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金饰品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金饰零售市场五大发现,自戴需求推动行业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25 13:13
行业宏观环境 - 面对不断破纪录的金价与放缓的收入增长,消费者对金饰消费持审慎态度[1] - 行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内卷的价格竞争与产品同质化令行业整合加速[1] - 主要珠宝品牌已开始缩减销售门店的数量[1] 市场亮点与机遇 - 消费者在金饰上的支出始终保持高位,表明金饰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依旧强劲[1] - 零售商对黄金产品销售的乐观预期保持不变[1] 产品趋势 - 黄金产品持续主导中国珠宝门店销售[1] - 硬足金产品表现优于其他品类[1] - 古法金与硬足金饰品仍是零售商的核心利润来源[1] 消费行为 - 尽管门店金饰产品克重有所下降,但消费者的支出金额仍在增长[1] - "自戴"仍是金饰销售的核心驱动力[1] - "自戴"或将持续推动行业增长[1]
世界黄金协会:自戴”仍是中国金饰销售的核心驱动力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9:18
核心观点 - 季节性因素有望推动2025年下半年中国金饰产品需求量回升,尽管全年总需求量或较2024年下降,但消费者支出金额预计将维持在近年高位 [1] - “自戴”驱动的消费是2025年上半年珠宝门店销售的最大贡献来源,占比达37%,远高于2024年的27% [1] - 行业正从“素金”向“足金+其他材质”转型,轻克重、精设计的产品趋势流行,零售商对黄金产品销售保持信心但库存管理趋谨慎 [7][23][40][46] 2025年上半年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金饰总需求量降至194吨,同比下降28%,为2009年以来上半年的最低水平 [5] - 上半年消费者在金饰上的总支出达1,370亿元人民币(约合190亿美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较2013年上半年的历史峰值(1,630亿元人民币)差距不大 [5] - 以金额计算的金饰需求较十年均值高出35%,市场处于扩张状态 [29] 产品品类表现 - 黄金产品持续主导中国珠宝门店销售,但金饰份额略有下降,一定程度上因金价大幅上涨抑制销售 [12] - 硬足金饰品表现最佳,32%的零售商表示其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16] - 古法金与硬足金饰品是零售商的核心利润来源 [23] - 金条与金币总销量达293吨,为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比增长26% [18] - 钻石与铂金珠宝产品对销售额的贡献占比持续下滑,而翡翠、彩宝、珍珠等品类成为市场亮点 [12] 消费趋势与场景 - “自戴”场景消费占门店销售额的37%,为最大贡献来源 [31] - 婚庆相关金饰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24%降至19% [32] - 情侣赠礼占比保持稳定,占14% [32] - 中年消费者(35-55岁)是金饰零售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贡献占比为45% [36][38] - 年轻消费者(18-35岁)对销售额贡献占比为31%,其金饰拥有率显著上升 [36][38] 产品结构与定价 - 10克以内黄金产品占金饰销量的45%,较2023年的37%显著增长 [26][28] - 20克以上产品销量下滑,10-20克区间产品销量保持稳定 [27] - 受金价上涨影响,消费者在金饰上的支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客单价区间抬升 [27][30] 创新与未来趋势 - 足金+编绳、足金+珐琅等组合产品已成为零售商核心销售品类,吸引年轻消费者 [19][21] - 超过60%的零售商计划提高门店在售轻克重黄金产品(10克以下)的占比 [48] - 55%的受访零售商选择提高2,000-5,000元人民币价格区间的黄金产品占比 [48] - 47%的零售商预期其门店黄金产品销售额将实现增长,其中14%预期大幅增长 [40] 零售商策略与预期 - 42%的受访零售商计划缩减黄金库存规模,大部分选择适度降低 [46] - 零售商对“自戴”型消费驱动未来销售抱有信心,近半数认为其仍是最重要销售贡献来源 [43] - 超过50%的零售商认为婚庆相关销售额可能持续下滑 [43]
男子变现2公斤金条净赚了近100万元,金价这么高到底谁在买?
