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

搜索文档
吴晓波:宗先生的布鞋破了
吴晓波频道· 2025-07-24 06:31
点击图片▲立即试听 " 他打造了一个成功的饮料品牌,却在用同样的手法打造个人品牌的时候,彻底地演砸了。 " 文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我第一次见到宗先生,是 1991 年的秋天。我的师傅傅上伦老师告诉我,杭州市有意让上城区一家街道的饮料公司收购国有企业杭州罐头厂,在当 时沉闷的经济环境里,这是一件极其大胆的事,让我从头到尾去跟一下。 宗先生那年 46 岁,长着一张特征不明显的方脸,满口杭州腔,讲起话来有点害羞,总是笑眯眯的,一直在抽烟。后来,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如 果他觉得交谈的那个人挺有意思的,就会不停地扔香烟给对方,自己抽一根,扔出一根,有时候跟他聊半天,面前会多出七八根香烟。 娃哈哈是 1987 年创办的,它的第一个名字是"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宗先生那代人有一个荒芜惨淡的青春,他中学毕业后就到舟山群岛的 海涂地里去晒盐,后来在绍兴的一家茶场种茶、割稻和烧土窑。 1979 年,他顶替母亲回杭工作,每天拉着黄鱼车在小学门口推销课本和卖雪糕。 八年后,他从浙江医科大学的一位老师那里买了一个配方,研制出儿童口服液,起名娃哈哈,广告词是"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娃哈哈开办的 14 万元 ...
独家|经销商眼中宗馥莉的“反击”:口水仗你们去打,我管好这摊生意
观察者网· 2025-07-22 09:15
自7月11日晚间爆出,娃哈哈宗庆后海外三位非婚生子女在香港对宗馥莉提起诉讼后,娃哈哈及宗馥莉 便陷入舆论的漩涡。 与宗泽后的公开指责、老员工的"打抱不平"、强调杜建英对娃哈哈发展贡献等等声音不同,来自于娃哈 哈及宗馥莉官方的表态,至今一言不发。 (文/孙梅欣 编辑/张广凯) 但这不代表,宗馥莉什么都没做。 "从去年到今年,娃哈哈在管理上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它正在经历凤凰涅槃。"庞瑞(化名)对观 察者网如是说。 作为娃哈哈的地区经销商,庞瑞直接感受到,娃哈哈自宗馥莉接手后在管理上、企业投入上的变化。这 些变化直接体现在产线归属权、税务规范化、经销商成本降低等等方面:"可以说,今年的娃哈哈和去 年的已经完全不同。到了明年,变化可能更大。" 分散管理的结果是,工厂和产线的经营和收益归属不同的人。虽然家族的人都分到了蛋糕,但总部层面 难以集中资金做整体的调整。 这一局面从宗馥莉掌舵之后开始变化。 庞瑞表示,宗馥莉要求对产线、工厂进行统一管理,推不动的就交给代工厂,通过代工生产补足市场需 求。在这之后,"砍掉"生产设备、生产质量不达标的工厂、产线,或者停工检修、设备升级。 统一管理"动了太多人利益" 对于当下多方对 ...
