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中欧智汇 共创未来”2025中欧机器人产业合作对接会在深圳举办
商务部网站· 2025-11-18 17:55
本次对接会得到英国全球技术创新伙伴联盟、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易贸汽车、中金资本、国科嘉和、国 科资本、水木资本等行业平台和投资机构支持,在各方共同组织下,200余家中外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和 专业机构到场参加。 在主题分享中,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处长王文华介绍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政 策。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系讲席教授、系主任孟庆 虎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手术机器人切入,提出要用场景智能替代通用模型。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主 席、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研究学院教授安东尼奥·弗里索利展示了机械手、外骨骼及手术机器人等前 沿技术研究情况,并分享在轨道检修机器人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案例。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 超,斯凯孚中国及东北亚区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钱卫华,华为云具身智能产品总监张靖,英国全球技术 创新伙伴联盟首席执行官、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外籍专家罗宾·彼得·腾森分别以"群脑网络2.0+Co-Agent 构建AI双循环,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进化"、"斯凯孚赋能机器人轻量化和高可靠 性"、"CloudRobo:让智能在云端无限进化"和"机器人无界:携手全球 ...
透过进博之窗,看懂开放“领跑者”的自信与担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1 09:31
进博会成果与参展商反馈 - 第八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较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1] - 参展企业数量较去年新增600多家,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1] - 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进博会实现首发首展 [1] - 美国泰佩思琦集团与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等国际企业已提前预约第九届进博会,视其为展示产品和获取灵感的重要平台 [1] 中国开放政策与战略定位 - 进博会是全球唯一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关键平台 [3] - 中国实施自主开放战略,即在无国际条约约束下,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主动、有节奏地推进开放 [4] - 中国具备扩大自主开放的坚实基础,包括稳固的经济韧性、超大规模市场、活跃的科技创新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4] 市场机遇与消费潜力 - 中国启动“共享大市场·出口中国”系列活动,助力各国产品直接对接中国消费者 [5] - 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大马士革玫瑰纯露(销量增长上千倍)及马来西亚榴莲等商品迅速获得中国市场认可 [5] - 法国开云集团指出,其发展与中国持续扩大进口和开放的步伐紧密相连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瑞典海克斯康全球首发工业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多家企业展示机器人多样化功能 [7] - 法国施耐德电气联合上下游伙伴展示联合创新成果 [7] - 跨国公司加速在华研发布局,如英国阿斯利康启用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美国康宝莱将中国产品创新中心升级为全球枢纽 [7] 全球影响与开放联动 - 中国通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措施,拉动全球出口与经济增长 [7] - 中国推动130个世贸组织成员加入《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促进全球化成果更公平共享 [7] - 第九届进博会新签展览面积已超8万平方米,中国近期推出新一轮免签政策,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实现全岛封关运作,对标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8]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第八届进博会拉开帷幕 推动全球共享创新成果
央广网· 2025-11-06 11:01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展 - “十四五”时期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分别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 累计吸引外资超7000亿美元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 [1] - 制度型开放步伐加快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9项 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清零 服务业开放有序扩大 [1] - 22个自贸试验区已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1] 第八届进博会概况 - 第八届进博会境外参展企业比去年增加600余家 展览规模创历史新高 企业展面积超36.7万平方米 [2] - 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 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 [2][4] - 本届进博会设置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 汽车及智慧出行等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技术装备展区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居首 [3] 进博会平台效应与企业参与 - 一家美国芳香护理品牌连续八年参展 展位从9平方米扩展至300平方米 意向采购订单从3.8亿元扩大至10亿元 [2] - 该企业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 从中国采购的油超过任何其他国家 本届带来全球首发具有东方特色的艾草精油 [2][3] - 461项新产品 新技术 新服务亮相 包括工业人形机器人 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等未来产业发展风向标 [3] 虹桥论坛与开放指数 - 虹桥论坛设置重振多边合作 数智赋能等热点议题 体现中国维护多边主义 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 [4] - 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 指数测度时间延伸至1990年 [4] - 报告显示开放动力源正从传统发达经济体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球开放未来更依赖新兴力量推动 [4] 中国市场机遇与合作前景 - 进博会背靠中国大市场 助力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彰显中国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 [4] - 进博会是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舞台和感受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验区 [5] -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愿与各方共同做大全球市场蛋糕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5]
