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养快线
icon
搜索文档
宗馥莉去哪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3 13:50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胡楠楠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在娃哈哈爆发巨大冲突之时,宗馥莉"隐身"了。 在杭州,多位接近娃哈哈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证实,宗馥莉已至少一个多月未出现在公司了。有人说她 在美国,有人说她最近可能在中国香港。总之,她已很长时间未在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宏盛路9号的宏胜饮料 集团露面了。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很多人都在寻找宗馥莉。 8月1日,宗庆后百亿遗产纠纷案在香港有了新进展,再次引发舆论热议。但宗馥莉及其同父异母弟妹,均 未现身法庭。 摄影:胡楠楠 宗馥莉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自去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她便成为了这家年营收超700亿元饮 料公司的"新掌门"。 7月底,《中国企业家》记者前往杭州娃哈哈采访,发现对近期的娃哈哈,在一些维权员工和部分经销商看 来,"颇有不满"。 "宗馥莉对娃哈哈的管理,现在不论在职员工或离职员工,都颇有不满。"今年3月初离职的娃哈哈销售人员 刘冰(化名)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抛开家族财产纷争不谈,记者调查中发现,造成现在这种"不满"的原因:部分是宗馥莉接手后进行了大刀阔 斧的改革、减员,还有部分是她与父亲宗庆后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 ...
宗馥莉去哪了?
36氪· 2025-08-02 18:01
公司管理变革 - 宗馥莉接班后推行"铁腕"改革,包括更换核心高管团队、将员工劳动合同转签至宏胜或旗下公司、整合区域经销商、关停18家合资工厂、外包后勤安保部门等[15][18] - 改革重点转向销售体系:取消销售人员每月4000元补贴(含3000元销售津贴和1000元车补房补),通过调岗降薪方式已"逼"走约1000名销售人员[15] - 部分销售人员工资被降至0元/1元,约上千人受影响,甚至有需倒贴公司社保公积金的情况[16] 销售渠道调整 - 借鉴农夫山泉模式加强终端建设:投放冰柜、招聘业务员、整合经销商(将小经销商关户并合并给大经销商)[26] - 推行《销售人员终端等基础工作管理考核制度》,细化工作内容与奖惩规则,但导致终端数据造假现象[26][28] - 联销体模式变革引发经销商不满:任务量增加(如某经销商年任务从1200万元增至1500万元)、费用核销流程复杂化[7][29] 经营现状 - 公司表面运转正常:生产线持续作业(如营养快线产线全负荷运行),但冰红茶产线因订单不足停工[13] - 部分区域业绩连续多月负增长:6月通报显示218人被降级为铺货员,723人因负增长被警告[30] - 内部停止每日销售数据发布,被解读为掩盖业绩下滑[31] 管理层风格对比 - 宗庆后时代:强调"家文化"和人治,管理具体化(直接指导操作步骤),员工忠诚度高[19] - 宗馥莉时代:注重制度与数据驱动,要求下属提供选择题式方案,被形容为"冰冷"和"我行我素"[18][19] - 改革目标明确:试图将娃哈哈转型为现代化管理体系企业,但激进措施引发内部动荡[21] 产品战略 - 新品推出停滞:2023年至今无全新产品,仅对冰红茶进行包装/配方升级并推出促销活动[23] - 品牌老化问题待解:宗馥莉意图提升品牌调性,但缺乏爆款新品支撑[20] 舆论影响 - 遗产纠纷案持续发酵(香港法院8月1日审理),宗馥莉隐身一个多月远程管理公司[2][12] - 员工集体诉讼:千余名员工就2018年股权回购问题提起诉讼,600多名销售人员曾集体维权[6]