宗馥莉众叛亲离!亲叔称在杭州很多人都知道,娃哈哈是靠我起家的
新浪财经· 2025-07-19 15:26
家族商业纠纷 - 宗泽后推出"益品宗师AD钙奶"与娃哈哈升级版AD钙奶形成直接竞争,使用相同代工厂和车间[1] - "宗师傅饮料"团队由娃哈哈老员工组成,复制联销体模式,包装设计与娃哈哈高度相似[5][7] - 宗泽后声称"娃哈哈靠我起家",但历史记录仅显示其曾管理瓶标印刷业务[5][7] 商业策略与竞争 - 娃哈哈AD钙奶完成升级换代,但面临宗泽后同类产品的直接模仿[1] - 宗馥莉四年前剥离代工厂并建立自动化产线,被视为防范家族商业风险的举措[14] - 宗师傅利用娃哈哈原有销售渠道,被优化的经销商转为宗师傅服务[14] 生产运营情况 - 娃哈哈与宗师傅产品在同一车间生产,原料存储共用导致生产管理混乱[13][14] - 两家企业使用相同代工厂(吾尚代工厂)生产0添加配方的AD钙奶[13] - 工人反映生产线管理困难,存在原料配送混淆问题[14] 品牌与知识产权 - 宗师傅产品包装设计与娃哈哈高度相似,仅品牌名称存在差异[7] - 宣传语"同宗同源宗师傅"被指刻意建立与娃哈哈的品牌关联[7] - 经销商反馈为宗师傅供货有"做盗版"的感觉[9] 行业观察 - 家族企业治理问题引发讨论,亲属参与业务可能导致利益冲突[20] - 行业案例显示亲属管理采购等关键岗位可能带来经营风险[20] - 企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家族成员关系成为行业关注点[20]
宗庆后家族,海外资产大曝光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18 19:23
宗氏家族海外资产布局 - 希尔顿家族洛杉矶豪宅以2500万美元成交,较初始报价5500万美元降幅超50%,买家与宗庆后家族存在关联 [1][2] - 宗氏家族通过离岸公司构建庞大资本网络,包括英属维尔京群岛、塞舌尔、美属萨摩亚群岛等多个离岸地区 [5][7][8] - 宗馥莉掌控的宏胜集团股东为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恒枫贸易,并在多家离岸公司担任董事 [5][6][7] 香港市场布局 - 2010年宗氏家族在香港设立娃哈哈(香港)贸易有限公司与恒枫国际,负责人均为宗馥莉 [9] - 2016年在香港成立盛佳集团有限公司,拓展业务版图 [9] - 宗馥莉曾以1110万港元购入香港半山栢道物业,后以2600万港元转手,并持有价值约2亿港元的山顶豪宅 [21][23] 离岸公司参与国内企业 - 娃哈哈股权架构中,国有资本持股46%,宗馥莉继承29.4%,员工持股会持有24.6% [10] - 通过境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矩阵,如红安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 [11] - 宏胜集团对外投资58家公司,覆盖食品饮料全产业链,承接娃哈哈集团三分之一代加工业务 [12] 海外房产投资 - 宗庆后家族曾在洛杉矶圣马力诺拥有庄园式住宅,后转向香港楼市 [21] - 宗馥莉在香港的登记住址位于山顶白加道27号,价值约2亿港元,由Seali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 [23][24] 历史背景与现状 -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合资,宗庆后布局离岸公司构建家族可控资本缓冲带 [18] - 离岸公司通过境内合资、控股等方式延伸宗氏家族资本触角,编织庞大商业网络 [17] - 家族成员利益纠葛浮现,三名自称宗庆后"子女"人士向宗馥莉发起诉讼 [8]
娃哈哈这件事,如果搁在日本会是怎么样
新浪财经· 2025-07-18 16:27
这几天,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先生的遗产争夺剧,越演越烈。我十分敬重宗庆后先生,不仅因为他在年轻时,曾在我的老家——舟山的农场插队落 户,而且我还曾两次采访过他,至今还保留着一瓶他签名过的"娃哈哈"矿泉水。作为改革开放后崛起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宗庆后先生是一座时代的丰 碑。但是,没有想到,这么一位喜欢穿布鞋、坐经济舱的本分先生,走后才发现,原来还额外留下了这么多的孩子,实在出乎意料之外。 我们可以"公私分明"地把宗庆后先生的创业传奇,与他隐晦的私生活分开来看待。但是,这一起婚生与非婚生子女之间的遗产之争,不管结果如何,有一 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娃哈哈"将面临空中解体——嫡女宗馥莉不断挪空父亲留下的"娃哈哈"家业,而宗庆后先生的另外几位突然举手的美籍子女则诉诸法 律,要求瓜分父亲的遗产。 这或许是中国家族企业的一个宿命——"富不过三代",或者"一代拜拜"。 日本这种灵活的"本家"传承制度,既保留了传统,又适应了现代需求,堪称日本家族企业传承的独门秘籍。 那么,如果企业家育有私生子,如何处理私生子的财产或家业继承问题呢? 这是个敏感但现实的话题。日本社会对私生子的态度,可以用"低调处理,家族优先"来概括。传统上, ...
