贷利率一度跌破3%至2.5%-2.8%区间,出现"消费贷置换房贷"现象,后回升至3%以上 [7][8] - 经营贷利率下探至3%左右,部分银行对优质客户提供最低2.68%特惠利率 [8] - 贷款平均利率降幅(1.9个百分点)远大于存款利率降幅(0.5个百分点),偏离政策利率调整幅度 [9] "内卷式"竞争深层原因 - 低利率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大型银行下沉服务撬走优质客户,中小银行被动降价 [10] - 投资消费有效内需不足导致供需失衡,银行集中在传统存贷业务,盈利模式单一 [10] - 银行间缺乏差异化竞争,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高度相似 [10] 监管关注与建议 - 央行指出部分银行贷款利率低于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明降实升"推升付息率 [9] - 建议银行重塑经营理念,探索差异化竞争,创新业务结构,加强资产负债联动 [11]
5月居民信贷冷暖交织,政策仍需持续发力
第一财经· 2025-06-16 09:39
居民信贷数据分化 - 5月居民短贷减少208亿元,同比少增451亿元,环比多增3811亿元 [1][3] - 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746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环比多增1977亿元 [1][7] - 1-5月居民部门新增贷款不足6000亿元,占全部信贷比重仅5.4%,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 [12] 短期贷款疲软原因 - 消费动能不足、消费贷利率上调至3%以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导致居民短期消费意愿不强 [3][4] - 多地银行取消车贷"高息高返"政策削弱短期消费意愿 [4] - 居民就业和收入等长周期变量未实质性好转,导致消费贷和信用卡增长乏力 [3] 中长期贷款支撑因素 - 一二线城市楼市交易活跃,百强房企5月销售环比增长3.5%,京沪深等热点城市表现突出 [7] - 广州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等政策释放房地产宽松信号 [7] -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减轻房贷利息负担 [9] 未来信贷市场展望 - 预计"6·18"购物节和促消费政策加码将推动6月居民信贷改善 [5] - 更多城市跟进房地产政策优化有望持续提振居民中长期贷款 [8] - 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仍有充足空间,全年新增信贷和社融有望同比多增 [13]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商业银行4月起上调信用消费贷利率至3%以上,推动消费贷市场从"以价换量"向"量价均衡"过渡 [3] - 30个大中城市5月商品房成交面积792.69万平方米,成交套数7.21万套,同比增速稳定 [9] - 房企年中冲刺营销活动或带动房地产成交量回升,促进中长期贷款修复 [10]
政策助力 服务消费量质齐升
金融时报· 2025-06-11 09:44
服务消费整体发展态势 - 服务消费在餐饮、家政、托育、旅游、体育等领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5年一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4%,占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3.4%,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1] - 服务消费未来将向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方向纵深拓展,成为支撑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 [1] - 县域市场成为服务消费新增长点,2024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729亿元,增长4.3%,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8.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 服务消费需求结构 - 城镇地区服务消费需求旺盛,教育(30.5%)、医疗保健(29.9%)、旅游(25.2%)、社交文化和娱乐(23.7%)是居民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主要项目 [3] - 生产性服务领域需求持续增长,科技研发服务和物流服务成为重点 [3] 消费金融行业创新 - 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场景拓宽、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切入服务消费市场,与教育、家居、文娱等机构深度合作搭建多元消费场景 [4] - 马上消金将自研大模型"天镜"升级为决策平台,可实时匹配最优服务组合 [5] - 招联消金将大模型"招联智鹿"升级到第二代,广泛应用于各类业务场景 [5] - 平安消金针对不同客群推出差异化产品,如年轻客群的信用消费贷、中高收入客群的专属额度、新市民群体的专享优惠券 [5] - 中信消金推出差异化产品"有期货",最快10秒放款并提供盗刷100%赔付等特色服务 [5] 服务消费发展支持 - 政策层面提出完善城乡消费设施,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提升 [2] - 数字技术赋能服务消费发展,需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场景、新业态 [6]
