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左旋多巴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左旋多巴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企业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帕金森病治疗需求为主,多场景应用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3 09:26
文章核心观点 - 左旋多巴作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核心药物,市场需求因人口老龄化和患者数量增加而持续增长,行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1][7][10] - 中国左旋多巴市场在经历疫情导致的短期下滑后,于2024年销售额恢复至3183万元 [1][7] - 技术进步、新剂型研发及国际市场拓展是推动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 [11][12] 左旋多巴行业相关概述 - 左旋多巴是一种多巴胺前体药物,化学式为C₉H₁₁NO₄,分子量197.190,需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转化为多巴胺后发挥治疗作用 [3] - 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亦可改善肝性脑病、神经痛等症状 [3] 左旋多巴行业发展历程 - 左旋多巴于1913年被分离,1957年其治疗作用被确认,1960年投入临床使用,1973年高效催化剂的发明大幅提升了其生产效率 [4] - 1989年至2010年间,左旋多巴及其复方制剂成为帕金森病治疗的主力军,2018年后其在改善症状波动和异动症方面取得进展 [4] 左旋多巴行业产业链 - 行业上游为化学原料与药用辅料供应,中游为研发制造环节,下游为医疗机构、药店及患者 [6] -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65岁及以上患者超300万人,且患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直接驱动左旋多巴需求 [6] 左旋多巴行业发展现状 - 除治疗帕金森病外,左旋多巴在阿尔茨海默病、慢性疼痛等领域也展现出应用潜力 [1][7] - 2024年中国左旋多巴行业销售额达到3183万元 [1][7] 左旋多巴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默沙东、辉瑞等大型药企主导,国内企业则以仿制药为主,并逐步向高端制剂领域渗透 [8]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新华制药、华海药业、尔康制药、吉林敖东、浙江震元等 [2][8] 重点企业分析 - 山东新华制药是全球最大的左旋多巴生产商之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39亿元,归母净利润2.24亿元 [9] - 浙江震元子公司震元生物在建的左旋多巴项目年产能达1000吨,预计2025年投产,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29.27%至0.56亿元 [9] 左旋多巴行业发展趋势 - 人口老龄化及帕金森病诊断率提升将持续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10] - 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进步将优化制备工艺,并推动缓释制剂等新剂型的研发,提升患者用药体验 [11] - 全球化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与合作机会 [12]
浙江震元终止4.95亿元定增,自筹资金续建合成生物项目基地
贝壳财经· 2025-10-22 22:01
终止定增事项 - 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公告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1] - 终止决定是综合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及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等因素后做出 [4] - 公司表示将合理利用自有及自筹资金保障原募投项目顺利实施 [1][4] 定增方案演变 - 2024年2月首次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8亿元但未获股东大会通过 [2] - 2024年4月第二次定增预案拟募资总额不超过4.95亿元 [2] - 募投项目总投资额为10.68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95亿元占比约46.34% [2] - 发行申请于2024年10月获深交所受理并于同年11月收到审核问询函 [3] 募投项目详情 - 生物定向合成上虞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5.87亿元原计划使用募资3亿元 [2] - 项目计划年产2400吨组氨酸1000吨左旋多巴1000吨酪氨酸等系列产品 [2][7] - 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投资总额4.81亿元原计划使用募资1.95亿元 [2]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1.45亿元41.06亿元37.41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2.83亿元同比下滑34.49% [6] - 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7791万元8164万元3473万元 [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626万元同比增长29.27% [6] 业务转型与新增长点 - 公司将合成生物领域视为新的业务突破点 [1][7] - 在建合成生物项目S1产线已运行正常S2产线抓紧建设中预计三季度投产 [7] - 公司认为若推广销售顺利合成生物项目预计能在2025年报表中有所体现 [7] 行业竞争环境 -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低于行业平均值 [6] - 受集采政策和两票制推行影响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加剧 [6] - 公司销售团队主要布局在浙江省内与全国性龙头竞争对手相比在供应商开拓方面受限 [6] 资产与业务优化 - 公司通过子公司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包括集成药品批发板块和物流配送 [8] - 完成对震元医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100%股权的收购 [8] - 引入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对震元医药增资扩股完成后华润医商持股51%公司持股49% [8]
合成生物概念股浙江震元终止定增计划 将以自有自筹资金保障募投项目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8:41
