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园区e贷
icon
搜索文档
园区贷2.0深圳落地:破解小微融资困局,绘就普惠金融新图景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7:00
9月30日上午,以"聚势·赋能·跃升"为主题的"园区贷2.0"发布会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进会在龙岗 区星河领创天下成功举办,该模式通过"政园银担"四方协同机制,为深圳小微企业带来了破解融资困局 的全新方案。 破解融资难题和壁垒,"园区金融"成效初显 截至目前,作为试点初期的阶段性成果,首批试点银行对试点园区内企业的累计授信金额已超115亿 元,充分印证了"园区金融"模式的生命力。 以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例,作为首批试点银行,截至2025年8月末,在包括首批试点园区在内的全市 超300个园区中,该行已累计为2700余家入园企业授信超130亿元,其中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获授信 66亿元。在总行指导下,该行打造了"四融并举,数智赋能"的园区金融服务方案。在融资方面,推出标 准化"园区e贷"产品,为300余个优质合作园区内小微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最长3年的纯信用贷款。 在融智方面,担任企业医生和财务顾问,研发"科创企业AI智能顾问",实现企业一键查询匹配专属金融 方案。在融技方面,强化科技赋能,联动4家知识产权评估机构、67家头部企业等外部资源,搭建专利 技术对接平台,精准匹配需求,打破信息壁垒。在融商方 ...
金融活水润科创,陪伴成长显担当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07:15
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强研发"的特点,工行深圳市分行持续推动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打造了 包括"园区e贷"、"兴科贷"等在内的特色信贷产品体系。作为园区贷首批试点银行,工行深圳市分行依 托园区合作与数据赋能,为科创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支持。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e贷"的受益者之一。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实 时数据基础设施及分析供应商,拥有36项发明专利和227项软件著作权,最新一轮投后估值约62亿元, 正在向港交所申报上市。由于刚签下大金额订单且研发投入较大,企业面临短期资金压力。工行深圳市 分行依托"园区e贷"产品,仅用三个工作日就完成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与发放,高效化解企业 资金瓶颈,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此外,工行深圳市分行还推出"兴科贷"等产品,精准匹配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大、资金需求急的特点。 某信息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是工行"陪伴式服务"的典范。该软件外包企业于2022年初获得工行500万元 信用贷款,有效支持了其技术团队扩建和业务扩张,同年即成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随着企业营收 从2021年的5.08亿元持续增长至目前的9.05亿元,工行深圳市分 ...
金融活水润天山 工商银行以金融之笔绘就美丽新疆新画卷
金融时报· 2025-09-29 10:10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深度支持新疆地区农业现代化 绿色能源开发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2][3][4][5][6][7] 农业金融支持 - 在喀什地区累计投放2000多万元普惠贷款支持海水稻种植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带动农户增收的致富稻[1] - 创新推出全线上棉花数字普惠融资服务 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提供棉花种植贷款超35亿元 服务客户5800余户[5] - 打造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推出棉农贷 甜菜贷 养殖e贷等专属产品 截至2025年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227亿元 较十四五初期增长125%[5] - 在伊犁推出黄芪作物贷 为种植户提供10万元贷款支持中药材种植[4] 绿色能源投资 - 为全球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创新推出技术专利+碳排放权质押方案 投放10亿元项目贷款[2] -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绿色贷款1270亿元 余额年均增长26% 支持西气东输 疆煤外运 疆电外送等重大项目[2] 基础设施建设 - 支持将淖铁路 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 霍尔果斯口岸集疏运体系等重大交通项目 推动新疆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3] - 十四五时期累计办理跨境结算和结售汇近250亿美元 年均增幅超10% 助力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3] 民生服务保障 - 建成200余家银社(医)一体化网点 实现134项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 社保卡发卡量达340万张[6] - 建设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106家 通过流动银行车+便携式智能柜员机扩大服务覆盖面[6] - 推出手机银行新疆本地服务页面和维吾尔语服务专区 提升少数民族金融服务便利性[6] 小微企业扶持 - 创新推出农资贷 园区e贷等30余个区域特色融资场景 普惠贷款余额较十四五初期增长5.6倍 服务小微客户数量增长近4倍[7] - 深化与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合作 开发特色结算系统 推出观赛游活动促进旅游消费[7]
