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互联网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放大招!上海AI终端政策落地
国际金融报· 2025-10-15 19:16
产业总体目标 - 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 [1] - 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1] 核心产品发展举措 - 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2] - 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成为融合端侧大模型、分布式算力调度、多模态人机协作的下一代智能生产力中枢 [2] - 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填补上海市手机终端能力空白 [3] - 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化突破 [3] - 围绕AR、MR、VR三类眼镜产品形态,加快打造一批智能眼镜头部品牌,形成覆盖消费级、企业级和专业级的完整产品矩阵 [3] - 建设卫星终端智能产线,打造卫星终端上海品牌,加快形成十万级卫星终端整机生产规模能力和出货规模 [4] - 支持企业研发适应人工智能技术趋势的工业控制、工业检测、供应链管理等工业终端产品 [5] 关键技术突破方向 - 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覆盖X86、ARM、RISC-V三大技术路线,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 [6] - 支持智能终端用大模型发展,打造有竞争力的端侧模型产品,加快轻量化多模态端侧模型技术研发 [6] - 支持6G、卫星通信多频段融合模组研发,实现智能终端通信低延迟、高可靠、泛连接 [6] - 聚焦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等指标,推动Micro LED、硅基OLED、光波导镜片等关键部件迭代创新 [7] 产业生态与支持政策 - 通过高质量专项资金对核心芯片、端侧模型、模组、板卡等关键环节攻关给予支持 [8] - 用好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人工智能产业支持资金,支持终端企业加快人工智能应用 [8] - 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终端企业融资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融资 [8] - 支持智能终端整机链主企业开放终端应用场景,引导创新产品在工业、教育、医疗、金融、文旅等领域加大应用 [9] - 加快浦东新区、松江区、青浦区、临港新片区等智能终端重点区域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区 [9]
刚刚 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22:50
【导读】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大家好,关注一则上海的利好消息。 10月1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27年)》。 其中提到这些重要内容—— 1.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加快发展。 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集聚国内智算服务器整机优质企业,实现百亿级规模,牵引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 4.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 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加快产业 化突破。 5.支持智能眼镜能力跃升。 围绕AR、MR、VR三类眼镜产品形态,加快打造一批智能眼镜头部品牌,形成覆盖消费级、企业级和专业级的完整产品矩阵。 6.培育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 围绕低轨卫星星座部署和应用落地需求,持续探索和开拓业务场景,构建覆盖海洋、航空、应急等领域的终端体系。 2.布局人工智能手机产品。 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填补手机终端能力空白。 3.提升智能算力终 ...
刚刚,利好来了!上海,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9:45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市发布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7年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和领军企业 [1] - 方案围绕终端核心产品打造、关键技术筑基和产业生态环境优化三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计算机、手机、机器人及卫星互联网终端等 [2] 产业规模与目标 - 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目标突破3000亿元 [1] - 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 [1] - 实现三个“一千万”台规模目标: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1] 终端核心产品发展 - 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加快发展,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2] - 人工智能计算机将发展为融合端侧大模型、分布式算力调度、多模态人机协作的下一代智能生产力中枢 [2] - 加快边缘智算一体机终端布局,开发支持大模型轻量化的推理一体机产品,打造即插即用人工智能边端解决方案 [2] - 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提升万卡集群系统调优能力,实现百亿级规模,牵引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 [2] - 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其研发和量产制造 [3] - 加速机器人终端产品向消费级市场渗透,打造陪伴机器人、家庭机器人等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3] - 培育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构建覆盖海洋、航空、应急等领域的终端体系,加快形成十万级卫星终端整机生产规模能力和出货规模 [3] 关键技术布局 - 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覆盖X86、ARM、RISC-V三大技术路线 [1][4] - 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 [1][4] - 支持3D异构集成关键技术突破,探索新型存储技术路线,支持近存、存内计算技术发展 [4] - 支持智能终端用大模型发展,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端侧模型产品 [4] - 加快轻量化多模态端侧模型技术研发,推进蒸馏、剪枝、量化等模型压缩技术在端侧模型的应用 [4] - 加强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调优,推动芯片、模型、终端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跨层联调优化 [4] - 强化多模态感知能力,打通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雷达等多源信号,建立统一的智能传感器数据融合框架 [5] - 推动集成端侧模型推理能力的边缘计算模组开发,支持6G、卫星通信多频段融合模组研发 [5] - 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底盘三大领域,支持汽车电子模组先进技术研发 [5] 产业生态与支持 - 提升金融对产业支撑力度,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加大对终端企业融资支持 [5] -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母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参与智能终端产业投融资 [5] - 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深化市区协同,加快浦东新区、松江区、青浦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发展 [5] - 围绕智能终端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区,加速汇聚优质企业和创新企业 [5]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19:16
【导读】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关注一则上海的利好消息。 10月14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6-2027年)》。 4. 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 其中提到这些重要内容—— 1.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加快发展。 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 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2. 布局人工智能手机产品。 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填补 手机终端能力空白。 3. 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 加快边缘智算一体机终端布局,开发支持大模型轻量化的推理一体机产品,打造即插即用人工智能边端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 百业。 集聚国内智算服务器整机优质企业, 实现百亿级规模,牵引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 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 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 零部件加快产业化突破。 5. 支持智能眼镜能力跃升。 围绕 AR、MR、VR三类眼镜产品形态,加快打造一批 智能眼镜头 ...
