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多巴

搜索文档
震元生物上虞基地正式投产!建成全国首个千吨级组氨酸生物合成产业化装置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04 09:44
公司项目进展 - 浙江震元旗下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于2025年8月30日正式投产 标志着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3][5] - 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千吨级组氨酸生物合成产业化装置 设计产能为组氨酸2400吨/年 左旋多巴1000吨/年 酪氨酸1000吨/年 [5][9] - 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2项 获授权12项 科技成果登记4项 并与中科院青岛所 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5][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 同比下降34.49%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26.37万元 同比增长29.27% [6][7] - 扣非净利润3011.73万元 同比下降20.3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2.7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5.36% [7] - 总资产29.55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13.5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2% 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 [7] 行业政策支持 - 绍兴市将合成生物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出台政策及设立超百亿元基金构建政策引领+资本赋能支撑体系 [5] - 国家发布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方案 致力于打造基于秸秆 竹子等非粮资源的能源与材料体系 [10] - 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一批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为浙江省仅3个入选项目之一 [5] 技术工艺创新 - 项目运用合成生物与发酵工程技术 以绿色工艺替代传统高污染 高能耗工艺 [5][6] - 开发左旋多巴绿色新工艺 L-茶氨酸正在推进新食品原料申请 [5] - 聚焦高端氨基酸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6] 战略发展规划 - 基地将搭建产业合作平台 助力实现一株菌种培育一个产业的裂变式发展 [6] - 公司坚定聚焦主责主业 加速业务拓展步伐 深化市场渗透并优化布局策略 [8] - 项目有利于提升和丰富大健康产品生产能力 推动公司在生物定向合成领域拓展 [9]
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正式投产 聚力合成生物新赛道赋能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2:56
公司项目进展 - 浙江震元上虞产业化基地于2024年8月30日正式投产 该项目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1][3] - 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千吨级组氨酸生物合成产业化装置 开发左旋多巴绿色新工艺 L-茶氨酸正在推进新食品原料申请[3] - 累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2项 获授权12项 科技成果登记4项[3] - 首期规划年产盐酸组氨酸2400吨 左旋多巴1000吨 酪氨酸1000吨等系列产品[6] 技术合作与创新 - 公司深度合作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江南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1][4] - 投产仪式上与多家科研团队签订合作协议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4] - 构建"需求驱动 利益共享"的科研成果转化生态 已储备十余个具市场潜力的产品[6] 政策与荣誉资质 - 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一批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浙江省仅3个 绍兴市唯一)[3][5] - 获评浙江省(第一批)示范性重大产业项目 浙江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创造"典型案例[3][5] - 绍兴市政府设立超百亿元基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构建"政策引领+资本赋能"支撑体系[4] 战略定位与影响 - 基地聚焦高端氨基酸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 以绿色工艺替代传统高污染 高能耗工艺[5] - 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 是公司培育合成生物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项目[3][5] - 项目将助力绍兴实现"一株菌种培育一个产业 一个园区激活一座城市"的裂变式发展[5]
脑内药物递送技术研发进入快车道
科技日报· 2025-06-23 09:20
血脑屏障挑战 - 血脑屏障是存在于毛细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特殊保护屏障 将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血液循环分隔开来 确保大脑免受有害物质侵扰[2] - 氧气和脂溶性小分子可自由扩散通过血脑屏障 但大型生物药物如抗体、蛋白质或基因治疗载体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2] - FDA批准的靶向β-淀粉样蛋白抗体药物静脉注射后仅不到0.1%能真正进入大脑 其余被拒之门外[2] 传统给药局限性 - 患者不得不接受高剂量注射以补偿极低的脑部药物渗透率 造成药物浪费并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2] - 即使大分子药物侥幸进入脑脊液 往往只聚集在输送血管周围 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并可能引发炎症或微小出血[2] 新型递送技术突破 - 科学家研发基于转铁蛋白受体机制的脑内"穿梭机" 能够突破血脑屏障 将抗体、蛋白质和基因治疗药物精准送达大脑[1][3] -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 各类生物制剂都能搭载特制"快递专员"穿越血脑屏障 实现精准投送[3] - 日本JCR制药研发的酶替代疗法于2021年获批 成为全球首款基于该技术的上市药物 用于亨特综合征治疗[3] 临床进展与疗效 - 罗氏开发的trontinemab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 搭载递送系统的抗体清除淀粉样蛋白效率提升3倍[3] - 用药剂量仅需常规疗法的五分之一 且显著降低了脑水肿风险[3] - 科学家正在改造乳腺癌药物曲妥珠单抗的递送系统 让抗体能够直抵常规疗法难以触及的脑部微转移病灶[3] 技术应用扩展 - 递送技术可搭载寡核苷酸类RNA或DNA短链 经特殊设计后可精准抑制致病蛋白[4] - 通过转铁蛋白受体递送的寡核苷酸覆盖实验动物脑部广大区域 显著降低目标蛋白水平[4] - 博德研究所团队改造腺病毒外壳 使其能借助转铁蛋白受体进入大脑 可将功能基因导入脑细胞[4] 新兴技术方向 - 牛津大学团队研究利用天然存在的"纳米邮包"外泌体 经改造后可高效携带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5] - 这些突破性的脑部递送技术研发正进入快车道 未来有望改写医疗格局[5]
