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羊驼毛制品
icon
搜索文档
进博“铁杆粉丝”这样“炼”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1 06:57
进博会平台效应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期6天,吸引众多连续多年参展的“铁杆粉丝”[7] - 进博会不仅是商业展会,更是一个融合交流的舞台,能遇到平时碰不到的朋友和未来的合作伙伴[14] 秘鲁品牌“温暖驼” - 品牌最初在首届进博会获得9平方米展位,现已成长为近60平方米的网红品牌[9][10] - 通过进博会,品牌在中国市场打开销路,带动秘鲁当地百余个家庭成为供货方,手工艺人生活显著改善,例如奥斯瓦尔多·马马尼家从住棚户区到盖起三层小楼[9][10] - 品牌成为八届进博会“全勤生”,线下门店进入上海、厦门、武汉等地,并在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保持可观销量[10] 新西兰纽仕兰乳业 - 公司鲜奶产品因进博会推动的通关便利化政策,物流时间从8天缩短到3天,鲜奶销量较参展前增长26倍[11][12] - 公司根据中国市场反馈进行产品升级,包括包装改为多语言版本、推出罐装奶粉,并针对中老年群体推出高蛋白高钙产品[12] - 公司组团参展规模从第六届的12家新西兰中小企业扩大到本届的26家[13] 索尼中国 - 公司第四次参加进博会,展示电子、游戏、影视、动画、技术解决方案等多元业务,其中娱乐内容业务占比超过60%[14] - 公司通过进博会平台萌生并落地将中国文化(如川菜、湘菜)通过电视节目推向世界的想法[14] 哥伦比亚洛克食品公司 - 公司连续4年参展,展位面积从最初6平方米扩展至本届56平方米,首次参展即与10余家合作伙伴达成协议[17] - 公司为中国市场定制开发低糖、高可可含量(70%到100%)的黑巧系列产品,响应健康需求[18] -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公司全球总销售额15%到18%,公司直接与当地2000多户种植户合作,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保障农户收入[19]
进博之约丨秘鲁“小羊驼”遇见中国大市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0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市场的开放通过进博会等国际平台为秘鲁羊驼毛制品行业创造了重大发展机遇 实现合作共赢 [1] - 进博会的订单不仅直接改善了秘鲁手工艺人的家庭收入 还推动了当地羊驼毛加工技术的革新 [1] - 秘鲁羊驼产品从当地小店进入全球市场的历程 是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的生动体现 [1] 行业影响 - 羊驼毛制品是秘鲁安第斯山区当地人重要的收入来源 [1] - 与中国市场的连接为秘鲁上百个家庭的生活带来了改善 [1] - 行业经历了一场由外部订单驱动的“技术革新” [1] 公司/合作案例 - 手工艺人奥斯瓦尔多·马马尼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制作和售卖羊驼毛装饰品 但此前因销路有限导致家庭收入不高 [1] - 中国顾客马玉霞于2016年发现其产品并开启合作 与联合创始人伊莎贝尔·赛阿共同将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和进博会 [1] - 公司代表伊莎贝尔·赛阿评价中国市场非常有潜力 提供了很多扩大销售的机会 [1]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发展的机遇世界共享——写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人民日报· 2025-11-04 07:07
进博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八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2] - 泰国、阿联酋、尼日利亚、格鲁吉亚、瑞典、哥伦比亚等6国担任主宾国 [2] - 同期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设置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举办贸易洽谈、投资促进等配套活动80余场 [2] 企业参展成效与市场机遇 - 新西兰纽仕兰乳业通过进博会实现鲜奶销量达此前26倍,线下销售覆盖至25个省份,线上覆盖90%以上电商平台 [6] - 前7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助力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7] - 德国西门子连续7年参展,在中国建立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价值链体系;美国霍尼韦尔将进博会视作一站式创新展示与投资平台 [7]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示 - 第八届进博会将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7] - 创新产品包括德国诺亚具备认知能力的家用服务机器人MiPA、加拿大可立克魔科技面向银发族的陪伴机器人ClickCopilot、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等 [8] 外资投资与市场吸引力 - 今年前9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 [9] - "十四五"以来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比"十三五"时期多出2.5万家 [9]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未来10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 [8] 对发展中国家支持与普惠合作 - 本届进博会为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及53个非洲建交国提供"零关税"待遇,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同比增长23.5% [11] - 预计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境外商协会将携中小企业组团参展 [11] - "十四五"时期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对外投资累计为东道国纳税3000多亿美元 [4]
