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偏光片
icon
搜索文档
太子出局,后妈上位,浙商巨头走进传承悲剧
商业洞察· 2025-07-19 16:03
家族内斗与权力交接 - 创始人郑永刚猝然离世未留遗嘱导致家族内斗爆发,公司市值两年蒸发超200亿[3][5][8] - 继子郑驹通过董事会投票接任董事长但遭继母周婷法律挑战,关键股权被冻结[11][13][15] - 周婷最终接管公司但面临债务危机,郑驹股份被强制清空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35][36][3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1989年郑永刚接手濒临破产的甬港服装厂并创立杉杉品牌,1996年成为服装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17][19][20] - 2000年转型新能源材料,2013年锂电业务收入超越服装,2021年收购LG偏光片业务后营收达207亿[23][25][26][27] - 激进扩张导致负债率高企,2023年营收降至190亿,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29][35] 当前危机与业务困境 - 公司负债总额126亿中短期债务占比95%,现金流持续恶化[39] - 锂电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主业面临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双重压力[39] - 创始家族持股比例降至26.36%,控制权争夺风险仍未消除[37][39] 行业启示 - 中国未来10年超300万家民企面临代际传承挑战,缺乏法律安排的"口头托付"易引发危机[39][40] - 企业转型需平衡战略扩张与财务稳健性,杉杉"短贷长投"模式加剧风险[29][35]
太子出局,后妈上位,浙商巨头走进传承悲剧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7 12:10
家族内斗与权力交接 - 创始人郑永刚猝然离世未留遗嘱,导致杉杉股份陷入家族内斗,市值两年蒸发超200亿[4][7][9] - 继母周婷(郑永刚遗孀)突袭董事会质疑选举合法性,冻结关键平台宁波青刚51%股权,挑战接班人郑驹控制权[14][15] - 郑驹虽全票当选董事长,但后续因管理乏力逐渐放权,2024年11月辞职,周婷接任杉杉控股与集团董事长[36][3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1989年郑永刚接手濒临倒闭的甬港服装厂,创立杉杉品牌,1996年成为A股服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18][20] - 2000年转型新能源材料,2013年锂电业务收入首超服装,2021年营收207亿(同比+152%),净利润33.4亿(+2320%)[25][28] - 2020年以11亿美元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成立杉金光电后全球市占率超40%,但遭遇行业下行周期导致巨额亏损[27][30] 财务危机与破产重整 - 激进扩张导致负债高企:2024年杉杉集团总负债126亿,短期债务占比95%,公司首次年度亏损3.67亿(同比-147.97%)[36][42] - 2025年1月进入破产重整,创始家族持股被稀释至26.36%,郑驹所持181万股被司法拍卖清零[38][40] - 业务造血乏力:锂电负极材料产能过剩,偏光片需求萎缩,重资产模式加剧负债压力[42] 行业与治理教训 - 杉杉案例凸显民企传承危机,未来10年中国超300万民企面临代际更替风险[42] - 战略转型虽成功(服装→锂电→偏光片),但"短贷长投"融资策略与行业周期下行叠加引发资金链断裂[30][31] - 控制权争夺持续:外部资本介入可能引发新一轮股权争夺,公司进入"后家族时代"[40][41]
受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深纺织A H1净利润同比预降4.31%-36.2%
巨潮资讯· 2025-07-14 10:27
业绩预告 - 2025年H1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0万元–4200万元,同比下降4.31%-36.2% [5] - 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3000万元,同比下降14.89%-43.26% [5] - 预计基本每股收益0.0553元–0.0829元 [5]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89万元,扣非净利润为3526万元 [5] 业绩变动原因 - 部分产品价格下降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5] - 日元汇率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 [5] - 研发投入增加影响利润 [5] -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金额约974万元,主要来自银行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 公司业务概况 - 目前主营业务为OLED及LCD显示用偏光片的研发、生产、销售 [5] - 同时经营自有物业及纺织服装业务 [5] - 国内偏光片行业领先企业 [5]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端大尺寸LCD电视偏光片、高毛利OLED及车载偏光片产品比例 [6] - 提高7号线车速和良率,实施产线优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 [6] - 强化战略布局,谋划业务创新升级,向偏光片上游材料及其他先进新材料领域拓展 [6]
杉杉股份研发破10亿创新高 双主业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6-17 10:58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0.37亿元,同比增长19.43%,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55%的历史新高 [1] 负极材料技术突破 - 公司在石墨快充负极领域批量供应6C超充动力负极、低膨胀长寿命石墨等产品,新一代超充石墨具备兆瓦级闪充能力,循环寿命突破15000圈 [2] - 硅基负极方面开发均相沉积技术,高压实硅碳负极通过海内外认证,预计2025年下半年推出拓孔低膨胀、多孔快充等系列产品 [2] - 第四代高压密硬碳负极通过缺陷调控技术提升钠电能量密度,已应用于钠电、锂电及超级电容领域 [3] 偏光片业务进展 - LCD偏光片保持大尺寸优势,中小型产品份额提升,运用低阻抗、广视角技术满足轻薄化需求 [4] - OLED偏光片实现产业化,开发大/中小尺寸产品,高雾度、低反射技术应用于终端,电视用产品稳定出货,手机/显示器产品量产出货 [4] - 车载偏光片提供低阻抗、广视角解决方案,收购LG化学SP业务带动需求增长 [5] 专利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4年底负极材料授权专利334项,偏光片授权专利1243项,两大产业均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 [5]
