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断路器

搜索文档
良信股份20250822
2025-08-24 22:4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41亿元 同比增长25.47%[2] * 扣非净利润2.24亿元 同比增长12.5亿元[3] * 毛利率31.59% 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3] * 净利率10.68% 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1.54亿元 占营收比例6.58%[3] 业务单元表现 * 新能源行业营收占比49% 同比增长39.1%[2][5] * 智能楼宇营收占比13.4% 同比下滑22%[2][5] * 基础设施营收占比14.7% 同比增长14.2%[2][5] * 数字能源营收占比19.7% 同比增长18.9%[2][5] 新能源细分领域表现 * 储能占比接近15% 同比增长超过50%[38] * 风电占比约11% 同比增长75%以上[38] * 光伏占比16% 同比增长约7%[38] * 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超过三倍 占比接近2%[38] * 充电桩业务占比2.5% 同比增长20%以上[38] 市场拓展进展 * 中标阳光风电 华为储能 比亚迪车载接触器等项目 金额500万到2000万元以上[2][5] * 中标国网抽水蓄能项目 西昌到昭通高速公路智能配电项目[5] * 中标长沙达美公馆和海德理想花园智能家居项目 量级千万元以上[5] * 全系列核级认证产品进入核电核心领域[6] * 与住建部合作落地好房子展厅推动智慧人居[6] 数据中心业务 * 聚焦互联网企业(占比60%) 运营商和政企客户[8][9] * 高压直流系统国内领先 电压从400伏向800伏发展[10][11] * 直流断路器价格比交流高1.3到1.5倍 但总体供电成本下降[10][11] * 2025年智算中心收入目标约3亿元[33] * 推出替代合资品牌Oken柜型的国产品牌柜[4][12] 海外市场 * 全年目标1.8亿元[2][7] * 毛利率个位数下降 受区域结构和价格竞争影响[7] * 北美市场交流元件价格0.6元/瓦 是国内0.312元/瓦的一倍[13][15][17] * 已通过北美 俄罗斯和韩国认证 实现小批量供货[4][22] * 海外市场利润率较高 受认证费用和关税影响[20]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杭州湾超级工厂获零碳认证 年绿色发电2000万度 降碳2万吨[6] * 增资汉光电气完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布局[6] * 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开发固态断路器技术[44] * 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有样机问世[44] * 加大对电力电子和软件研发工程师投入 西安团队百余人[44] 未来展望与战略 * 预计未来三年内生增速15%左右[4][27] * 新能源全年增长目标20%左右[39] * 智能楼宇全年降幅预计收窄至20%以内[4][27][39] * 数字能源全年目标保持20%以上增长[39] * 毛利率底线目标30% 净利润底线目标7%-8%[39] * 实施3+1战略:新能源 进口替代 外延式增长和内部能力建设[28]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中低压产品市场占有率约95%[33] * 美欧巨头固态断路器仍处研发阶段 ABB有船用产品[44] * 美国算力规模占全球51% 中国占16%[34] * 服务器功能向GPU模式转变 对断路器控制精准性要求提高[35]
良信股份(002706):业绩符合市场预期,AIDC发展迅猛
东吴证券· 2025-08-24 08: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6.4元/股 [1][9] 核心财务预测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49.94亿元 同比增长17.84% [1][10]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09亿元 同比增长63.22% [1][9][10] - 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6.14亿元和8.14亿元 同比增长20.56%和32.60% [1][9][10] - 2025年预计EPS为0.45元/股 现价对应PE为24.96倍 [1][10] 业务板块表现 - 数字能源板块2025H1收入约4.6亿元 同比增长19% 占比20% [9] - 智算中心收入约2亿元 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9] - 新能源板块2025H1收入约11.5亿元 同比增长39% 占比49% [9] - 光伏/风电/储能营收同比分别增长约7%/75%/50% [9] - 智能楼宇板块2025H1收入约3.1亿元 同比下降23% 占比13% [9] 战略发展进展 - 与华为、中兴、中国维谛深度合作 在智算中心国产化替代领域具备竞争力 [9] - 部分产品已获得UL认证并小批量出货北美维谛 用于AIDC项目 [9] - 研发固态断路器等直流新产品 适配800V HVDC应用场景 [9] - 大力拓展智慧人居和商业地产领域 对冲住宅开工下滑影响 [9] 运营与财务指标 - 2025H1期间费用4.7亿元 同比增长10% [9] - 产品认证费/检验费/专利费同比大幅增长178%/112%/121% [9] -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7亿元 同比增长37.4% [9] - 期末存货5.41亿元 同比增长18% 合同负债0.52亿元 同比增长34% [9] - 2025H1毛利率31.6%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9]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当前股价11.32元 市净率3.18倍 [6] - 总市值127.14亿元 流通市值103.58亿元 [6] - 2025年预测PE 24.96倍 2026年下降至20.70倍 [1][10] - 给予2026年30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16.4元/股 [9]
