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处理单元(GPU)

搜索文档
黄仁勋:AMD做法让人意外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09 10:34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本文编译自CNBC 。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周三表示,他对AMD公司在本周早些时候宣布的数十亿美元合作协议中, 将其10%的股份出售给OpenAI感到意外。 "考虑到他们对下一代产品如此兴奋,这真是富有想象力、独一无二且令人惊讶,"黄仁勋在接受 CNBC旗下Squawk Box节目采访时表示。"我很惊讶他们在公司尚未建成之前就放弃了10%的股份。 不过,我想,这很聪明。" 当被问及OpenAI将如何为与英伟达的交易筹集资金时,黄仁勋表示:"他们还没有钱。" "他们首先要通过收入(收入正在呈指数级增长)、股权或债务来筹集资金,"黄仁勋说道,"他们给 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在时机成熟时与其他投资者一起投资。" 黄仁勋补充道,在英伟达此前投资过OpenAI之后,"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追加投资。" 黄仁勋还证实了英伟达参与了xAI的最新一轮融资。据彭博社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这家人工智能 初创公司正寻求筹集约200亿美元。据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英伟达将投资20亿美元。 OpenAI和AMD于周一达成协议,OpenAI承诺在未来几年内购买价值6千兆瓦的芯片, ...
英伟达的AI投资版图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28 09:05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 内容编译自cnbc 。 本周,英伟达表示将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这笔交易凸显出自2022年生成式AI问世以来,这 家芯片制造商的投资组合已变得多么庞大。 就在这笔交易达成的一周前,英伟达刚刚承诺向其曾经的竞争对手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此前, 该公司还宣布计划向自动驾驶汽车初创公司Wayve投资5亿美元,并向英国云服务提供商Nscale投 资5亿英镑(约合6.677亿美元)。 英伟达的这轮投资狂潮凸显出,这家芯片制造商已晋升至硅谷的顶端。它提供资金和其备受追捧的 人工智能芯片的使用权,以换取股权和对一些最热门AI初创公司发展方向的洞见。 如果对OpenAI的全部投资完成(预计将在未指明的年限内完成),这将是英伟达有史以来最大的 一笔投资。 英 伟 达 在 8 月 份 的 一 份 财 务 文 件 中 披 露 , 其 持 有 的 公 开 交 易 证 券 价 值 为 43.3 亿 美 元 , 其 中 包 括 Applied Digital、Arm、CoreWeave、Nebius Group、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和We ...
华尔街发明“永动机”?英伟达、OpenAI、甲骨文实现千亿美元循环
金十数据· 2025-09-24 12:08
在OpenAI和英伟达公司帮助掀起全球人工智能狂潮三年后,这两家公司正联手为一个成本更高的发展阶段铺平道 路,而这笔交易迅速重新点燃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在人工智能热潮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些担忧在不同程度上一直伴随着英伟达。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这家芯片制 造商在2024年参与了超过50宗对人工智能公司的风险投资交易,并且今年的速度有望超过这个数字。其中一些公 司,包括人工智能模型制造商和云服务提供商,随后又用这笔资金购买英伟达昂贵的图形处理单元(GPU)。 但Rasgon说,这次对OpenAI的投资规模"似乎让所有其他投资都相形见绌"。 Rasgon写道,这笔交易"可能会比我们之前看到的更猛烈地加剧这些担忧,并(或许是理所当然地)引发对该行动 背后动机的担忧。"他补充说,英伟达曾表示,对OpenAI的投资不会用于任何"直接购买"英伟达产品的行为。 华尔街"永动机" 甲骨文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已签署数千亿美元合同,向OpenAI和其他少数大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这推动其股价 飙升,并使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成为全球首富之一。 英伟达周一表示,将向OpenAI投资高达10 ...
