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冲压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全省第一”,为何是新郑
河南日报· 2025-09-29 07:34
新郑市综合实力与排名 - 在2025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跃升至第35位,在全省入围县市中居第一,并已连续15年名列全省第一 [1] - 综合实力的比拼涵盖经济指标、创新驱动、生态环境、城乡发展、社会和谐等多个维度 [1]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53.6亿元,跻身"千亿县"指日可待 [1] 招商引资策略与成果 - 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2025年定为招商引资突破年 [3] - 立足现代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主一新"产业定位,开展特色载体招商、产业生态链招商和场景招商 [3] - 今年以来通过招商活动对接招商线索831条,签约项目43个,金额达474.16亿元 [10] - 招引超10亿元项目11个,包括中佳汇智能装备制造、中邮永和春等;招引超5亿元项目10个,包括金万达智能制造、多伦智能制造等 [10] - 利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根亲文化作为招商引资名片,在郑州、深圳、杭州、泉州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 [5][6][8][9] 产业体系与发展现状 - 重塑现代食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主一新"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2] - 汽车零部件产业已为区域汽车产业集群配套,例如威博达公司年产40万套汽车智慧操控台基座项目已投产,产品配套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 [14] - 福沐汽车部件公司为比亚迪郑州工厂供应汽车座椅发泡件,定川机械制造公司主要为宇通客车生产车体配件 [14] - 已集聚装备制造规上企业46家,包括运达造纸设备、恒天铜业、莱茵汽车等 [14] - 部分企业产品市场份额领先:运达造纸设备的鼓式碎浆机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恒天铜业的新能源汽车高精度铜合金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龙翔电气的非晶变压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 [15] 现代食品与生物医药产业 - 培育各类食品企业200余家,贡献全国市场25%的枣制品和20%的方便食品 [16] - 拥有知名食品企业如人人利、闽盛食品、好想你、白象食品、烹小鲜等,并招引友臣、两口子食品、宜顶烘焙等企业入驻 [16] -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润弘制药、遂成药业等龙头企业,在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领域不断突破 [17] - 新郑市是河南省医药企业最多的县(市),也是全国最大的医用水针剂生产基地 [17] 产业园区建设与规划 - 谋划建设特钢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表面处理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九大专业园区,推动产业链式发展和高效集约布局 [17] - 郑新临空食品产业园由友臣集团投资运营,总投资22亿元,一期7栋厂房已封顶,建设速度为其全国各大生产基地中最快 [17] - 佳海临空智能制造产业园总投资14亿元,一期14栋厂房主体结构即将封顶,致力于打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集聚地 [18] - 中佳汇智能装备产业园与佳海产业园比邻而立 [17] 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 - 全面推进"郑如意"营商环境品牌建设,在全省县市率先成立企业服务中心 [22] - 创新实施"企业家恳谈日"、"25天企业宁静日"、"扫码入企"和领导干部实名包保企业等制度 [22] - 设立产业母基金和专项基金,搭建企业线上"一键诉求"服务平台 [22] - 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公共资源交易"莲鹤"不见面开标大厅,与全国248个城市(含县区)开展合作,参与招投标的域外企业占比八成以上 [22][23] - 目前拥有各类经营主体14.8万家,总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 [23] 科技创新与人才资源 - 域内集聚25所大中专院校,近30万在校师生,充分发挥高校密集、人才富集优势 [23] - 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近3年来促进校企合作项目68个 [23] -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5家、科技型企业410家、郑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52家 [23]
证券代码:603270 证券简称:金帝股份 公告编号:2025-084
收购框架协议基本情况 - 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收购广州优尼精密有限公司控股权 若完成收购 优尼精密将成为公司子公司 [2] - 框架协议于2025年9月19日签署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3][5] - 协议暂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 后续将根据进展履行决策审批程序 [5] 交易相关方信息 - 交易对方优尼冲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于2011年12月9日 注册资本5,562万美元 主营企业自有资金投资 [6] - 标的公司广州优尼精密有限公司注册于2009年11月2日 注册资本3,500万美元 主营齿轮及变速箱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 [7] - 截至公告日 交易双方资信状况良好 均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6][7] 