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服装

搜索文档
酷特智能拟赴港上市推进全球化 境外市场年营收超3亿元增长10%
长江商报· 2025-06-12 01:38
全球化战略推进 - 公司拟在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旨在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1] - 2024年境外市场营业收入3.05亿元 同比增长10.15% 占营收比例从37.05%提升至43.02% [3] - 境内市场营业收入4.04亿元 同比减少14.14% 占营收比例下降至56.98% [3] 财务表现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从6.26亿元增长至7.47亿元 净利润从4761.84万元增长至1.12亿元 [1] - 2024年营业收入7.09亿元 同比减少5.14% 净利润8863.29万元 同比减少20.71%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5825.64万元 同比减少39.78% 主要因处置子公司资产及医疗器械设备 [2] 主营业务情况 - 定制服装主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 同比减少4.07% [3] - 境外收入增长得益于产品研发设计能力 全球客户资源及个性化定制优势 [3] 募投项目进展 - 2020年A股IPO募集资金净额3.16亿元 原计划投入柔性智慧工厂等项目 [3] - 2023年变更募投项目为C2M产业互联网服装试验工厂和数智化平台建设 预计2025年末完成 [3] - 截至2024年末 两大新募投项目分别投入7996.8万元(44.6%)和3239.23万元(23.76%) [4]
秀水街秀出国潮新活力
北京青年报· 2025-05-21 02:19
秀水街转型与定位 - 秀水街从传统商业体转型为"时尚设计孵化器+文旅消费综合体",2025年3月与中国国际时装周签约打造CBD商圈首个国际时尚秀场[12] - 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量同比增长245%,销售额达16亿元,外籍消费者占比70%[12] - 2005年"撤市入楼"开启品牌化转型,历经20年12次改造,服务于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12] 博人定制发展历程 - 创始人周国平与秀水街结缘30多年,顶峰时在北京拥有20多家实体店铺[13] - 2003年秀水市场拆迁改造后,周国平成为首批入驻商户,带动服装定制业在秀水扎根[13] - 创新推出"极速定制服务",24小时成衣并支持试衣后修改,通过流水线分工和专车配送提升效率[13] 第二代经营创新 - 85后主理人周苗苗引入服装设计环节,自主研发3D裁剪系统,融合传统手工与数字科技[13] - 通过短视频、直播推广品牌故事,增加改衣服务提升客户黏性,孵化成衣品牌"千丝绣"[13] - 借助秀水街平台,"致敬1982"系列登陆中国国际时装周,强调中式设计理念[13] 秀水街战略升级 - 2020年确立"国货之光"新定位,2023年获评"中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项目"[14] - 联合北京服装学院打造"国际高定联盟",孵化本土设计师品牌,提供免租和联营支持[14] - 引入30多个定制品牌包括"雷蒙1940&宫溢""熙上""燕慕旗袍"等,优先分配黄金铺位[14] 政策与国际化成果 - 朝阳区优化营商环境,搭建民营企业交流平台,助力秀水街转型[14] - 2024年成为"北京礼物"授权商,落地北京时装周项目,2025年举办23场国潮品牌国际发布[14] - 2025年"五一"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提升53%,销售额增67%,欧美游客占比显著上升[14] 文化商业融合 - 引入敦煌研究院授权品牌"敦煌故事",推出龙腾腾手办、熊猫文创等中国元素商品[14] - 提供三小时购物体验、国际邮寄、外语沟通和外币结算服务,吸引欧洲央行行长等高端客户[14] - 定位为"中国非遗文化博物馆",融合景泰蓝、云锦缂丝等传统与现代工艺[14]
推动原创 联动文商旅 北京商业民企让“中国品牌”走得更远
北京商报· 2025-05-15 13:42
秀水街品牌孵化与业绩表现 - 秀水街组建20人品牌孵化团队,专注引进非遗元素前三名品牌和非遗传承人,并提供租金减免支持[1] - 光合高定入驻1年积累上千客户,其中数百人持续复购,通过定制服务推动国潮商品国际化[1] - 凯伦生活家居从家纺小店升级为品牌,与外交官及全球500强企业合作销售纺织品[1] - 2024年秀水街入境游客同比增245%,销售额达16亿元(+60%),客流700万人次(+65%)[2] - 2025年五一期间入境游客增53%,销售额增67%,欧美团组游客占比显著提升[2] 国潮品牌与国际消费趋势 - 原创品牌如台湾印象(内地唯一门店)通过淘宝、抖音拓展线上渠道,同步销售台湾食品[2] - 国潮产品将本土文化注入设计,强化国际消费者对"中国设计"的认知,拉动内需市场扩容[3] - 外籍消费者占比达70%,商品以传统文化和非遗元素为主,高性价比"中国制造"受青睐[2][3] 商业体创新与政策支持 - 蓝色港湾构建亮马河文化经济带,2024年4月联合蚂蚁推出全场景支付方案,外籍游客量显著增长[3] - 朝阳区通过首店保障、审批简化、夜间经济扶持等政策推动商区发展[3] - 蓝色港湾凭借"水岸商业+城市公园"场景成为国际品牌华北首店首选地[3] 入境消费与政策影响 - 免签政策优化推动北京入境旅游火热,2024年外籍游客消费快速恢复[4] - 北京需扩大国际"朋友圈",提升消费体验以应对消费外流挑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