浙江震元(000705) - 000705浙江震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5
2025-06-06 15:58
业务布局与规划 - 公司主要经营医药流通和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含批发和零售,批发(不含中药材批发)与华润医商合作;医药工业围绕原料药、制剂研发,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和中药饮片加工 [2] - 业务重心有制药、中药饮片、连锁业务和合成生物业务板块;未来投资围绕上虞产业化基地和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展开 [2] 集采相关情况 - 罗红霉素片纳入国家集采目录,注射用氯诺昔康、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纳入省级集采目录,制霉素片等制剂未进入集采目录 [2] - 原料药价格变动受多重因素影响,与制剂价格变动不完全一致;制剂进入集采后价格下降,公司提升销量缓释影响 [2] 商业板块布局 - 公司商业板块含批发和零售业务,与华润医商合作,依托其资源提升医药批发板块市场竞争力 [2][3] 健康服务业务 - 同源健康管理公司母婴护理中心、中医养生馆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不足5%,公司秉持谨慎、保守发展思路 [3] 合成生物业务 - 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项目2025年试生产,采用合成生物制造技术,依托既有优势,布局小品种氨基酸市场,生产技术先进,可实现进口替代 [3] - 合成生物技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公司希望在该方向实现突破,为业绩带来增量和弹性 [3] - 在建合成生物项目预计三季度投产,推广、销售顺利的话,预计今年报表有一定体现 [3]
浙江震元(000705) - 000705浙江震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44
业务收入与占比 - 2024 年医药工业收入 6.72 亿元,制剂和原料药毛利率分别为 61.25%和 20.24% [1] - 2024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11.14% - 13.71%,主要依赖绍兴本地医院 [1] - 2024 年中药饮片业务收入 2.6 亿元,在浙江省内市占率 23.1% [2] - 2024 年医药零售业务收入 12.39 亿元,同比增长 8.04%,线上销售 5101.9 万元,同比增长 2.02%,仅占零售业务 4.15% [2] - 2024 年健康服务业务收入 9593.2 万元,主要为中医诊疗、母婴护理收入 [3] - 2024 年医药流通业务收入 30.69 亿元,占比 82.04%,其中批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7.97% [3] - 2024 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约 1.66% [6] 研发与生产 - 2024 年研发投入 5563.34 万元,同比增长 20.53%,用于生物发酵法生产组氨酸技术等研发,上虞生物项目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投产 [1][2] - 合成生物项目经充分论证与市场调研,市场空间广阔,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成本较低,预期市场前景较好 [3][4][7] - 合成生物项目产品预计投产后第三年起陆续达到 100%的产能利用率 [4] 业务策略与发展 - 医药工业利用原料药 + 制剂一体优势,加速研发,丰富管线,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1] - 医药批发业务引入华润医商战略合作,巩固做大市场规模 [1] - 中药饮片围绕“普通饮片提质、精制饮片示范、国际标准引领”战略,强化质量管控体系 [2] - 分析高毛利产品销售下滑原因,制定计划提升医药零售业务毛利率 [2] - 暂无加大 O2O、B2C 等线上渠道投入的计划 [2] - 锚定“做强医药工业,做大医药商业,做优医药服务,做精中药饮片,做特康养产业”战略目标,布局合成生物赛道,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2][3] - 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时机成熟时不排除通过并购或合作加快业务发展 [3][6] 财务状况 - 2024 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20.04%,涉及职工薪酬等,子公司门店优化和上虞项目人员储备致费用增加,不涉及数字化转型 [2] - 2024 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530.20 万元,主要系存货跌价准备 404.45 万,涉及工业和商业板块,目前无进一步减值风险 [3]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5.71,同比下降 7.52%,未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回款流程,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未调整 [4] - 2024 年毛利率 18.81%,同比上升 0.13 个百分点,净利率下降 1.10 个百分点,因研发投入和财务费用增加 [4] - 2024 年固定资产同比减少 7.25%,在建工程增加 163.76%,主要用于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等项目 [4][5] - 2024 年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 9.43 亿元,货币资金 5.49 亿元,生物与制药建设项目总投资 10.68 亿元,4.95 亿通过定向增发募集 [7] 其他事项 - 2025 年 1 月华润震元医药完成股东结构调整,引入华润医药,内部管理运营机制在调整优化中 [4] - 公司再融资问询问题与回复参见 2024 年 12 月 6 日公告文件,再融资项目处于交易所正常审核中 [6][7] - 公司证券部门密切关注股价变动,本次定增控股股东未参与,不存在低价增发与故意压价情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