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D钙奶
icon
搜索文档
宗馥莉又放大招
投中网· 2025-09-16 11:48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胡楠楠 一场与娃哈哈其他股东方的博弈? 作者丨 《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楠楠 编辑丨 米娜 来源丨 中国企业家杂志 "99%的娃哈哈经销商,都不会做'娃小宗'的。" 听到宗馥莉让娃哈哈的产品,在2026年销售年度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后,做了20年娃哈哈经销 商 的 陆明(化名)对《中国企业家》说。 9月13日,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在网上流传。文件 中提到,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 牌"娃小宗"。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 风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来源:受访者 对于该文件的真实性,以及娃哈哈所有产品2026年销售年度是否要更换成"娃小宗",娃哈哈方面 用"无回应"三个字回应了《中国企业家》。 宗馥莉为何决定抛弃"娃哈哈"启用新品牌? 自去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接班以来,她便逐渐将娃哈哈体系 ...
每经热评丨宗馥莉“去娃哈哈” 难以完成的告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1:52
每经评论员付克友 一纸内部文件"泄密",揭开"娃哈哈"的内在裂痕。最新消息显示,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胜系企业,将于 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全面替代"娃哈哈"。 这不是品牌升级,而是品牌再造;这不是转移阵地,而是另起炉灶。难道宗馥莉在告别宗庆后之后,终 于还是走到品牌"去娃哈哈化"这一步? 告别宗庆后,是因为世上已无宗庆后,宗庆后已成"娃哈哈"品牌负资产,必须完成个人与企业品牌的切 割。但告别"娃哈哈",恐怕是宗馥莉无法完成的任务。 宗馥莉为何宣称"弃娃"?不是不想要,是暂时要不了。因为"娃哈哈"不是宗馥莉的"娃",是娃哈哈集团 的"娃"。 问题在于,"娃小宗"能接住"娃哈哈"900亿元品牌价值的江山吗?答案是:不可能。 "娃哈哈"是什么?是AD钙奶的童年记忆、营养快线的青春符号和"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国民口 头禅。近40年砸下巨额广告费,才砸出一个众口皆碑的国民品牌。 "娃小宗"的品牌基础在哪里?它听起来像"娃哈哈"的亲儿子,但既无历史积淀,也无情感共鸣,更无市 场认知。今年5月才申请,一听像个"山寨版"。 品牌不是注册个商标就能成,它是信任、是记忆、是渠道、是情感。这些,"娃小 ...
宗馥莉携「娃小宗」另立门户,娃哈哈遗产争夺迎「决战」时刻?
36氪· 2025-09-15 21:35
以下文章来源于野马财经 ,作者野马财经 野马财经 . 关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新经济发展和商业创新 娃哈哈品牌价值900亿。 文 | 刘钦文 于 婞 编辑 | 高岩 来源| 野马财经(ID:YMCJ8686)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娃哈哈宗庆后家族的遗产战,已经从股权博弈打到了"品牌战"。 9月13日,据"蓝鲸新闻"报道,由宗 馥莉实际控 制的宗胜系企业将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全新品牌"娃小宗"。 据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文件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 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此前,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 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在中国香港、杭州分别发起 诉讼,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 就在两起诉讼尚未尘埃落定之际,宗馥莉以"更换品牌"之举再度打破僵局,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回望娃哈哈的发展历程,自1987年宗庆后创立 ...
宗馥莉“去娃哈哈”,难以完成的告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8: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评论员 付克友 一纸内部文件"泄密",揭开"娃哈哈帝国"的内在裂痕。最新消息显示,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盛系企业, 将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全面替代"娃哈哈"。 这不是品牌升级,而是品牌再造;这不是转移阵地,而是另起炉灶。难道宗馥莉在告别宗庆后之后,终 于还是走到品牌"去娃哈哈化"这一步? 问题在于,"娃小宗"能接住"娃哈哈"900亿元品牌价值的江山吗?答案是:不可能。 "娃哈哈"是什么?是AD钙奶的童年记忆、营养快线的青春符号和"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国民口 头禅。近40年砸下巨额广告费,才砸出一个众口皆碑的国民品牌。 "娃小宗"的品牌基础在哪里?它听起来像"娃哈哈"的亲儿子,但既无历史积淀,也无情感共鸣,更无市 场认知。今年5月才申请,一听像个"山寨版"。 品牌不是注册个商标就能成,它是信任、是记忆、是渠道、是情感。这些,"娃小宗"都没有。要从零开 始,谈何容易! 要知道,今天的饮料市场,早已不是30年前的空白战场。元气森林、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群雄环伺,渠 道成本高企,消费者注意力稀缺。一个没有故事、 ...