宗庆后家族,海外资产大曝光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8 12:47
核心观点 - 宗氏家族通过离岸公司构建了庞大且隐秘的资本网络,涉及全球多个离岸金融中心,并通过这些平台控制国内多家企业 [8][9][10][11][12] - 宗氏家族在海外进行了多维度的资产布局,包括购置豪宅和物业,其中洛杉矶豪宅以2500万美元成交,较初始报价5500万美元降幅超50% [3][4][6][26][27][29][30][31] - 宗馥莉在家族资本布局中扮演核心角色,掌控多家离岸公司并参与香港物业投资,其母亲施幼珍也参与其中 [9][11][27][28][33] 庞大的离岸资本网络 - 宗馥莉掌控的宏胜饮料集团股东为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恒枫贸易,且宗馥莉曾两度为该公司股东 [8][9] - 宗馥莉在多家离岸公司担任董事,包括注册于塞舌尔的Best Max Group Limited以及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等 [9][10] - 宗氏家族在香港布局了娃哈哈(香港)贸易有限公司和恒枫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均由宗馥莉负责 [11][12] 离岸公司参与国内企业成立 - 宗氏家族通过境外公司控制国内企业矩阵,如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与浙江真宗投资合资持股红安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 [16] - 恒枫国际与宏胜集团合资成立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实体,恒枫国际对外投资国内企业11家 [16] - 宏胜集团对外投资58家公司,多为国内食品饮料公司,承接娃哈哈集团三分之一代加工业务 [16] 被曝曾在香港、洛杉矶等地置业 - 宗庆后家族在洛杉矶圣马力诺拥有庄园式住宅,并在香港半山栢道购入物业,成交价1110万元,后以2600万元转手 [26][27][29] - 宗馥莉在香港山顶白加道27号的低层单位价值约2亿港元,由Seali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其母施幼珍为公司唯一董事 [30][31][33]
曝娃哈哈销量已受影响!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1:44
7月17日,一名娃哈哈经销商表示,娃哈哈家族纠纷事件对于产品销售及市场信心都有影响。"作为经销 商,我今年还干得下去吗?" 据蓝鲸新闻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平台数据,周末事件发酵后,7月14日、15日,电商平台娃哈哈销量下 滑,日销量从1万-1.2万区间下滑至5000-7500区间,关联直播数从7月12日的317跌至7月15日的91,直播 达人从此前的超200人跌至7月15日的75人。 虽然娃哈哈在部分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出现下滑,但记者7月17日搜索发现,从天猫超市、盒马鲜生、美 团小象超市等平台公布的"矿泉水热销榜单"看,娃哈哈在各平台的销量均在前四。其中,娃哈哈饮用水 在小象超市公布的日销售榜单中,位于"饮用水热卖榜"第一。 7月16日,记者实地走访位于上海的多家超市、便利店,其中,娃哈哈塑包饮用纯净水价格为15元/12 瓶,摆放位置较为显眼,但位置仍逊于农夫山泉、怡宝。此外,娃哈哈的招牌产品AD钙奶、营养快线 均有在售。 其次是舆论漩涡中产生的负面冲击:"豪门争产"情节天然吸引眼球,公众持续讨论易使焦点偏离产品本 身,损害品牌美誉度和消费者信任;此外,公众对大型民企有更高期待,家族内耗易被解读为治理不 善,影响 ...
娃哈哈经销商发声:影响信心!家族纷争如何影响产业格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9:16
家族纠纷事件影响 - 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被同父异母弟妹起诉,主张平等继承权及信托受益权,引发公司控制权和未来继承安排的不确定性 [2] - 纠纷事件导致娃哈哈电商平台销量从1万-1.2万区间下滑至5000-7500区间,关联直播数从317跌至91,直播达人从超200人跌至75人 [3][5] - 经销商对产品销售及市场信心受到影响,部分经销商表态支持宗馥莉,也有经销商表达对今年销售的担忧 [2][3] 品牌与市场影响 - 娃哈哈长期以"家文化"和民族品牌形象著称,公开的家族纠纷与此形成较大反差,品牌情感价值被削弱 [4] - "豪门争产"情节吸引公众讨论,焦点偏离产品本身,损害品牌美誉度和消费者信任 [4] - 公众对大型民企有更高期待,家族内耗易被解读为治理不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4] 行业竞争格局 - 