公司融资决策 - 公司于10月21日公告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1] - 终止发行是综合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及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后作出的决策 [1][4] - 该发行事项自2024年4月启动,原计划募资4.95亿元 [1][2] 原募投项目规划 - 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投资总额4.81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95亿元,设计年产能436吨 [2] - 上虞产业化基地项目投资总额5.8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00亿元,设计年产2400吨组氨酸等产品 [2] - 原料药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65亿元,净利润1.24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9.76% [2] - 上虞基地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6.24亿元,净利润1.79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6.90% [3]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建成将确保公司拳头产品“原料药—制剂”产业链更为完整,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 [3] - 项目将发挥公司在合成生物学新工艺的技术优势,提升质量并发挥规模效应 [3] - 项目从源头上降低传统药物生产工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3] 项目进展与资金保障 - 公司表示将合理利用自有及自筹资金保障募投项目顺利实施 [1][4] - 截至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5.13亿元,短期借款2000.76万元,长期借款1.69亿元 [4] - 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工程进度达40%,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34.77% [4] - 上虞产业化基地项目工程进度已达95%,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59.92% [4] - 上虞基地项目S1产线(组氨酸产品)已完成各项准备,定于8月底正式投产 [5]
浙江震元终止不超4.95亿定增 去年定增被股东大会否决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4:49
公司融资决策 - 公司于2025年10月21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 [1] - 终止发行股票的主要原因为综合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及公司整体发展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和审慎分析后作出的决策 [1] - 公司表示目前经营稳健,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财务状况良好,终止发行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 募投项目详情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原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500.00万元 [2]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两个项目: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定向合成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30,000.00万元)和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9,500.00万元) [2][3] - 两个项目的投资总额分别为58,704.37万元和48,120.78万元,合计106,825.15万元 [3]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募集说明书签署日,震元健康集团持有公司8,330.05万股,持股比例24.93%,为公司控股股东 [3] - 绍兴市国资委间接控制震元健康集团98.34%股权,为震元健康集团实际控制人 [3] 历史融资背景 - 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议案未获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4] - 在2024年2月披露的预案中,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0.00万元,用途包括前述两个项目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4]
没有手抖,也可能是帕金森?
虎嗅· 2025-10-16 16:12
疾病流行病学与诊断 - 帕金森病患病率因人口老龄化趋势而越来越高[1] - 诊断难点在于病变位于脑干深处,传统检查难以触及,业界强调需通过客观检查如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进行100%确诊[4] - 使用新型PET示踪剂观察特定脑区蛋白质异常沉积,可更早更准地确诊该病[5] 核心症状与病理机制 - 帕金森病最核心的特征是动作迟缓,而非手抖,动作迟缓是诊断的必要条件,而手抖不是[7][8] - 疾病导致的动作迟缓具有不对称性,与老化导致的对称性、整体性迟缓不同,可通过特定动作测试识别[11][13] - 病理核心上游是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死亡,进而引发运动症状[15] - 除运动症状外,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也可影响其他神经元,导致如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等非运动症状[15] 治疗手段与药物 - 标准治疗以药物为主,最经典的是补充多巴胺前体左旋多巴,其为当前金标准[18][19] - 长期用药后会出现药效退化,主要因多巴胺神经元持续减少,药物储存和释放能力下降,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耐药[20] -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是药物效果不佳后的有效选项,通过电极抑制功能亢进的脑内核团改善症状[23][24][26] - 干细胞移植等新疗法目前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需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验证有效性[27][30] 疾病管理与患者预后 - 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50岁前发病定义为早发,约占10%,极早发病可能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21] - 对多数晚发病患者而言,疾病对自然寿命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生活质量,通过药物和手术可有效控制数十年[22] - 康复训练作为药物基础上的加分项,对改善如冻结步态等症状有证据支持[27] - 患者对治疗的积极预期和医患信任关系可产生安慰剂效应,实际刺激多巴胺分泌,对症状改善有积极作用[28][31] 病因研究与预防 - 绝大多数帕金森病为散发,仅少数与基因突变有关,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的具体原因仍是研究热点[16] - 环境因素如神经毒物、农药暴露等可能通过肠道或鼻腔吸入,促使α-突触核蛋白聚集[16][32] - 具有保护性的行为包括适当运动、喝茶、喝咖啡、地中海饮食等,可能延缓疾病发生[32]
