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梅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名单发布 溧水区4家入选
南京日报· 2025-09-15 08:32
为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科普资源,宣传江苏新质生产力最新成果,省科协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 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遴选发布了2025年度江苏省 新质生产力科技馆,共80家,涵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事业单位,集中展示了江苏省新质生产力 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 南报网讯(记者 胡英华 通讯员 周颖)首批江苏省新质生产力科技馆认定名单近日发布,全市共14家入 选,其中溧水区有4家,包括南京长安汽车5G+智慧展厅、江苏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馆、江苏农机博物 馆、傅家边农业科技馆,入选数量位列全市各区之首。 "新质生产力科技馆既展现了溧水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效,也能更好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赋能。"溧水 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质生产力科技馆不仅成为展示溧水科技创新成果的窗口,更是普及科学知 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未来,这些科技馆将成为溧水区科普教育、技术交流和产业升级的 重要推动力量。 位于溧水经济开发区的南京长安汽车5G+智慧展厅是全省唯一入选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科技馆,馆内通过 实物模型、图文展板和多媒体互动设备,生动展示了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制造的最新成 ...
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8.25-08.31)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0:34
乡村振兴政策推进 - 汕头统筹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基层倾斜 聚焦产业培育、风貌提升、改革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强化督导推进 [4][6][15][16] - 佛山集中力量打造标杆工程 完善旅游公路、乡村酒店等硬件配套 打造西樵山、几字湾、甘竹滩、波子角等文旅集聚区 [19][21][22] - 河源推动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 围绕现代种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机装备、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7][31][32] 城乡发展与空间规划 - 汕尾统筹陆—岸—近海—深远海空间布局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强化县城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5][36][39][40] - 中山推进百千万工程项目落地 围绕国庆、元旦等节点推动香山古城、红树林文化湿地公园、红博城片区等重点项目焕新亮相 [44][45][46] - 潮州深化三个三攻坚行动 集中力量清拆危房 根治三线乱象 规范农贸市场管理 保存历史文化遗迹 [66][67][78][80] 特色产业与农业升级 - 江门与广西崇左协作做优做大陈皮+星油藤大健康产业 推动种植面积扩大 研发高品质加工产品 深化冷链物流与预制菜产业合作 [52][53][54][55] - 潮州提升东山茶叶质量与经济价值 擦亮青梅之乡招牌 优化种植品种 创新研发多元化产品 培育民宿+旅拍等农文旅新业态 [68][69][70][71] - 云浮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 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造县域特色新品牌新业态 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 [84][88][89][93] 区域协作与机制完善 - 阳江与珠海完善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拓展产业合作深度广度 共同打造珠西都市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58][60][61][62] - 云浮用好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力量 谋划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好项目样板 [90][91][95]
青梅出山走出致富路
中国能源网· 2025-06-27 16:11