英特尔暴涨30%!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后,压力给到台积电、AMD…
观察者网· 2025-09-18 23:43
【文/观察者网 王一】9月18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在其官网上发公告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入股美 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并共同开发用于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的芯片。 英国路透社称,交易完成后,英伟达将成为英特尔最大的股东之一,这对近几年挣扎着试图扭亏为盈的 英特尔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美国彭博社指出,这一出人意料的投资似乎意在帮助陷入困境的竞争对 手,曾经被英特尔边缘化的英伟达,如今不仅在人工智能(AI)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还反过来向 老牌巨头提供资金并带来关键技术支持。 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一度猛涨超30%,英伟达股价也上涨3%左右。 9月18日,英特 尔股价一度上涨超30%。 截图 根据公告,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认购英特尔普通股。这一价格略低于英特尔17日的收盘价 每股24.90美元,但高于美国政府上个月收购英特尔股份时支付的每股20.47美元的价格。17日收盘时, 英特尔市值为1160亿美元,这意味着英伟达投资50亿美元持有的英特尔股份在4%左右。 作为合作的一部分,英特尔还将在新一代个人电脑芯片中采用英伟达的技术,并为基于英伟达硬件打造 的数据中心产品提供处理器。但双方并未 ...
联发科2纳米芯片已完成流片 将于明年底量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2:17
联发科2纳米芯片技术进展 - 公司首款采用台积电2纳米制程的旗舰系统单芯片已成功完成设计流片,预计明年底进入量产 [1] - 流片标志着芯片设计阶段基本完成,进入制造验证环节 [1] - 台积电2纳米制程首次采用纳米片电晶体结构,逻辑密度较N3E制程增加1.2倍,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高达18%,相同速度下功耗减少约36% [1] 先进制程的行业意义与竞争 - 更小的纳米制程意味着晶体管体积更小、密度更高,芯片性能更强 [1] - 2纳米制程可为端侧大模型、生成式AI、高性能计算等应用提供保障 [1] - 高通和联发科的新一代旗舰SoC目前主要采用台积电3纳米制程,随着2纳米工艺成熟,竞争将延伸至更先进平台 [2] 成本挑战与市场格局 - 一枚2纳米制程晶圆的成本约为3万美元,苹果、英伟达等厂商需在性能与成本间取舍,成本可能传导至消费者 [1] - 台积电为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生产核心芯片,包括iPhone的A系列处理器和英伟达的AI GPU [2] - 2025年第一季度联发科在全球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份额为36%居首,高通以28%排第二,苹果以17%排第三 [2]
股价大涨超7.6%!“亲儿子”CoreWeave获得英伟达63亿美元订单
美股IPO· 2025-09-16 08:19
根据协议条款,英伟达有义务购买CoreWeave截至2032年4月的剩余未售算力容量。CoreWeave表 示将在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时披露完整协议副本。今年3月IPO以来,CoreWeave一度飙涨390%至187 美元。周一股价盘中涨逾8.4%,最终收涨7.6%,报120.47美元。 CoreWeave的商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英伟达,它通过采购数十万个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 (GPU),再将其算力租赁给客户。 这种依赖关系在其IPO招股说明书中曾被列为风险因素,当时其基础设施中的所有GPU均来自英伟 达。 CoreWeave披露获得来自英伟达的至少63亿美元订单,这份新订单是基于双方在2023年达成的一项 协议。 9月15日, CoreWeave在一份文件中表示,根据协议条款,英伟达有义务购买CoreWeave截至2032 年4月的剩余未售算力容量。CoreWeave表示将在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时披露完整协议副本。 据媒体报道,CoreWeave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 该协议反映了CoreWeave在加速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方面发挥的规模、信任和关键作用。 今年3月以来,CoreWeave从IPO价格40美元一度 ...
