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极耳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看待当前圆柱结构件公司的未来增长点
长江证券· 2025-07-20 15: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终端客户来看,圆柱电池正朝着 4680 大规格以及全极耳方向演变,对应圆柱电池结构件价值量有望提升,探讨圆柱结构件龙头公司金杨股份主业增长动能和前景,以及后续其机器人业务的增长弹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圆柱电池:4680 与全极耳电池拐点降至 - 圆柱电池逐步朝着更大规格以及全极耳两个技术方向迭代,大规格圆柱电池能带来更高能量密度,小圆柱电池为提升倍率性能逐步应用全极耳技术 [17] 4680:车端应用逐渐加速,2025 年有望起量 - 2020 年特斯拉提出 4680 圆柱电池构想,其性能指标相比 21700 大幅提升,电芯容量是 21700 的 5 倍,能提高车型 16%的续航里程,有望提高生产效率并实现 14%的成本下降 [18] - 近几年制约 4680 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全极耳技术不成熟以及产品自身性能欠完善,包括散热和倍率问题、无极耳产业化进度、产品性能和技术迭代潜力等方面 [21] - 从产业化进展看,2025 年有望成为 4680 电池起量之年,特斯拉积极推进 4680 方案,2024 年海外实现 4680 电池 8GWh 装机,25Q1 装机 0.6GWh,宝马等车厂也将于 25 年实现大圆柱电池上车,国内宁德、亿纬等,海外三星、LG 等均表示 25 年将实现大圆柱电池批量出货 [4][26] 全极耳电池:高倍率圆柱电池迭代新方向 - 全极耳电池主要提升圆柱电池的散热及充电倍率问题,通过将单个极耳的点接触改为多个极耳的面接触,大幅缩短电子通过的距离,使电流在导体表面更加均匀地分布,有效降低电芯内阻,减少局部热量聚集,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更高倍率的快速充电和更稳定的放电性能 [5] - 46 系均采用全极耳,18 及 21 系全极耳渗透率逐步提升,电池快充及散热性能大幅改善,新能安、比克电池、亿纬锂能、睿恩新能源等均推出 18650/21700 全极耳电池,性能提升明显,内阻降低 70%以上,实现-40℃到 80℃的工作温度,均实现 4C 以上快充性能 [5][32] 金杨股份:圆柱结构件龙头企业,25 年收入端有望起量,积极切入机器人领域 - 公司主业聚焦电池壳体结构件,25 年随客户增长收入端有望快速放量,第一大客户亿纬锂能收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合资公司落地提升客户绑定,新能安及宁德时代的全极耳小圆柱电池放量,比克&力神&楚能圆柱及方形电池逐步放量,整体收入端巩固核心客户+开拓新客户,增速有支撑 [6][39] - 公司参股谐波减速器公司青岛国华,协同原有结构件精加工能力,切入机器人领域打开第二成长曲线,目前持有青岛国华 6.59%股权比例,后续有望供应壳体结构件等产品 [40] - 客户端来看,小米有望是公司率先突破的机器人客户,除小米外,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也有潜在发展空间,后续公司在机器人方向的业务弹性可观 [46][48][49] - 公司除参股青岛国华外,还与青岛国华成立合资公司无锡合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金杨股份持股 81%,同时积极布局其他零部件如六维力传感器等,后续利润弹性空间大 [54]
圆桌讨论:两轮车电摩及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起点锂电· 2025-07-11 19:26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2025年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聚焦两轮车及换电、锂电、钠电、高倍率、超快充等前沿技术,现场汇聚300+企业和600+高层[1] - 中国电动摩托车出口量从2020年的百万级别增长至2025年的近千万级别,增长近10倍[3] - 东南亚市场电摩需求推动电池性能要求,速度需达60-80公里以替代100-125CC燃油摩托车[4] 电池技术发展 - 锂电池价格从2008年的1-2元/Wh降至2025年的几毛钱/Wh,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选择[6] - 钠电池因材料成本优势曾受关注,但比能量低于锂电池,目前仅适合作为铅酸替代品[7] - 