搜狐财经· 2025-10-15 21:21
黄金价格表现 - 国内金饰价格在10月突破每克1200元,对比国庆假期前累计上涨超过80元,年内涨幅近50% [1] - 国际金价在过去6年间上涨约4倍 [10] - 有案例显示,客户以约每克390元购入黄金,近期以每克1200元价格出手变现,2公斤黄金净赚约百万元 [1] 消费趋势变化 - 黄金消费主力转向年轻人,95后、00后成为重要消费群体,消费理念从单一保值转向悦己与存钱结合 [3][4] - 年轻消费者购金热情不减,购金行为被视为“给自己的礼物”以及“消费又储蓄”的方式 [1][4] - 社交媒体推动新趋势,小红书上“黄金搭配”话题笔记超过10万篇,黄金从投资品转变为时尚潮品 [4] 产品结构创新 - 轻量化、小克重金饰受欢迎,1-3克的小件金饰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 [6] - 产品设计强调审美内涵,IP联名(如三丽鸥、游戏IP)和古法工艺黄金成为市场热点,支撑高溢价 [6][7] - 古法金饰品市场占比显著提升,到2023年其在国内金饰消费总量中占比已达35%,成为第二大黄金饰品子品类 [7] 销售模式演变 - “一口价”销售模式流行,打破了传统“按克计价”模式,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产品类型 [6] - 高毛利“一口价”产品占比提升,例如周大福2025财年此类产品营业额同比增长105.5% [6] - 六福集团2025财年黄金及定价黄金类毛利率为27%,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业绩受益于金价上涨及“一口价”产品占比提升 [6] 品牌案例与溢价能力 - 老铺黄金凭借“古法工艺”和“中式审美”出圈,其产品克价约在1200到1700元,小克重产品单克价格甚至超过2000元,即便年内两次涨价依然受消费者欢迎 [8] - IP联名黄金饰品存在高溢价,有单品折算克价比当日金价高880元,溢价主要来自IP授权费和定制化工艺成本 [7]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原料成本上升让企业端盈利承压,部分企业将主要业务投向IP黄金和高端古法黄金 [10] - 行业需构建多元价值体系,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产品创新(融入国潮元素、非遗工艺)、明确定位(深耕细分或做高端品牌)、优化营销渠道(巩固线下门店+线上电商) [12] - 数智化转型被视为降本关键,深圳头部企业已布局首饰AI设计、CNC加工、3D建模+打印等技术,实现“黑灯工厂”生产以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工艺精度 [12]
消费一线观察:金价这么高 到底谁在买?
新华社· 2025-10-14 14:50
金价表现与市场热度 - 现货黄金(伦敦金现)盘中报4143美元/盎司,再创新高 [1] - 国内多个品牌足金饰品价格突破1200元/克,对比国庆假期前累计上涨超过80元/克,年内涨幅近50% [1] - 国际金价过去6年上涨约4倍 [14] 消费群体与消费理念变迁 - 年轻消费者成为购金主力,购金热情不减 [1][3] - 18-24岁消费者的金饰拥有率高达62%,5年前仅为37% [8] - 黄金消费理念从单一保值转向悦己和存钱,消费需求变得多元 [3][4][8] - “黄金搭配”话题在小红书上有超过10万篇笔记,黄金变为展示个性的时尚潮品 [3] 产品趋势与销售模式 - 1-3克的小件轻量化金饰最受欢迎,设计感强且单件价格不高 [9] - 产品销售模式转向“一口价”,打破传统“按克计价” [9] - 高毛利“一口价”产品占比提升,周大福2025财年此类产品营业额同比增长105.5% [9] - 六福集团2025财年黄金及定价黄金类毛利率27%,同比增加6.3个百分点 [9] 高溢价产品驱动因素 - IP联名(如动漫、影视、游戏)和古法工艺是支撑高溢价的关键 [10][11] - 部分IP联名黄金饰品折算克价比当日金价高880元 [10] - 古法金饰品在国内金饰消费总量中占比已达35%,成为第二大子品类 [11] - 老铺黄金单品克价约在1200到1700元,小克重产品单克价格甚至超过2000元 [11]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原料成本上升让企业端盈利承压,企业将业务投向IP黄金和高端古法黄金 [14] - IP消费人群相对小众且热度易变,金价下行时消费者对保值属性会更敏感 [16] - 行业发展方向包括产品创新(融入国潮、非遗工艺)、明确定位(深耕细分或高端化)、优化营销渠道(线下+线上) [16] - 数智化转型是关键降本手段,如布局AI设计、CNC加工、3D打印及“黑灯工厂”生产 [16]
2025老铺黄金:奢品打法研究-解数咨询
搜狐财经· 2025-10-10 15:11
公司概况与市场表现 - 公司创立于2009年,是国内率先推广“古法金”概念的品牌,并于2024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 [1][12]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股价较发行价最高涨幅达1040%,市值最高达1340亿港币 [1][18] - 2023年公司营收达31.8亿元,同比增长145.6%,在黄金珠宝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1][15] 品牌定位与高端策略 - 公司定位高端市场,采用“一口价”策略,不与金价直接挂钩,每年固定涨价两次且从不促销,缺货时开启限购以打造稀缺性 [1][43][44] - 核心价格带集中在1万-5万元,25万元以上高价产品占比高于同行,淘宝旗舰店1000元以下产品仅占20%,远低于周大福(86%)和中国黄金(96%) [1] - 公司成功上榜2023年胡润中国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珠宝品牌,成为仅有的两个中国品牌之一 [1][42] 产品策略与工艺创新 - 公司深耕古法金工艺,传承锤揲、錾刻、花丝镶嵌等宫廷技法,并于2019年首创足金镶嵌钻石产品,打破传统K金镶嵌限制 [2][40] - 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拥有超1800项原创设计和1000项著作权,产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元素 [2] - 2023年公司足金镶嵌产品占比达45.8%,较2021年提升7.9个百分点 [2] 渠道布局与运营效率 - 渠道布局以线下自营为主,2024年上半年线下营收占比达88.9% [2] - 门店聚焦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高端商圈,与LV、卡地亚等奢侈品牌为邻,采用场景化装饰提供沉浸式体验 [2] - 公司严控扩张节奏,每年新开3-4家店,2025年初内地门店共33家,单店营收达1.16亿元,毛利率为41.9%,远超同行 [2]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珠宝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8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82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2%,预计2028年将达11400亿元 [22][23][24] - 古法金赛道增长迅猛,预计其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30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4214亿元,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2][38][39] - 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公司在古法黄金珠宝市场份额为2.0%,前五大品牌分别为周大福(19.7%)、老凤祥(11.0%)、中国黄金(5.8%)、会元股份(5.7%)和梦金园(3.9%) [30]
老铺黄金年内二次涨价,热门饰品上调千至三千元
贝壳财经· 2025-08-25 11:23
产品定价策略 - 公司于8月25日实施全品类涨价 热门饰品1万-3万元区间上调1000-3000元 主要产品涨幅5%-13% [1] - 葫芦钻饰吊坠(重18.2克)从27130元涨至30530元 涨幅12.5% 金珠锁骨链(7.8克)从8620元涨至9700元 涨幅12.5% [1] - 七子葫芦吊坠(22.39克珐琅黄款)从31400元涨至32980元 涨幅5% 店内同步开展8.8折优惠活动 [1] - 公司每年调价2-3次 本次为年内第二次涨价 前次调价发生于2025年2月 [2] - 产品定位高端 热门饰品定价1万-6万元 部分摆件售价超80万元 采用高溢价策略 [2] 市场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 净利润22.68亿元 同比增长285.8% [3] -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截至6月末拥有41家门店 单商场平均销售业绩4.59亿元 [3] - 本次涨价未引发抢购热潮 王府井及国贸门店黄金饰品齐全 无大量排队现象 [2] - 对比2025年2月涨价前出现限购及排队抢购 热门款曾"一货难求" [2] 资本市场表现 - 自2024年6月港股IPO后股价累计涨幅一度超26倍 7月初创1108港元历史峰值 [3] - 8月25日股价报733港元 总市值约1269亿港元 较历史峰值出现较大回调 [3]
老铺黄金8月25日全品类涨价,年内第二次调价暂未现抢购
贝壳财经· 2025-08-15 18:17
调价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进行全品类产品价格调整 具体涨幅尚未公布 但历史涨幅区间为5%-12% [1][4] - 此次为年内第二次调价 上次调价在2025年2月25日 热门饰品1万-3万元区间产品普遍上调1000-3000元 [1] - 当前门店尚未出现类似2月调价前的排队抢购现象 库存充足 [1] 商业模式 - 采用"一口价"销售模式 区别于周大福等按克计价品牌 每年固定两次调价 [1] - 产品定位高端 有"黄金界爱马仕"之称 京东旗舰店显示热门饰品价格区间1万-6万元 部分摆件超80万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销售额98亿元 同比增166% 净利润14 7亿元 同比增254% [2] - 2025年上半年预盈公告显示销售额或达143亿元 同比增252% 净利润或达23 6亿元 同比增292% [2] - 2024年国内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4 69% 但公司逆势实现高增长 [2] 市场动态 - 2024年6月港股IPO后股价累计涨幅曾超26倍 2025年7月创1108港元历史峰值 [2] - 截至2025年8月15日股价回调至780港元 总市值约1347亿港元 [2] - 当前线下门店共36家 [2]