神州控股:与优必选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筑物流具身智能新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08:26
合作概述 - 神州控股旗下智慧供应链子公司科捷与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于2025年10月29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旨在流通物流领域共建具身智能应用生态,打造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体系,以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准确度和柔性水平 [1] - 合作模式为“技术共建+场景共创+生态共享”的联合创新,致力于为行业树立标杆范例并提供可复制的标准 [2] 合作方核心优势 - 科捷是国家5A级物流企业,拥有20余年行业经验,管理运营仓库超160个,业务覆盖超300个城市,日处理订单峰值达500万单,运输网络触达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 [1] - 科捷在IT、3C、快消、美妆、鞋服等垂直行业拥有成熟运营经验与优质客户资源 [1] - UQI优奇依托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操作系统UPilot和核心控制器ACU,其产品线包括工业移动机器人Wali瓦力、无人物流车Chitu赤兔及工业人形机器人 [2] - UQI优奇已成为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通、通用股份、米其林轮胎等海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 [2] 技术合作与场景应用 - 双方将构建“云脑+端脑”双核技术架构,科捷贡献物流场景经验与垂类大模型能力,UQI优奇贡献具身智能体软硬件技术 [1] - 合作将重点针对仓储作业中人力集中的装卸、拣选、复核、投线等岗位进行无人化场景共创 [1][2] - 双方将联合打造“物流具身智能实验室”,攻关多模态货物识别、自主学习型作业流程、极端环境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 [2] - 场景共创将基于快消、美妆、IT、3C等行业,旨在打通仓储“最后10米”的智能化瓶颈 [2] 生态构建与行业影响 - 双方将共同制定物流智能体通信与调度接口开放协议,以解决不同品牌、类型设备的协同调度难题 [3] - 合作包括联合发布产业白皮书,输出技术标准与最佳实践,并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3] - 双方将共建开发者生态平台,向第三方开放机器人应用接口、标准物流场景数据集及整体解决方案 [3] - 此次合作被视为在《“十五五”规划建议》政策引领下,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3]
超30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29 11:52
市场指数表现 - 沪指午盘上涨0.13%至3828.17点[2] - 深成指午盘上涨1.11%至13248.20点[2] - 创业板指午盘大涨1.77%至3165.07点[2],盘中最高涨幅达2.33%至3225.09点[6] - 恒生指数高开0.74%,恒生科技指数涨0.67%[11] 板块表现 - 能源金属板块走强,贵金属板块同步上涨[2][10]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突出,湖南裕能触及20%涨停[5] - 电池板块开盘领涨,天际股份涨超9%[9] - 券商板块盘中拉升,国盛金控涨停创历史新高[2][3] - 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日盈电子6天3板,宁波华翔涨超7%创新高[6] - 存储芯片概念股走强,香农芯创涨超6%[8] - 教育板块集体走弱,凯文教育触及跌停[7] - 黑色家电板块走低,煤炭板块表现疲软[2] 成交数据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28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54亿元[2] - 早盘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较上一日同时段缩量超1000亿元[5] - 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2] 个股表现 - 国盛金控涨停创历史新高,华泰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股跟涨[3] - 阳光电源涨超7%再创历史新高[5] - 港股机器人概念股走强,三花智控涨7.29%[5] - 天奇股份签订3000万元工业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强化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综合利用[9] - 存储模组大厂威刚宣布停止DDR4报价,优先供应DDR5与NAND闪存[8] - 集运欧线期货主力合约跌4%至1102.6点[8]
2025工博会:AI与机器人成主角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09:16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3日在上海开幕 全球约3000家展商携前沿技术亮相 展示人工智能 机器人及绿色制造领域成果 [2] 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 西门子与中科摩通合作的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采用生成式工业AI助手Industrial Copilot 程序开发时间缩短30% 产线调试周期缩短30% 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 [5]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展示代理式AI自动化平台"天工开物" 融合实时视觉AI监控 RAG技术与物联网设备 打造通用型AI数据管理平台 [10] 机器人技术创新 - 越疆机器人推出"超级工厂"多形态机器人协同平台 采用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架构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 [5][6] - 越疆轮式人形机器人ATOM-M具备±10mm重复定位精度 可完成电子元件焊接 无损抓取等精细任务 [6] - 中科新松睿可RICO轮式人形机器人采用双臂柔顺控制系统 实现柔性抓取与人机协作安全 [11] - ABB推出OmniCore EyeMotion视觉系统 可搭载所有配备OmniCore的机器人 调试时间缩短高达90% 节拍时间缩短50% [11] 绿色制造解决方案 - 台达展出AI数字化工厂方案 结合机器人 AI与数字孪生技术 实现整厂级绿色制造 [7] - 台达AI数据中心采用预制化 模块化理念与先进液冷技术 提升能效与功率密度 [7] 跨区域产业协同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组织54家港企考察团 与内地企业共探新质生产力前沿 展示AI自动驾驶轮椅 3D扫描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10]