娃哈哈的当务之急
36氪· 2025-07-27 14:22
负面舆论影响 - 娃哈哈因遗产纠纷导致电商平台日销量从"1万至2.5万"区间下滑至"5000至7500"区间,关联直播数量从371场锐减至91场 [1][2] - 2024年因创始人去世曾带动抖音粉丝从100万暴涨至500万,瓶装水市场份额从4.17%跃升至20.04% [3] 产品创新困境 - 公司近20年未推出新的大单品,最后一款成功产品是2005年的营养快线 [4][6] - 营养快线2013年销售额达20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782.79亿元的四分之一 [16] - 竞品如农夫山泉东方树叶、统一阿萨姆奶茶等均培育出标志性产品 [4] 失败产品案例 - 非常咖啡可乐因目标市场模糊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短暂,月发货量曾超500万箱 [17][19] - 啤儿茶爽因定位不清晰于2010年停产,广告曾占据黄金时段 [20] - Hello-C对标水溶C100但缺乏差异化,上市4个月销售额15亿元后迅速消失 [22][24] - 妙眠酸奶因定价过高(13.3元/瓶)且无保健资质,上市不足一年下架 [26][28] 市场竞争格局 - AD钙奶面临盼盼、李子园等品牌的直接竞争 [4] - 电解质饮料、无糖茶等新品缺乏差异化,未投入足够推广资源 [31] - 新兴品牌如元气森林通过场景化营销占据健康饮品市场 [28] 内部管理问题 - 决策过度依赖创始人直觉,难以应对细分市场需求 [32] - 联销体模式导致市场反馈迟缓 [32] - 股权纠纷和复杂架构导致公司陷入内耗 [32] 历史成功因素 - AD钙奶首年产值达6.85亿元,生产10.7亿瓶 [7] - 营养快线精准切入早餐场景,"15种营养素"卖点突出 [13][15] - 1996-2013年快速成长,2003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6][16]
宗馥莉夺宝:以父之名
新浪财经· 2025-07-25 19:24
1 宗馥莉和宗继昌的娃哈哈暗战,10 年前就开始了。 撰文|蓝洞商业 赵卫卫 十年后,宗继昌三兄妹与宗馥莉争夺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遗产;但十年前,宗馥莉与宗继昌曾「不谋 而合」。 这种短暂的「不谋而合」同样受到了宗庆后的影响,根本原因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针对娃哈哈的谣 言和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宗庆后选择的是在两会上针对食品安全建言献策,而宗馥莉和宗继昌则都投 身到了食品安全的教育中。 当时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娃哈哈也曾陷入「乳胶门」,「营养快线」被质疑阴干 之后变成了固体的乳胶,后来还传出娃哈哈饮料里面有肉毒杆菌、容易得白血病等谣言,娃哈哈一一辟 谣,但外界宁可信其有。 2015 年,娃哈哈的营收暴跌,宗庆后认为这些食品安全的谣言让娃哈哈损失了 50 亿的销售额,这相当 于当年营收的十分之一。 他建议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制造者,在两会等公开场合呼吁从食品原料来源上解决问题,「食品都是农民 种出来的,所以要教育农民生产安全的食品,要从人的意识上抓起。」 也是 2015 年,杜建英的儿子宗继昌考入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于农业与生命科学院的食品科学系, 这种选择不可能没有宗庆后和杜建英的影响。 康奈 ...
