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钱包
搜索文档
11年磨一剑?量化派第五次冲击港交所IPO,业务转型难消合规隐忧
搜狐财经· 2025-10-21 17:08
IPO历程与现状 - 公司第五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时间点为2025年9月19日,距离公司成立已11年 [2][5] - 此前四次递表均因招股书有效期届满而失效,递表时间分别为2022年6月、2023年2月、2024年5月及2024年12月 [5] - 此次上市由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共同保荐,但市场反应并未普遍持积极看法 [2][5] 业务模式与转型 - 公司定位为线上市场营运商,核心业务包括依托“羊小咩”平台的电商业务和依托“消费地图”平台的汽车交易撮合服务 [3][4] - 公司进行业务转型,将早期产品“信用钱包”升级为电商平台“羊小咩”,商品品类覆盖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家电、美妆、珠宝、服饰及个人护理等多个领域 [4][6] - “羊小咩”前身“信用钱包”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终端用户超过150万,各年度推荐数量分别约为65.5万、39.3万和48.6万 [3] 收入结构与运营数据 - 2025年前五个月,“羊小咩”平台实现收入4.06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98.1%,已成为主要营收来源 [8] - 同期,“消费地图”业务收入仅791.7万元,占比1.9%,规模持续萎缩 [8] - 2025年前五个月,“羊小咩”平均月活跃用户达93.70万人,单用户平均收入为2.56万元 [8] - 2024年,“羊小咩”平台GMV高达70.28亿元 [8] 金融业务剥离与关联 - 公司来自金融机构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2021年的76.8%降至2025年前五个月的零 [7]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终止与金融机构的撮合服务协议,并于2025年1月停止“羊小咩”平台的H5重定向功能,承诺未来不再开展相关金融业务 [7] - 转型初期“羊小咩”仍保留金融相关业务,如“享花卡”和“备用金”,2021年至2023年“享花卡”平均金额逐年增长,分别为887.9元、1161.1元、1268.8元 [7] - 尽管公司声称已切断与金融机构的直接交易,但部分金融机构平台(如“便荔卡包”)仍可链接至“羊小咩”,且相关运营公司与量化派实控人存在关联 [8] 监管问询与用户投诉 - 2023年2月,证监会向公司发出问询,重点关注“助贷”业务是否属于类金融活动、是否涉及个人征信服务、业务资质以及用户投诉量大等四项核心问题 [9] - 公司回应称已搭建完善投诉处理机制,投诉主要源于用户对平台规则不熟悉及个别业务流程瑕疵 [9] - 截至10月17日,黑猫投诉平台上“羊小咩”相关投诉已超过30000条,其前身“信用钱包”投诉量也超过8000条,投诉焦点集中在商品溢价过高、诱导消费、变相收取高额利息、高额服务担保费及暴力催收等方面 [9][10]
新股选择太多了 “量化派”还是留给风险投资者吧!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33
公司概况与上市历程 - 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消费领域的线上市场营运商,核心业务为一站式消费平台“羊小咩”和汽车零售O2O平台“消费地图” [3] - 公司由周灏于2014年创立,最初主营“信用钱包”P2P借贷平台,后于2020年转型为数字化解决方式提供商“羊小咩” [3][4] - 公司曾六次尝试申请上市均未成功,近期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3]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的4.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9亿元,2024年首五个月收入为4.14亿元,同比上升38.1% [6] - 公司在2022年录得亏损28.1万元后,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盈利364.3万元及1.47亿元,2024年首五个月盈利大增261%至1.26亿元 [6] - 销售及营销费用持续大幅上涨,从2022年的4792万元增至2023年的1.09亿元(增长127%),2024年进一步暴增330%至4.7亿元,远超同期收入87%的增幅 [7] 业务运营与挑战 - “消费地图”业务收入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2亿元跌至2024年的3281万元,2024年首五个月收入为791.7万元,同比下跌43%,公司解释为业务转型至4S汽车零售所致 [7] - 广告收入从2022年的717万元跌至2024年的304.8万元,2024年首五个月收入仅为12.3万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24万元 [7] - 公司面临来自美团、京东及抖音等行业巨头的激烈竞争,这些对手在知名度、规模和用户粘性上具有绝对优势 [9] 财务状况与风险 - 股东权益回报率(ROE)表现不佳,2022年为0.1%,2023年及2024年分别为负0.3%及14.7%,2024年首五个月扩大至负36.1% [8] - 公司陷入负资产状况,2022年及2023年负资产均超过10亿元,至2024年五月底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7.72亿元 [5][8] - 流动负债持续高企,从2022年的近15亿元升至2024年五月底的近20亿元 [8] - 应收账款净额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2.58亿元增至2024年五月底的7.43亿元,尽管公司在2024年7月底结清了1.23亿元,但应收账款仍高达约6亿元 [8] 关联交易 - 应收账款高企部分源于与小额贷款公司鹰潭广达的交易,而该公司在2024年4月前由公司大股东周灏控制 [9] - 在关联方持股期间,量化派延长了鹰潭广达的信贷期,该交易在临近上市前终止,引发市场关注 [9]
量化派五闯港股IPO:屡败屡战,这次转型能翻盘?