每经热评丨宗馥莉“去娃哈哈”,难以完成的告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8:26
每经评论员 付克友 一纸内部文件"泄密",揭开"娃哈哈帝国"的内在裂痕。最新消息显示,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盛系企业, 将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全面替代"娃哈哈"。 宗馥莉为何宣称"弃娃"?不是不想要,是暂时要不了。因为"娃哈哈"不是宗馥莉的"娃",是娃哈哈集团 的"娃"。 根据公开股权结构,娃哈哈集团由三方持股: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 工持股会持股24.6%。而"娃哈哈"商标归属娃哈哈集团,非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任何一方无权单独使 用。 宏盛系企业相关通知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遗留问题。但 这些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 这不是品牌升级,而是品牌再造;这不是转移阵地,而是另起炉灶。难道宗馥莉在告别宗庆后之后,终 于还是走到品牌"去娃哈哈化"这一步? 告别宗庆后,是因为世上已无宗庆后,宗庆后已成"娃哈哈"品牌负资产,必须完成个人与企业品牌的切 割。但告别"娃哈哈",恐怕是宗馥莉无法完成的任务。 "娃小宗"的品牌基础在哪里?它听起来像"娃哈哈"的亲儿子,但既无历史积淀,也无情 ...
不止货架对决,冰红茶的下一仗,在客厅?
36氪· 2025-09-11 12:12
冰红茶又杀回了冷柜。 这一战略转移背后,藏着冰红茶突围的现实困境:在被康师傅、统一两大巨头牢牢统治的冰红茶赛道,娃哈哈想从正面突破难如登天。 如今,娃哈哈借力小米智能生态打造的这场"场景战",究竟能不能帮它撕开赛道缺口,实现短期销量增长与声量爆破? 货架难争,娃哈哈靠"空白场景"弯道超车? 冰红茶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大众品类。 整个市场竞争参与者众多,康师傅、统一两大巨头常年领跑,2024年数据显示,二者分食近八成市场份额;虽然元气森林等新锐品牌快速崛起,却始终难 以撼动双寡头的统治根基[1]。 今年,农夫山泉推出带汽冰红茶、今麦郎把"减糖"印上包装...一众品牌集体发力,让这个传统大众品类的竞争再度升温。 就在大家都盯着线下渠道较劲时,Foodaily却发现了一个"反常规"玩家:娃哈哈。它并未局限于传统的渠道厮杀,反而转头联手小米商业营销,把冰红茶 广告直接送进了千万家庭的客厅电视大屏。 图片来源:小米体育频道截屏 图片来源:亿欧智库《2025中国瓶装冰红茶饮料行业白皮书》 究其根源,这场竞争的核心,始终绕不开"终端货架"这块硬骨头。 康师傅、统一通过长期布局,已经建立了全国性渠道网络,从终端陈列到铺货效率,形 ...
年入500亿的娃哈哈,为什么还在卖AD钙奶和营养快线?
虎嗅· 2025-09-02 12:02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即使打赢官司 接手的也只是个烂摊子 [1]
专访宗馥莉:做一个“追赶者”,不急于证明自己
虎嗅· 2025-08-29 13:09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业绩重回700亿区间[4] - 2024年业绩增长部分归因于创始人离世带来的情怀效应但不可持续[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阶段性完成度与预期存在差距承受行业压力[20] 产品创新与市场策略 - 公司核心大单品AD钙奶在经销商销售总量中占比约50%[6] - 公司上一次成功推出的大单品是2005年的营养快线已长期缺乏产品创新拉动增长[6] - 冰红茶产品升级后呈现中小体量高成长性趋势同比增速显著[7] - 冰红茶主推1L大规格包装针对家庭消费餐饮渠道和户外共享场景[7] - 冰红茶改款添加浓缩柠檬汁区别于竞争对手使用的柠檬酸钠以迎合消费者对配料表的高要求[7] - 产品创新被视为技术活需要基础工艺突破原料配方升级和消费需求洞察而非简单推新口味或换包装[21] 渠道体系改革 - 公司对联销体体系进行优化升级而非替代[9][24] - 2024年新增经销商数量远大于解合数量整体体系保持稳定[9][22] - 渠道改革要求市场拓展任务提高管理要求精细化销售任务具体到品类[9] - 保留联销体在下沉市场优势同时引入KA便利店酒店餐饮即时零售等现代化多元渠道[9][24] - 2024年招标10万台冰柜用于2025年投放2024年投放数量已超越往年[11] - 加强一线城市终端建设鼓励业务员推销新品与冷柜[12] - 线上平台如抖音京东天猫旗舰店多次招标代理运营[12] 组织管理与治理结构 - 2024年8月末董事会重组高管整体年轻化新面孔加入董事会[14] - 公司取消干股分红引发部分员工不满并成立维权委员会发起诉讼[14] - 员工劳动合同从娃哈哈集团转签至宏胜饮料集团[14] - 职工持股会在2018年进行股权回购以打破大锅饭格局并承诺实行干股分红[14] - 调整旨在应对环境变化消费者变化和竞争变化强调机制替代惯性团队贴近市场[15][17] - 构建职业化市场化高管团队要求领导力格局定力以建立秩序凝聚组织[27][28] 行业竞争与趋势 - 饮料行业竞争激烈快消行业环境2025年并不轻松[20] - 农夫山泉无糖茶赛道带动消费升级培养新饮品习惯[18] - 康师傅冰红茶作为长红产品在年轻群体中保持存在感依靠持续品牌力和终端力[18] -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东鹏特饮补水啦元气森林冰茶等竞品在各自赛道积极发力[21] - 行业不确定性大消费者习惯变化快短期爆款易失去光环企业需练好内功而非追逐风口[21]
