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2000
搜索文档
大类资产及择时观点月报(2025.10):债市观点发生改变-20251009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09 22:0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总结其中涉及的量化模型与因子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逆周期配置模型**[7] * **模型构建思路**:从逆周期视角出发,采用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作为代理变量,预测未来的宏观环境(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变化方向),并根据不同的宏观环境阶段(Growth, Inflation, Slowdown)选择表现最优的资产构建绝对收益组合[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信用利差预测下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变化方向[7] 2. 使用期限利差预测下个季度的通货膨胀变化方向[7] 3. 根据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的信号组合,将宏观环境划分为 Growth、Inflation、Slowdown 三种阶段[7] 4. 在不同宏观环境下,超配、低配或维持基准配置于特定资产(如沪深300、国证2000、南华商品指数、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7][8]例如,Inflation环境下维持股票基准配置比例(沪深300,20%),并配置30%的南华商品[8] 2. **模型名称:宏观动量模型**[9][13][14]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综合评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利率、风险情绪等多个大类因子下的具体指标(小类因子)的最新变化,对股票、债券、黄金等大类资产在未来一个月的表现进行择时判断,生成正向或负向信号[9][10][13][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为每类资产(如Wind全A、中债国债总净价指数、黄金)设定一组相关的大类因子和小类因子[10][13][14] 2. 每个小类因子有其预设的“影响方向”(1或-1,代表因子值上升对资产价格的正面或负面影响)[10][13] 3. 判断每个小类因子的“最新变化”(1代表上升,-1代表下降,0代表无明显变化)[10][13] 4. 将“影响方向”与“最新变化”相乘,得到每个小类因子的“分项信号”(1, 0, 或 -1)[10][13] 5. 将同一大类因子下所有小类因子的“分项信号”进行汇总(具体汇总方法未明确给出,但结果为大类因子的汇总信号,如1或-1)[10][13] 6. 将所有大类因子的汇总信号再次汇总,得到该资产的“总信号”(1为正向,-1为负向)[10][13] 3. **因子名称:行业复合趋势因子**[14][16][17] * **因子构建思路**:从行业维度构建一个复合指标,作为观察市场整体行情启动的信号,当因子绝对值超过一定水平时,预示市场后续可能上涨;当因子在顶部位置突降时,则可能触发空仓信号[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中指出详细计算方法请参考对应专题报告,因此具体构建过程未在此月报中详细列出[1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逆周期配置模型**:以股债20-80为基准,展示了截至2025年09月30日的累计净值走势图[11] 2. **行业复合趋势因子组合**:在2015年1月至2025年9月期间,累积收益为122.66%,超额收益为48.42%[1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经济增长因子(用于宏观动量模型)**[10][1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PMI、PMI预期误差、工业增加值误差、标普全球中国通用制造业PMI等具体指标的变化来判断经济增长动量,进而影响资产价格[10][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宏观动量模型的一部分,其信号生成过程遵循模型整体规则,即(影响方向 × 最新变化)[10][13] 2. **因子名称:通货膨胀因子(用于宏观动量模型)**[10][1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PPI当月同比、PPI预期误差、CRB指数、CPI当月同比等具体指标的变化来判断通货膨胀动量,进而影响资产价格[10][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宏观动量模型的一部分,其信号生成过程遵循模型整体规则,即(影响方向 × 最新变化)[10][13] 