震元生物上虞基地正式投产!建成全国首个千吨级组氨酸生物合成产业化装置
公司项目进展 - 浙江震元旗下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于2025年8月30日正式投产 标志着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3][5] - 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千吨级组氨酸生物合成产业化装置 设计产能为组氨酸2400吨/年 左旋多巴1000吨/年 酪氨酸1000吨/年 [5][9] - 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2项 获授权12项 科技成果登记4项 并与中科院青岛所 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5][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 同比下降34.49%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26.37万元 同比增长29.27% [6][7] - 扣非净利润3011.73万元 同比下降20.3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32.7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5.36% [7] - 总资产29.55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13.5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82% 同比上升0.62个百分点 [7] 行业政策支持 - 绍兴市将合成生物学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出台政策及设立超百亿元基金构建政策引领+资本赋能支撑体系 [5] - 国家发布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方案 致力于打造基于秸秆 竹子等非粮资源的能源与材料体系 [10] - 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一批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为浙江省仅3个入选项目之一 [5] 技术工艺创新 - 项目运用合成生物与发酵工程技术 以绿色工艺替代传统高污染 高能耗工艺 [5][6] - 开发左旋多巴绿色新工艺 L-茶氨酸正在推进新食品原料申请 [5] - 聚焦高端氨基酸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 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6] 战略发展规划 - 基地将搭建产业合作平台 助力实现一株菌种培育一个产业的裂变式发展 [6] - 公司坚定聚焦主责主业 加速业务拓展步伐 深化市场渗透并优化布局策略 [8] - 项目有利于提升和丰富大健康产品生产能力 推动公司在生物定向合成领域拓展 [9]
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正式投产 聚力合成生物新赛道赋能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12:56
公司项目进展 - 浙江震元上虞产业化基地于2024年8月30日正式投产 该项目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1][3] - 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千吨级组氨酸生物合成产业化装置 开发左旋多巴绿色新工艺 L-茶氨酸正在推进新食品原料申请[3] - 累计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2项 获授权12项 科技成果登记4项[3] - 首期规划年产盐酸组氨酸2400吨 左旋多巴1000吨 酪氨酸1000吨等系列产品[6] 技术合作与创新 - 公司深度合作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江南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机构[1][4] - 投产仪式上与多家科研团队签订合作协议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4] - 构建"需求驱动 利益共享"的科研成果转化生态 已储备十余个具市场潜力的产品[6] 政策与荣誉资质 - 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第一批47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浙江省仅3个 绍兴市唯一)[3][5] - 获评浙江省(第一批)示范性重大产业项目 浙江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创造"典型案例[3][5] - 绍兴市政府设立超百亿元基金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 构建"政策引领+资本赋能"支撑体系[4] 战略定位与影响 - 基地聚焦高端氨基酸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 以绿色工艺替代传统高污染 高能耗工艺[5] - 项目总投资超6亿元 是公司培育合成生物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项目[3][5] - 项目将助力绍兴实现"一株菌种培育一个产业 一个园区激活一座城市"的裂变式发展[5]
脑内药物递送技术研发进入快车道
科技日报· 2025-06-23 09:20
血脑屏障挑战 - 血脑屏障是存在于毛细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特殊保护屏障 将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血液循环分隔开来 确保大脑免受有害物质侵扰[2] - 氧气和脂溶性小分子可自由扩散通过血脑屏障 但大型生物药物如抗体、蛋白质或基因治疗载体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2] - FDA批准的靶向β-淀粉样蛋白抗体药物静脉注射后仅不到0.1%能真正进入大脑 其余被拒之门外[2] 传统给药局限性 - 患者不得不接受高剂量注射以补偿极低的脑部药物渗透率 造成药物浪费并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2] - 即使大分子药物侥幸进入脑脊液 往往只聚集在输送血管周围 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并可能引发炎症或微小出血[2] 新型递送技术突破 - 科学家研发基于转铁蛋白受体机制的脑内"穿梭机" 能够突破血脑屏障 