半固态电池实验室数据表现优异,宽温性能(-35°C至70°C)和倍率(10C)优于液态电解液,但缺乏大规模验证数据[8][9] -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Ah/KG,远超液态离子电池标准[9] 企业技术布局 - 鹏辉能源计划2026年量产半固态电池,同时聚焦提高现有产品的倍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10] - 比克电池认为圆柱铁锂和锰铁锂产品在成组灵活性和成本上更具优势,适合国内高安全、长寿命需求[11] - 印度市场电摩初期采用三元电池,现转向低成本铁锂/锰铁锂方案,同时要求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12] - 欧美高速电摩市场更注重高性能和高可靠性,三元体系(软包/圆柱)仍是主流选择[13] 产品应用差异 - E-bike出口需满足各国速度限制(美国30km/h,其他地区25km/h),锂电池因低故障率成为首选[3] - 电摩电池需满足持续大倍率放电工况,安全性要求显著高于E-bike[5] - 全极耳技术可降低内阻并提升能量密度,未来可能与多极耳技术结合应用[9]
每日速递|利元亨截至5月末在手订单达49.21亿元
高工锂电· 2025-07-02 19:42
会议预告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日-9日在成都举行 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主办方包括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英联复合集流体 [1] 电池行业动态 - 国轩高科申请分段式快速充电方法专利 采用阶梯恒流恒压充电技术 分成N个阶段充电至限定电压或容量 再进行恒压充电至最终电流 [2][4] - 海四达电源订单饱满 产线处于较饱和生产状态 海外客户订单占比高 钠离子电池 半固态电池 全极耳电池等新产品受到高度关注 部分已量产供应 [3] - 欣旺达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6][7] 材料行业动态 - 富临精工与川发龙蟒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将合资新建10万吨/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项目和10万吨/年磷酸二氢锂前驱体项目 [8][9] - 赣锋锂业表示锂价处于近年低位 市场已现底部特征 2026-2027年市场反转取决于供给收缩与需求爆发节奏 碳酸锂需求提升 公司通过低成本项目放量与技术降本实现产能增加 [10][11] - 中能锂业申请金属锂复合电极专利 采用弹性锂单体和管状碳纳米材料构建三维网络通道 解决锂沉积/剥离体积变化和界面接触差问题 [12][13] 设备行业动态 - 利元亨截至5月末在手订单达49.21亿元 消费锂电设备业务订单占比32.21% 智能仓储业务订单从上年同期0.6亿元增长至6.5亿元 [14][15]
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BBU市场对高倍率圆柱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6亿颗
智通财经· 2025-06-06 10:46
行业发展趋势 - 在AI大爆发背景下,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加速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进化,AIDC的高性能计算、大规模存储和高速网络需求对备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 BBU的高效性和及时性能为AIDC提供安全保障,预计到2030年全球BBU市场对高倍率圆柱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6亿颗 [1] - 由于中国电网稳定、建筑成本较海外低,BBU的需求主要来自Google、Amazon、Meta、Microsoft等海外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建设及迭代 [2] 产业链格局 - BBU产业供应链条为"电池企业→设备企业→服务器企业",电池企业目前以日韩企业为主,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 [2] - 设备企业包括电源综合服务商和电池集成商,目前以台企为主,包括台达、新盛力、AES-KY、光宝等 [2] - 服务器企业由英伟达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当前英伟达GB200、GB300已引入BBU作为备电方案 [2] 国内企业布局 - 国内电池企业蔚蓝锂芯最早布局BBU电芯,已开始小批量供应AES-KY、顺达、新盛力等 [5] - 亿纬锂能、新能安等全极耳产线已开始投产,产品开始向客户送样 [5] - 海四达、欣旺达、比克等BBU电池产品已研发完成 [5] - 麦格米特是英伟达主要供应商之一,欣旺达、南都电源、豪鹏科技等也具备BBU产品生产能力 [2] 技术发展方向 - BBU电池的利润率显著高于普通电池,成为企业的重要布局方向 [5] - 多家中国企业在2025年前后发布了多款全极耳电池产品,瞄准BBU等高倍率领域 [5] - 中国电池企业有望复刻电动工具电池的国产替代路径,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5]
