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从英伟达到寒武纪,王紫敬带你对比中美AI价值链前瞻四大核心机遇
华尔街见闻· 2025-09-01 18:52
美国科技巨头市值增长与结构分析 - 美国最大的八家科技公司市值在2023年初至2024年末两年间增长超过10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超过2024年德国(4.66万亿美元)与日本(4.03万亿美元)GDP的总和 [1][3][15] - 科技巨头市值占标普500总市值比例的35% 市值增幅贡献标普500总市值增幅的62% [3] - 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 当前市值4.4万亿美元 规模仅次于美国、中国、德国的GDP [3] 美国AI产业链价值分布 - AI产业链上游(半导体)公司表现最强 英伟达市值增长820% 博通市值增长330% [3][4] - 产业链中游(云服务与大模型)与下游(AI终端)公司表现相对偏低 微软市值增长79% 谷歌市值增长115% 特斯拉市值增长228% [3][4] - 美国AI产业价值增量主要体现在算力和算法基础 [4][17] 中国AI产业核心优势领域 - 数据优势:中国公共数据占全社会数据资源比例超过80% 大部分尚未开发 企业仅利用不足20%的数据已取得成果 [7][17] - 场景优势:AI应用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中国在AI医疗、AI教育、AI能源、AI金融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8][17] - 市场优势: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 [10][17] - 制造业优势: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比重达28.9% 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无人物流车等领域拥有绝对产业链优势 [12][18] 中美AI产业竞争与投资机遇 - 2025年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引发中国科技重估叙事 中美在AI核心领域正面交锋 [4][17] - 东吴证券首席分析师王紫敬指出中美因产业链价值与战略选择不同 中国优势集中在数据、场景、市场、制造业四大领域 [5][17] - 中国需从A股5000多家公司中挖掘受益于四大优势的投资标的 [12][18]
领益智造业绩增长背后:毛利率承压,单季环比数据现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8-31 22:16
核心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36.25亿元 同比增长23.35% [1] - 归母净利润9.30亿元 同比增长35.94%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6.06亿元 同比增速仅5.54% 远低于营收增幅 [3][4]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65亿元 环比下降35.48% [4] 财务质量隐忧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73亿元 同比下降5.23% [6] - 销售毛利率15.08% 处于近七年低位 [6] - 短期借款激增至19.66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超10亿元 [9] - 资产负债率56.41% 较去年末上升0.42个百分点 达近五年高位 [9]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13.12亿元 相当于上半年营收的近一半 [11] 业务结构转型 - 业务重组为三大板块:AI终端设备、汽车及低空经济、其他业务 [12] - AI终端业务收入208.65亿元 同比增长17.26% [14][20] - 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收入11.83亿元 同比增长38.41% [15][20] - 其他业务收入15.77亿元 同比增长212.98% 其中清洁能源业务收入13.82亿元 同比增长247.58% [15][20] 新兴业务布局 - 机器人战略发布"三位一体"具身智能战略 提供整机ODM服务 [13] - 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核心零部件及关节模组 参加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获两金一铜 [13] - 热管理业务收入20.35亿元 同比增长7.21% [14] - 传感器及相关模组业务收入20.32亿元 同比增长50.06% [14]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年内股价涨幅94.25% 下半年涨幅超80% [15] - 被调入沪深300指数 四大沪深300指数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15][16] - 阿布达比投资局新进成为第八大股东 持股2263.12万股 [16] - 股东户数降至29.88万户 较一季度末31.65万户有所减少 [19] - 北向资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2867.06万股 仍持有1.20亿股 [18]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3.27亿元 看好与天工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合作前景 [24] - 国盛证券认为AI终端硬件创新周期带来新增量 新业务卡位将拉动中期成长 [24]
重新竞聘上岗,荣耀45%岗位负责人有调整
观察者网· 2025-05-13 18:22
同一天,赵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CEO等职务,董事会决定由李健接替赵明开展工作。资料显 示,李健于2021年加入荣耀,曾任副董事长、董事等职务,并长期担任人力资源部总裁和荣耀管理团队 核心成员。加入荣耀之前,李健曾在华为工作,2001年加入华为,从尼日利亚产品经理做起,历任华为 西非地区总裁、东北欧地区总裁,欧洲片区总裁、美洲片区总裁、监事会成员等职位。 5月13日,观察者网获悉,荣耀近期完成了对中国地区关键岗位的人员部署,其中涉及38个中国区关键 岗位主管,采用"重新竞聘上岗"的方式。另外,荣耀内部还新增了AI新产业部门,同时将AI相关研发工 作设定为一级研发部门。 这场被内部称为"雄鹰计划"的人员调整计划面向荣耀的国内外全体员工。知情人士透露,竞聘目前已经 完成,其中45%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90后占比达到24%。 近段时间,荣耀终端人事变动频频发生。1月27日,荣耀内部公告多项人事调整,包括中国地区部总裁 职位发生变动,倪嘉悦新任新商业模式拓展部总裁,王元琳接任中国地区部总裁职务。倪嘉悦在手机终 端领域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曾任华为终端中国区副总裁。而王元琳此前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海外渠道 部长,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