食品饮料深度研究: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17: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百亿大单品多诞生于2014年前,此后培育难度骤增,新消费时代有新机遇,企业需把握产业新趋势和机遇[15]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能突围[18][103] 各部分总结 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百亿单品有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2014年前行业增量红利期,2014年后行业增速放缓,大单品培育陷入瓶颈[4][16][20] - 2014年前行业处于量增红利释放期,企业依托细分品类开拓和渠道全国化扩张实现增长;2014年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企业竞争加剧[39] - 产品端和渠道端的同质化导致竞争维度单一,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百亿大单品培育难度高[41] 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核心主线是无糖化&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周期,中国软饮料行业也呈现类似趋势,新兴细分赛道有增长势能[5][17][53] - 健康化方面,软饮无糖化低糖是全球趋势,国内无糖饮料始于1997年,2018年爆发,疫情后加速发展;功能化方面,底层逻辑是满足特定人群需求,国内泛功能属性饮料涌现,对标日本仍有挖掘空间[5][17][80] 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企业需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18][103] - 产品端应顺消费新趋势寻找景气细分赛道,挖掘产品力突出、综合实力有支撑的单品,如养生水、气泡水、功能饮料等赛道[6][18][116] - 渠道端大企业依赖终端掌控能力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6][19][133] 投资建议 - 综合产品创新与渠道运营能力,优选行业龙头企业统一企业中国、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138] - 农夫山泉是稀缺的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与渠道运营能力领先,看好其25年包装水业务重拾份额、无糖茶业务收入延续成长速度[139] - 统一企业中国持续巩固研发创新能力,加速补足渠道短板,看好其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共促收入增长,25年利润率提升[140] - 康师傅控股“通路精耕”渠道优势明显,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其利润率提升逻辑持续兑现,是现金流稳健的高股息标的[141]
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12: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正处存量破局关键阶段,新消费趋势推动行业向“功能 + 情感 + 价值”方向发展,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有望突围[1][4] - 2014 年前百亿单品多诞生于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难度增大,新消费需求延展竞争维度[15][35] - 健康化、功能化趋势为行业带来新增量市场,无糖茶饮、养生水等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0]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转向结构升级,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竞争力[17][97] 分组1: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空间广阔,现存百亿单品如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 2014 年前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困难[2][15] - 2013 年前行业量增红利释放,企业靠品类开拓和渠道扩张增长;2014 年后进入存量竞争,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35] - 产品和渠道维度同质化竞争激烈,新消费时代 Z 世代成消费主力,消费偏好多元,延展行业竞争维度[37][40] 分组2: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主线是无糖化和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中国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1] - 全球健康化饮料渗透加速、含糖量降低,国内无糖饮料始于 1997 年,爆发于 