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信用卡App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关停旗下App,银行App关闭潮意味着什么?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21
银行App关停现象概述 - 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银行关停旗下部分手机App,涉及信用卡App、直销银行App及生活类App [3] - 中国银行将"缤纷生活"App功能迁移至"中国银行"App,北京农商银行、江西银行等也有关停并迁移信用卡App的举措 [3] - 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及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相关业务已迁移至主手机银行 [3] - 2024年1至9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注销备案公告中包括晋商银行"晋商直销银行"App、青海银行"青行直销"App等因停止服务而注销 [4] 银行App关停的驱动因素 - 早期数字化转型中,银行不同业务条线各自为政开发App,导致一家银行同时运营多个功能重叠的应用 [6] - 多App运营模式推高技术开发、服务器租赁、安全维护等运营成本,并造成管理低效和数据孤岛问题 [9] - 宏观经济环境趋紧,银行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承压,成本控制成为重点,需压缩非核心业务IT投入 [10] - 面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竞争,银行需整合资源打造"超级App"以提升竞争力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转向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正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App统一整合成为大势所趋 [12] - 未来银行核心App将向"金融+生活"综合服务平台演进,成为连接银行与客户的核心枢纽 [12] - 成功打造"超级App"的银行更易在零售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12]
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App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6 07:25
行业趋势:银行信用卡App整合浪潮 - 银行信用卡App出现密集"退场潮",多家银行关停独立App并将功能迁移至手机银行主App [1] - 中国银行成为首家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缤纷生活"App)的国有大行 [1] - 多家中小银行跟进整合,包括北京农商银行(3月31日关停"凤凰信用卡"App)、渤海银行(去年12月30日关停信用卡App)等 [1] 整合驱动因素 - 行业加速对所有渠道运营进行集约化管理,旨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风险集中管控 [1] - 监管政策驱动,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的App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 - 成本压力与用户体验共同驱动,未来或有更多银行关停旗下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的App [2] 未来展望 - 鉴于信用卡贷款余额占总贷款比例普遍下降,其他国有大行不排除跟进整合旗下信用卡App [2] - 银行App"瘦身"被视为必然选择,整合趋势预计将持续 [2]
银行App“瘦身”进行时: 直销银行、信用卡等 独立应用持续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05:48
银行App整合趋势 - 近期多家银行持续推进旗下直销银行、信用卡、企业银行及生活服务类App的功能与服务整合至手机银行App [1] - 行业曾推崇功能聚焦的轻量级App以精准服务客户,但面临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的现实困境 [1] - 整合App旨在提升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并实现风险的集中管控 [1][5] 具体整合案例 - 北京银行宣布其直销银行App及网站将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务,相关功能已迁移至“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2]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其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完成后将关停服务 [2] - 今年3月底,北京农商行与江西银行已分别关停“凤凰信用卡”和“惠享精彩”App,相关功能并入手机银行App [2] - 渤海银行、上海农商行等在去年也已关停旗下信用卡App [2] -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告,多家银行的企业银行App与生活服务类App因停止服务主动申请注销备案,例如浦发银行旗下“甜橘”App已被注销 [3] 整合驱动因素 - 整合主要原因为用户活跃度低、体验不佳及功能冗余 [4] - 银行数字化转型初期路径不明确,内部业务条线划分清晰,各部门主导App以掌握直达客户渠道及运营自主权 [4] - App过多对消费者构成负担,占用手机内存且使用不便 [4] - 去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合理控制移动应用数量,对低活跃度、体验差的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4] 整合的益处 - 通过整合App打造统一便捷的“超级App”可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5] - 整合能有效降低多个App带来的运营维护成本 [5] - 有利于实现风险的集中监测与防控,App数量越多安全管理的难度和风险敞口越大,整合后便于对所有交易进行集中监控以识别和防范风险 [5]
中国银行“缤纷生活”将逐步关停 银行APP关停潮背后:降本增效成主因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16:37
银行APP整合行动概览 - 中国银行于9月28日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该App将逐步停止下载注册并关停服务[1] - 自2024年以来已有十余家银行密集关停独立APP,信用卡类与直销银行类应用成为整合重点[1] 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整合案例 - 渤海银行于2024年12月30日完成信用卡APP关停,功能全部迁移至主APP,并提前半年公示过渡期安排[2] - 建设银行在手机银行2025版中强化与“建行生活”APP的融合联动,实现用户体系互通和权益共享[2] - 工商银行早在2021年便终止运行多个总行级冗余APP,实现服务入口集中化[2] - 民生银行于2024年12月通过董事会决议调整信用卡分中心设置,为后续APP整合奠定组织基础[2] 地方银行与直销银行整合动态 - 上海农商银行于2024年7月完成信用卡App整合工作[4] - 四川农信的“兴川信用卡 App”于2024年10月31日停止服务,功能分流至主手机银行与微信小程序[4] - 北京农商银行公告“凤凰信用卡 App”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关停,服务迁移至主手机银行[4] - 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于2025年6月关停,成为国内首个正式退场的试水型直销银行APP[3][4]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24年11月公告显示,民生银行民生直销银行App、昆仑银行昆仑直销银行App等25款金融客户端因停止服务申请注销备案[4] 整合驱动因素与行业背景 - 监管驱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9月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控制应用数量,对低活跃度、体验差、存在安全隐患的应用进行整合或终止运营[5] - 运营困境:中国银行“缤纷生活”月活仅154万,远低于头部银行主App千万级月活规模,多数信用卡APP功能基础且打开频率低[5] - 成本压力:独立APP需银行承担服务器维护、团队运营等高额成本[5] - 战略考量:整合旨在降低技术与运营成本、优化用户体验与黏性、应对互联网金融竞争压力以构建更稳固的服务生态[5]