海格通信(002465):行业阶段性影响短期业绩 新产品拓展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12 1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29亿元,同比下降13.97% [1] - 归母净利润251.38万元,同比骤降98.72% [1] - 无线通信收入6.90亿元,微降5.73%,占比升至30.93% [2] - 北斗导航收入2.80亿元,下降32.25%,占比由15.96%降至12.57% [2] - 航空航天收入1.40亿元,小幅回落11.04% [2] - 数智生态收入10.82亿元,下降13.15%,贡献近半营收 [2] 业绩驱动因素 - 行业客户结构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导致合同签订延缓 [2] - 战略性加大新兴领域研发投入,短期利润受挤压 [2] - 北斗导航收入下滑因行业规模化应用初期竞争激烈、订单延后 [2] - 数智生态毛利率仅12.19%,拉低整体毛利率水平 [3] 研发与现金流 - 研发费用率20.05%创历史新高 [3] - 综合毛利率27.36%,同比下降4.76个百分点 [3] - 北斗导航毛利率高达55.68%,但收入规模下滑拖累贡献减弱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32亿元,较上年7.40亿元收窄28.03% [3] - 存货14.58亿元,较年初增加8.93%,备货增加以应对下半年交付高峰 [3]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持续推进"北斗+5G"通导融合芯片研发 [3] - 消费级芯片入选产投协同十大标杆案例 [3] - 卫星互联网终端再次中标客户窄带手持项目 [3] - 低空经济领域迭代"天腾"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发布"天枢"运营平台 [3] - 完成飞行汽车首期交付,对接十余省份项目 [3] - 以2.8亿元增资陕西无人装备科技,布局智能无人飞行器 [3] - 启动2至4亿元股份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34亿元,2026年5.67亿元,2027年10.27亿元 [4] - 对应PE分别为104倍、61倍、34倍 [4]
海格通信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海格通信[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军工主业**:2025 年保持领先,虽 2024 年采购承压但年初订单回暖,全面修复需时间,2025 年是实现利润重要年份,业务重分类为通信类、导航类和创新类,无人装备系统领域有领先优势[2][4][5] - **民用业务**:未来集中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低轨卫星星座方向,特别是智能手机和车联网市场,产品分导航类和通信功能产品,新兴市场将提升成长性[3] - **与中国移动合作**:2023 年底引入,2024 年底委任董事加强绑定,推进卫星芯片项目,预计 2026 - 2027 年显著推动公司成长[6] - **海外市场布局**:2012 年以来与保利科技签数亿海外出口订单并股权绑定,计划加快低空及卫星通信海外业务,国际事件有望改善海外需求,子公司承担项目瞄准东南亚、中东等地区[7] - **卫星互联网影响**:2026 年下半年低轨卫星组网加速将使公司终端侧全面受益,北斗相关业务因北三组网完成受益较早,关注商业合作进展[8] - **投资者关注要点**:军工主业订单修复、民用导航通信发展、战略伙伴合作、国际事件催化、低轨卫星组网进度及北斗系统商业合作进展[2][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业务分类**:主要业务分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和数字生态系统,新报告重新分类为通信类、导航类和创新类[10] - **未来发展关注领域**:新报告重点关注无人装备系统,展望 2025 年下半年可能催化股价事件[11] - **无人装备系统成就**:业内比赛排名靠前,许多院所及上市公司使用海格系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