2018 年,经历代糖产品创新和纯茶品类升级两阶段[63][75] - 功能化是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手段,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国内功能性饮料挖掘空间大[78][80] - 国内传统企业推新加速,无糖茶、运动饮料、养生水等新品迭出,推新方向包括降低糖度、提升性价比、规格和口味变化等[81][93] 分组3: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瓶装水竞争缓和,农夫山泉重拾份额;无糖茶竞争加剧,东方树叶市占率提升;功能饮料竞争激烈,东鹏表现亮眼[97][100][102] - 长期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从消费新趋势找景气赛道,再选产品力强的单品;养生水、高浓度果汁、气泡水、碳酸茶、功能饮料等赛道潜力大[104][108][119] - 渠道能力是区隔企业实力的关键,大企业靠终端掌控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130] 分组4:投资建议 - 新趋势下无糖茶饮、养生水等赛道成长性强,推荐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康师傅控股[5] - 农夫山泉是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和渠道运营领先,看好包装水、无糖茶业务及 NFC 果汁发展[134] - 统一企业中国巩固研发创新,补足渠道短板,成本和费效比改善有望提升利润率[135] - 康师傅控股渠道覆盖深入高效,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利润率提升和高股息价值[136]
独家|经销商眼中宗馥莉的“反击”:口水仗你们去打,我管好这摊生意
观察者网· 2025-07-22 09:15
公司管理改革 - 公司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管理改革,涉及产线归属权、税务规范化和经销商成本降低等方面,预计明年变化更大 [2] - 公司体系复杂,工厂和产线归属不同家族成员分管,导致管理混乱,部分工厂停工传闻与实际情况不符 [2] - 公司要求对产线和工厂进行统一管理,不符合标准的工厂和产线被砍掉或停工检修,部分授权生产被终止 [3] - 公司正在投入新设备和产线,包括几千万元的超滤净水机器,预计新设备将提高5倍产能 [4] 生产端调整 - 公司终止了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授权生产,该产线年产量1000万桶14.8L饮用水 [3] - 南京工厂二期扩建临近投产,新设备即将进场,西北地区工厂奶产线被拆除并更换为水线设备 [3] - 新设备投入包括超滤净水机器,预计将显著提高产能 [4] 渠道端优化 - 公司采用托盘货架运输替代手工码货,降低经销商成本(每月节省4000-5000元)并提高效率(排队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0.5-1小时) [6] - 公司增加"送水到家"服务,直接由事业部管理,加强对终端的触及,学习农夫山泉的模式 [6] - 公司通过大量投放冰柜直接触达消费者,去年招标超过6.17万个冰柜维保和10万个智能冰柜,覆盖全国5.8万个地址 [6] - 公司官方公众号开设"哈宝送水到家"小程序,平台粉丝量超过1000万 [7] 销售表现 - 公司产品在商超销量出现成倍增长,跑赢市场竞争 [9] - 家族纠纷事件后,公司电商平台日销量从1万-1.2万下滑至5000-7500,各地销售出现30%-50%下滑 [9] - 公司产品在零售端表现改善,外包装质量提升导致送货损耗降低 [8] - 公司在全国各地本地建厂,成本低利差大,品牌势能上升 [9]
宗馥莉行的基本盘,还都是父亲布的局
虎嗅APP· 2025-07-22 08:3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面临公众质疑,涉及是否通过关联交易将集团利益转移至私人公司 [1][2] - 娃哈哈主集团对"娃哈哈系"子公司控制权有限,大部分子公司由宗馥莉控制 [4] - 2022年境内"娃哈哈系"总资产370.47亿元,营业收入512.02亿元,营业利润61.48亿元,净利润47.67亿元,未分配利润124.28亿元 [5] - 同期娃哈哈集团资产总额58.07亿元,营业收入14.03亿元,营业利润7307.83万元,净利润1871.28万元,未分配利润19.70亿元 [5] - 娃哈哈集团资产占"娃哈哈系"总资产15.67%,营业收入占2.74%,净利润占0.39% [5]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6] - 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2021-2023年对娃哈哈集团投资收益为0,账面价值仅2.42亿元 [6] 子公司控制与利润分配 - 红安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4亿元,占集团总产能10%,由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和丽水宏博饮料有限公司各持股50% [9] - 丽水宏博饮料有限公司董事及受益所有人为宗馥莉,宗馥莉也在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担任董事 [9] - 丽水宏博饮料投资40多家"娃哈哈系"分公司,持股比例多在70%以上 [10] - 