上半年同比增长16.37%——黄金消费缘何回升向好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黄金消费 - 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54.88吨 同比增长16.37% 呈现较快恢复态势 [1] - 黄金首饰消费量368.26吨 同比增长14.82% 消费者倾向购买轻克重产品和古法金饰品、硬足金饰品 [1] - 金条及金币消费量146.31吨 同比增长30.12% 因居民收入增长和避险需求增加推动实物黄金投资消费增长 [1] 黄金生产 - 国内原料黄金产量178.598吨 同比增长2.24% 较2022年同期增产3.911吨 [2] - 进口原料产金65.397吨 同比增长17.50% 全国总产量达243.996吨 同比增长5.93% [2] - 大型黄金企业积极推进兼并重组 例如山东黄金完成对银泰黄金收购 持有23.1%股份 [2] 行业趋势 - 黄金企业生产恢复正常 主力矿山全部复工复产 产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 - 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 降息预期和经济衰退担忧升温 金价有望继续走高 [3]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 下半年黄金消费预计实现同比增长 但高价格可能抑制投资类消费 [3]
老铺黄金20250706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老铺黄金 - 行业:古法金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老铺黄金财务表现 - 2024 年底有 36 家直营门店,收入约 85 亿元,同比增 168%,归母净利润约 14.7 亿元,同比增 254% [2][5] - 2025 年预计归母净利至少 45 亿以上甚至 50 亿以上,预期利润 50 亿人民币 [2][5][13] - 毛利率维持在 40% - 45%,2024 年净利率超 17% [5] 古法金行业发展 - 中国古法金市场规模从 2018 年 130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近 1600 亿元,复合增长率 65%,2024 - 2028 年预计保持 25%以上增速 [2][6] 老铺黄金在行业中表现 - 是古法金领导者,单店预计高增长,门店同店增长率超 200%,品牌持续破圈 [7] - 全直营模式,门店主要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高端购物中心,十大高端购物中心覆盖率超 80%,在高净值人群中有与国际一线珠宝品牌媲美的知名度 [2][7] 门店销售情况 - 2024 年平均单店收入约 2 亿元,预计成熟门店未来电效可达 10 亿元 [3] - 2025 年北京 SKP 门店一季度销售额 7.8 亿,达去年全年水平,平效超 Tiffany、梵克雅宝等品牌 [2][3][8] - 上海静安恒隆和国金等新开门店预计销售额达 10 亿以上 [3] 东吴证券看好股价创新高逻辑 - 同店增长验证品牌势能上升,新用户破圈和高净值人群渗透率提升 [3] - 新开门店增厚业绩,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高端购物中心渗透率有提升空间,已有门店扩容或选址优化推动增长 [3] - 海外市场扩展有深挖空间,在澳门、香港、新加坡等地开店成功,新品反响热烈 [3] - 核心解禁因素落地后股价表现超预期,基本面无大问题且有超预期空间 [3][4] 老铺黄金成功因素 - 与金价上涨及黄金饰品关注度提高有关,IPO 后品牌搜索量提升 [3][10] - 品牌调性坚持,与 Tiffany、梵克雅宝等奢侈品品牌及 LV 等软奢品牌重合度高,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10][11] 调价对业绩影响 - 每年两到三次产品调价,2025 年 4 月调价使店效同比增长 200%以上,预计 9 月再调价推动下半年业绩增长 [3][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计划 2025 年和 2026 年新增 10 家自营门店,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及日本扩展门店,期待日本市场扩张情况 [2][9] - 目前估值约 30 倍左右,从估值和增长速度看,股价仍有 30%以上空间 [13]
九部门联合推动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26 15:34
黄金产业政策规划 - 九部门联合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黄金资源量增长5%至10%,黄金、白银产量增长5%以上 [1] - 目标2035年全面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业体系,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矿产金产量377吨(全球第一),消费量985吨(全球第一),连续18年和12年保持首位 [5] - 行业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和装备短缺等问题,存在"多、小、散"企业格局 [5][6] 技术创新方向 - 重点突破2000米以下深井开采、无氰提金技术,提升黄金/白银高端新材料供给能力 [6] - 推广智能化应用案例:山东大尹格庄金矿实现100%机械化作业,长春黄金设计院完成30多个数字化矿山项目 [7] - 攻关深井勘探、绿色冶炼技术及超深开采装备,研制数字化/绿色低碳标准 [8] 资源保障措施 - 推进西部资源勘查和矿山深边部找矿,加强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7] - 开发尾矿库二次资源,完善黄金回收市场体系,规范回收行为 [7] 产业结构升级 - 计划2027年日处理500吨矿石以上的矿山产量占比超70%,培育优质企业 [6] - 中国黄金集团等大型企业通过资本整合提升集中度 [6] 市场需求趋势 - 2024年黄金饰品消费向个性化/时尚化转型,古法金等精品需求增长 [9] - 投资性需求稳步上升,工业用金受5G/AI/芯片制造驱动,电子信息领域应用扩展 [9] 政策影响展望 - 方案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发展,带动产业链协同效应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