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燃料客滚船
搜索文档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中国发现亿吨级新页岩油增储阵地
前瞻网· 2025-10-24 23:58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 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2]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新质生产力 [2] 能源资源与技术 -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发现亿吨级新页岩油增储阵地,风险探井綦陆页1井测试获日产页岩油38.64立方米,天然气1万立方米 [3] - 日本电力巨头JERA将斥资15亿美元收购美国路易斯安那州Haynesville页岩盆地南曼斯菲尔德上游资产 [17]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技术 - 欣旺达推出新一代聚合物全固态电池"欣·碧霄",能量密度达400Wh/kg,循环寿命1200周,预计年底建成0.2GWh中试线,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达520Wh/kg [4][5] - 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推出"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配置500公里续航,2750mm轴距,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 [8] - 通用汽车计划于2028年推出"视线脱离"驾驶技术,并明年引入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 [15] - 韩国从2029年起强制新乘用车配备防止误踩加速踏板装置 [16] 科技与人工智能 - 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 1.0,实现从单张图像到高质量仿真级3D模型的端到端生成 [6] - 北京大学团队成功研制基于阻变存储器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芯片,计算吞吐量与能效较顶级GPU提升百倍至千倍 [10] - OpenAI、甲骨文与Vantage Data Centers将在威斯康星州建设"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园区 [11] - 特斯拉计划明年第一季度展示下一代擎天柱机器人V3原型,明年底开始建设100万台生产线 [10] 高端制造与物流 - 中船集团广船国际交付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可使用燃油和液化天然气,配备485间客房,可搭载1800名乘客和550辆轿车 [3] - 菜鸟正式进入"小时达"时代,为淘宝闪购提供仓配小时达服务,加速拓展至国内核心城市 [7] 消费电子与智能设备 - 华为新品路线图曝光,Pura 90系列预计2026年4月亮相,2025年底至2026年将推出Mate 80系列、Mate X7系列及nova 15系列 [9] - 苹果可能跳过iPhone 19,计划2027年直接推出iPhone 20系列以纪念初代iPhone问世二十周年 [12][13] 企业资本运作 - 霍尼韦尔推进航空航天业务分拆计划,2026年下半年独立上市,重组后公司将聚焦楼宇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及过程自动化和技术三大板块 [14] - 智能电动房车品牌"松鼠动力"完成Pre-A轮融资,用于核心产品量产准备与北美市场布局 [17] - 新石器公司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领投 [17] - 中电科蓝天科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18] - 星河动力正式启动上市辅导,由华泰联合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18] 金融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22%,深成指涨0.22%,创业板指涨0.09% [19] - 恒生指数涨0.72%报25967.98点,科技指数涨0.48%报5951.45点,国企指数涨0.83%报9300.74点 [19]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道指跌0.71%,标普500指数跌0.53%,纳指跌0.93% [20]
一周碳要闻:固态电池渐行渐近(碳报第168期)
新京报· 2025-10-24 20:05
政策与标准发布 - 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完善信用法规体系,提升信用信息质量,增强行业诚信水平[3] - 我国首个碳资产领域国家标准《资产管理 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发布,为各类组织建立碳管理体系提供指导[4] - 碳资产被定义为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温室气体活动相关资源,包括碳配额、碳信用及其衍生品等[5] 清洁能源发展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通过“六库联调”技术累计增发超1680亿千瓦时[6] - 该清洁能源走廊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超3亿人年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4亿吨[6]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全球风电装机目标,2030年达27亿千瓦,2035年达43亿千瓦以上;中国目标2030年风电累计装机13亿千瓦,2060年达50亿千瓦[7] - 中国风电“十五五”期间年新增装机容量目标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7] 能源技术与项目 - 广西南宁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工程通过验收,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计划2025年底前全面投产[8] - 电站建设采用创新技术,输水水道节约用钢约1万吨,隧道掘进效率达人工钻爆的4倍,电动重卡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吨[8] -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使用燃油和液化天然气动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内装实现100%国产化[9] - 该船在83.5%额定功率下航速达25节,续航3300海里,满足IMO TierⅢ氮排放标准[9] 资源发现与地方举措 - 江苏新发现大型锶矿床,矿石推断资源量545.55千吨,矿物量265.40千吨,平均品位48.65%[10] - 锶作为重要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特种陶瓷材料、磁性合金制造业等领域[11]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行动方案,推动模型算法在研发设计、参数优化、能耗管理等中小企业重点场景落地应用[12] - 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600家,构建了以华为昇腾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为代表的全栈式产业链[12] - 重庆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健全绿色建材采信机制,完善绿色建筑项目信贷联动制度[13] 国际能源投资 - 南非政府计划投资2.2万亿兰特(约1267亿美元)推进能源转型,目标到2039年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核能发电占比[14] - 南非煤炭发电占比计划从58%降至27%,风能发电占比从8%升至24%,太阳能光伏发电占比从10%升至18%[14]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提出全固态电池预计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2035年大规模全球推广[15] - 我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使100公斤电池续航有望从500公里延长至1000公里[17] - 中科院团队开发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电解质和锂电极界面接触难题;金属所团队实现分子尺度界面的一体化电极-电解质材料[17] -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年内涨幅达57.60%,招商中证电池主题ETF年内涨幅达61.32%[18] - 工信部等部委多次发文支持固态电池发展,将其纳入新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加快关键技术攻关[19] - 中金公司预计全固态电池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商业化量产;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预计达808GWh[20]
首艘、首颗、首飞!连续实现重大突破 中国制造硬核实力再出圈
环球网资讯· 2025-10-24 10:49