宏胜饮料集团由宗馥莉实控,旗下58家子公司承接娃哈哈集团代加工业务,延伸至全产业链 [10] - 宏胜饮料集团由恒枫贸易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还投资10多家"娃哈哈系"子公司 [12] - 宗馥莉基本控制绝大部分"娃哈哈系"子公司,这些子公司是主要利润来源 [12] 历史背景与权力传承 - "隐秘商业帝国"建立可能源于20多年前,Bountiful Gold Trading Limited最早对红安娃哈哈注资时宗馥莉刚大学毕业 [13][15] - 2006年"达娃之争"前后,宗庆后已开始思考企业控制权问题 [15] - 1998-2007年宗庆后妻女在海外注册11家离岸公司,国内投资一批"外商投资企业" [17] - 2003年宗馥莉担任恒枫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为未来接班铺路 [19] - 宗馥莉集中股权的思路继承自宗庆后,如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股权转移 [20] - 2018年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通过回购方案,宗庆后(宗馥莉)认购全部股份 [20] 品牌资产与上市意图 - 娃哈哈品牌资产包含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价值预估911.87亿元 [21] - 2024年娃哈哈集团商标正在办理转让手续,若成功将落入宗馥莉手中 [21] - 宗馥莉可能推动娃哈哈上市,2018年宗庆后口风松动考虑上市 [24] - 证监会规定持股职工人数超过200人不准上市,2018年娃哈哈开始筹备员工退股 [24] - 宗馥莉强调现代化企业制度和精细化管理,目标进行组织改革 [25] - 娃哈哈面临品牌老化、渠道变革等挑战,改革难度超越宗庆后时代 [25]
宗馥莉行的基本盘,还都是父亲布的局
虎嗅· 2025-07-22 07:30
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治下的娃哈哈一直风波不断。 近日,随着宗氏家族百亿遗产争夺愈演愈烈,公众再次质疑起宗馥莉对娃哈哈治理的不合理之处。 质疑中最具杀伤力的一个问题是,宗家究竟有没有逐渐将娃哈哈空心化?具体来讲,即宗馥莉有没有设立大量私人公司与娃哈哈集团进行关联交易,将本属 于娃哈哈集团的利益与资产倒腾出去? 虎嗅ESG组通过分析娃哈哈股权结构变更及其公司发展史发现,娃哈哈的"体外循环"路径早在宗庆后时代就已经开始,而宗馥莉所做的大概率是继承其父的 意志。 股权疑云 要想分析宗馥莉有没有"掏空"娃哈哈,核心是厘清娃哈哈的主要利润来源把控在谁手上。一个事实是,目前"娃哈哈系"大部分子公司的控制权基本在宗馥莉 手上,而娃哈哈主集团对于基于"娃哈哈"品牌生长出的商业帝国话语权十分有限。 经济参考报曾分析境内"娃哈哈系"与娃哈哈集团的资产及利润对比: 1. 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512.02亿元,营业利润为61.48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未分 配利润124.28亿元; 2. 而在2022年底,娃哈哈集团(及集团直接投资的1 ...
21特写|漩涡中心的宗馥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0:33
家族继承与权力交接 - 宗馥莉自2024年8月起正式接手娃哈哈集团29.40%股份并出任董事长,实现全面掌控 [5][13] - 2024年7月曾因股东质疑短暂辞职,后经协商恢复职务并最终完成接班 [11][13] - 宗庆后弟弟宗泽后公开批评宗馥莉改革过于激进,称其"刚易折" [12][19] 家族遗产纠纷 - 三名自称"同父异母弟妹"的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在香港高等法院起诉宗馥莉,涉及21亿美元(150亿元人民币)遗产纠纷 [2][3] - 宗继昌和宗婕莉已在娃哈哈体系内担任多家子公司董事职务 [5] - 纠纷案件于2025年1月3日开庭审理,但未公开细节 [3]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2024年初起陆续关停18家分厂生产线,涉及深圳、重庆、陕西等地子公司 [8] - 同步在天津、怀化等地布局18条高速水线,由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关联公司运营 [8] - 宏胜饮料独立于娃哈哈集团但承担其超三分之一代工业务 [7] 管理架构改革 - 董事会大换血,吴建林等资深高管退出,宏胜饮料核心人物洪婵婵等进入 [15] - 人力资源、财务等数十个部门人员被替换为宏胜饮料体系人员 [15] - 研究中心机电研究院解散,研发总监李言郡辞职 [17] 销售体系调整 - 2025年度西藏、青海等市场经销商转由拉萨宏胜销售公司对接 [16] - 黑龙江、北京等12个市场经销商转签至杭州宏胜销售公司 [16] - 两家销售公司均为宏胜饮料实际控制 [16] 代工合作变动 - 今麦郎2024年5月开始为娃哈哈代工纯净水,合作原定2025年5月终止 [8] - 代工合作背后是公司生产线关停与产能转移 [8] 企业历史背景 - 娃哈哈创立38年,宗庆后将其发展为国内饮料行业龙头 [19] - 宗馥莉2007年起独立执掌宏胜饮料,2018年进入娃哈哈集团主导营销变革 [6][10] - 2021年12月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始全面接管日常事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