德州工行:在数字经纬中编织立体“金融网”
齐鲁晚报· 2025-09-29 00:23
数字金融战略布局 - 构建全方位数字化推进体系 包括由行长挂帅的数字金融领导小组 各业务条线和支行一把手负责的落实格局 以及常态化的数字化工作例会与专题研讨机制[2] - 推动业务流程平台化 生态化和智能化改造 打通数据与部门壁垒 实现协同联动[2] - 出台《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 明确数字金融发展的阶段目标和路径举措[2] 人才与创新机制 - 搭建系统化人才培养平台 选拔青年骨干赴上级行实战培训 并将唯一省行交流任职名额给予数字化领域干部[2] - 积极招揽科技和数据专业人才 依托总省行资源与高校 科技公司合作 吸纳优秀毕业生和专家顾问[2] - 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 嘉奖并优先培养数字化项目突出贡献者 倡导数字思维与创新文化[2] 产品创新与融资服务 - 针对产业集群痛点推出线上标准化产品矩阵 包括小微e贷 园区e贷和产业e贷 利用大数据风控实现秒批秒贷[3][4] - 通过产业e贷产品为宁津县健身器材企业提供300万元周转资金 解决跨境订单生产需求[3] - 截至8月末向全市2个国家级园区和11个省级园区的65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近1.5亿元[4] 数字化渠道建设 - 个人手机银行客户突破200万户 月均活跃用户近100万户 市场占比超三分之一[6] - 手机银行渠道半年交易额逾千亿元 线上渠道成为服务主阵地[6] - 运用工行服务 工银微金融小程序等数字工具推进客户分类维护与无接触线上运营[6] 场景生态构建 - 以数字教育场景为突破口 拓展智慧校园项目数百个 服务数十万师生及家长 累计交易额达数亿元[6] - 聚焦农业 物流 养老 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创新金融合作模式 拓展数字金融伙伴[6] - 围绕衣食住行等高频场景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构建开放融合数字生态[6]
2000亿级答卷出炉!解锁“普惠金融看深圳”的工行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7:19
深圳经济发展与小微企业角色 -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 GDP增长超过1万倍 从渔村转变为世界创新高地 [1] - 小微企业是深圳经济最活跃的细胞 驱动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 商事主体超450万户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5万家 [2] - 普惠金融如毛细血管渗透经济肌理 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1][2]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成就 - 普惠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 成为工商银行系统内首家达成此成就的城市分行 [3] - 五年内普惠贷款从200亿增长至2000亿 年均增幅43% 实现规模10倍扩张 [3] - 2024年末普惠贷款增量 增速 客户数增量三项指标在深圳四大行排名"三第一" [3]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与覆盖 - 设立39家普惠金融旗舰网点 19家标杆网点 83家普及型网点 组建50支"普惠青年先锋队" 累计服务超10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3] - 服务嵌入深圳"20+8"产业集群 外贸出海 乡村振兴等重点战略场景 [3] - 形成覆盖科技创新 个体工商户 绿色低碳 涉农领域的全场景服务体系 [5] 场景化服务创新 - 创新"园区e贷"产品 开展进街道 进园区 进协会的"三进"活动 成为深圳金监局"园区贷"首批试点银行 [4] - 针对科技型企业推出"工银兴科贷""南山信e贷"等专属产品 通过智能化评分测额体系提升服务质效 [5] - 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普惠商户贷""鹏叶商户贷"等线上小额信用贷款 基于交易数据和征信信息智能分析 [5] 绿色与农业领域专项服务 - 运用数字信用凭据等工具为绿色低碳领域企业打造个性化融资方案 支持节能环保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5] - 推出"鹏农贷""兴农快贷"等涉农产品 "鹏农贷"已服务超800户农户和900家企业 累计放款150亿元 [5]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建设 - 打造"数据驱动 智能决策 线上化服务"的数字化体系 开发"普惠金融伙伴统一入口"智能匹配产品 [8][9] - 抵押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 单笔业务时长压缩至8小时内 全年为客户经理人均节省41个工作日 [9] - 应用RPA OCR 数字人民币等新技术 实现第三方验签融合和模块化场景快速响应 [9] 生态合作与综合服务 - 与政府共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深化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 建立"见贷即保"批量担保模式 成为深圳市场批量担保规模占比最高的商业银行 [10] - 