观察者网· 2025-09-28 14:34
IPO申请概况 - 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第五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此前四次申请分别于2022年6月、2023年2月、2024年5月及2024年12月因招股书失效而终止 [1] 业务转型与现状 - 公司已彻底终止其起家的助贷业务,并在招股书中承诺不再于中国内地涉足该领域 [2] - 核心业务从金融科技助贷(产品“信用钱包”)转型为消费者导向的数字化交易平台,主要产品为“羊小咩”及汽车零售O2O平台“消费地图” [2] - 尽管公司主体已退出助贷,但通过关联企业北京自牧云创(由量化派创始人周灏实际控制)运营的小贷平台“便荔卡包”,其商城页面可直接跳转至“羊小咩”平台 [2][4]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4.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93亿元,2025年前5个月收入达4.14亿元,同比增长38.12% [5] - 盈利状况显著改善,从2022年亏损28.3万元转为2023年盈利364.3万元,2024年盈利达1.47亿元,2025年前5个月盈利1.26亿元,同比增长262.14% [5] - 毛利率大幅提升,从2023年的69.4%升至2024年的96.9%,2025年前5个月维持在96.7%的高位 [5] 收入结构 -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羊小咩”,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3.4%升至2025年前5个月的98.1%,同期贡献收入4.06亿元 [5] - “消费地图”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3.3%大幅下滑至2025年前5个月的1.9%,助贷业务收入占比已降至零 [5] 运营与风险 - 公司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量累计超过3万条,近一个月仍有40条新增投诉 [6] - 投诉主要集中指向平台商品价格虚高以及存在套现诱导问题 [6][8] - 具体表现为平台商品售价显著高于主流渠道,例如同款小米15Pro手机在“羊小咩”售价5869元,较京东旗舰店4799元的售价溢价超过22% [8] - 存在灰色套现链条,消费者投诉称购物后会接到陌生电话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回购商品 [8] 募资用途 - 本次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研发优化“羊小咩”等平台、进行广告投放以扩大用户群、并引入更多供应商以丰富商品品类 [6]
北大白羊座博士闯过互联网金融生死关:做消费品电商,年入10亿,港股上市
36氪· 2025-09-24 07:13
公司上市申请与业务概览 - 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第5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1] - 公司是一家线上消费平台公司,旗下核心平台包括电商平台“羊小咩”和汽车零售O2O平台“消费地图” [1] - 公司已完成从金融撮合业务向电商和零售平台的转型,交易规模在三年间从三百多亿增长至七百多亿 [1]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起源 - 创始人周灏拥有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士及莱斯大学物理博士学位,曾在摩根士丹利、第一资本、巴克莱银行等机构从事量化分析、风控工作 [2] - 2013年回国后,因缺乏本地信用数据难以办理信用卡,亲身感受到中外信用体系的壁垒,当时中国央行征信系统仅覆盖约25%的人口 [2] - 创业灵感源于解决数亿有信用基础但缺乏传统征信记录的“小白”用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市场机遇 [3] 公司早期发展与融资历程 - 2014年创立量化派,早期业务为“信用钱包”平台,通过量化模型撮合借贷双方,连接用户与金融机构 [4] - 公司是国内首家基于金融大数据链接金融机构与消费者的第三方撮合商 [5] - 2015年完成StarVC的B轮融资,2016年11月获得阳光保险、复星集团、国信证券5亿元C轮融资 [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为超过2540万用户提供了服务 [5] 业务转型背景与动因 - 2017年前后,国家收紧对“现金贷”和网络助贷业务的监管,公司赖以起家的助贷业务受到冲击 [6] - 公司尝试赴美上市因业务模式依赖及市场环境波动而失败,面临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压力 [6] - 公司业务从包含金融机构撮合服务的多元化模式,全面转向聚焦于线上消费市场 [7] 核心业务平台“羊小咩”运营与财务表现 - “羊小咩”是撮合电商平台,涵盖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家电、化妆品等多种商品 [7] - 业务模式分为两种:自营销售赚取0%至59.7%的提成,以及平台开放计划收取1%至5%的佣金 [7] - 该平台收入从2022年的2.06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9.25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达4.0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 [7] - 平台交易额从2023年的49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77亿元 [8] - 平均月活跃用户从2023年的52.8万增至2024年的96.3万,每用户平均年收入从2022年的10330元提升至2025年前五个月的25622元 [8] 辅助业务平台“消费地图”的演变 - “消费地图”平台从本地生活O2O转向汽车零售场景 [9] - 该平台交易额从2022年的42.05亿元降至2023年的32.15亿元,2024年因资源倾斜锐减至1.49亿元 [9] - 2024年转型为专注汽车销售的渠道,并与“汽车伙伴A”达成独家合作,成为华北地区线上营销唯一入口 [9] - 平台通过发放政府优惠券吸引流量,发券月份单月新增用户最高达7891人,未发券月份仅三四百人,但2025年上半年因补贴暂停交易额接近归零 [9] 公司整体财务业绩 - 公司总收入持续提升,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5个月收入分别为4.75亿元、5.3亿元、9.93亿元及4.14亿元 [9] - 公司净利润分别约为-28.3万元、364.3万元、1.47亿元和1.2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并显著增长 [9]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于向业务伙伴提供撮合服务 [9]
五闯港交所的量化派,小贷业务隐身电商平台背后
新浪财经· 2025-09-22 23:29
上市申请与业务转型 - 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于9月1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已从一家贷款平台转型为电商平台,目前主要通过“羊小咩”开展电商业务,并通过“消费地图”开展汽车交易撮合业务 [1] - 公司已终止金融借贷相关业务,2025年前五个月来自金融机构的收入已归零 [4][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9.93亿元和4.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和1.26亿元 [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99.3029亿元,经营溢利为35.2113亿元,毛利率高达96.9% [2][9] - 2025年前五个月,来自羊小咩的收入为4.061亿元,占总收入的98.1%,而消费地图的收入为791.7万元,占比1.9% [9][10] 运营数据与用户指标 - 2025年前五个月,羊小咩在每名用户身上的平均收入为2.56万元,平均月活跃用户达93.70万人 [10][11] - 2024年公司的GMV高达70.28亿元,年注册用户数为5688.1万 [11] - 2025年前五个月的平均月付费用户为6.69万人,下月平均回购率为41.6% [11] 股东结构与对赌压力 - 公司创始人周灏控制的实体Mars Legend是最大股东,持股23.72%,控股股东集团合计控制45.21%的投票权 [6][7] - 阳光人寿是第二大股东,持股15.42% [6][7] - 公司面临对赌协议压力,截至2025年5月底,附带优先权的金融工具余额为18.11亿元,上市是消除该影响的关键 [6] 关联交易与潜在风险 - 尽管公司声称已剥离金融业务,但其关联方鹰潭广达仍在提供直连羊小咩平台的小贷业务 [4][13] - 2024年末及2025年5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6.79亿元和7.56亿元,主要由于来自鹰潭广达的应收账款增加 [13] -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2.42万条关于羊小咩的投诉,近期投诉集中在商品售价远高于市场价以及疑似引导套现的行为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