晨报|关税余波尚存,聚焦核心资产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07 09:20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拟对全球进口商品加征10%基准关税,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差异化关税,但对USMCA产品及部分行业给予豁免 [2] - 极端静态假设下,若对华34%关税落地且全年未取消,预计拖累中国出口和GDP年化增速8.2和0.9个百分点 [2] - 中国反制力度升级,关税覆盖商品比例与美国对等,出口管制深度提升,反制措施种类更丰富 [5] - 关税政策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大滞胀风险,制约美联储对冲政策,市场从衰退预期转向衰退交易可能性上升 [1] 市场策略 - 短期建议聚焦自主可控、军工、内需、红利四大方向,长期关注全球制造业重建需求与中国技术出海趋势 [1] - 关税摩擦后A股阶段性优于港股,核心资产迎来配置性机会,建议强化自主可控 [5] - 外部扰动加大建议关注内循环为主、业绩稳健的低位板块,短期聚焦低位消费主题、农业和半导体材料 [9] - GARP策略预计将明显跑赢,核心资产迎来新周期 [1] 行业影响 - 跨境电商小包空间压缩,平台或加速转向提前备货模式 [2] - 纺服代工重点产地成为关税聚焦国家,美国收入比例和关税分摊或带来OEM分化表现 [2] - 大家电关税迫近80%,但中国产能性价比相对泰国36%/越南46%/柬埔寨49%的关税增幅有所提升 [4] - 农业反制措施或推升农产品价格,种植链景气度或有提升 [5] - 机械行业自主可控、高端制造国产替代或将加速 [5] 宏观经济 - 中性情景下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CPI同比读数仍在负值区间,Q4明显回升 [7] - 3月PMI低于过去5年均值,制造业景气回落,非制造业景气较1-2月下降 [8] - 美联储受制于通胀难以提供"Fed Put",美股市场情绪或难改善 [6] - 国内逆周期政策将以财政和货币为主要抓手,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2] 行业数据 - 约70% 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报业绩舆情,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承压,沪深300相对优势明显 [10] - 2025Q1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预计全年电网基建投资6800-7000亿元 [17] - 4月航空煤油出场价同比降幅扩大5.5pcts至15.2%,预计5月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13] - 清明节出行人次同比增10.3%,国内线客座率创新高,国际线周转量维持高增长 [13] 政策预期 - 房地产政策可能在4-5月前置出台,涉及购房资金成本、首付负担和供给减少等方面 [12] - 物业服务行业价格体系理顺或带来估值提升,蓝筹公司2025年PE 5.9-18.3倍,平均股息率5.6% [11] - 多家银行4月起或上调消费贷利率至不低于3%,可能推动3月信贷数据表现 [16]
利好突袭!财政部,斥资5000亿!明日,重磅预告!国资委大动作!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3-30 18:06
国有银行资本补充 - 四大国有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集资金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建设银行募资不超过1050亿元 中国银行1650亿元 交通银行1200亿元 邮储银行1300亿元 [2] - 财政部将现金认购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全部新发行股份 并包揽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超90%新发行股份 合计出资规模达5000亿元 [2] - 四家银行将于2025年3月31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 就定向增发事宜进行交流 [2] 资本市场政策调整 - 证监会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增加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资管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 [3] - 新规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给予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新股申购待遇 [3] - 修改条款为未来增加优先配售对象预留空间 并调整财务资助相关表述 [3][4] 汽车产业战略重组 - 国资委将推动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集团 [5] - 重点攻关宽温域高安全电池 高功率集成化电驱 高压快充平台等核心技术 推动三电技术升级 [5] - 鼓励汽车央企与其他企业深化合作 推动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应用 [5] 消费信贷市场 - 多家银行4月起将上调信用消费贷利率至不低于3% 部分银行要求客户在3月31日前完成提款 [6] - 此前消费贷利率战导致部分产品低至2.4% 低于1年期LPR 10-70个基点 [6] 科创投资机会 - 多家公募基金发售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 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 [7] - 科创综指被视为布局科技创新前沿 分享中国科创红利的核心投资工具 [8] 低空经济突破 - 亿航智能旗下公司获全球首批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具备完整商业运营资质 [9] - EH216-S有望2025年下半年开启规模化服务 推动"空中公交"商业化 [9] 房地产政策松绑 - 安徽全面取消住房限购措施 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全面放开异地贷款和"商转公" [10] - 鼓励推出购房补贴 消费券等促销政策 按季开展商品房展销活动 [10] 资本市场动态 - 昂瑞微成为今年首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IPO获受理案例 从事芯片领域 [11] - 上周证监会同意2家企业IPO注册 本周A股有2只新股申购 解禁市值超200亿元 [13]