高端船舶制造 - 中国首艘自主研制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 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可使用燃油和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1] - 该船共12层甲板 配备餐饮观光设施 有485间客房 可搭载1800名乘客和超过550辆轿车 主要用于短途海上交通[3] - 船舶内装实现100%国产化 交付后将用于意大利热那亚至巴勒莫之间的航线运营[3][5] 空天信息产业 - 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下线 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重大跨越[6] - 该卫星核心技术创新聚焦"白泽"星载计算机 "赤羽"柔性太阳翼 "金乌"霍尔电推进系统 破解算力 能源 动力难题[8] - 技术创新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 长寿命 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9] 航天运载技术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准备阶段 已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11] - 朱雀三号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 整流罩直径5.2米 全长66.1米 起飞质量约570吨 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可自主返回并软着陆重复使用[11] - 中国正积极推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突破 今年将有朱雀三号 天龙三号等多款火箭实施首飞或试验[13]
能源早新闻丨四川盆地发现亿吨级新页岩油规模增储阵地
中国能源报· 2025-10-24 06:33
工业遗产与矿业标准 - 工信部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包含首山变电所、丰满水电站等32个项目,另有50个第三批项目通过复核[2] -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成为矿产储量报告国际标准委员会第16个成员,标志着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矿业技术标准制定[2] 能源消费与政策 - 2025年9月全社会用电量8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5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用电量17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3]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技术路线图3.0,目标到204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80%以上[3] - 重庆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完善绿色建筑信贷联动制度[5] 资源勘探与产业并购 - 四川盆地綦陆页1井测试获高产页岩油气流,日产页岩油38.64立方米、天然气1万立方米,发现亿吨级新页岩油规模增储阵地[4] - 深圳市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4] 船舶制造与绿色航运 -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可使用燃油和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LNG动力系统可加注1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供5天航行,船舶内装100%国产化[6] - 万吨级纯电动散货船"葛洲坝"号在湖北宜昌下水舾装,实现纯电动力与智能技术应用多项突破[6] - 淮河流域首艘纯甲醇动力船舶"淮河001号"开工,为总长67.4米的纯甲醇燃料动力散货船[8] 国际能源动态 - 欧盟正式通过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首次触及俄罗斯天然气行业[7] - 美国制裁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和俄罗斯石油[7] - 扎波罗热核电站外部电力供应线路修复完成并恢复运行[7]
中国首艘自主研发设计的双燃料客滚船在广州命名交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3:04
中国首艘自主研发设计的双燃料客滚船在广州命名交付 中新社广州10月23日电 (郭军 王周乐 彭永桂)中国首艘自主研发设计的双燃料客滚船——MSC/GNV1800 客/2800米车道豪华客滚船"GNV·VIRGO(GNV·室女座)"号23日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动力系统采用4台9缸中速双燃料柴油机,在83.5%额定功率下航速即达25节,续航3300海里。配置低压 SCR脱硝系统,满足IMO TierⅢ氮排放标准及意大利船级社(RINA)"Green Plus"绿色符号要求。搭载国 产蒸汽透平发电机组(900kW),实现主机余热回收利用,显著提升能效指数。(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首艘自主研发设计的双燃料客滚船23日在广州命名交付。中新社记者 郭军 摄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该船由中船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全球领先的运输与物流企业地中海航运集团(MSC)旗下客渡轮运营商 Grandi N ...
我国首艘自研,成功交付
中国能源报· 2025-10-23 13:03
船舶交付与核心意义 -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于10月23日在广州南沙交付 [1] - 该船由广船国际建造,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 交付后将用于意大利热那亚至巴勒莫之间的航线运营 [4] 船舶技术规格与性能 - 船舶可使用燃油和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是双燃料客滚船 [1] - LNG动力系统可加注约1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供约5天航行 [3] - 船舶内装实现了100%国产化 [3] 船舶设施与运载能力 -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自助餐厅、咖啡厅、观光厅等设施 [2] - 拥有485间客房,可搭载1800名乘客和超过550辆轿车 [2] - 主要用于短途海上交通,连接海岛或沿海城市,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2]
船舶内装100%国产化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3 10:13
船舶交付与规格 -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于10月23日在广州南沙交付 [1] - 该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使用燃油和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 [3] -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自助餐厅、咖啡厅、观光厅等设施,有485间客房 [3] 运载能力与用途 - 船舶可搭载1800名乘客和超过550辆轿车 [3] - 主要用于短途海上交通,连接海岛或沿海城市,方便人员和车辆便捷通行 [3] - 交付后将用于意大利热那亚至巴勒莫之间的航线运营 [6] 技术特点与国产化 - 船上LNG动力系统可加注约1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供约5天航行 [5] - 船舶内装实现了100%国产化 [5] - 该船被定义为一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 [3]
船舶内装100%国产化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
央视新闻· 2025-10-23 10:04
交付事件与船舶概况 -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于10月23日在广州南沙交付 [1] - 该船由中船集团旗下广船国际建造 [1] - 船舶交付后将用于意大利热那亚至巴勒莫之间的航线运营 [6] 船舶技术与性能 - 船舶为双燃料客滚船,可使用燃油和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 [3] - 船上LNG动力系统可加注约1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供约5天航行 [5] - 船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船舶内装实现100%国产化 [3][5] 船舶配置与用途 -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自助餐厅、咖啡厅、观光厅等设施 [3] - 拥有485间客房,可搭载1800名乘客和超过550辆轿车 [3] - 主要用于短途海上交通,连接海岛或沿海城市,是一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