总投资超100亿!国内偏光片企业开启加速度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8 18:12
日东科技二期OLED偏光片项目 - 日东科技二期OLED偏光片基地进入试生产阶段 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 全面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40亿元 [1] - 项目由日本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投资建设 专注于车载OLED偏光片研发与生产 [1] - 公司现有两条光学用保护膜生产线 年产能500万片E-MASK光学用保护膜 主要供应京东方成都、绵阳、重庆等基地 [3] - 当前项目已实现12800千伏安用电容量 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完成 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3] 国内偏光片行业投资动态 - 2025年国内偏光片行业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项目投资累计金额超百亿元 [3] - 纬达光电偏光膜三期建设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总投资4.99亿元 建设5条主设备产线 达产后年产能300万平方米 [4][5] - 天禄光科技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开工 总投资30亿元 主要生产高端TAC光学级薄膜 达产后年产值13亿元 [4][5] - 鸿茂光电LCD、OLED高端偏光片项目开工 总投资22亿元 一期投资超1亿元 达产后年产2460万平方高端偏光片 年产值超25亿元 [4][5] 行业并购与技术整合 - 新美材料45亿元收购韩国LGC光学功能膜材料业务 产线将搬迁至中国 福州项目预计2025年8月试生产 形成保护膜年产7600万平方米及表面处理膜年产3300万平方米能力 [6] - 杉金光电14.07亿元收购LG化学OLED偏光片等业务 快速切入车载显示及OLED偏光片市场 [6] 行业发展趋势 - 偏光片国产化进程显著提速 国内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整合与突破 [7] - 本土面板厂商崛起带动供应链需求扩大 为偏光片厂商加速产能落地提供支撑 [7] - 随着国内项目陆续投产 偏光片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8]
双主业提质增效 杉杉股份2025一季度开门红
经济观察网· 2025-05-27 12:07
杉杉股份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亿元,扣非净利润-7.68亿元,亏损主要源于参股企业亏损、非核心资产减值计提及母公司财务费用影响 [2] - 剔除非经常性因素后,核心业务(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合计实现营收186.36亿元,净利润6.59亿元 [2][4] - 2024年负极材料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80%,偏光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0.25% [1]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达18.60亿元,年末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1.23% [4] 负极材料业务 - 2024年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28.44%,人造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领先 [2]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等挑战,但公司通过深耕市场、深化头部客户合作保持领先地位 [2] - 2025年一季度负极材料价格环比上涨2000-3000元/吨,行业供需关系边际改善 [5] - 2025年一季度负极材料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带动净利润显著上升 [5] 偏光片业务 - 2024年公司在大尺寸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约33%,全球第一 [3] - LCD电视用偏光片和LCD显示器用偏光片市场份额均排名全球首位 [3] - 2024年显示面板行业复苏,大型国际赛事带动需求,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 [3] - 预计2025年大尺寸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32.7%,85英寸及以上电视/显示器出货量同比增长34% [5]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04亿元,同比增长28.04% [1][5]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3亿元,同比转亏为盈 [1][5] - 业绩改善主要受益于行业企稳回升和公司降本增效举措 [5]
“负极+偏光片”双核突围 杉杉股份2024年核心业务盈利6.59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0:0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186.80亿元,归母净利润-3.67亿元,扣非净利润-7.68亿元,亏损主要源于参股企业亏损、非核心资产减值计提及母公司财务费用影响 [1] - 剔除非经常性因素后,核心主业盈利6.5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至18.60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营收同比增长28%,经营面完成触底反弹 [1] 负极材料业务 - 2024年负极材料板块营业收入81.96亿元,占总营收43.87%,销量同比增长28.44%,毛利率提升6.68个百分点至18.45% [2] - 全球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蝉联第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中国1287万辆/+35.5%,全球1824万辆/+24.4%)及储能需求高增长 [2] - 通过一体化产能释放、技术降本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6C超充动力用负极材料已供应头部客户,硅基及硬碳技术取得突破 [4][5] 偏光片业务 - 2024年偏光片营业收入103.22亿元,占总营收55.26%,大尺寸偏光片全球份额约33%,LCD电视/显示器用偏光片市场份额均居全球第一 [3]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但公司通过智能制造升级和成本控制维持两位数毛利率,OLED电视/手机用偏光片已量产出货 [3][5] - 收购LG化学SP业务(OLED显示屏及车载LCD偏光片)带来新增长点,车载偏光片具备低阻抗、广视角等核心技术储备 [5]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费用10.37亿元/+19.43%,研发费用率5.55%创历史新高,累计授权专利334项 [4] - 负极材料领域实现快充、硅基负极等技术迭代,千吨级硬碳产线投产并应用于钠电/锂电/超级电容 [4][5] - 偏光片领域强化OLED和车载产品技术壁垒,大尺寸LCD保持领先,中小型高端产品份额提升 [5] 战略与行业展望 - 剥离电解液等非核心资产聚焦双主业,控股股东重整未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运营 [6] - 行业回暖下负极材料涨价预期渐起,面板需求旺盛推动偏光片供应紧张,公司作为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6]
深纺织A一季报业绩稳健,借国产替代东风强化偏光片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9:30
公司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78亿元 归母净利润2086.43万元 经营业绩保持稳健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2.74亿元 同比激增766.14%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8% [2] 行业趋势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深化 海外市场提前备货 推动面板价格持续上涨 [1] - 2025年一季度全球大尺寸LCD面板营收同环比增长 2月份营收55.40亿美元 环比增长3.15% 同比增长18.88% [1] - 2025年3月LCD TV面板价格环比上涨 32英寸39美元/片(涨2.6%) 43英寸65美元/片(涨1.6%) 50英寸104美元/片(涨1.0%) 55英寸130美元/片(涨0.8%) 65英寸178美元/片(涨0.6%) [2] 公司战略 - 持续深耕偏光片主业 优化产品结构 提升产品质量 强化运营效率 加速前沿产品量产 [1] - 聚焦"产能规模化 产品差异化 创新生态化 管理精益化" [4] - 加强前沿技术攻关 重点开发高穿透 高对比度 柔性折叠 高耐久等关键技术 [4] - 提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提高产线车速良率 增强超大尺寸偏光片量产能力 [4] - 加强多元化技术创新合作 推进OLED圆偏光片 光学补偿膜 车载偏光片等关键技术突破 [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偏光片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海外厂商加速退出市场 [3] - 国内厂商在LCD偏光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在高端LCD偏光片 OLED偏光片领域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 [3] -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内地厂商拥有市场 规模 政策及地理等多重优势 [3]
纬达光电20250416
2025-04-16 23: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纬达光电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2024 年抓住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和光电显示行业回暖机遇实现稳健发展,营收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7.52%,净利润 3295 万元同比提升 4.09%,主营毛利率 28.49%保持稳定[2][4][5] - **研发情况**:全年研发投入 1534 万元占营收比例 7.04%,集中资源攻关车载显示用偏光片等产品迭代升级,开发新型号 TSY 系列[2][5] - **财务指标**:2024 年末总资产 8.5463 亿元同比增长 10.58%,资产负债率 10.8%;货币资金 2.3133 亿元同比下降 45.24%,存货 8364 万元同比增长 75.02%,固定资产 7858 万元同比增长 104.74%,租赁负债 5506 万元,信用减值损失 578 万元同比减少 209.68%,投资收益 76 万元同比减少 79.22%,每股收益 0.21 元同比持平[2][5][6] - **未来展望**:2025 年锚定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组织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推进三期项目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提升生产运营效率[4][7] - **合作伙伴**:与京东方经典、合力泰深、天马 A 等国内知名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巩固市场地位,促进业务增长与品牌优势强化[2][8][12] - **科研成就**:自主研发 TNS、TNVA3D 等多系列偏光片,成功研发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填补国内空白,获多项技术进步奖和 28 项授权专利(发明专利 1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2 项)[2][9][10] - **市场合作**:产品通过客户认证周期以品质赢得市场,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纬达品牌偏光片远销海内外[12][13] - **荣誉资质**:组建广东省偏光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等多项荣誉和资质认定[14] - **降本增效**:致力于打造降本增效,拥有全流程生产能力,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性能[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是境内首家掌握高耐久染料系偏光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制备核心技术以及量产能力的偏光片厂商,是国内少有具备普温、中温、高温全系列生产技术能力的企业,是下游客户实现进口替代的首选厂商之一[3] - 公司在偏光片三期建设项目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效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