【东盟专线】AI眼镜“圈粉”东博会 “看”见科技合作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3:40
人工智能技术展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在东博会开幕式佩戴迈越科技研发的AI眼镜进行演示 该眼镜支持实时提词和东盟十国语言即时互译功能[1][3] - 东博会首次设立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 展示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AI生态链 包括华为鸿蒙折叠电脑 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 宇树科技仿生机器人等前沿产品[5] - 阿里云实施"北上广研发 广西集成 东盟应用"策略 将大模型技术全面开源 通过东博会平台让东盟伙伴低门槛使用先进AI技术[5] 市场需求与商业合作 - 泰国永盛国际商业管理公司与迈越科技签署1000副AI眼镜采购协议[3] - 中国咖啡机器人在东博会越南展实现东盟首秀 获得300台订单 价值约750万美元[5] - 泰国 越南 印尼等多国客商对智能眼镜表现出强烈兴趣 展会期间纷纷咨询[3] 技术应用场景 - 迈越科技AI眼镜实现中泰语言实时交互 泰语语音可实时转译中文字幕 中文回复同步转化为泰文显示[3]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示AI中医体质辨识机 融合面诊 舌诊 脉诊技术 3分钟生成体质报告与健康建议[6] - 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解决东盟国家语言多样性问题 在跨境交流场景发挥关键作用[3] 区域合作战略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正式打造 作为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举措[1] - 东盟国家处于数字化转型加速期 期待与中国在AI技术 应用 人才方面深度对接[8] - 东博会搭建高效直观可持续的合作桥梁 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关键抓手[8]
记者来信:从一副走红的AI眼镜说开去
新华社· 2025-09-19 20:50
AI眼镜产品市场反响 -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一款具备实时翻译和提词功能的AI眼镜受到高度关注,嘉宾用于主旨演讲,中外客商用于无障碍沟通 [1] - 该AI眼镜展位吸引大量海内外客商,经常被围满甚至排起长队,成为本届东博会最具人气的科技焦点之一 [3] - AI眼镜的热度源于其在国际会议场合轻巧嵌入AI技术的新颖性,以及展示出AI正以更贴身、自然的方式融入工作与生活 [3] 广西AI产业发展战略 - 广西转变意识“谋划AI”,以果断开放的姿态迎接AI浪潮,尽管缺乏北上广深的科研资源和完整产业链 [5] - 广西提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AI发展路径,不做前沿基础研究的开创者,而是成为技术应用的集成者和推广者 [6] - 广西立足实际发展AI,避免盲目追逐大模型、算力集群等技术光环,强调因地制宜的基本发展逻辑 [5] 中国—东盟AI合作成果 - 广西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AI样板间”,通过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AI解决方案 [6]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今年前8个月签约国内AI项目51个,落地项目40个,签约东盟国家企业16家,覆盖AI多个领域 [6] - 合作中心通过智能眼镜、智慧农业、数字医疗、城市大脑等一系列场景化展示,向东盟国家传递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道路 [6] AI技术应用推广趋势 - 东博会内容从最初的农产品,到高端装备、数字经济,再到今年的“AI盛宴”,映照出时代变迁 [5] - 发展AI的探索未必直奔研发最前沿,主动作为、凝聚共识、提升行业与公众对AI的感知同样意义非凡 [5] - 广西的探索表明,聚焦中国—东盟合作中有大量现实需求的领域,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AI解决方案是有效途径 [6]
广西柳州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08:11
战略合作升级 - 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柳州举行宝骏"三智"深化合作签约仪式 全面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合作是柳州推进"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和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暨产业集群创新基地的最新成果 [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柳州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推动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1] - 加速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科技经费支持与技术突破 - 柳州提出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线为智能网联和绿色低碳 特别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 [1] - 2021年以来市本级财政支持科技经费达1亿元以上 帮助企业突破91项关键技术 实现经济效益超478亿元 [1] 新兴产业发展 - 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柳州智慧工厂下线 参与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制造工厂造车环节 [2] - 广西首批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颁发给柳州无人驾驶汽车 从封闭测试转入开放道路测试 [2] - 飓芯科技国内首条量产氮化镓激光器芯片产线满产达产 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07% [2] - 风电产业形成"串珠成链"格局 嘉泽和金风"链主"效应显现 [2]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 柳州形成"智造能力+场景应用"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 [2] - 拥有42家智能终端及机器人制造企业 12家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75家智能工厂 62家数字化车间 [2] - 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 覆盖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2] - 1-7月人工智能产业产值57亿元 同比增长23.7% [2] - 累计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 总投资39.84亿元 完成工业投资3.56亿元 同比增长1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