将抗体、蛋白质和基因治疗药物精准送达大脑[1][3] -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 各类生物制剂都能搭载特制"快递专员"穿越血脑屏障 实现精准投送[3] - 日本JCR制药研发的酶替代疗法于2021年获批 成为全球首款基于该技术的上市药物 用于亨特综合征治疗[3] 临床进展与疗效 - 罗氏开发的trontinemab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 搭载递送系统的抗体清除淀粉样蛋白效率提升3倍[3] - 用药剂量仅需常规疗法的五分之一 且显著降低了脑水肿风险[3] - 科学家正在改造乳腺癌药物曲妥珠单抗的递送系统 让抗体能够直抵常规疗法难以触及的脑部微转移病灶[3] 技术应用扩展 - 递送技术可搭载寡核苷酸类RNA或DNA短链 经特殊设计后可精准抑制致病蛋白[4] - 通过转铁蛋白受体递送的寡核苷酸覆盖实验动物脑部广大区域 显著降低目标蛋白水平[4] - 博德研究所团队改造腺病毒外壳 使其能借助转铁蛋白受体进入大脑 可将功能基因导入脑细胞[4] 新兴技术方向 - 牛津大学团队研究利用天然存在的"纳米邮包"外泌体 经改造后可高效携带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5] - 这些突破性的脑部递送技术研发正进入快车道 未来有望改写医疗格局[5]
浙江震元(000705) - 000705浙江震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5
2025-06-06 15:58
业务布局与规划 - 公司主要经营医药流通和医药工业,医药流通含批发和零售,批发(不含中药材批发)与华润医商合作;医药工业围绕原料药、制剂研发,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和中药饮片加工 [2] - 业务重心有制药、中药饮片、连锁业务和合成生物业务板块;未来投资围绕上虞产业化基地和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展开 [2] 集采相关情况 - 罗红霉素片纳入国家集采目录,注射用氯诺昔康、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及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纳入省级集采目录,制霉素片等制剂未进入集采目录 [2] - 原料药价格变动受多重因素影响,与制剂价格变动不完全一致;制剂进入集采后价格下降,公司提升销量缓释影响 [2] 商业板块布局 - 公司商业板块含批发和零售业务,与华润医商合作,依托其资源提升医药批发板块市场竞争力 [2][3] 健康服务业务 - 同源健康管理公司母婴护理中心、中医养生馆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不足5%,公司秉持谨慎、保守发展思路 [3] 合成生物业务 - 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项目2025年试生产,采用合成生物制造技术,依托既有优势,布局小品种氨基酸市场,生产技术先进,可实现进口替代 [3] - 合成生物技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公司希望在该方向实现突破,为业绩带来增量和弹性 [3] - 在建合成生物项目预计三季度投产,推广、销售顺利的话,预计今年报表有一定体现 [3]
浙江震元(000705) - 000705浙江震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3
2025-05-13 17:44
业务收入与占比 - 2024 年医药工业收入 6.72 亿元,制剂和原料药毛利率分别为 61.25%和 20.24% [1] - 2024 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11.14% - 13.71%,主要依赖绍兴本地医院 [1] - 2024 年中药饮片业务收入 2.6 亿元,在浙江省内市占率 23.1% [2] - 2024 年医药零售业务收入 12.39 亿元,同比增长 8.04%,线上销售 5101.9 万元,同比增长 2.02%,仅占零售业务 4.15% [2] - 2024 年健康服务业务收入 9593.2 万元,主要为中医诊疗、母婴护理收入 [3] - 2024 年医药流通业务收入 30.69 亿元,占比 82.04%,其中批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7.97% [3] - 2024 年省外市场收入占比约 1.66% [6] 研发与生产 - 2024 年研发投入 5563.34 万元,同比增长 20.53%,用于生物发酵法生产组氨酸技术等研发,上虞生物项目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投产 [1][2] - 合成生物项目经充分论证与市场调研,市场空间广阔,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成本较低,预期市场前景较好 [3][4][7] - 合成生物项目产品预计投产后第三年起陆续达到 100%的产能利用率 [4] 业务策略与发展 - 医药工业利用原料药 + 制剂一体优势,加速研发,丰富管线,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1] - 医药批发业务引入华润医商战略合作,巩固做大市场规模 [1] - 中药饮片围绕“普通饮片提质、精制饮片示范、国际标准引领”战略,强化质量管控体系 [2] - 分析高毛利产品销售下滑原因,制定计划提升医药零售业务毛利率 [2] - 暂无加大 O2O、B2C 等线上渠道投入的计划 [2] - 锚定“做强医药工业,做大医药商业,做优医药服务,做精中药饮片,做特康养产业”战略目标,布局合成生物赛道,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2][3] - 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时机成熟时不排除通过并购或合作加快业务发展 [3][6] 财务状况 - 2024 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20.04%,涉及职工薪酬等,子公司门店优化和上虞项目人员储备致费用增加,不涉及数字化转型 [2] - 2024 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530.20 万元,主要系存货跌价准备 404.45 万,涉及工业和商业板块,目前无进一步减值风险 [3] - 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5.71,同比下降 7.52%,未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回款流程,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未调整 [4] - 2024 年毛利率 18.81%,同比上升 0.13 个百分点,净利率下降 1.10 个百分点,因研发投入和财务费用增加 [4] - 2024 年固定资产同比减少 7.25%,在建工程增加 163.76%,主要用于震元生物上虞产业化基地等项目 [4][5] - 2024 年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 9.43 亿元,货币资金 5.49 亿元,生物与制药建设项目总投资 10.68 亿元,4.95 亿通过定向增发募集 [7] 其他事项 - 2025 年 1 月华润震元医药完成股东结构调整,引入华润医药,内部管理运营机制在调整优化中 [4] - 公司再融资问询问题与回复参见 2024 年 12 月 6 日公告文件,再融资项目处于交易所正常审核中 [6][7] - 公司证券部门密切关注股价变动,本次定增控股股东未参与,不存在低价增发与故意压价情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