3. **因子名称:汇率因子(用于宏观动量模型)**[10][1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美元中间价等具体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汇率动量,进而影响资产价格[10][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宏观动量模型的一部分,其信号生成过程遵循模型整体规则,即(影响方向 × 最新变化)[10][13] 4. **因子名称:利率因子(用于宏观动量模型)**[10][1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不同期限的中债国债、国开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等具体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利率动量,进而影响资产价格[10][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宏观动量模型的一部分,其信号生成过程遵循模型整体规则,即(影响方向 × 最新变化)[10][13] 5. **因子名称:风险情绪因子(用于宏观动量模型)**[10][1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Wind全A前一个月收益率、Wind全A前一个月波动率(滚动6个月)变化等具体指标来判断市场风险情绪,进而影响资产价格[10][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作为宏观动量模型的一部分,其信号生成过程遵循模型整体规则,即(影响方向 × 最新变化)[10][13] 6. **因子名称:基本面因子(用于黄金择时)**[1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预期通胀、实际利率、全球负收益债规模、美国M2等具体指标来判断黄金的基本面情况[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具体信号生成方法未明确给出,但直接给出了分项信号(1或-1)[14] 7. **因子名称:持仓因子(用于黄金择时)**[1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CFTC掉期商持仓、CFTC管理基金持仓等具体指标来判断市场参与者持仓变化[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具体信号生成方法未明确给出,但直接给出了分项信号(1或-1)[14] 8. **因子名称:技术因子(用于黄金择时)**[1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伦敦金10月均线、伦敦金20月均线等具体技术指标来判断黄金价格趋势[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具体信号生成方法未明确给出,但直接给出了分项信号(1或-1)[1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复合趋势因子**:根据2025年9月底数据,因子值为-0.30[17]上月(2025年9月)因子发出正向信号,同期Wind全A收益率为2.80%[17]
基于宏观风险因子的大类资产轮动模型绩效月报20250731-20250806
东吴证券· 2025-08-06 18:00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时钟+拐点改善法"大类资产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宏观风险因子(经济增长、通胀、利率等)的状态判断,通过投资时钟规律和相位判断法优化拐点识别,动态调整大类资产配置[8][16][2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宏观因子状态判断**: - 使用因子动量法:$$M o m e n t u m_{t}=X_{t}-\frac{1}{3}(X_{t-1}+X_{t-2}+X_{t-3})$$,连续两期同向则确认状态[16] - 相位判断法:以38个月周期拟合因子,根据相位区间(上行/下行/顶部/底部)调整状态[21][22] 2. **资产得分计算**:根据投资时钟规则(如复苏期股票得2分,债券得-2分)汇总各资产总得分[14][15] 3. **风险预算调整**:初始风险配比为1:1:1:0.5:0.5(大盘股:小盘股:债券:商品:黄金),每正/负1分则配比翻倍/减半[24] - **模型评价**:融合短期趋势与拐点预判,在收益、风险控制和回撤方面表现优秀[26][27] 2. **因子名称**:宏观风险因子体系(经济增长、通胀、利率、汇率、信用、期限利差)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宏观指标或资产组合合成,刻画经济周期不同维度的风险[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经济增长因子**:工业增加值同比、PMI等指标经HP滤波后波动率加权[8] - **利率因子**:中债国债与货币基金指数等权组合的净值同比收益率[8] - **汇率因子**:上海金与伦敦金现多空组合的净值同比收益率,直接标价法下上升代表人民币贬值[8] - **信用因子**:AAA企业债与国债久期中性组合的净值同比收益率,利差走阔代表紧信用[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时钟+拐点改善法"模型**: - 年化收益率:9.93%[27] - 年化波动率:6.83%[27] - 夏普比率:1.45[27] - 最大回撤率:6.31%[27] - 胜率:73.08%[2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注:报告中未单独测试因子效果,仅作为模型输入,故无独立回测数据) 关键方法补充 - **投资时钟规则**: - 增长—通胀时钟:复苏期股票/商品得分高,衰退期债券/黄金得分高[9][15] - 利率—信用时钟:紧利率宽信用阶段股票得分高,宽利率阶段债券得分高[10][11][15] - **相位判断法优化**:通过38个月周期拟合减少拐点滞后,提升状态切换准确性[21][22]