电力保障助力青梅产业升级 - 国网云阳供电公司主动服务青梅产业,对配电线路、变压器、运输设备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采摘、运输、加工环节电力稳定[1] - 供电公司优化无人机充电点位供电线路,指导科学充电,保障无人机作业连续高效,与单轨运输系统构成立体运输网络[5] - 针对夏季用电高峰及雷雨季,公司提前部署专项用电保障服务,建立"一对一"跟踪机制,指导用户优化用能方式[7] 运输系统现代化改造 - 单轨运输系统全长3.5公里,每年节省人工成本约2万元,替代传统肩挑背扛方式[3] - 无人机运输效率达人工3倍,日运量15吨,大幅减少果实损伤[3] - 立体运输网络彻底解决青梅从山间到公路的"最后一公里"运输难题[5] 产能扩张与电气化升级 - 泥溪镇2025年青梅年产量预计达3000吨,产值约600万元,各园区正新建烘干房、冷藏室等设施[9] - 供电公司为烘干房实施变压器增容改造,从50千伏安提升至200千伏安,新建10千伏线路500米和0.4千伏线路1公里[7][8] - 公司将持续保障全产业链电气化升级,包括采摘、运输、冷藏及深加工环节[9] 经济效益提升 - 现代化运输设备使青梅产业突破地形限制,降低人工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3] - 电力稳定供应支撑产业规模扩张,烘干房等加工设施投用将提升产品附加值[8][9] - 供电服务增强产业发展信心,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9]
大邑:培育博物馆总部经济 打造新消费场景40个以上|成都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6-24 22:46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 大邑县文旅资源丰富 拥有安仁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西岭雪山花水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连续6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1] - 工业基础较好 拥有本土上市企业4家 四川民营企业百强3家 经开区可利用空间近5平方公里 入选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1] - 生态本底优良 拥有108万亩原始森林 森林覆盖率56.31% 是成都平原重要水源涵养地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市前列 [1] 产业能级提升计划 - 做强工业园区 聚焦智能设备与终端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 每年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 布局建设中试平台 打造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目标2029年园区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3] - 做精文旅园区 聚焦康养旅居等主导产业 培育博物馆总部经济 打造40个以上新消费场景 每年落地重大文旅项目2个 目标2029年旅游综合收入翻一番 [3] - 做优农业园区 聚焦绿色种养等主导产业 建设24个天府粮仓高产示范片 培育2个十亿级产业集群 目标2029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4] 新型城镇化建设 - 优化公服配套 引进中心城区优质公服资源 提高教育医疗水平 发展银发经济 增强人口吸附能力 [4] - 提升县城品质 实施城市有机更新 改造城中村 打通14条"断头路" 布局5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3个特色街区 [4] - 促进城乡融合 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带动镇村发展 "一镇一策""一村一品"培育特色产业 争创2个省级百强中心镇 [4] 人才与服务生态优化 - 推行园区专属网格服务机制 实施"专员跟 专区办 专班理"服务模式 打造"邑企快办"服务品牌 [4] - 建设人才高地 推行分类引才机制 实行"以岗定薪 按绩取酬" 目标2029年每年引进党政人才220人 专业技术人才300人 企业人才2000人 [4]
祥云县代表性电商合伙人-杜剑清
搜狐财经· 2025-06-18 13:37
祥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 项目自2021年开展以来已培育11名本地电商合伙人,采用"一人一策、按需扶持"模式 [1] - 培育措施包括电商培训、物流整合、包装设计、品牌授权、设备采购等多维度支持 [1] - 已累计开展10期精准培训,根据需求邀请专业老师授课并建立课后咨询机制 [8] 电商合伙人杜剑清的经营发展 - 2012年通过微商起步,2017年成立天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3年拓展直播销售 [3] - 主营当地应季果蔬,包括糖心苹果、冬桃等9类特色农产品 [3] - 年销售额近百万,与多家果园签订购销合同解决农户销售渠道 [10] 政策扶持具体措施 - 提供滇西电商云仓一站式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打包等全链条支持 [5] - 免费设计沃柑主图、青梅包装等电商素材提升转化率 [5] - 授权使用"云山祥品"区域公用品牌增强产品溢价能力 [5] - 按需配发电商设备降低运营成本,并推荐加入电子商务协会任监事单位 [5] 项目成效与未来规划 - 通过购销合同机制有效解决当地果农销售渠道问题 [10] - 政策加持显著提升店铺运营效率和物流便利性 [10] - 计划持续加大培育力度,对11名合伙人实施全方位扶持 [10]
江苏:时令水果飘香 点燃“尝鲜经济”
新华财经· 2025-06-04 19:34