汇聚亚太合力 继续勇立潮头(寰宇平)
人民网· 2025-10-27 06:21
亚太地区开放合作民意基础 - 超过八成受访者认为本国受益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发展合作 [1] - 75%的受访者支持本国更加积极深入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各项合作 [1] - 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本国经济发展正走向"更开放合作" [1] 亚太经合组织合作成果 - 过去30余年亚太地区平均关税水平从17%下降至5% [2] - 亚太地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七成 [2] - 地区人均收入翻了两番还要多,10亿人口成功脱贫 [2] 区域贸易协定进展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 [3]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议定书即将签署 [3] - 越来越多经济体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3] 中国东盟贸易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东盟贸易总值为5.57万亿元 [3] - 双方贸易增长幅度达到9.6% [3] 创新与绿色合作领域 - 在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助力当地打造区域性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 [4] - 在印度尼西亚双方共建绿色产业链推动电池产业发展 [4] - 在智利中国绿色技术赋能清洁能源与电动交通发展 [4] 新兴业态发展 - 从跨境电商到数字贸易从绿色金融到智慧城市驱动亚太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4] 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 中国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项目永久性示范基地正式落成助力当地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 [5]
新华述评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担当
新华社· 2025-10-23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通过持续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展现其作为世界经济“稳定锚”和“动力源”的担当 [1] - 中国以坚定的决心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 -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与世界各国共同做大全球市场蛋糕、做实共享机制、做活合作方式 [11] 为全球增长蓄力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的17.1% [2] - 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每年有近50万亿元消费和超过20万亿元进口 [3] - 中国已连续10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3] - 2025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全球第一 [3] - 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对维持其全球竞争力不可或缺 [4] 以国际合作筑桥 - 共建“一带一路”以硬联通夯实发展根基 以软联通破除制度壁垒 以心联通凝聚合作共识 [6] - 中老铁路开通后 新鲜果蔬运输时长压缩至26小时 运输成本显著降低 [7] -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中欧陆海快线缩短运输时间7至10天 [7] - 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 [7] - 中国单方面免签和过境免签国家已分别扩大到47个和55个 [7]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生效实施3年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8] 为全球经济治理赋能 -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到22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形成的“雁阵” 中国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9]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稳步扩大 [9] - 中国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9] - 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 成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10] -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数字治理等全球议题上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10]
拆除性别的藩篱(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女性在数字经济中的参与 - 女性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上传安第斯手工艺视频)成功将羊驼毛制品销往海外,带动数百名农村妇女加入合作社实现创收 [1] - 墨西哥电商平台约70%个体卖家为女性,在线销售天然食品、手工艺品和定制服装 [1] - 哥伦比亚线上配送平台女性骑手占比超过30%,巴西自由职业平台超半数自由职业者为女性,从事设计、编程、写作和翻译等远程工作 [1] 女性教育与创业趋势 - 拉美适龄女性劳动参与率约为52%,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攀升至60% [2] - 拉美女性创业率达到25%,数字经济领域女性创业者占比升至41%,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 - 自2006年以来,拉美地区性别差距缩小8.6个百分点,为全球进步幅度最大地区 [2] 女性经济参与的经济影响 - 充分挖掘女性技能和潜力可释放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量 [3] - 拉美女性劳动参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增长0.5%至0.7%,基尼系数相应缩小 [3] - 促进女性平等就业和增加收入有助于拉美减贫进程,并形成改善儿童营养健康和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代际红利” [3]