泰永长征(002927) - 2025年8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7 17:44
产品与技术 - 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产品覆盖中压和低压,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数据中心、医院、场馆等高安全性领域 [2] - 固态断路器主要应用于直流配电场景,包括光储直柔、数据通讯、电网、船舶等,动作时间达数百微秒级,无电弧产生 [2] - 固态变压器处于应用方案论证与市场调研阶段,移相变压器在研发样机阶段,可应用于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电气化船舶等场景 [2] 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重点拓展东南亚、俄罗斯市场,聚焦智能型配电产品、变压器和充电桩,已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并实现少量项目落地 [3] - 外延式发展重点关注机械电气、工业自动化控制(传感器、接触器、互感器等)、电力及仪器仪表等产业上下游领域 [2][3] 投资者关系 - 活动形式为现场会议,参与人员包括中泰证券分析师曾彪、吴鹏,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经理韩海凤和证券事务代表周小菡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8月6日13:30-15:00,地点在深圳市南山区高新中一道长园新材料港F栋4楼会议室 [2]
泰永长征(002927)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13 13:0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12日15:40 - 17:40,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2] - 活动参与人员为投资者网上提问,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黄正乾,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韩海凤,独立董事陈众励 [2] 产品应用领域 - 电源及配电产品在新能源领域应用于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场站建设工程配电系统、逆变器产品内部配电系统、充电桩产品内部配电系统、工业配电(含新能源生产型企业厂房配电系统) [2] - 电源电器类产品在数据中心领域有一定知名度,供货部分运营商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在通讯领域开发出1U型断路器,近三年供货集成商用于各地及部分海外5G基站建设 [7] 数字化与低碳转型 - 公司实施IT数字化及能效管理系统,推进光储充微网建设,实现自身数字化绿色工厂;开发创新数字化产品,提供智能化、数字化产品及系统,通过智能化元器件与软件平台进行能源调控与效率提升,助力客户转型 [2]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处于中低压电器行业,定位中高端品牌,坚持技术创新与品牌战略,在能效管理智慧云平台、固态断路器、智能1U断路器等产品技术上较国内同类产品有显著优势 [3] - 掌握多项低压电器产品核心专利技术,在数字化产品创新技术领先,TYT Future智能云系列软件平台等在国内同类产品中有显著技术优势,率先推出电力电子驱动的固态断路器,在智能配电领域领先,具备提供全领域解决方案能力 [4] 产品特点与优势 - 固态断路器集合多种高端技术,适用于光储直柔、电网、船舶等交流直流系统,动作时间达微秒级别,无电弧,能迅速切断故障电流,提高安全性 [5] - 5G基站专用智能1U断路器集成多种功能,具备高智能化等特点,高度缩小为1U以适应通讯基站机柜要求,有独立运行控制系统,解决传统断路器不足 [6] 战略规划 - 2025年战略聚焦智能电网、数据通讯、智能工业、新能源风光储、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等细分领域,开拓海外市场,坚持创新研发,完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战略客户市场份额 [8][9] - 公司在专注主营业务同时,寻求外延式发展机会,关注智能电网等相关产业上下游纵向拓展 [9] 2024年经营情况与应对措施 - 2024年受宏观环境及建筑行业周期性影响,工程投资建设下降、项目延期,市场竞争加剧、销售价格下降、大宗材料成本上涨、信用减值增加,公司收入和利润同期下降 [9] - 调整战略布局,深耕关键细分行业,优化业绩结构;加大研发创新,固态断路器商业化应用扩展,1U高度断路器市占率领先,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成功应用 [9] - 未来实施“五个一”战略举措:开发战略客户及其服务体系,加速产品线开发和升级,推进质量提升及成本优化,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和绩效改革,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