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必新

搜索文档
先声药业绩后高开逾4% 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26% 商业化创新药组合成功拓至十款
智通财经· 2025-08-22 09:40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35.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1% [1] - 创新药业务收入27.76亿元 占总收入77.4% 同比增长26% [1] - 归母净利润6.04亿元 同比上升32.2% [2]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51亿元 同比增长21.1% [2] 业务板块表现 - 神经科学领域收入12.49亿元 同比劲增37.3% [1] - 抗肿瘤领域收入8.74亿元 同比大增41.1% [1] - 自身免疫领域收入8.78亿元 同比增长3.3% [1] 研发投入与创新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10.28亿元 同比大增68% [2] -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从19.7%升至28.7% [2] - 商业化创新药组合已拓展至十款产品 [1] 市场反应与交易情况 - 股价单日上涨4.15%至13.3港元 [1] - 成交额达192.85万港元 [1]
港股异动 | 先声药业(02096)绩后高开逾4% 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26% 商业化创新药组合成功拓至十款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09:32
股价表现 - 先声药业绩后高开逾4% 截至发稿涨4.15%报13.3港元 成交额192.85万港元 [1] 中期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5.8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1% [1] - 创新药业务收入27.76亿元 占总收入77.4% 同比增长26% [1]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6.04亿元 同比上升32.2% [2]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6.51亿元 同比增长21.1% [2] 业务结构分析 - 神经科学领域收入12.49亿元 同比劲增37.3% [1] - 抗肿瘤领域收入8.74亿元 同比大增41.1% [1] - 自身免疫领域收入8.78亿元 同比增长3.3% [1] 研发投入情况 - 上半年研发总额10.28亿元 同比大增68% [2] - 研发占收入比例由去年同期19.7%升至28.7% [2] 产品组合进展 - 商业化创新药组合拓展至十款产品 涵盖神经科学、抗肿瘤、自身免疫、抗感染领域 [1] - 产品包括恩度、艾得辛、先必新、恩维达、科赛拉、先诺欣、恩立妥、先必新舌下片、科唯可及恩泽舒 [1]
先声药业发布中期业绩,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加32.2%
智通财经· 2025-08-21 21: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35.85亿元,同比增长15.14% [1] - 净利润为人民币6.04亿元,同比增长32.2%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25元 [1] - 经调整归属于公司权益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6.51亿元,同比增长21.1% [1] 创新药业务 - 创新药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7.76亿元,占总收入的77.4% [1] - 商业化创新药组合已拓展至十款产品,涵盖神经科学、抗肿瘤、自身免疫及抗感染领域 [1] - 创新药产品包括恩度、艾得辛、先必新、恩维达、科赛拉、先诺欣、恩立妥、先必新舌下片、科唯可及恩泽舒 [1]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脑卒中千亿市场,千红制药创新药106有望成为50亿大单品
东吴证券· 2025-06-02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更强,A股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出色;国内卒中市场前景广阔,千红制药的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40 - 50亿大单品;看好创新药、CXO、中药等子行业,并给出不同选股思路下的具体标的建议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6%、6.6%,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4.5%、9.0%;本周、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4.2%、41.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1.6%、15.7% [4][9] - 本周A股化药、原料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等股价明显上涨,中药及医药商业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本周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居前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本周H股涨幅居前中国卫生集团、金威医疗、隽泰太控股,跌幅居前佳兆业健康、君圣泰医药、弘和仁爱医疗 [4][9] 脑卒中千亿市场,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大单品 脑卒中千亿市场,二次预防尤为重要 -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 - 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二次预防极为重要,当前治疗方案应用范围窄、时间窗口短、治疗率低、复发风险高 [17][18] - 中国卒中用药市场容量已超千亿元,化学药、生物药及中药注射液三分天下;我国带病生存的卒中患者高达1300万,每年新发患者约460万人且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19] 已上市药物不乏大单品,优效新品有望分得市场份额 - 卒中用药已上市药物不乏恩必普、先必新等大单品,恩必普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58.6亿元,先必新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达23.8亿元 [27] - 激肽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我国针对KLK靶点上市的药物只有尤瑞克林,千红制药的QHRD106处在临床2期,是长效制剂,竞争格局良好 [29] 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预计有望成为40 - 50亿大单品 - QHRD106同时起到神经保护剂和改善侧支循环作用,目前处在临床2期,预计近期接近数据读出关键时间节点 [32][33] - 预计2025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用药需求人群788万人,假设QHRD106上市后相关情况,预计其在2033年达到销售峰值44.9亿元 [3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5月29日,恒瑞子公司盛迪医药的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海创药业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和嘉和生物的两款CDK4/6抑制剂、恒瑞医药的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 [36][40] - 5月28日,爱尔康的Tryptyr获批用于治疗干眼症;麓鹏制药的洛布替尼片上市申请获受理;诺华的布西珠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40] - 5月27日,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第三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卫材的莱博雷生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失眠症 [40]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 5月27日,康缘药业的舒马普坦萘普生钠片仿制药获批 [45] 行情回顾 医药市盈率追踪 - 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4.03,较历史均值低5.20 [6] 医药子板块追踪 - 本周化药上升4.4%,优于其他子板块 [6] 个股表现 - 报告列出本周及2025年年初至今A股涨跌幅前十的个股 [6][8] 投资策略 - 看好的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 > CXO > 中药 > 医疗器械 > 药店 > 医药商业等 [4][10] - 从成长性角度选股,建议关注千红制药、华纳药厂等;从低估值角度选股,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东阿阿胶等;从高股息角度选股,建议关注江中药业、羚锐制药等;从左侧角度选股,建议关注诺泰生物、普洛药业等 [4][10]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脑卒中千亿市场,千红制药创新药106有望成为50亿大单品-20250602
东吴证券· 2025-06-02 1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更强,A股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出色 [4][9] - 国内卒中用药市场前景广阔,千红制药的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上市,销售峰值有望达40 - 50亿元 [4] - 看好的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等 [4][10] 各目录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6%、6.6%,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4.5%、9.0%;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4.2%、41.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1.6%、15.7% [4][9] - 本周A股化药、原料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等股价明显上涨,中药及医药商业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 [4][9] - 本周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居前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H股涨幅居前中国卫生集团、金威医疗、隽泰太控股,跌幅居前佳兆业健康、君圣泰医药、弘和仁爱医疗 [4][9] 脑卒中千亿市场,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大单品 脑卒中千亿市场,二次预防尤为重要 - 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 - 80%,其二次预防极为重要,当前治疗方案应用范围窄、时间窗口短、治疗率低、复发风险高 [17][18] - 中国卒中用药市场容量已超千亿元,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新发患者约460万人且以8.7%的速度上升 [19] 已上市药物不乏大单品,优效新品有望分得市场份额 - 已获批的AIS神经保护类常用药物包括必存®依达拉奉、先必新®依达拉奉右莰醇、恩必普®丁苯酞、和尼可林®胞磷胆碱,恩必普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58.6亿元,先必新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达23.8亿元 [27] - 激肽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我国针对KLK靶点上市的药物只有尤瑞克林,千红制药的QHRD106处在临床2期,是长效制剂,竞争格局良好 [29] 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预计有望成为40 - 50亿大单品 - QHRD106同时起到神经保护剂和改善侧支循环作用,目前处在临床2期,预计近期接近数据读出关键时间节点 [32][33] - 预计2025年缺血性脑卒中用药需求人群788万人,假设QHRD106上市后12周为一疗程,每周一支300元,于上市次年参与医保谈判,2033年达到销售峰值44.9亿元 [3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5月29日,恒瑞子公司盛迪医药的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恒瑞医药的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海创药业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申请获批准;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和嘉和生物的两款CDK4/6抑制剂上市申请获批 [36][40] - 5月28日,爱尔康的Tryptyr获批用于治疗干眼症;麓鹏制药的洛布替尼片上市申请获受理;诺华的布西珠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40] - 5月27日,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第三项适应症、注射用泰它西普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卫材的莱博雷生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失眠症 [40]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 5月27日,康缘药业的舒马普坦萘普生钠片仿制药获批,用于急性治疗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 [45] 行情回顾 医药市盈率追踪 - 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4.03,较历史均值低5.20 [6] 医药子板块追踪 - 本周化药上升4.4%,优于其他子板块 [6] 个股表现 - 本周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居前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H股涨幅居前中国卫生集团、金威医疗、隽泰太控股,跌幅居前佳兆业健康、君圣泰医药、弘和仁爱医疗 [4][9]
【转|太平洋医药-先声药业深度】创新药密集兑现,未来持续增长可期
远峰电子· 2025-05-27 21:45
神经专科制药龙头地位稳固 - 先必新舌下片获批上市,与先必新注射液构成涵盖卒中全病程的序贯疗法,提高患者依从性 [1] - 先必新注射液2020-2023年销售额CAGR达749.9%,有望成为继依达拉奉后又一款改善卒中预后的重磅药物 [1] - 先必新舌下片在TASTE-SL研究中显示治疗第90天良好功能结局患者比例达64.4%,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21] 全球新一代DORA类失眠药快速放量 - 达利雷生国内上市在即,已获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A级证据和I级推荐 [2] - 全球3款DORA类失眠药中,苏沃雷生2020年销售额3.3亿美元,莱博雷生2023年销售额2.6亿美元 [2] - 达利雷生显著改善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海外III期临床显示LPS减少34.8分钟,WASO减少29.4分钟 [48] 肿瘤创新药进入密集兑现期 - 科赛拉和恩立妥被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未来增长放量可期 [3] - 恩立妥是首个获NMPA批准用于mCRC一线治疗的国产EGFR单克隆抗体创新药 [3] - SIM0500三抗与艾伯维达成最高10.55亿美元的选择性权益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协议 [4] 创新药占比提升驱动业绩增长 - 公司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17年21.4%提升至2023年72.0%,2024年上半年达70.7% [12] - 2017-2023年创新药收入CAGR为33.8%,显著高于总收入CAGR 9.3% [12] - 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67.76/76.54/87.11亿元,归母净利润9.73/12.07/15.04亿元 [59] 研发管线差异化布局 - 公司具备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多个核心技术平台 [33] - SIM0500三抗表现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强大T细胞毒性效应 [40] - DNA损伤修复靶点药物SIM0501和SIM0508显示较高临床开发潜力 [43] 专科领域产品协同优势 - 神经系统领域先必新涵盖卒中全病程,2024-2026年预计收入19.11/23.53/28.80亿元 [56] - 自免领域艾得辛2016-2023年销售额CAGR达39.9%,2023年全国院内销售额超9亿元 [24][29] - 肿瘤领域恩度被约20种权威指南推荐,科赛拉和恩立妥纳入医保后放量可期 [29][32]
单日股价最大涨幅逾15%,探寻先声药业(02096)创新价值背后的估值增长确定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4-23 09:03
公司股价表现 - 4月22日股价盘中最大涨幅达15.44% 远高于恒生医疗保健指数6.07%的涨幅 [1] - 自2023年4月5日阶段性底部后实现季度五连阳 区间最高累计涨幅达81.35% [3] - 摩根士丹利给予目标价12.70港元 较现价存在48.36%增长空间 [11] ADC领域布局 - 全球AD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08亿美元增至2032年34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5.6% [4] - 公司拥有自研ADC创新平台 覆盖CDH6/CDH17/ENPP3/EGFR-cMet等多个靶点 [4] - 将携6款新型ADC临床前数据亮相AACR年会 [5] - EGFR/cMet双靶点ADC品种SCR-A006具备Best-in-Class潜质 计划2025年进入临床 [5] 研发体系与投入 - 6年累计研发投入超85亿元 [6] - 创新研发管线超60项 涵盖单抗/双抗/多抗/融合蛋白/ADC/小分子药等 [6] - 3个新药分子处于NDA审批 4个进入III期临床 11个进入早期临床 [6] - 建立全球多研究中心(上海/南京/北京/波士顿/香港) 研发人员近千名 [10] 创新药商业化进展 - 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17年21%提升至2023年72% [9] - 2024年创新药业务收入49.28亿元 占总营收74.3% [9] - 毛利率攀升至80.2%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6%至10.18亿元 [9] - 销售网络覆盖32个省级区域 超3000家三级医院及约17000家其他医疗机构 [10] 国际认可与突破 - 先必新舌下片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为全球首个神经科学领域获此认证药物 [6] - 4项自免候选创新药研究入选AAI大会壁报 涵盖TL1A/IL-4Rα/IRAK4/BTLA等靶点 [6] - 6个生产基地符合中国GMP要求 部分通过欧盟GMP认证或FDA检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