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再度融资超24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7-22 12:44
配售融资 - 公司进行上市以来最大规模配售融资,以每股82港元价格配售3015.545万股新H股,募资总额约24.7亿港元,净额约24.1亿港元,用于业务运营发展和偿还授信业务款项 [1] - 本次配售募资金额超过此前四次配售之和,是公司港股上市以来第五次配售融资 [1] - 配售价较7月21日收盘价折让约9.14%,配售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83%,占扩大后股本6.39% [2] - 前四次配售情况:2024年8月首次配售募资1.31亿港元,10月第二次募资4.36亿港元,11月第三次募资5.87亿港元,2025年2月第四次募资9.14亿港元 [2][3] - 五次配售融资总额约45.3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1.46亿元),融资净额约43.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9.9亿元) [3] 业务发展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23.65%,归母净利润亏损11.2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84亿元 [4] - 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为业内单笔金额最大采购订单 [4] - "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自3月发布至7月13日已获百台在手订单,预计2025年仅教育科研领域交付将超300台 [4] - 计划2025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2,该机型全球首创"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可在3分钟内自主换电 [5] 行业前景 - 公司规划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能1000台,预计交付几百台,乐观估计2026年交付将达数千台,2027年有望实现万台级别交付 [6] - 行业分析认为当前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已开启,商业化落地可期 [6] - 价格下探是商业化关键,目前成本仍是制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 [6]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拿下近亿元订单 量产成产业关键瓶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16:11
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下业内单笔中标金额最大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纪录 [1]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信息1.24亿元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创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最大单笔招标订单纪录 [1] - 优必选股价在订单公布当日早盘上涨9%,收盘涨幅5.19% [1] 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0亿美元 [2] - 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71% [2] - 全球巨头包括微软、英伟达、亚马逊、OpenAI、软银等纷纷投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或直接研发 [2] - 主要竞争者包括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Figure02以及国内的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优必选等 [2] 优必选业务进展 - 公司被称为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成立于2012年3月,主营业务涵盖教育、物流、康养、人形和通用服务机器人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比亚迪、一汽大众、吉利、北汽新能源、领克汽车等车企车间实训 [3] - 东风柳汽计划2025年上半年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实现全球首次批量进入汽车工厂 [3] - Walker S2展示3分钟自主换电能力,采用"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提升连续作业能力 [3] 量产与交付情况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但实际交付能力仍面临挑战 [4][5] - 优必选规划2025年产能1000台,预计交付几百台,2026年目标数千台,2027年目标万台级别 [5] - 特斯拉原定2025年5000台擎天柱量产目标可能延期,主要因硬件问题未解决 [5] 技术发展瓶颈 - 人形机器人量产难度高,面临材料、AI能力、供应链等多方面制约 [1] - 具身智能技术门槛高,要求机器人自主识别、理解、感知并执行动作 [6] - 行业初创公司需至少10亿元人民币以上投入和2-3年研发周期才可能获得成功 [6]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拿下大单
新华网财经· 2025-07-21 11:39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斩获大单。 产品方面,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上,优必选近期"解锁"了机器人自主换电的技能。优必 选披露视频显示,Walker S2搭载了全球首创的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无需人工干预或关 机,机器人可以在3分钟内实现自主换电。 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近日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优必选已中标觅亿(上 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觅亿汽车")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项目金额为9051.15万元。据记者 了解,中标产品为优必选自研的工业人形机器人。 此前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项目总预算为1.24亿元,二者分别中标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4605万元(含税)的采购包。 该项目的招标人觅亿汽车成立于2024年,专注汽车出口。企查查显示,觅亿汽车股东包括十堰林安运营 管理有限公司、十堰融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联高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45%、 35%、20%。其中,十堰融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国有企业。 "今年优必选的目标是生产约1000台人形机器人,全部进入客户的真实 ...
