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储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坤元资产FOF生态圈“隐形冠军”天团驰骋第十五届数智全运
财富在线· 2025-11-13 17:58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十五届全运会作为“数智全运”,是前沿科技的演练场,展示了体育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1] - 坤元资产FOF生态圈的多家伙伴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在赛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共同贡献价值 [1]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 - 优必选全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作为“特邀开幕嘉宾”敲响国宝青铜句鑃,展示了在运动控制、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积淀 [2] - 宇树科技的智能警用机器人融合5G、人工智能技术,在深圳赛区进行全天候、全地形的辅助巡逻,提升安保效率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爆发式增长,至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70亿美元 [3][4] - 中国企业如优必选、宇树科技在技术研发、产品落地与商业化探索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4] 自动驾驶与激光雷达 - 全运会交通专线上部署“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全场景、全天候的智慧出行体验,是对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实战检验 [5] - 高盛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5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市场总规模达470亿美元 [5] - 激光雷达作为核心传感器至关重要,速腾聚创与禾赛科技是该领域的全球市场“双子星” [5] - 速腾聚创2024年全年激光雷达销量达54.4万台,其中用于ADAS的激光雷达销量同比增长113.9%,稳居全球第一 [6] 网络安全 - 奇安信作为网络安全中坚力量,将内生安全框架与AI大模型技术融合,构建“智能安全免疫系统”为全运会提供安保 [8] -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跨境数据,奇安信以数据安全智控中心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可控 [8] 绿色能源与储能 - 全运会场馆设计与运营贯彻低碳理念,力求实现“全绿电”运行 [9] - 阿特斯阳光作为全球头部光伏企业,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核心产品支持,将太阳能转化为绿色电力 [9] - 海辰储能的先进储能系统解决光伏发电间歇性问题,确保电力供应平滑可靠 [10] - 截至2024年底,海辰储能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3900件,发明专利授权超690件,产品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光伏改造后,每年减碳超350吨 [13]
中游设备与材料环节迎来订单窗口期
财富在线· 2025-11-13 17:25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 - 优必选全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作为特邀嘉宾在全运会开幕式上表演,展示了其在运动控制和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 [2] - 宇树科技的智能警用机器人在深圳赛区进行全天候、全地形的辅助巡逻,融合了5G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提升安保效率 [3]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十年爆发式增长,至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7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3][4] 自动驾驶与激光雷达 - 全运会期间部署了提供智慧出行体验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对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实战检验 [5] - 高盛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5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市场总规模将达到470亿美元 [5] - 速腾聚创2024年全年激光雷达销量达54.4万台,其中用于ADAS的激光雷达销量同比增长113.9%,稳居全球第一 [6] 网络安全 - 奇安信为全运会构建了融合内生安全框架与AI大模型的智能安全免疫系统,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可控 [8] - 公司重点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数据安全挑战,筑起了坚固的安全防线 [8] 绿色能源与储能 - 阿特斯阳光作为全球头部光伏企业,为全运会场馆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核心产品支持,助力实现绿色电力运行 [9] - 海辰储能的先进储能系统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问题,确保电力供应的平滑可靠 [10] - 截至2024年底,海辰储能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3900件,发明专利授权超690件,产品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对话淡马锡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在碳定价失衡与投资期限错配中,如何构建韧性投资组合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5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可持续投资面临地缘政治、能源价格波动和供应链重构等宏观挑战,导致绿色转型成本上升,部分市场出现ESG投资热度回落的“逆流”现象 [1] - 淡马锡作为长期投资者,致力于在追求财务回报与推动投资组合实现可持续转型之间找到平衡,其核心挑战在于风险定价失准与投资期限错配 [3] - 公司通过三大关键抓手应对挑战:积极与被投企业沟通并评估其转型就绪度、将ESG评估纳入所有投资决策、以及直接投资于碳效率型企业和脱碳解决方案 [4] - 淡马锡认为可持续投资的基本逻辑依然坚实,其目标是通过构建具备韧性的投资组合,推动现实世界向净零排放、自然受益与包容性增长转型 [11][12] 淡马锡的气候目标与投资策略 - 公司设定明确的气候目标:到2030年将投资组合的净碳排放量减至2010年排放水平的一半,并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4] - 投资组合涵盖航空、能源和工业等高碳排关键领域,这些领域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难以减排,是实现气候目标的主要挑战 [4] - 采用每吨65美元的内部碳定价机制以将碳外部性成本内部化,并预计到2030年将该碳价逐步提升至每吨100美元 [4] - 可持续生活趋势相关的投资净值占比显著增长,从2016年的1%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11%,对应价值达460亿新元 [5][20] 推动高碳排行业转型的具体措施 - 作为股东,公司不指导被投公司的日常运营,而是通过与管理层及董事会密切沟通,传达长期发展预期 [5] - 建立多元化交流平台如“淡马锡投资组合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及“可持续发展领袖网络”,促进企业间经验共享与协同合作 [6] - 积极携手生态圈伙伴推动系统变革,例如支持可持续航空燃料试验,并参与“绿色燃料前进计划”以聚合需求、培育市场 [6] - 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技术规模化,如与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支持早期气候创新,已共同投资10家企业包括清洁钢铁生产商Electra [7] 创新融资与碳市场布局 - 旗下GenZero平台与腾讯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气候资金投向生态修复领域,并提升中国碳市场的诚信度 [7] - 与汇丰银行合资成立Pentagreen Capital,专注于加速亚洲地区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的规模化发展 [8] - Pentagreen Capital作为“绿色投资伙伴关系”基金管理人,已完成首次募资,筹集承诺资本5.1亿美元,将投入具显著气候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 [8]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地化实践 - 公司业务遍布全球,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不同经济环境、ESG成熟度及监管框架下的实际运营需求相协调 [9] - 不采用“一刀切”策略,而是着重分析对各地区、行业及市场具有实质性的要素,专注于与长期韧性和价值创造相辅相成的成果 [9] - 投资团队对所有新投资项目均开展ESG尽职调查,并依托成熟的ESG管理框架与工具管控实质性风险 [9] - 在投后管理阶段,根据内部优先级评估体系与企业展开互动,该体系综合考量企业的ESG成熟度、行业ESG关联度及公司的潜在影响力 [9] 对ESG投资趋势的立场与工具应用 - 认为ESG理念不应被简化为评分或评级,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有效管理气候风险、人才吸引等实质性议题是精准管控风险、把握机遇的前提 [10] - 应用《气候转型就绪度评估框架》等标准化工具,系统评估重点企业在应对气候风险与机遇方面的准备程度 [10] - 《ESG价值创造实践指南》为团队识别ESG价值机遇提供方法论,关键抓手包括优化企业战略增强气候韧性、提升资源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等 [10]
签约、发布投资机会清单102项!这场高端能源装备专题对接活动干货满满
搜狐财经· 2025-05-10 00:02
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对接活动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高端能源装备专题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旨在搭建政企研深度合作平台 [1] - 现场发布投资机会清单102项,涵盖设备采购、创新平台打造、智改数转、园区建设、投融资五个方面 [1] - 川开电气、金星、东方氢能等高端能源装备企业进行合作订单签约 [1][5] 成都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基础 - 成都已培育形成两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高新技术企业1.45万家 [3] - 2024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完成工业投资306.3亿元、增长93% [3] - 362家规上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14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3] 产业集群发展方案 - 成都市、德阳市经信局联合发布《2025年度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 依托"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天府实验室+10个大科学装置+4个国家创新中心"的高能级创新体系,攻克4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15] - 集群已具备全球领先的能源装备试验验证体系,实现技术共享与跨区域转化 [15] 企业合作与投资案例 - 中国华电集团计划2027年再投产新能源1000万吨,助力四川打造能源产业创新高地 [6] - 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眉山、金牛区氢能产业园将于今年建成投产,带动上下游企业来蓉投资 [8] - 特锐德在川累计投资超25亿元,其中充电网投资超10亿元,运营3.7万个充电终端,充电量超35.2亿度 [12] 产业生态与支持政策 - 成都设立总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基金,推出"积分贷""研发贷""成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15] - 全市试点投运的"氢马儿"年内预计将新增2万辆,开放重大赛事应急发电装备、轨道交通氢能化等场景 [15] - 特锐德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未来可支撑70亿元产能规模,目标2027年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00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