饮用水及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娃哈哈的竞争对手如农夫山泉、华润饮料股价均上涨 [5] - 竞争对手可能在特定区域、渠道或细分品类(如大包装水、功能性水等)有更大动作,挤压娃哈哈市场份额 [6] - 娃哈哈注意力分散可能导致其在产品创新、渠道改革、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战略上滞后 [4][6] 公司治理与战略 - 纠纷直指公司控制权和未来继承安排,若股权结构因诉讼发生变动,将打破宗馥莉作为明确接班人的格局 [2] - 管理层注意力若分散到处理家族纠纷上,可能导致娃哈哈在关键战略上滞后 [4] - 投资者对存在重大法律纠纷和治理风险的企业会要求更高风险溢价,娃哈哈未来融资难度与成本或因此增加 [4]
宗馥莉:从“娃哈哈公主”到掌舵者的财富传承风云
36氪· 2025-07-17 08:38
公司接班与权力交接 - 宗馥莉在父亲宗庆后去世后接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标志着公司进入"宗馥莉时代"[18] - 接班初期遭遇股东质疑和管理层阻力,一度传出辞职风波,最终通过工商变更和人事调整稳固控制权[19][20] - 完成权力交接后,宗馥莉对集团进行深度改革,包括组织架构调整、成本控制和福利机制变革,引发内部阵痛[21][22] 管理风格与经营理念 - 宗馥莉管理风格强调效率和绩效,与父亲宗庆后的"家文化"形成鲜明对比[7][16] - 在宏胜集团独立运营期间展现出极强的执行力和创业精神,带领公司实现年营收超100亿元,利润率近30%[8][9][11] - 推动娃哈哈品牌年轻化战略,包括更换代言人、推出高端新品和跨界IP合作,使AD钙奶等经典产品销量回升[14][15] 业务发展与市场表现 - 娃哈哈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10%,利润显著提升,显示改革初见成效[31] - 当前市场份额面临挑战,瓶装水市占率仅5.6%,落后于农夫山泉等竞争对手[28] - 计划通过智能冰柜投放、经销体系改革和内部创业机制推动业务转型[28][29]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娃哈哈股权结构复杂,国有股东持股46%,员工持股会占24.6%,宗馥莉继承父亲29.4%股份[19] - 宗馥莉提出未来可能推动公司上市,以引入规范治理和资源[29] - 宏胜集团作为独立业务板块,年营收超百亿元,成为宗馥莉推行改革的重要资源依托[11][12] 行业竞争与战略布局 - 饮料行业竞争加剧,娃哈哈面临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多方对手在细分领域的挑战[28] - 品牌年轻化战略取得一定成效,AD钙奶2021年销售额重回100亿元大关[15] - 推出KellyOne果蔬汁、0糖气泡水等新品,布局健康饮品和新消费赛道[15][16]
大桶康师傅冰红茶涨不动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19:19
核心观点 - 康师傅一升装冰红茶因2024年3月提价导致终端销量大幅下滑50%以上,市场份额被统一等竞品反超[4][9] - 涨价后终端零售价从4元升至5元,但实际销售中普遍降至4-4.5元,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8][23] - 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极高,1元差价导致品牌转换,元气森林等新竞品加速抢占年轻客群[16][18] - 公司饮品业务2024年毛利率提升3.2个百分点至35.3%,但经销商数量同比减少9660家[10][24] 价格策略影响 - 1升装终端进货价从3元涨至3.3元以上,整箱涨价3-6元,但实际执行中价格已松动至3.66-4.13元/瓶[8][23] - 湖北地区康统一销量比从6:4逆转为统一反超,某批发渠道月销量从数百箱跌至不足100箱[9] - 河南终端门店因"卖不动"停进康师傅产品,零食量贩店改售900ml装替代1升装[9][10] 市场竞争格局 - 冰红茶赛道新增元气森林(2022年)和农夫山泉(2025年)入局,主打0糖健康概念[17] - 统一未跟随提价实现收入反超,中泰证券研报显示康师傅在提价年份市占率往往流失[18] - 无糖茶领域公司落后于东方树叶/三得利,天猫茶饮V榜前十无康师傅产品[22][23] 财务表现 - 2024年饮品销售额516.2亿元(+1.3%),其中茶饮料增长8.2%至217亿元[10][11] - 上半年茶饮料收入113.9亿元(+13%),下半年增速骤降至3.29%[11] - 经销商囤货行为可能虚增上半年业绩,下半年真实需求疲软[11] 渠道变化 - 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76875家锐减至67215家,为五年来最大降幅[24] - 年销售额一两百万的小经销商因利润压缩批量退出[25] - 部分区域零售价已回调至与统一持平,但丢失市场份额难短期收复[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