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瓦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可以这么美?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建筑光伏零碳美学”
科技日报· 2025-11-13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建筑光伏技术正经历从单一发电功能向与建筑美学、功能深度融合的变革,通过彩色光伏幕墙、光伏瓦及创新技术实现“建筑即电站”的零碳目标 [1][2][3][5] 彩色光伏幕墙美学展区 - 传统晶硅、碲化镉、铜铟镓硒光伏电池色彩单调(蓝色、黑色),难以与建筑环境融合,成为行业应用瓶颈 [1] - 彩色光伏技术通过材料与工艺创新,推出纯彩、仿石材、仿铝板等多类别产品,实现美观与发电效率平衡 [2] - 英辰丨嘉盛光电的“青砖、黛瓦、琉璃”系列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光伏技术融合,提升建筑文化韵味 [2] - 龙焱能源“燚彩”产品采用真空镀膜技术,色彩持久20年以上,对发电效率影响极低,成本已媲美传统幕墙材料 [2] 光伏瓦实用展区 - 光伏瓦兼具发电、防水、隔热、承重功能,可替代传统屋顶瓦片,是建筑光伏一体化典型应用 [3] - 固德威在长三角方厅水院项目总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光伏瓦装机容量4MWp,实现“光伏+美学”双融合 [3] - 固德威在安徽广德的“零碳小屋”项目装机容量108.6KW,预计年发电量10.71万度,通过储能与智慧能源系统实现电力自平衡 [3] - 森特士兴打造的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总装机容量约3.88MW,采用BIPV光伏金属屋顶等多场景应用,实现园区零碳运行 [4] 创新技术展区 - 展区聚焦钙钛矿光伏、光伏直驱热水系统、组件级快速关断等前沿技术,推动建筑从能源消耗体转向能源产消体 [5] - 无锡交响音乐厅屋顶采用钙钛矿防眩鳞瓦,面积7566平方米,装机容量1240KW,为全球首创“龙鳞”光伏屋顶 [5] - 丰郅新能源在贵州重工业园区项目装机容量11.14MW,采用智能光伏快速关断器,实现1600米超远距离数据稳定传输及组件级电弧保护 [6] 行业数据与前景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建筑光伏累计并网装机量达3.65亿千瓦,占全国光伏发电装机量的41.2% [6] - 建筑光伏技术将持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为“双碳”目标提供动力 [6]
“成色”足、“动能”强!区域协调发展跨域聚力 织密“发展经纬”绘就融合新图景
央视网· 2025-10-19 17: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7.6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超33万亿元 [3] - 拥有9座GDP“万亿之城”和26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份额近三分之一 [3] - 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和“4小时产业圈”,实现产业链无缝衔接 [3] - 方厅水院作为跨省域项目,采用“近零碳”设计,光伏瓦年发电量可覆盖全年用电需求 [10] - 示范区探索“跨域项目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将审批流程优化为“一个文件、一个公章” [11] - 太浦河通过“联合河湖长制”实现“共保联治”,水质持续提升 [13] - 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落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700家 [17]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十四五”期间落地1.2万个产业协同项目,推进医保异地结算等民生事项“一网通办” [18] - 天津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的汽车座椅产线将530多个零部件组装成成品,产能从配套日产200辆提升至400辆 [20][24] - 企业产品向京津冀地区6家整车企业供货 [26] - 京津冀三地联合发布“六链五群”培育方案,包括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28] - 