收购条款与条件 - 收购价格将以审计评估结果为参考协商确定 具体以正式协议为准 [8] - 收购需满足四项先决条件:尽调无重大不利发现、标的公司无重大不利变化、各方内部机构批准、正式协议签署 [10] - 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若未达成正式收购协议则自动终止 甲方可基于尽调结果单方终止协议 [17] 经营保障与整合安排 - 协议要求标的公司保持正常稳定经营 不得进行资产重组、转让、股利分配等重大变更行为 [9] - 收购后将调整标的公司董事会组成 高级管理人员由新董事会聘任 [11] - 核心团队成员需承诺继续任职至少5年 并接受离职后2年内竞业禁止条款 [12][13]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可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结合标的公司冲压工艺与管理经验 增强核心竞争力 [18] - 有助于拓展精密冲压业务客户群体与市场份额 提升市场占有率 [18] - 可通过标的公司区位优势强化华南区域市场竞争力 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18] 协议法律效力 - 除保密条款、排他性条款与争议解决条款外 框架协议其他条款无法律约束力 [7] - 设置排他性条款 未经甲方同意不得与第三方进行股权质押、出让等协商 [16] - 保密义务在协议终止后继续有效 若收购未完成需相互返还或销毁信息资料 [15][16]
金帝股份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1 17:33
收购计划 - 公司拟收购广州优尼精密有限公司控股权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优尼精密控股权并使其成为子公司 [1] - 本次股权收购事宜尚未签订正式协议 框架协议履行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战略协同效应 - 优尼精密主营冲压产品 拥有深厚冲压工艺 成熟管理经验及优质客户资源 [1] - 收购将与公司精密加工制造与精细化管理能力深度融合 增强核心竞争力 [1] 业务拓展与整合 - 交易完成后可快速拓展精密冲压业务客户群体与市场份额 提升市场占有率 [1] - 充分发挥优尼精密区位优势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及市场响应速度 [1] - 整合后将更好服务华南区域客户 强化区域市场竞争力 [1]
金帝股份: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1 17:33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收购广州优尼精密有限公司控股权 交易完成后优尼精密将成为公司子公司 [1] - 该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标的公司业务优势 - 优尼精密主营冲压产品 拥有深厚冲压工艺沉淀 [1] - 标的公司具备成熟管理经验及优质客户资源 [1]
金帝股份(603270.SH)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1 17:30
收购计划 - 公司拟收购广州优尼精密有限公司控股权 若完成收购将持有优尼精密控股权并使其成为子公司[1] - 本次股权收购事宜尚未签订正式协议 框架协议的履行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1] 战略协同 - 收购优尼精密将与公司形成较好的战略协同效应[1] - 优尼精密主营冲压产品 沉淀深厚冲压工艺 成熟管理经验及优质客户资源[1] - 将与公司精密加工制造与精细化管理能力深度融合 较好增强核心竞争力[1] 业务拓展 - 交易完成可快速拓展精密冲压业务客户群体与市场份额 提升市场占有率[1] - 可充分发挥优尼精密区位优势 通过资源整合与赋能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及市场响应速度[1] - 能更好服务华南区域客户 强化区域市场竞争力[1]
《潮起》对话领益智造曾芳勤:巨人背后
新浪财经· 2025-06-14 13:30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领胜电子成立于2006年,从模切业务起步,逐步拓展至冲压、CNC、紧固件和组装业务 [3] - 创始人曾芳勤经历公务员和硅谷科技公司高管身份转变,80年代留学美国并接触企业供应链管理 [3] - 创业初期通过差异化策略选择海外客户,建立全球原材料直供体系,降低材料成本 [5] - 2009年进入北美大客户供应链,通过持续优化良品率从30%提升至90% [8] - 2018年反向收购江粉磁材实现A股上市,完成从单一客户向多客户群的战略转型 [11] 成本控制与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圆刀机替代进口设备,单台成本从40-50万美金降至30万人民币 [6] - 通过原材料套切和流程优化,管理费用控制在5%以下,低于欧美同行12-15%的水平 [6] - 自动化设备自研成本为200万人民币,显著低于进口设备的100万美金 [8] - 整体制造成本较同行降低至少20个百分点 [6] 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2021年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领域,3年内实现扭亏为盈 [12] - 2024年拟收购江苏科达,推动从Tier2向Tier1供应商升级 [12] - 2019年与Hanson合作进入机器人领域,具备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硬件技术 [15] - 当前布局人形机器人执行层技术,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等解决方案 [15] 管理理念与行业定位 - 坚持"价值共生"理念,通过整合多元器件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提升盈利能力 [9] - 定位"智能制造全球领军者",甘于做产业链背后的隐形冠军 [16] - 以比亚迪为参照,强调长期战略定力而非追逐短期风口 [16] - 创业初期"睡醒即工作"的极致投入文化奠定高效执行基础 [6] 行业影响与制造升级 - 公司成长路径体现中国制造从成本优势向技术深潜的螺旋式升级 [10][16] - 在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三赛道实现精密制造能力迁移 [1][15] - 通过设备自研和工艺创新重新定义产业链价值分配模式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