基于宏观风险因子的大类资产轮动模型绩效月报20250531-20250610
东吴证券· 2025-06-10 22:0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时钟+拐点改善法"大类资产轮动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宏观风险因子(经济增长、通胀、利率、信用、汇率、期限利差)的状态判断,通过投资时钟规律和相位判断法优化拐点识别,实现大类资产配置轮动[8][16][23]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宏观因子构建**: - 经济增长因子:工业增加值同比、PM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经HP滤波处理后波动率倒数加权[8] - 通胀因子:PPI同比、CPI同比,经HP滤波后波动率倒数加权[8] - 利率因子:中债国债总财富指数与货币基金指数等权组合净值同比[8] - 汇率因子:上海金与伦敦金现多空组合净值同比[8] - 信用因子:企业债AAA指数与国债总指数久期中性组合净值同比[8] - 期限利差因子:中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久期中性组合净值同比[8] - **状态判断方法**: - 因子动量法:$$Momentum_{t}=X_{t}-\frac{1}{3}(X_{t-1}+X_{t-2}+X_{t-3})$$,连续两期同向确认状态[16] - 相位判断法:38个月周期正弦波拟合,划分上行/下行/顶部/底部区域,结合趋势调整状态[21][22] - **资产配置规则**: - 初始风险配比:大盘股:小盘股:债券:商品:黄金=1:1:1:0.5:0.5[24] - 根据宏观因子得分调整配比:每+1分则风险配比翻倍,每-1分则减半[24] **模型评价**:融合短期趋势与周期拐点识别,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实现稳定收益[27] 2. **模型名称**:投资时钟模型(增长-通胀时钟、利率-信用时钟)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美林时钟理论,统计不同宏观状态下大类资产表现规律[9][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增长-通胀时钟**:划分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四象限,统计资产表现(如复苏期股票+2、债券-2)[9][15] - **利率-信用时钟**:划分宽/紧利率与信用组合,统计资产表现(如紧利率宽信用期股票+2、债券-2)[11][15] - **资产观点量化**:设置-2至2档位评分,结合汇率/期限利差因子调整[14][15]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时钟+拐点改善法"模型**(2011-2023年): - 总收益率:242.45% - 年化收益率:9.93% - 年化波动率:6.83% - 年化夏普比率:1.45 - 最大回撤率:6.31% - 胜率:73.08%[27] 2. **基准等权组合**: - 总收益率:83.59% - 年化收益率:4.78% - 年化波动率:10.99% - 年化夏普比率:0.43 - 最大回撤率:20.63%[2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宏观风险因子体系(经济增长、通胀、利率、信用、汇率、期限利差)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宏观指标或资产组合构建反映经济状态的代理变量[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经济增长因子**:工业增加值同比、PMI等指标HP滤波后加权 $$X_{growth} = w_1 \cdot HP(PMI) + w_2 \cdot HP(工业增加值)$$ 权重$w_i$为波动率倒数[8] - **利率因子**:中债国债指数与货币基金指数等权组合净值同比[8] - **汇率因子**:上海金与伦敦金现多空组合净值同比[8]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报告中未单独列出因子回测指标,仅展示模型整体效果) 最新配置示例(2025年5月) - **风险配比**:大盘股:小盘股:债券:商品:黄金=1:1:0.25:2:1[30] - **实际配置比例**:债券69.95%、商品12.84%、黄金8.9%[34] - **当月收益率**:-0.29%(基准0.3%)[30] 关键方法论补充 - **相位判断法**:38个月周期正弦波拟合,窗口50个月,划分相位区间[21] - **拐点优化逻辑**:动量法为主,相位法辅助判断拐点[22]
总量“创”辩第103期:关税战后的全球资产余波
华创证券· 2025-05-26 22:03