通过"深圳金服平台""深i企"政府平台投放普惠服务入口 提供结算 代发工资等一揽子服务 [10] - 依托"环球撮合荟""兴农撮合"平台7×24小时提供产品推介和供需对接 举办农业产业 中非农产品等线上线下撮合活动 [11] 相关ETF产品数据 - 食品饮料ETF(515170) 近五日涨跌6.04% 市盈率21.31倍 份额64.1亿份增加78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75.6万元 [15] - 游戏ETF(159869) 近五日涨跌4.38% 市盈率47.28倍 份额52.1亿份增加49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7250万元 [15]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 近五日涨跌7.80% 份额3.3亿份减少2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5125.9万元 [15] - 云计算50ETF(516630) 近五日涨跌10.38% 市盈率138.08倍 份额3.7亿份减少9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205.8万元 [16]
2000亿级答卷出炉!解锁“普惠金融看深圳”的工行样本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7:14
深圳经济发展成就 - 深圳经济特区在45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创新高地 实现GDP超过1万倍的增长 [3]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 - 普惠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 较5年前增长至10倍规模 年均增幅43% [4][6] - 2024年末在普惠贷款增量、增速、客户数增量三项指标上实现深圳四大行排名"三第一" [6] - 累计触达和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10万户 [5] 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建设 - 设立39家普惠金融旗舰网点、19家普惠金融标杆网点、83家普惠金融普及型网点 [5] - 组建50支"普惠青年先锋队" 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5] 场景化金融服务创新 - 创新"园区e贷"产品 开展进街道、进园区、进协会的"三进"活动 成为深圳金监局"园区贷"首批试点银行 [7][8] - 推出"工银兴科贷"匹配科技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性 [9] - 提供"普惠商户贷"等线上小额信用贷满足个体商户"短频急"需求 [10] - 运用数字信用凭据等工具为绿色低碳产业链精准"输血" [11] - 打造"鹏农贷"等特色产品服务涉农领域和乡村振兴 [12] 科技赋能数字化体系建设 - 建立抵押业务全流程一站式线上办理模式 单笔业务时长压缩至8小时内 [14] - 线上化改造为基层客户经理人均节省工作日41天 [14] - 实现第三方验签方式融合运用 落地RPA、OCR、数字人民币等新技术在普惠场景的探索 [14] 生态服务体系建设 - 深化政府性担保合作 创新"见贷即保"模式降低融资成本 [16] - 深化政企平台合作 丰富结算、代发等综合服务 [17] - 依托"环球撮合荟"平台提供7×24小时推介、对接、融资一站式服务 [18]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将普惠金融深度嵌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外贸出海、乡村振兴等重点战略场景 [5] - 围绕科技、绿色、养老、数字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持续发力 [5] - 坚持"全行办"与"走出去"相结合 将"融资、融智、融商"有机融合 [15]
深化金融创新 激发发展活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8-23 02:52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西藏分行通过金融创新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 实体经济和普惠民生 累计投放贷款1792亿元 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6亿元 增幅13.9% 同比多增23.5亿元 增速创历史新高 [1][2][3] 金融产品创新 - 推出"藏宿贷"及"藏宿贷e贷"线上产品 支持旅游业发展 家庭旅馆收入较改造前增长5倍 [1] - 首创"园区e贷"银政担合作模式 满足园区企业资金周转需求 截至7月末投放7460万元 向园区企业提供各类融资余额近3亿元 [2] - 打造"雪域兴农e贷"普惠型涉农信贷产品包 包括"藏鸡贷"、"虫草贷"和"牲畜活体抵押贷" 近三年涉农贷款余额增长近21亿元 年均增速21% [2] 金融服务覆盖 - 在农村设立8家"兴农通"金融服务点 推广"兴农通"App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4] - 组建"高原金融先锋队"服务小队 跨越无人区和海拔6000米以上隘口 为农牧民提供上门金融服务 [4] - 在边防公路和川藏公路沿线为官兵 边民和筑路工人提供金融服务 延伸至强边固防一线 [4] 社会责任履行 - 10余年来选派70名干部开展驻村工作 覆盖阿里革吉县森布村 日土县丁则村等偏远边境村落 [3] - 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捐赠搅拌车 旅游专用车辆 制氧设备和学校阳光房等物资 价值超2000万元 [3] 政策环境支持 - 西藏金融监管局制定《金融强边富民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提出以系统性金融创新筑牢边疆治理金融根基 深化金融创新激发边疆发展活力 [3]