时令水果市场表现 - 苏州树山村杨梅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今年预估产量约120万斤 目前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1] - 苏州市国家枇杷原种基地日均销量达4000斤 显示强劲消费需求 [1] - 宜兴康美乐食品青梅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0% 反映海外市场扩张 [2] 出口贸易动态 - 苏州东山镇白沙枇杷成功出口新加坡 84盒首批启运 显示国际市场需求 [2] - 康美乐食品1500吨青梅腌制产品获海外客户预订 计划2个月后出口 [2] 农文旅融合效应 - 树山村通过"树山三宝"品牌打造四季主题活动 2023年接待游客131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1.5亿元 [3] - 金满庭农业园带动周边农家乐消费 端午假期出现持续客流高峰 翻台率显著提升 [2] - 树山村民宿因杨梅季实现满房 形成"采摘+餐饮+住宿"消费链条 [2] 供应链与销售模式 - 树山村采用预定销售模式 杨梅产品提前锁定客户 [1] - 无锡滨湖区设置水果疏导点 通过现场体验促进即时消费 [1] - 枇杷基地采用"采摘+快递"组合销售 适应多元化渠道需求 [1]
江苏:时令水果飘香 点燃“尝鲜”消费热情
新华社· 2025-06-04 18:36
时令水果消费热潮 - 江苏多地时令水果如枇杷、李子、杨梅上市,吸引大量消费者"尝鲜"体验 [1] - 苏州树山村杨梅种植面积2000多亩,预估产量120万斤,目前供不应求 [1] - 苏州市吴中区枇杷日均销量达4000斤左右 [1] - 无锡滨湖区水果疏导点李子销售火爆,吸引众多市民游客 [1]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时令水果消费带动民宿生意,形成"采杨梅-尝农家菜-品清茶-住民宿"的休闲模式 [1] - 苏州金满庭农业园端午假期迎来大批采摘游客,附近农家乐客流量从上午10点持续到下午3点 [1] 出口市场表现 - 苏州东山镇白沙枇杷出口新加坡,因皮薄汁多肉嫩味甜受海外消费者青睐 [2] - 宜兴康美乐食品公司腌制1500吨青梅,已获国外客户预订,预计腌制2个月后出口 [2] - 康美乐青梅产品今年以来销量同比增长40% [2]
农行诏安支行 作“梅”好产业出圈的“金”钥匙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5 23:15
诏安县青梅产业发展 - 诏安县现有青梅种植基地13 3万亩 产量10 5万吨以上 青梅全产业链产值达68亿元 是全国最大的青梅种植 加工 出口基地 [1] - 诏安县富硒土地面积达76 2万亩 占县域总面积的39 27% 是福建省硒元素含量最高 富硒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域 [1] - 当地产出的青梅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 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果 [1] 农业银行金融支持措施 - 农行诏安支行推出"惠农e贷"普惠产品 助力农户大丰收 [1] - 农行诏安支行为果农江选能发放10万元"惠农e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并在今年4月份办理续授信提额手续 [2] - 农行诏安支行为青梅收购商沈特宝开通绿色通道 简化业务流程 发放20万元"富民贷" [2] - 截至3月末 该支行农户贷款比年初增加1 25亿元 惠及农户7000余户 [2] 产业链发展情况 - 青梅产品经过深度加工 包装后销往日本 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 - 当地形成了从种植 收购到加工 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1][2]
小满吃的什么“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1 21:00
野菜文化溯源 - 《西游记》第八十六回记载39种野菜宴菜单,源自明代王磐《野菜谱》[1] - 鲁迅少年时期曾手抄并影描《野菜谱》60幅插图,显示其文化价值[2] - 小满节气传统食苦习俗可追溯至《礼记》"孟夏苦菜秀"记载[2] 苦菜考据与分类 - 明清学者普遍认定苦菜即苦荬菜,剪刀股、苦麻台为其别称[2][10] - 清代王夫之《诗经稗疏》列举6类古籍记载的苦菜,包括败酱草、龙葵等[10] - 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苦菜为苦荬,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区分野生苦荬与园植苦苣[11] 苦味文化内涵 - 汉字"味"源于草木生长,"苦"与"咸"同源,甲骨文"未"字含滋味之意[5] - 《周礼》将苦味与夏季关联,形成"春酸夏苦秋辛冬咸"的调味体系[5] - 植物苦味成分包括生物碱、糖苷类等,人体必需氨基酸中5种带苦味[6] 野菜与祭祀传统 - "菜"字古通"采",甲骨文记载"大采""少采"时段与采集活动相关[7] - 《诗经》多篇描述采野菜场景,《左传》记载野菜可用于祭祀鬼神[8] - 宋代释菜礼使用芹、藻等野菜祭祀先师,《泮水》记载贵族入学仪式[8] 文学中的苦味意象 - "荼"字在《诗经》出现9次,兼具苦菜、枯草、茅秀三重含义[12][13][14] - 陆羽《茶经》记载"荼"为茶别称,唐玄宗时期简化为"茶"字[14] - 杨万里提出"诗如荼说",以苦菜先苦后甘比喻诗歌审美体验[14] 宋代文人饮食风尚 - 陆游开发苦笋配青梅、桧蜜煎食等创新吃法[17][18] - 苏轼记录食用杞菊全株(春苗夏叶秋实冬根)[19] - 黄庭坚推崇余甘子"苦中真味晚方回",开发汤品配方[20] 苦味社会隐喻 - 北宋刘彝宴集必食苦荬,狄青以苦菜宴反制其刁难[21] - 清代俗谚"今年吃苦菜,来年中状元"反映苦尽甘来观念[22] - 顾景星《野菜赞》记载饥民称苦菜为"甜菜"的社会现象[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