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LCD

搜索文档
杉杉股份研发破10亿创新高 双主业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0:58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0.37亿元,同比增长19.43%,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55%的历史新高 [1] 负极材料技术突破 - 公司在石墨快充负极领域批量供应6C超充动力负极、低膨胀长寿命石墨等产品,新一代超充石墨具备兆瓦级闪充能力,循环寿命突破15000圈 [2] - 硅基负极方面开发均相沉积技术,高压实硅碳负极通过海内外认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拓孔低膨胀、多孔快充等系列产品 [2] - 第四代高压密硬碳负极通过缺陷调控技术提升钠电能量密度,已应用于钠电、锂电及超级电容领域 [3] 偏光片业务进展 - LCD偏光片保持大尺寸优势,中小型产品份额提升,运用低阻抗、广视角技术满足轻薄化需求 [4] - OLED偏光片实现产业化,开发大/中小尺寸产品,高雾度、低反射技术应用于终端,电视用产品稳定出货,手机/显示器产品量产出货 [4] - 车载偏光片提供低阻抗、广视角解决方案,收购LG化学SP业务带动需求增长 [5] 专利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4年底负极材料授权专利334项,偏光片授权专利1243项,两大产业均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 [5]
科技行业2025年6月金股推荐
长江证券· 2025-06-02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江科技(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2025年6月金股推荐,包括电子的TCL科技、兆易创新,计算机的海光信息、科大讯飞,通信的天孚通信、英维克,传媒的巨人网络、上海电影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子行业 - TCL科技业务多点开花,大尺寸lcd量价齐升、LG并表、T6&T7主体少数股权回购、T9放量、存量产线折旧拐点、光伏与oled业务减亏,整体PE估值进入深度价值区间,叠加主动权益欠配,有望得到更多市场关注 [10] - 兆易创新基本面稳健向上,定制化存储可期。NOR Flash持续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SLC NAND Flash提升24nm工艺制程节点占比,DRAM处于涨价周期,定制化DRAM卡位一线梯队,MCU向车规及家电市场持续突破 [10] 计算机行业 - 海光信息是国产高端CPU和AI芯片领军企业,高端通用CPU性能领跑国内,采用x86架构生态兼容优势凸显,切入工作站等类PC领域,AI芯片跻身国内第一梯队,采用GPGPU架构且软件平台高度兼容CUDA生态,已进入业绩爆发期,经营数据显示供需两端趋势向好 [11] - 科大讯飞是A股大模型稀缺性标的,AI助力公司教育C端、智慧医疗、智能硬件、企业AI解决方案快速增长,具备不断进化能力,是AI全栈国产大模型领军企业,已迎来基本面增长拐点 [12] 通信行业 - 天孚通信无源器件平台型定位+一体化优势,格局好,FAU及AOC/MPO类产品持续放量,订单增长强劲;高速光引擎短期800G产品向1.6T产品升级增速有望提升,远期受益于CPO/OIO等新产品形态增长趋势及新大客户拓展,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27.9亿元、34.9亿元,对应同比增速49%、39%、25% [12] - 英维克是优质平台型散热厂商,数据中心散热赛道龙头企业,国内IDC厂商CAPEX进入上升周期,公司是间接蒸发冷却方案核心供应商、精密空调头部厂商,液冷方案卡位优势突出,部分液冷产品已进入NV生态伙伴名录,海外市场突破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亿元、8.8亿元、11.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43%、36%、26% [13] 传媒行业 - 巨人网络存量游戏持续稳健运营,《原始征途》小程序游戏等带来增量;后续新游进展积极,《超自然行动组》年内上线推广,《五千年》等储备产品已取得版号;持续推进AI技术与玩法创新结合,《太空杀》接入腾讯混元Turbo S构建AI玩家,“千影”有声游戏生成大模型持续迭代,与阿里云深化AI合作,后续有望受益于新游及AI相关催化 [14] - 上海电影背靠上影集团,业务涵盖电影宣发、院线经营和IP运营,IP运营为新增长极,已收购上影元70%股权。未来业绩增长点来自主业跟随影视大盘复苏修复,以及上影元IP“焕新+变现”战略,包括商品授权获取稳定抽成收入、影游联动获得弹性收入、布局AI玩具 [16] 盈利预测 | 行业 | 代码 | 简称 | 2024A EPS | 2025E EPS | 2026E EPS | 2027E EPS | 2024A PE | 2025E PE | 2026E PE | 2027E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子 | 000100 | TCL科技 | 0.08 | 0.32 | 0.49 | 0.64 | 50.83 | 13.56 | 8.76 | 6.71 | | 电子 | 603986 | 兆易创新 | 1.66 | 2.27 | 3.58 | 4.86 | 67.65 | 49.41 | 31.40 | 23.11 | | 计算机 | 688041 | 海光信息 | 0.83 | 1.34 | 1.92 | 2.62 | 164.01 | 101.59 | 70.90 | 51.96 | | 计算机 | 002230 | 科大讯飞 | 0.24 | 0.41 | 0.59 | 0.80 | 191.79 | 112.27 | 78.02 | 57.54 | | 通信 | 300394 | 天孚通信 | 2.42 | 3.60 | 5.02 | 6.28 | 33.77 | 22.67 | 16.27 | 13.00 | | 通信 | 002837 | 英维克 | 0.61 | 0.87 | 1.18 | 1.49 | 39.77 | 27.89 | 20.49 | 16.27 | | 传媒 | 002558 | 巨人网络 | 0.78 | 0.84 | 0.94 | 1.03 | 18.51 | 17.25 | 15.35 | 13.97 | | 传媒 | 601595 | 上海电影 | 0.20 | 0.63 | 0.85 | 1.00 | 148.90 | 47.33 | 35.13 | 29.91 | [17]