银行App大“瘦身”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银行App整合趋势 - 银行App领域掀起瘦身热潮 多家银行对旗下App进行整合与关停[1] - 信用卡及直销银行是App关停与整合最密集的类型[2] - 珠海华润银行润钱包App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停止服务 功能全面迁移至华润银行App[1] 整合驱动因素 - 降本增效是核心驱动力 每个App涉及人力/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投入[2] - 金融监管政策要求优化整合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2] - 信用卡新用户增长乏力 独立App运营成本效益失衡[2] 运营效率优化 - 整合使银行集中优势资源 将资金/人力聚焦于核心业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2] - 银行从繁杂的多线运营中抽身 将更多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的创新研发[3] - 实现一个客户多个产品的一站式服务 提升用户体验便捷性[3] 技术发展方向 - 数字信用卡成为创新热门方向 利用加密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提供便捷安全服务[3] -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对海量用户数据的实时分析[4] - 银行App向生态化/智能化/差异化发展 超越支付理财功能向生活+金融生态延伸[5]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银行凭借技术优势加速场景化布局 嵌入电商平台/出行平台等应用生态[3] - 中小银行需通过差异化定位突围 深耕本地化服务或垂直客群[3] - 中小银行可借鉴轻量化+特色化策略 打造小而美的数字化服务模式[5]
银行App大“瘦身” 减法背后的数字生态重塑
金融时报· 2025-07-25 08:57
银行App整合趋势 - 银行App正在经历大规模整合与关停浪潮 珠海华润银行宣布润钱包App将于2025年10月15日停止服务 功能将全面迁移至华润银行App [1] - 信用卡和直销银行类App是整合最密集的类型 北京农商银行 渤海银行 上海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App已在2024年停止服务 [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9月发文要求金融机构对低活跃度 体验差 功能冗余的移动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2] 整合驱动因素 - 降本增效是核心动因 每个App涉及人力 技术 资金等多方面投入 包括开发阶段的架构设计 程序编写 以及上线后的维护 更新 服务器租赁等持续开支 [2] - 信用卡新用户增长乏力 独立App运营成本效益比下降 某银行信用卡中心从业人员表示在降本增效背景下独立App变得不划算 [2] - 监管政策导向推动整合 专家认为关停或整合App能使银行集中优势资源 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 整合带来的变化 - 银行从"广撒网"转向"精准化" 头部银行加速场景化布局 如嵌入电商平台 出行平台等应用生态 中小银行则通过深耕本地化服务或垂直客群实现差异化突围 [3] - 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整合后App实现一站式服务 用户只需一个入口即可办理多项业务 珠海华润银行表示迁移后将实现"一个客户 多个产品"的一站式服务 [3] - 银行得以集中资源投入核心业务创新 例如在信用卡领域发展数字信用卡 利用加密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 [3] 未来发展趋势 - 银行App将向生态化 智能化 差异化方向发展 超越支付 理财功能 向"生活+金融"生态延伸 以高频服务带动金融需求 [5] - 深度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成为核心驱动力 借助大数据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技术对用户数据实时分析 提供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 [4] - 用户体验持续优化 未来App将更注重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简洁界面 流畅操作 精准服务推荐打造极致体验 [5]
又一银行公告:下架!银行App遭撤退浪潮,如何走出数字化焦虑?
券商中国· 2025-07-21 15:25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202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提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 [1] - 银行App正经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革命浪潮,转向场景化、生态化、系统化的综合服务 [2]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9月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低效应用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15] 银行App整合现状 - 信用卡App和直销银行App是关停与整合最密集的类型 [5] - 目前苹果应用商店中除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行外,城商行信用卡App可供下载的已极少且评分不足百条 [6] - 直销银行App从2017年135家的峰值降至目前仅13家仍在运营,不足巅峰期的十分之一 [9][10] - 国内首家直销银行北京银行直销银行App已于2024年6月25日迁移至手机银行 [8] 整合驱动因素 - 用户活跃度低、功能替代性高、运营成本大是被下架App的主要通病 [11] - 信用卡App因新用户增长乏力及降本增效要求,独立运营变得"不划算" [11] - 直销银行在国内多为商业银行内部部门经营,缺乏独立性,易与手机银行混淆 [13] - 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兴起进一步挤压了直销银行的生存空间 [13] 数字化转型建议 - 需打破体制机制藩篱,开展全员参与的组织变革,形成数字文化 [17] - 应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差异化数字化路径,避免"大而全"或简单复制 [17] - 加快引进培养科技与金融复合型人才,推动科技人才进入决策层 [17] - 持续整合升级手机银行应用程序,建好线上场景平台拓宽获客渠道 [17] 行业未来方向 - 银行App加速整合,从重开发向重运营过渡 [18] - 手机银行正转向场景化、生态化、系统化的综合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18] - 数字化转型需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平衡科技研发成本,寻找差异化路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