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交付;中亚首个绿氢EPC项目成功实现首次产氢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14 11:37
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交付 - 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2000吨级新一代绿色、静音、智能型综合科考船"同济"号正式交付 该船集海洋地质、化学、生物等科考功能于一体 是同济大学打造的"海上校区" 相比以往科考船智能化程度更高 [1] 优必选天工行者机器人订单及产能情况 - 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 预计2023年仅在教育科研领域交付量就将超过300台 公司正在扩充产线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2] - 除天工行者外 公司主力产品还包括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S2和商用人形机器人Walker C [2] 中亚首个绿氢EPC项目进展 - 中国电建总承包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首次成功产氢 这是中亚首个绿氢EPC项目 也是中国电建海外首个绿氢项目 [3] - 项目由风电和绿氢两部分组成 其中风电部分已于5月实现全容量投产发电 该项目是乌兹别克斯坦"绿色能源战略"核心组成部分 [3] 我国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突破 -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在西藏阿里建设的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并实现首光观测 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此类实验 [4] - 实验成功获取了月球和木星辐射的150GHz频段清晰图像 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4] 智能制造产业信息服务 - 提供智能制造产业日报订阅服务 精选行业新闻资讯 [2] - 会员服务可获取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深度分析 包括行业图谱和报告等 [4]
科股早知道:科技巨头百亿美元押注AI基建,国产算力链迎拐点
钛媒体APP· 2025-06-26 08:26
优必选商用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 优必选推出以Walker C为核心的商用人形机器人智慧展览解决方案 该方案融合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语义V-SLAM导航与仿生关节控制算法 具备"听、讲、动"三位一体的全栈式导览能力 [2] - 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展馆、商超、交通枢纽等场景 采用纯电驱、可拟人奔跑的全尺寸商用设计 [2] - 行业进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阶段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可期 [2] 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 - 亚马逊、微软、甲骨文、Meta等科技巨头今年已启动百亿美元级AI基础设施投资 [3] - AI驱动全球数据中心容量持续增长 国产算力板块受政策驱动+技术升级+业绩兑现多重因素影响 [3] - 短期国产算力链有望随英伟达特供芯片出货复苏 长期模型参数量提升和推理侧需求推动AIDC建设加速 [3] - 光模块、交换机、液冷、机房等环节将受益于技术升级+国产替代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3] 具身智能与新一代智能终端 - 谷歌DeepMind推出可在机器人设备本地运行的Gemini Robotics On-Device模型 首个直接部署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4] - 谷歌、特斯拉、微软、英伟达、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争相布局具身大模型 [4] - 人形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时代临界点 有望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产业化关键瓶颈正在打开 [4][5] -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 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 [5] 钨资源供需与价格趋势 - 钨价已进入牛市通道 有望持续突破历史高位 因供需趋紧+海外下游溢价刺激 [6] - 钨具有硬度大、耐高温等特性 被称为"工业牙齿"和"高端制造业的脊梁" 是国家严格管控的战略性资源 [6] - 预计2023-2028年全球原钨供给CAGR+2.57% 需求端受光伏钨丝、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动 [6] - 长期钨供需缺口将从2024年1.83万吨扩大至2028年1.91万吨 [6]
AI早报 | 嘉楠科技将终止AI芯片业务;模速空间杨晶晶称通用大模型市场处于收敛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6-25 08:20
嘉楠科技战略重组 - 嘉楠科技宣布启动战略重组 聚焦比特币矿机销售、自营挖矿业务及面向消费者的挖矿产品等核心业务 [1] - 公司将终止非核心的AI芯片业务单元 该业务单元在2024年度报告中描述为"用于边缘计算应用的ASICs" [1] - AI芯片业务终止后 预计整体运营支出将显著下降 [1] Rokid与蓝思科技合作 - Rokid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正式量产 全球预售订单达25万台 [1][3] - Rokid主导操作系统、空间计算等核心技术研发 蓝思科技独家供应精密组件并完成整机组装 [3] - 该产品为全球首款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AI+AR眼镜 [1] 通用大模型市场趋势 - 模速空间董事长杨晶晶表示 通用大模型市场处于收敛阶段 最终可能仅留存10家以内企业 [3] - 当前中国市场AI应用百花齐放 反映不同投资逻辑和关注点 [3] - 部分企业转向垂直领域 部分更多转向AI应用 [3] 阿里云全球布局 - 阿里云计划在全球每个节点部署全栈AI能力 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 [3] - 将增强出海合规、服务和生态团队建设 全力服务全球化企业 [3] 罗森新型门店 - 罗森在东京开设运用AI和机器人技术的新型门店 [4] - 门店配备商品推荐电子屏 以及负责烹饪和商品陈列的机器人 [4] 优必选新产品 - 优必选推出商用人形机器人智慧展览解决方案 以Walker C人形机器人为核心载体 [5] - 方案融合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语义V-SLAM导航与仿生关节控制算法 [5] - 具备"听、讲、动"三位一体的全栈式导览能力 适用于展馆、商超等场景 [5] 讯飞医疗大模型 - 讯飞医疗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 升级讯飞晓医APP并发布香港版 [6] - 新版本拓展医疗专科能力 实现深层次专科诊断推理 [6] - 支持中文、英文双语和普通话、粤语及英语三语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