三大园区为京津冀18家整车厂提供配件,全车价值超七成零部件来自京津冀三地,形成“三地共造一辆车”格局 [29]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成渝实现1小时高铁直达,每天开行动车组超100对 [32] - 共同培育以三国、三峡、三星堆为代表的多条文旅精品线路 [32] - 汇聚科技型企业超7万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家 [34] - 该地区生产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全国每10辆汽车就有1辆为“川渝造” [36] - 共建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中欧班列开行量全国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超1.7万亿元,比五年前提高40% [38] - 实现935家医院222项检查结果互认和355项“川渝通办”事项落地 [38] - 经济总量从6.3万亿元跃升至8.7万亿元 [3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深中通道通车使深圳、中山、广州南沙从绕行两个多小时缩短至跨海20多分钟 [44] - 截至9月22日,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超3900万车次,日均约8.73万车次,最高峰单日达18.16万车次,占珠江跨江车流量20% [44] - 港珠澳大桥作为规则衔接之桥,2025年以来单日车流量和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47] - 珠江口航道是全球最繁忙航道之一,每日船舶流量达5000多艘次 [42]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如潮汕英歌舞演出队伍从60多支增至130多支,年演出上百场 [48][53] - 茂名马安村通过交通改善发展旅游业,引入低空经济,游客可乘直升机俯瞰竹海 [57]
直击上海光伏展:BC技术风靡行业,储能企业势头强劲
华夏时报· 2025-06-14 09:44
展会概况 - 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在上海举办,现场人头攒动、非常火爆 [1] - 储能企业"存在感"显著提升,占比非常大,光储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 [1] - 展馆分布:前三个展馆以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和支架系统为主,4至8馆1H展区汇聚逆变器、电源、储能装备及系统企业,5至8馆2H展区云集光伏电池、组件、系统集成企业 [1] 技术路线 - BC技术产品成为展会第一大看点,TCL中环、晶澳科技、中来股份、腾晖光伏、通威股份等行业巨头纷纷亮出BC技术产品,但多数企业尚处于技术储备或量产筹备阶段 [2] - TCL中环员工透露公司三季度量产BC产品,目前仅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和TCL中环三家能真正量产,BC产线投资是TOPCon的1.5倍,设备增加且工艺更复杂 [2] - TOPCon仍为主流产品,2023年PERC产品占主流,预估PERC产品生命周期到2027年,但因技术迭代加速被提前淘汰,TOPCon产品仅做一年多就面临BC技术冲击 [2] - 腾晖光伏工作人员表示公司BC产品本月可量产,同时布局异质结、TOPCon和BC技术,主流仍是TOPCon因成本更低,全球市场TOPCon占比超70%,异质结约10%,BC主要用于对价格不敏感地区如北欧和西欧国家屋顶 [3] - 多数厂家组件产品最高功率达700W以上,隆基绿能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晶科能源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34.22%,正泰新能组件产品升级到TOPCon5.0 [3] 特色产品 - 光伏瓦和柔性组件成为展会第二大看点,正泰安能、天合光能和固德威等企业展示光伏瓦产品 [4] - 正泰安能光伏瓦美观且能更好融入建筑风格,天合光能推出天能瓦4.0最高功率720W,主打国内江浙沪和广东市场,别墅场景用户选择较多 [4] - 固德威光伏瓦采用结构导水设计不会漏水,主要用于高端市场,价格是传统组件10倍但增量成本为传统组件两倍 [4] - 中来股份展出轻质柔性组件可用于弯曲屋顶、户外露营等场景,价格是普通组件1.5倍 [5] - 多家厂商推出防积灰组件,大恒能源推出全面屏和侧面开槽组件,正面无边框且安装无需垫片 [5] 光储一体化 - 光储一体化趋势显著成为展会第三大看点,东方日升携光储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针对户用、工商业、大型电站等细分领域定制差异化方案 [6] - 海泰新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很多企业推出光储一体化产品和方案,以前更偏重展示光伏领域产品 [6] - 中润光能工作人员表示组件一直在亏钱,公司开发储能业务以实现多元化,苏州古顶工作人员称光伏行业竞争激烈,配套销售储能产品可提升利润 [6] - 南都电源人员指出光伏企业进入储能领域加剧市场竞争,储能利润已很低,去年下半年销量上涨但价格下降,企业仅能保持持平 [7] - 储能价格去年和前年比下降较多,国外储能增长快于国内,南都电源海内外业务各占一半,欧美市场较多,东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开始起量 [7] - 星星充电人员表示储能市场参与者太多,价格卷到4毛8一度电,5毛以下有风险,内卷集中在电芯和智能管理方面,通过AI预测和管理 [7] 海外市场 - 国内光伏市场内卷导致组件企业大多不赚钱,不少企业转向海外市场掘金 [8] - 苏州古顶工作人员坦言国内订单很少市场饱和,国外市场发展较好,产品主要卖往日本、非洲、欧洲等地区,国外订单占比60%且能盈利,国内仅保本 [8] - 通威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海外出货量可观且盈利,中来股份组件业务在海外市场有增量,主要聚焦欧洲和中东 [9] - TCL中环员工透露美国市场盈利能力强,中东非表现一般,印度盈利较差,国外以价格竞争为主但部分企业依靠长期合作客户资源 [10] - 硅片领域TCL中环出货量行业领先,预估今年行业仍较难因产能未出清,去年企业亏本卖产品,今年报价更理性即使不赚钱也不再亏钱 [10] - 逆变器海外发展迅猛,固德威员工表示逆变器海外发展快,华为人员称海外户用光伏发电应用场景多如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11] - 科华数能推动储能逆变器出海,中东欧为主,中东、东南亚、美国等市场也在推进,锦浪科技人员表示国外储能需求多混逆安装更多 [11] - 光伏玻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安彩高科人员透露大部分企业处在盈亏边缘,行业内卷严重比着降价,到期小炉子已停 [11] - 光伏支架企业迈贝特人员表示支架技术含量不高,主要材料为钢材和铝材,利润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价格波动较小 [11]
“源网荷储智”:固德威能源转型的企业破局尝试
新华社· 2025-05-23 13:28
能源行业变革与固德威战略 - 齐鲁聚能论坛聚焦能源变革,百余位嘉宾参与讨论[1] - 固德威提出"源网荷储智"系统协同理念,推动从设备供应商向能源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者转型[6][11] - 公司五年前已布局"源网荷储"战略,广德零碳小屋光伏瓦发电单元达108.8kWp,苏州智慧能源大厦实现20%绿电循环[6]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推出ESA261kWh储能系统:功率125kW、容量261kWh,体积较同行小30%,搭载AI算法可提前15分钟预判光伏出力波动[6] - 山东食品加工厂应用"光储直柔"系统,绿电自给率从20%提升至75%,电费支出减少40%[8] - 虚拟电厂技术聚合50家企业用电需求,单月电力交易获利20万元[6] 商业模式升级 - 储能行业从"价格博弈"转向"价值重构",江苏湖北分时电价调整后储能收益率下降超25%[8] - 形成"自发自用+动态交易"复合模式,包含辅助服务、绿证交易等多重价值[8] - 与山东氢谷合作构建"绿电生产-应用-零碳制造"闭环,实现光储充热技术整合[8] 生态协同与资本运作 - 联合浙江西储、浙银金融租赁等机构,形成"技术基因+资本血液+场景土壤"生态[9] - 山东项目采用"政府搭台-市场运作-企业唱戏"机制,城投公司、金融机构与固德威三方协同[9] - WE平台接入1000个工商业用户,实现"产消一体"能源循环[9] 行业发展趋势 - 光伏企业转型路径明确:设备集成→微电网场景创新→数据驱动生态协同[8] - 储能角色从"电力仓库"升级为能源系统的"瑞士齿轮",强调精细化运营[8] - 能源系统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互动,实现"负荷资源化"创新[7] 企业核心竞争力 - 多重安全冗余设计+电价预测模型+风险共担合作模式构成差异化能力[10] - 同时扮演技术创新"深耕者"与生态协同"链接者"双重角色[10] - 通过系统协同实现每度电的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推动行业向新生态进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