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资产ETF
icon
搜索文档
“各种打脸”的上半年,“全天候”崛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6-21 11:07
多元化投资策略表现 - 法国兴业银行多资产投资组合正迎来自2008年以来最强劲的上半年表现 [1][2] - 风险平价策略上涨约6% Astoria Portfolio Advisors多资产ETF以黄金为最大持仓 今年涨幅超过10% [2] - 除美加以外发达市场股票上涨14% 彭博大宗商品指数飙升8% 黄金飙涨近30% [3] 传统集中投资策略受挫 - 标普500指数较1月初仅上涨1 5%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基本持平 政府债券指数回报率仅3% [3] - 集中投资策略在数月市场波动中受挫 战略冷漠态度反而获得回报 [1][3] - 投资者开始转向全天候投资组合建设 从集中押注转向多元化配置 [1][4] 资金流向与资产配置变化 - 表现最佳ETF涵盖黄金 比特币 海外股票 短期国债等广泛资产类别 [5] - 股票ETF6月吸引560亿美元资金 超过5月和4月总和 跨资产流动总额达5230亿美元 [5] - 美国投资者传统上抗拒持有非美资产 但正逐步接受多元化配置理念 [4][5] 市场环境与投资逻辑转变 - 宏观背景快速变化 多元化策略帮助保住收益 集中策略仅在牛市有效 [4] - 关税 财政政策 通胀担忧 地缘冲突等不确定性推高多元化需求 [3] - 投资逻辑从"Mag 7"例外主义转向分散风险 被忽视资产重新获得关注 [1][3]
深交所谭永晖:深市ETF规模破万亿,持有户数达465万户
新浪财经· 2025-05-21 17:47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核心观点 -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中国ETF市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随着新"国九条"和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政策出台 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A股投资性价比凸显 [1][2] - ETF成为深市基金主力军 规模占比超90% 已突破万亿大关 2024年吸引增量资金超3600亿元 持有户数达465万户 同比增长43% [1] - 香港市场表现亮眼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 成为全球表现最佳股指之一 显示市场对中国创新潜力的重新评估 [3] ETF市场发展现状 - 深市ETF规模突破万亿 2024年增量资金超3600亿元 持有户数465万户 同比增43% [1] - 99%的ETF已配备流动性服务商 2024年推动26只ETF调低费率 预计年让利超10亿元 [2] - 深股通与ETF纳入门槛由15亿元降至5亿元 标的ETF达88只 规模占深市ETF超50% [2] 产品创新与制度优化 - 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发展宽基指数 同时丰富产品品类 推出深港/深日/深新ETF互通 互挂产品达11只 [2] - 储备股债混合ETF、科创债ETF、REITsETF等大类资产配置工具 研究宽基和行业主题ETF期权产品 [2] - 将深股通ETF纳入门槛降低至5亿元 扩大标的覆盖范围 满足境内外投资者跨境配置需求 [2] 市场机遇与投资策略 - 资产再配置背景下 ETF凭借高流动性和低成本优势 成为资产配置关键工具 [3] - 建议通过ETF捕捉亚洲与中国机遇 在美元走弱环境下灵活组合 平衡长短期投资目标 [3] - 香港市场表现亮眼 恒生科技指数涨18% 显示中国创新潜力被低估后的价值重估 [3]
又有新指数发布,多资产ETF渐行渐近
中国基金报· 2025-05-11 20:41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在密切关注多资产ETF的进展,希望能够进入首批试点名单。 多资产ETF渐行渐近 【导读】又有新指数发布,多资产ETF渐行渐近 今年年初发布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首提"研究推出多资产ETF",相关 创新产品开始快速筹备。继中证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之后,中证指数公司近日发布三个股债恒定 比例指数系列,为基金公司布局多资产ETF提供更多标的。 多个多资产ETF 标的指数发布 近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于5月14日正式发布中证A500交易所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中证现金 流交易所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和中证红利低波交易所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业 绩比较基准与投资标的。 据中证指数公司介绍,上述三个指数系列均包含股债两类资产,其中股票资产分别选取中证A500指 数、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和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债券资产选取交易所国债及政金债组合,每个 系列均采用恒定比例进行股债资产配置。 今年年初,中证指数公司曾发布中证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国证指数公司迅速跟进,于3月 31日发布国证自由现金流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 多资产ETF将给投资者 ...