CoreWeave获得英伟达63亿美元订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08:02
核心交易 - 英伟达与CoreWeave签订63亿美元算力采购协议 [2] - 协议要求英伟达购买CoreWeave截至2032年4月的剩余未售算力容量 [2] - 完整协议副本将在CoreWeave第三季度财报中披露 [2] 商业模式 - CoreWeave业务模式高度依赖英伟达GPU供应 [2] - 公司通过采购数十万个英伟达GPU构建算力基础设施 [2] - 将算力资源以租赁形式提供给客户使用 [2]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达12.1亿美元 同比增长207% [2] - 同期净亏损2.905亿美元 [2]
CoreWeave获得英伟达63亿美元订单,股价大涨超7%
华尔街见闻· 2025-09-16 05:16
核心交易 - CoreWeave获得英伟达至少63亿美元订单 该订单基于2023年协议且涵盖至2032年4月的剩余未售算力容量[1] - 公司计划在第三季度财报中披露完整协议副本[1] - 该协议体现CoreWeave在全球AI创新中的规模与关键作用[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自3月IPO价格40美元最高上涨390%至187美元 但曾回落至90美元以下[1] - 最新交易日股价盘中上涨8.4% 收盘上涨7.6% 市值接近590亿美元[1] 商业模式 - 商业模式高度依赖英伟达GPU 通过采购数十万个GPU后向客户提供算力租赁服务[4] - 所有GPU均来自英伟达 该依赖关系被列为IPO风险因素[4] - 同时获得英伟达战略支持 截至6月30日英伟达持有约7%的A类股[4] 客户合作 - 与OpenAI达成五年期价值高达119亿美元的合同[6] - 为谷歌和微软等云巨头提供额外算力容量以满足AI需求[6]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达12.1亿美元 同比增长207%[7] - 同期净亏损2.905亿美元 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7] - 英伟达长期订单缓解市场对收入稳定性的担忧[7]
英伟达预警:AI热潮后增长放缓,芯片巨头面临新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8-29 00:25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销售额预计达540亿美元 符合华尔街预期但低于部分分析师超过600亿美元的乐观预估[1] - 上一季度销售额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但为两年多来最小百分比增幅[2] - 年内股价涨幅35% 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1] 增长趋势与市场预期 - 人工智能领域两年高速增长后增速或将放缓[1] - 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60多亿美元但增长幅度收窄[2] - 年销售额有望达2000亿美元 预计2028年将超过3000亿美元[9] 业务战略与市场地位 - 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广泛领域应用 提供整机/网络设备/软件/服务等多元化产品[1] - 图形处理单元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应用 创造加速计算新时代[6] - 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 预计占芯片行业总收入约三分之一[9] 客户结构与依赖风险 - 增长依赖少数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 微软和亚马逊等约占销售额一半[1] -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预计达3-4万亿美元[1] 历史发展轨迹 - 32年发展从小众企业崛起为科技行业佼佼者[6] - 早期依靠向电脑游戏玩家销售图形处理器[6] - 曾长期生存在英特尔等巨头阴影之下[6]
高盛(Goldman Sachs)《AI时代的动力》研究报告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8-26 17:13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革命面临的最紧迫瓶颈是电力基础设施而非资本或技术 电力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和规模 AI未来将由能源需求驱动[2] 基础设施范式转变 - 生成式AI改变数字基础设施格局 AI数据中心依赖高能耗GPU 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160%[3] - AI数据中心成本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计算设备成本是物理建筑的3-4倍 颠覆传统房地产融资模式[3] - 数据中心空置率降至3%历史新低 超大规模计算公司预计到2027年在AI领域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3] 电力挑战 - 美国电网基础设施平均已有40年历史 未考虑AI带来的爆炸性需求增长 电力供需出现结构性错配[4] - 天然气发电厂建设周期需5-7年 可再生能源无法提供稳定基本负荷电力 核能被视为长期解决方案[4] - 科技公司采用多层次解决方案:短期依赖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组合 长期关注核能 微软已签署协议重启关闭核反应堆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被积极探讨[4] - 为规避电网连接等待 部分公司采用"表后"方案 在数据中心现场自建微电网或毗邻发电厂建设[4] 地缘政治与资本需求 - 数据中心成为新时代地缘政治工具 类似"大使馆"的战略联盟作用 美国国内扩张可能面临瓶颈 需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5] - 预计到2030年数字基础设施和电力领域需约5万亿美元资金 催生创新融资解决方案包括合资企业、私募信贷及公私合作模式[5] - 行业需要提供资本可用性和定价确定性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支持数据中心规模扩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