宗馥莉:农夫山泉非常值得尊敬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10
核心观点 - 宗馥莉接任娃哈哈董事长后推动公司职业化市场化转型 但自我评价"并不满意" [3][4][11] - 2024年公司业绩重回700亿人民币区间 主要受宗庆后去世情怀效应推动 但不可持续 [4] - 公司面临产品老化问题 主力产品仍依赖AD钙奶和2005年推出的营养快线 亟需通过产品创新驱动增长 [5] - 渠道体系进行"守正创新" 在保留联销体下沉优势基础上 引入KA/便利店/即时零售等现代化渠道 [6][14][16] - 管理层年轻化改革引发内部震荡 包括工厂调整/劳动合同转签/取消干股分红等举措 [8][16] 业绩表现 - 2024年娃哈哈集团业绩重回700亿人民币峰值区间 [4] - 2024年上半年业绩完成度与预期存在差距 未达理想状态 [12] - 娃哈哈冰红茶产品升级后呈现"中小体量高成长性"趋势 同比增速显著 [5] 产品战略 - 核心大单品AD钙奶在经销商销量中占比约50% [5] - 最近一次成功大单品为2005年推出的营养快线 近20年缺乏产品创新拉动增长 [5] - 冰红茶产品采用差异化策略:主推1L大规格包装 添加浓缩柠檬汁替代柠檬酸钠 [6] - 头部品牌康师傅在冰红茶市场份额稳定在40%左右 [5] - 产品创新重点转向基础工艺突破和消费需求洞察 而非简单推新口味或换包装 [13] 渠道改革 - 经销商体系动态优化 新增数量远大于解合数量 整体保持稳定 [6][14] - 联销体模式进行升级融合 保留下沉市场优势同时引入现代化渠道 [6][16] - 2024年线下冰柜投放数量超越往年 2024年9月招标10万台冰柜用于2025年投放 [7] - 加强一线城市终端建设 鼓励业务员推广新品与冷柜 [7] - 线上渠道通过抖音/京东/天猫旗舰店多次招标代理运营 [7] 管理体系 - 2024年8月董事会重组 高管团队年轻化 新增叶雅琼/费军伟等董事 [8] - 多家工厂调整 员工劳动合同转签至宏胜饮料集团 [8] - 2025年初取消干股分红制度 引发部分员工诉讼维权 [8] - 2018年已完成员工持股回购 旨在打破"大锅饭格局" [8]
三只松鼠20250828
2025-08-28 23:15
**三只松鼠 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战略转型关键要点** **一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环比改善 二季度整体收入增长20%[3] - 国际坚果原料成本上涨10%-15% 对毛利和净利造成挑战[3][22] - 线上平台费率提高 运营成本增加[3][6] - 供应链基地建设导致折旧摊销费用增加[14] **二 战略转型与核心举措** - 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品质化与差异化战略 聚焦“好品适价”[5][10] - 通过规模集采 预付比例提升 自建工厂控制成本[4][22] - 测试国际原料中国化 坚果礼盒混搭等优化措施[4][22] - 全国化供应链布局新增西南简阳和广东佛山基地 目标资产占比达六成[2][14] **三 渠道战略与业态创新** - 线下分销和货架电商为优先级首位[4][16] - 开设300多家国民零食店及首家自由品牌生活馆 反馈良好[3][9] - 计划年底在芜湖开设新生活馆店铺[9][11] - 电商思维重构线下分销体系 采用跨品类极优化控企模式[2][11] - 公域流量转化私域流量 关注客户评价和回购率[2][10] **四 产品与品类策略** - 核心品类为每日坚果 开心果 瓜子 AD钙奶 乳酸菌饮料 坚果八宝粥等[11][27] - 新增几十款饮料商品 预计保留十几个大单品[11] - 重点发展品类包括1号蛋 手撕包 蜀香牛肉 魔芋等[27] - 瓜子品类目标体量5亿至10亿[28] **五 组织创新与运营能力** - 508名“迷你CEO”机制打破部门壁垒 实现品销合一[2][8][17] - 网络型组织模式提升市场响应速度[8][17] - 具备跨品类多品牌自有品牌管理能力[11] **六 市场与行业挑战** - 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 短视频电商仍为新品推广重要阵地[6][16][20] - 即时零售赛道为长期机会 考虑依托门店或直接合作渠道[21] - 港股上市根据业绩和战略需求推进 不流血发行[24] - 天猫渠道上半年下滑 受年货节因素影响[25] **七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全国四大直营基地及坚果 零食工厂产能逐步饱和[5] - 为沃尔玛提供每日坚果 为奥乐齐提供开心果[5][7] - 年底三个临时工厂投产 2026年新增四个工厂[14] - 区域化供应链加强渠道合作[26] **八 增长目标与调整** - 分销渠道保持增长势头 但距全年目标仍有差距[20] - 股权激励可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19] - 短期利润承压 三季度调整投流及利润策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