宏观分析 - 预测出口指导投资框架脆弱,出口误判10个百分点,或致PPI/工增误判2个百分点左右,影响企业利润3 - 4个百分点、GDP误判0.4 - 0.5个百分点[13] - 判断出口核心是预测转港率,其依赖全球需求稳定性,与美国进口增速高度相关,美国占全球总进口的15% - 16%、占全球最终消费品的1/3左右、占全球贸易逆差的60%左右[14] - 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率大概率小于美国,未来资产价格波动率或小于国内经济数据波动率,中期风险是否消失尚早[16][17] 策略建议 - 市场短期区间震荡,重结构轻方向,可采用红利底仓 + 小盘成长哑铃配置[19][22] - 红利资产关注银行、港口等,小盘成长关注科创50、北证50等及自主可控行业[22] 固收市场 - 关税谈判后,短期数据利空债市,内生经济动能未现拐点,双降后资金价格中枢大概率平稳[23][25] - 债市聚焦资金价格变化,关注正carry品种机会,短期做多空间受限,可围绕1.68%波段操作[26][27] 美债分析 - 5月以来,10年期美债利率从4.16%升至4.50%,30年期美债利率从4.67%升至5.03%,受养老基金配置变化、通胀风险、美元贬值风险影响[28] 金工观点 - A股综合模型看空,港股成交额倒波幅模型看多,后市A股偏中性震荡、港股看多[33][34][40] - 本周股票型基金总仓位90.83%,较上周降76个bps,混合型基金总仓位73.66%,较上周升120个bps[35] 金融改革 - 公募改革从七个方面入手,包括重塑利益一致性、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等[42]
策略周聚焦:杠铃依旧:旧红利与新成长
华创证券· 2025-05-25 22:45
报告核心观点 - 大势研判从布局黄金坑到震荡判断,当下重结构、轻方向 [2][9][11] - 2025 年至今杠铃领涨,价格低位下大盘成长 EPS 弹性和股息率贡献不及小盘成长和大盘价值 [3][9][19] - 旧红利方面,绝对收益资金寻求的红利资产需股息主导回报且 EPS 稳定性要求更高 [4][9][28] - 新故事方面,剩余流动性宽松下资金流向小盘成长筹码分散主题,呈现新兴概念快速轮动 [4][9][29] - 配置上维持年度策略,牛市上半场金融再通胀,采用红利底仓 + 小盘成长哑铃配置 [5][10][41] 从布局黄金坑到震荡判断,当下重结构、轻方向 - 过去近两个月华创策略观点明确,从看好黄金坑配置机会到判断市场进入不同阶段,再到认为二季度市场区间震荡 [11] - 指数短期维持区间震荡,向下有国家队资金托底,向上基本面和政策仍需等待,后续应重结构配置、轻方向 [2][11] 旧红利与新故事 2025 年至今行情 - 单风格指数表现为小市值、低估值占优,业绩影响较小,市值与成长价值风格指数杠铃风格显著 [19] - 宏观价格低位下,大盘成长业绩弹性预期较小盘成长不足,估值弹性两极分化,稳定收益层面也较大盘价值偏弱 [3][19][22] 旧红利 - 价格低位环境下,为股东带来持续稳定股息回报的资产占优,今年红利行情并非单纯看股息率高低 [4][28] - 中长线资金寻求的红利资产需具备股息主导投资回报属性,且 EPS 稳定性要求显著高于弹性 [4][28] 新故事 - 今年杠铃行情另一端围绕小盘成长主题轮动,资金围绕人少的地方增配,呈现“新故事”属性 [4][29] - 背后是剩余流动性宽松支撑,资本市场资金充裕,追求新兴主题概念估值空间 [4][29] 配置:牛市上半场金融再通胀,维持红利底仓 + 小盘成长哑铃配置 整体思路 - 维持年度策略看法,牛市上半场金融再通胀,当前仍处此阶段,在观测到 PPI 显著修复前,维持红利底仓 + 小盘成长哑铃型配置 [5][10][41] 红利资产 - 通胀未回归,红利资产凭借稳定自由现金流创造保障分红能力及股东回报 [5][10][42] - 提供三个视角关注方向,包括稳定视角、改善视角和进攻弹性视角 [42] 小盘成长 - 货币宽松扩张剩余流动性,小盘成长行情或将进一步加强 [5][10][46] - 关注科创 50、北证 50、国证 2000、微盘股,行业关注自主可控领域 [5][10][46]
北交所,突然大异动!发生了什么?
券商中国· 2025-05-22 12:14
北交所及微盘股市场异动 - 北证50指数一度跌近6%,北交所266股中仅15只上涨,微盘股指数同步大幅下跌[1] - 下跌主因分析:中证2000成交占比超3月高点,微盘股出现显著超买信号,市场量能不足导致拥挤交易修正[1][2] - 资金流动性:两融净流入收缩,股票型ETF流出规模扩大,股权融资和产业资本净减持放大[2] 美国财政及全球市场影响 - 美财长警告财政资金8月耗尽,3条缓解路径(提升债限/关税加码/债务重组)均可能推高美债利率[1] - 美国上半年财政缺口约2万亿美元,依赖政府现金和非常规措施支撑[2] - 4月美国"对等关税"引发股债汇三杀,美债信用受质疑导致利率快速上行[3] 日本市场风险传导 - 日本长端利率因首相发言明显上升,冲击全球风险偏好,但中金认为影响或逐步消退[3] - 日本央行可能临时增加购债维稳市场,政府财政状况边际改善降低国债风险[3] A股市场现状与展望 - 5月第二周起持续震荡,个股普跌(4400只下跌)但上证指数保持强势,成交量不足制约行情[4] - 摩根大通预测:MSCI中国指数基本目标80点,沪深300基本目标4150点,乐观情景分别达89点和4420点[4] - 中国经济结构:出口贡献减弱,消费和投资因政策支持增强,提振消费仍需政策加码[4][5] 中国政策与经济调整方向 - 财政政策:中央仍有扩张空间支持稳增长,货币政策需进一步降息降准[5] - 金融稳定优先项:2024年9月后聚焦稳定地产和资本市场[5] - 经济再平衡:扩大内需和消费列为经济工作任务之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