上调!叫停!消费贷利率或迎重要变化
证券时报· 2025-03-30 12:00
银行消费贷利率调整 - 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自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上调至不低于3%,现存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可能被叫停 [1][2] - 银行个贷工作人员紧急行动,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已申请低于3%利率的客户提醒尽快提款,部分银行将优惠券有效期调整至3月31日 [1][2] - 华夏银行江苏省分行内部通知称4月起不再允许发放低定价消费贷款,所有利率低于3%的优惠券有效期已调至3月31日 [2] - 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表示总行及其他银行陆续接到监管的消费贷利率问询 [2] 消费贷市场竞争现状 - 2025年以来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多家银行推出利率3%以下产品,个别银行利率低至2.4% [4] - 宁波银行通过优惠券叠加利率低至2.49%,每周三10点开启秒杀活动,包括2.8%固定利率优惠券、5折利息折扣券、90天免息券 [4] - 招商银行"闪电贷"部分客户利率低至2.58%,民生银行消费贷最新利率为2.65%,审批额度为30万至100万元 [4] - 部分银行"松绑"消费贷产品,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线下提款最高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达到7年 [4] 城商行跟进情况 - 北京银行APP提供2.55%、2.58%和2.78%不等的"京e贷"固定利率优惠券,即将在3月31日过期 [3] - "京e贷"是北京银行推出的线上信贷产品,借款用途分为经营用途和消费用途 [3] 行业专家观点 - 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包括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加重债务负担,以及信贷资金被套用、挪用流入资本市场等 [5] - 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6] - 金融管理部门应指导自律机制发挥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规范 [6]
银行突发:上调!叫停!
券商中国· 2025-03-30 10:15
消费贷利率调整 - 自2025年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将统一上调至不低于3% 现存3%以下的超低利率产品可能被叫停 [1][2] - 多家银行个贷工作人员紧急行动 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已申请3%利率以下消费贷款的客户提示尽快提款 优惠利率截止日期为3月31日 [1][2] - 部分银行抓住最后"窗口期"进行营销 向资质较好的个体工商户发出通知 尽快于4月1日之前测试额度或提款 [2] 银行具体行动 - 华夏银行江苏省分行内部通知显示 4月起将不再允许发放低定价消费贷款 所有利率低于3%的优惠券有效期已调至3月31日 [2] - 华南地区国有大行个贷工作人员发布内部通知称 总行及其他银行陆续接到监管的消费贷利率问询 提示同事及时通知客户测额或提款 [2] - 北京银行APP显示 优惠年化利率为2.55% 2.58%和2.78%不等的多张"京e贷"固定利率优惠券 截至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 [3] 消费贷市场竞争 - 2025年以来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 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众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利率3%以下消费贷产品 [4] - 个别银行产品利率低至2.4% 低于央行3月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0至70个基点(BP) [4] - 部分银行"松绑"消费贷产品 贷款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 线下提款最高可达50万元 贷款期限最长达到7年 [4] 银行具体产品 - 宁波银行通过优惠券叠加 利率低至2.49% 消费贷利率优惠券每周三10点开启秒杀活动 包括2.8%固定利率优惠券 5折利息折扣券 90天免息券 [4] - 民生银行消费贷审批额度为30万至100万元 最新利率为2.65% [4] - 招商银行"闪电贷"通过发放利率券 部分客户利率低至2.58% [4] 专家观点 - 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包括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 以及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 挪用 [5] - 金融机构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 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 而应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 [5] - 金融管理部门应指导自律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规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