破解涉农抵押担保难题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6
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要针对特色农产品种养融资需求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乡村"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 [1] - 当前涉农小微企业、农户面临融资难问题主要集中在抵押物环节,银行因风险控制要求更看重抵押物覆盖信贷额度,而涉农主体普遍缺乏房产、土地等高价值抵押物 [1] - 各地金融监管部门正通过强化监管引领改善"三农"金融服务,例如湖北秭归县银行开展整村授信解决种植户抵押物不足问题,青海银行机构推出针对藏羊、牦牛等产业的特色金融产品 [1] 抵押融资创新模式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广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等抵押融资贷款,银行需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创新抵押物方式以匹配小微企业、农户融资需求 [2] -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建议通过数据增信和场景适配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例如利用交易流水等数据创新金融产品 [2] - 多地金融机构采用政银担分险模式破解融资难题,如四川眉山市创新蜀担快贷—产业贷、园区e贷等批量化产品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 [2] 乡村产业金融服务深化 - 银行机构需针对县域产业特点深化金融服务创新,确保信贷资源高效投放乡村产业 [3] - 金融机构可探索利用生态资产为"三农"领域授信,将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生态价值转化为可抵押物 [3] - 通过涉农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延伸,以订单、应收账款、仓单等替代传统抵押物,提升经营主体融资可得性 [3]
擎画“科技-产业-金融”新蓝图 书写科技金融的“深圳答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深圳科技创新发展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增速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均居全国城市第二 [2]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2.3%,"20+8"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3]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全国居首,研发投入强度跃升至6.46% [2]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科技金融服务 - 科技型企业融资余额突破1600亿元,服务信贷客户超5000户,近五年融资余额与信贷户数年均增长率分别超20%和70% [4] - 独创"三位一体"特色评审机制,聚焦人才结构、研发能力、知识产权含金量等维度,授信流程最快15个工作日 [6] - 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创产品族群",包括"科知贷"、"研发贷"、"并购贷"等,落地深圳首笔著作权质押融资及广东省首笔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8] 数字化与生态构建 - 数字化平台上线后高效审批新拓展前沿硬科技企业超130户,实现业务全流程数字化 [9][10] - 与深交所联合举办超20场投融资路演,帮助120家中小科技企业对接投资机构,促进"四链融合" [9] - 分支行专业团队协同走访前沿硬科技企业超221户,信贷转化率超60% [7] 产业深度服务案例 - 服务激光全产业链企业,包括LC科技、HMX激光等,形成服务"制造业当家"的金融网络 [6][7] - RWD科技通过数字化模型精准识别,快速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个性化国际结算方案 [10]
工行来宾分行做深做精普惠金融大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6 19:28
普惠贷款业务增长 - 截至2025年5月末普惠贷款比年初增加近17亿元 [1] - 通过普惠贷款支持企业近千户 [1]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采用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方式满足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需求 [1] - 推出新一代经营快贷、种植e贷、链群交易e贷、园区e贷及个人房产抵押消费与经营组合贷款等特色产品 [1] - 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了解融资需求并制定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2] - 为新能源汽车销售企业成功发放120万元经营快贷解决资金紧张问题 [2] 渠道建设与客户触达 -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和企业服务群推送政策解读与成功案例 [3] - 线下通过存量客户口碑推荐和上门走访实现面对面沟通 [3] - 网点放置产品折页、海报及LED显示屏轮播展示普惠金融产品 [3] - 组织小型沙龙活动提升普惠金融宣传覆盖面和客户触达率 [3] 内部能力建设 - 定期组织员工普惠培训形成政策"肌肉记忆" [3] - 打造人人懂普惠的服务网点主动向客户宣讲政策 [3] - 引导客户使用工行普惠小程序进行额度测试和数据补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