圆柱电池市场“洗牌”酝酿,场景争夺战打响
高工锂电· 2025-05-02 17:3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圆柱电池市场变革 - 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 核心驱动力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提升 终端应用场景多元化竞争加剧 [3] - 中国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在2024年已提升至超过40% 日韩企业出货量下滑 [10] 大圆柱电池技术突破 - 宝马宣布下一代电动车型采用大圆柱电池 证实其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商业可行性 [4] - 全极耳技术成熟应用 激光焊接工艺进步提升制造精度与良率 赋予大圆柱电池快速充电能力 支持4C及以上超快充 [5] - 圆柱电池产线生产效率比方形或软包电池高出50% 头部设备企业生产效率达300PPM以上 是传统电池的十倍 [6] - 圆柱电池标准化设计兼容400V至1200V电压平台 满足车企缩短开发周期需求 [7] 应用场景多元化 - 动力用圆柱电池出货量下滑 电动二轮车和电动工具用圆柱电池增速显著 [9] - 中国企业成功切入电动二轮车、电动工具、户用储能等存量市场 并开拓BBU、人形机器人、eVTOL等新兴市场 [11] - 蔚蓝锂芯子公司天鹏电源2024年出货量增速达100% 受益于电动工具市场国产化替代 [11] - 小圆柱电池在物流车辆、高端跑车等领域拓展 亿纬锂能与德国KBS合作 保时捷收购瓦尔塔圆柱电池业务 [11] 技术路线与性能指标 - 电动航空领域加速向圆柱电池迭代 中创新航选择大圆柱路线 赣锋锂电选择小圆柱路线 能量密度达330-400Wh/kg [14] - 蔚蓝锂芯发布全极耳18650小圆柱电池 支持低温13C放电和5C超快充 亿纬锂能针对不同能量密度需求采用圆柱或软包方案 [15] - 比克电池采取大小圆柱并行策略 21700小圆柱能量密度近300Wh/kg 4680大圆柱能量密度达300Wh/kg [16] 磷酸铁锂技术渗透 - 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在圆柱电池中加速渗透 政策法规推动铁锂替代三元小圆柱 [20] - 磷酸铁锂大圆柱在成本和安全敏感领域优势显著 亿纬锂能布局三元和铁锂大圆柱产能 宝马研究铁锂与硅基负极结合潜力 [21] - 大圆柱电池在电动二轮车市场渗透率向50%目标靠近 国轩高科发布3系大圆柱电池 产能超5GWh [21][23] 市场预测与产业链支持 - GGII预计2024年中国大圆柱电池出货规模超2.5GWh 将在锂电二轮车市场全面替代小圆柱 [24] - 设备制造商逸飞激光和华冠科技加速大圆柱设备订单交付 支持行业技术升级 [26]
新进展!4大电池厂齐聚马来西亚
起点锂电· 2025-04-30 17:53
天鹏电源马来西亚工厂投产 - 天鹏电源马来西亚雪莱莪州工厂于4月29日正式开业 是公司首个投产的海外工厂 占地48英亩 一期年产能4亿支 满产后主要供应海外供应链 [2] - 马来西亚基地定位为全球业务副中心 母公司蔚蓝锂芯(002245)专注圆柱电池研发生产 技术覆盖NCM、NCA及LFP体系 多款全极耳电池已投产 [3] - 公司全球布局4大生产基地 国内3个位于江苏张家港(2处)和淮安 马来西亚项目2022年启动建设 总投资2.8亿美元 2024年5月完成厂房封顶 [3] 财务与业务表现 - 蔚蓝锂芯2023年锂电池业务营收25.87亿元 同比增57.99% 毛利率21.94% 同比提升13.51个百分点 海外订单占比近50% [3] - 天鹏电源2023年营收25.96亿元 营业利润1.63亿元 净利润1.87亿元 [4] 锂电企业马来西亚布局 - 马来西亚已吸引10家中国锂电企业落户 包括亿纬锂能、海四达、珠海冠宇、恩捷股份等 产业链持续完善 [4]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一期项目2024年2月投产 年产圆柱电池6.8亿只 二期储能项目推进中 海四达项目计划投资7.5亿元 预计Q3投产 珠海冠宇项目总投资不超20亿元 2025年底投产 [5] - 当地布局企业主要聚焦消费类电池 涵盖电动工具、两轮车、笔记本等应用领域 马来西亚成为链接全球市场的战略枢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