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抵达上海洋山深水港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6:50
进博会物流与通关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展品于10月15日抵达上海洋山深水港 [1] - 展品包含陶制品、羊驼毛制品等南美特色工艺品,其中多款为首次亮相 [1] - 上海边检机关联合口岸单位开通进博会展品通关“绿色通道”,确保展品安全准时入境布展 [1] 钱凯港海运航线 - “钱凯—上海”海运直航航线是中国和秘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为进博会展品运输开辟了“海上快车道” [3] - 此次运输采用直航模式,减少中途挂靠港,展品于9月21日在钱凯港装船,仅用23天抵达上海,航程比以往至少缩短10天 [3] - 自钱凯港开港近一年来,上海边检机关已累计查验往返钱凯至上海的国际航行船舶240余艘次 [4] 贸易往来与商品流动 - 通过钱凯港,中国品牌的家电、汽车、机械、工业小商品等对南美市场出口持续增长 [3] - 秘鲁特色农产品如蓝莓、牛油果、鳄梨等也通过钱凯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和亚洲市场 [3] - 载运进博会展品的国际航行船舶将陆续抵达,预计整个海运入境潮会从10月上旬延续到11月初 [4] 边检与服务保障 - 边检机关为载运进博会展品的船舶提前办理入境预检手续,保证船舶抵港即可卸货,并优先为其办理边检手续 [5] - 上海边检总站推出包括开通专用通道、开设热线专席等8项便利措施,以服务进博会 [5]
首批来自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顺利抵达上海口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5 13:45
进博会物流与通关 - 10月15日首批秘鲁进博会展品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顺利卸船包含陶制品和羊驼毛制品等南美特色工艺品且多款为首次亮相 [1] - 上海边检机关联合口岸单位开通进博会展品通关绿色通道并提前为船舶办妥入境预检手续确保抵港即可卸货并优先办理边检手续 [1][5] - 10月上旬开始远洋航线班轮陆续抵港预计海运入境潮将持续至11月初上海洋山和外高桥两大集装箱港进入进博时刻 [5] 中秘贸易与钱凯港航线 - 钱凯至上海海运直航航线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为两国贸易往来开辟了更便捷的物流通道 [3] - 自钱凯港开港近一年来中国品牌家电汽车机械工业小商品等对南美出口持续增长同时秘鲁蓝莓牛油果鳄梨等农产品进入中国和亚洲市场 [3] - 自钱凯港开港以来上海边检机关已累计查验往返钱凯至上海的国际航行船舶240余艘次 [3] 进博会配套便利措施 - 上海边检总站推出8项便利措施包括开通边检专用通道开设12367服务平台热线专席移民管理服务进驻展会现场等助力进博会 [6]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圆满闭幕 国际参与广度拓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0:10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2025年5月22日至26日举办 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 [1] - 展会国际化程度创新高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 全球合作机构 参展产品品类均达历史之最 [1] 国际参与情况 - 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共建"一带一路"沿线 包括波兰 奥地利 罗马尼亚 俄罗斯 巴西等 [1] - 埃及展团展示纸莎草画 香精等文创品牌 并运用机械臂书写象形文字展现古埃及文明 [1] - 瑞典高奢珠宝品牌首次在文博会首发白垩纪时期珍稀琥珀藏品 [1] - 秘鲁展团展示传统羊驼毛手工艺品 以细腻质感和民族特色成为亮点 [1] 贸易促进措施 - 特别设立文化出海展区及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展区 联动跨境电商平台资源 [2] - 提供跨境直播 供需洽谈等一站式服务 促进中外文化贸易双向流动 [2] - 国际展区举办多场中外文化合作签约仪式 彰显平台吸引力 [2] 服务创新 - 首次启用来自10余个国家的外籍志愿者 提供多语言导览服务 [2] - 外籍志愿者通过红马甲形象参与展会服务 促进全球化文化交流 [2]
转角遇到“你好”(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商贸与文化融合 - 秘鲁青年通过中文社交应用运营账号并销售羊驼毛玩偶等产品 吸引中国网友关注 [1] - 当地商家积极学习中文 使用中文教材并临摹汉字 计划未来赴中国发展 [1][2] - 中文能力成为秘鲁青年就业重要加分项 许多学生选择在中资企业实习 [2] 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 - 孔子学院推动中文教育 秘鲁学生学习中国诗词并接触"一带一路"等双语概念 [2] -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如电视剧、音乐)吸引秘鲁青年 [2] - 教育机构目标培养"文明解码者"而非仅语言使用者 强调跨文化交流能力 [2] 经济与基建合作 - 中秘合作覆盖矿产、能源、农业领域 中国技术助力当地水稻产量提升 [2] - 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秘鲁绿色海岸公路及钱凯港等基础设施项目 [3] - "清洁能源""智慧农业"等中国发展概念在秘鲁青年中引发讨论 [2] 民间互动与愿景 - 秘鲁商家通过中文学习计划表系统提升语言能力 目标赴华旅游 [2] - 两国文化符号(如纳斯卡地画与汉字)在民间交流中自然融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