“负极+偏光片”双核突围 杉杉股份2024年核心业务盈利6.59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0:0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186.80亿元,归母净利润-3.67亿元,扣非净利润-7.68亿元,亏损主要源于参股企业亏损、非核心资产减值计提及母公司财务费用影响 [1] - 剔除非经常性因素后,核心主业盈利6.5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至18.60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营收同比增长28%,经营面完成触底反弹 [1] 负极材料业务 - 2024年负极材料板块营业收入81.96亿元,占总营收43.87%,销量同比增长28.44%,毛利率提升6.68个百分点至18.45% [2] - 全球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蝉联第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中国1287万辆/+35.5%,全球1824万辆/+24.4%)及储能需求高增长 [2] - 通过一体化产能释放、技术降本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6C超充动力用负极材料已供应头部客户,硅基及硬碳技术取得突破 [4][5] 偏光片业务 - 2024年偏光片营业收入103.22亿元,占总营收55.26%,大尺寸偏光片全球份额约33%,LCD电视/显示器用偏光片市场份额均居全球第一 [3]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但公司通过智能制造升级和成本控制维持两位数毛利率,OLED电视/手机用偏光片已量产出货 [3][5] - 收购LG化学SP业务(OLED显示屏及车载LCD偏光片)带来新增长点,车载偏光片具备低阻抗、广视角等核心技术储备 [5]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费用10.37亿元/+19.43%,研发费用率5.55%创历史新高,累计授权专利334项 [4] - 负极材料领域实现快充、硅基负极等技术迭代,千吨级硬碳产线投产并应用于钠电/锂电/超级电容 [4][5] - 偏光片领域强化OLED和车载产品技术壁垒,大尺寸LCD保持领先,中小型高端产品份额提升 [5] 战略与行业展望 - 剥离电解液等非核心资产聚焦双主业,控股股东重整未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运营 [6] - 行业回暖下负极材料涨价预期渐起,面板需求旺盛推动偏光片供应紧张,公司作为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6]
TCL科技(000100):开门启新,多点开花
长江证券· 2025-05-02 15: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公司大尺寸LCD量价齐升、OLED扭亏为盈、LG广州线交割并表、11代线主体少数股东股权回购,助力基本面爆发;长期来看,公司资本开支下降、利润表修复,股息率提升趋势明确,分红提升潜力大;阶段性光伏业务有所拖累,股价已充分反映,中长期估值上升空间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8.23亿元,同比下降5.47%,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400.76亿元,同比增长0.42%,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21.96% [2][6] - 光伏方面,TCL中环2024年归母净利润-98.18亿元,2025年Q1归母净利润-19.06亿元,环比改善49% [2][6] 事件评论 - 光伏业务走出低谷,符合此前减亏判断;2024年TCL中环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29.4亿元,2025年一季度影响-5.7亿元,基本面显著回暖;一季度末硅片产能达200GW,光伏材料业务产品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环比大幅改善 [12] - 大尺寸LCD方面,一季度家电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延续,TV大尺寸化在国内市场加速需求增长,行业淡季不淡稼动率保持较高水平;预计Q2在库存消化和北美地区关税影响下,行业稼动率有所回落,但产品价格将保持稳定,供应商以销定产逻辑不变 [12]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LG广州线资产的100%控股,市场份额跃进,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竞争力加强;T9产线按计划推进产能爬坡和品牌客户导入,成为中小尺寸新增长点;2024年公司在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等多个领域取得好成绩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64963|201570|225171|23901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64|5930|9177|11981| |EPS(元)|0.08|0.32|0.49|0.64| |市盈率|59.74|13.14|8.49|6.5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