事关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4-11 12:18
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核心观点 - 中长期资金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当前A股政策面、基本面和市场结构变化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新机遇 [1] - 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体现在宏观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升(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持续回升)及科技产业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1] - 新"国九条"实施一年来 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已有效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助力构建"长钱长投"生态 [1] - 深交所正制定工作方案 从产品供给、制度优化、服务对接三方面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 [1] 产品端举措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加强信息披露、分红、减持监管 鼓励公司回购增持及市值管理 [2] - 支持重大战略领域创新债券发行 优化创业板、深证100等指数编制方法 [2] - 扩充红利低波产品矩阵(如自由现金流策略) 推动多资产ETF等中低风险品种落地 研究宽基与行业主题ETF期权储备 [2] 制度端优化 - 便利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新股发行与定增 完善ETF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机制 [2] - 引入更多ETF流动性提供机构 推进跨市场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改造 [2] - 推动ETF期权纳入QFII/RQFII投资范围 引导开发期权资管产品 [2] 服务端创新 - 通过"ETF大讲堂(机构专场)"和"走进上市公司"活动向机构传递政策服务 [3] - 拓展养老定投、教育定投等场景化策略 推动行业从单一产品推广转向组合策略推广 [3]
又见新面孔!石油、煤炭、机械制造公司“扫货”热门ETF
券商中国· 2025-03-04 17:12
新型机构投资者涌入ETF市场 - 近期三只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现非传统金融机构投资者,包括常州中油石油销售公司(持有500万份)、灵石恒铭能源公司(持有3000万份,占比2.11%)、马特马克工业集团(持有1000万份)[2][3][4] - 这些投资者来自油气贸易、煤炭销售、机械制造等行业,显示ETF投资者多元化趋势加速[2][3][4] - 其他非传统投资者还包括水产、消防、网络科技等企业,如融通中证诚通央企红利ETF前十大持有人中的北京中消长城消防安全工程公司和吉林省鑫泽网络技术公司[4] ETF投资者多元化推动产品创新 - 2023年以来ETF规模已逼近3.8万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近2.9万亿元,数量接近900只[5] - 投资者多元化促使基金公司探讨多资产ETF,中证指数公司已发布中证红利低波股债恒定比例指数系列(权益比例10%-30%)[8] - 多资产ETF可满足投资者在债券收益率走低和股市低迷时的配置需求,涉及股票、债券、商品、REITs等多品种[8][9] 基金专户产品参与ETF投资 - 创金合信鼎泰150号计划持有博时上证科创板综合ETF逾900万份(第三大持有人)和鹏华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超1000万份(第三大持有人)[5][6] - 创金合信鼎泰33号计划持有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ETF逾1000万份(第四大持有人)[6] - 专户产品加入显示机构投资者对ETF工具的认可度提升[5][6] 市场环境与政策支持 - 2024年被动基金规模超越主动基金,叠加市场教育使个人投资者加速配置ETF[6] - 政策面多次提及发展指数基金,2024年9月底行情中"指数不输个股"现象强化投资者信心[6] - 无风险利率下行和信用债ETF审批难问题推动多资产ETF成为新解决方案[8]
资产配置|多资产ETF的海外经验与国内展望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2-28 08:18
文 | 刘笑天 刘方 杨洋 赵文荣 王子雄 资产配置难度不断提升背景下,需求侧的稳健收益目标驱动叠加供给侧的丰富底层工具储备,国内 多资产ETF有望迎来发展契机。从海外经验来看,多资产ETF经历了从"分散化"到"策略化"再 到"另类化"三个阶段,整体规模占比较低,但近年来增速有所提升。展望来看,预计国内多资产 ETF发展不同阶段也将有不同侧重,初期阶段以挂钩业绩表现稳健、配置模型清晰易懂的配置指数 为主,发展阶段以依托较复杂配置模型、迎合特定场景化需求的配置指数为主,成熟阶段以涵盖类 型丰富的多资产、多策略配置指数为主。 ▍ 多资产ETF有望迎来发展契机。 需求侧,无风险收益中枢下行叠加高波动环境,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站式、低费率的多资产配置工 具;供给侧,多资产配置指数布局较为完备,国内ETF种类不断丰富,规模也迎来高速增长。因 此,在资产轮动速度加快、资产配置难度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挂钩配置指数的多资产ETF有望迎 来发展契机。 ▍ 海外多资产ETF发展历程:从"分散化"到"策略化"再到"另类化"。 美国多资产ETF市场的发展最为成熟,但在整体ETF市场中占比仍较低,截至2 0 2 5年1月,美国 多资产ET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