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医博通
搜索文档
平安好医生(1833.HK)估值修复背后:AI医疗正迎来“黄金击球区”
格隆汇· 2025-11-14 14:17
股价表现 - 连续五个交易日收涨,累计涨幅超19%,年内涨幅突破151%,领跑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 [1] - 股价在触及120日均线后企稳反弹,连续五日资金净流入,市场情绪转向积极 [2] - 港股通持股比例从20.75%稳步攀升至21.34%,显示南下资金信心回暖 [2]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总收入37.25亿元,同比增长13.6% [5]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7% [5] - F端与B端企康业务同比增长21.5%,累计服务企业客户突破4500家,B端付费用户数同比提升30.6% [5] 战略转型与业务模式 - 公司从线上问诊平台转型为向企业及金融机构系统性输出健康管理能力的生态型服务商 [5] - 业务增长引擎发生质变,通过企业与金融客户获取高黏性、高价值用户 [5] - 背靠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深度融合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打造一站式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7] AI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战略布局与国家推进人工智能+及医养结合的政策方向高度契合 [5][6] - 依托平安全球领先的6大医疗数据库、超14.4亿条线上问诊数据,构建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及5大垂直领域模型 [6] - 形成7+N+1医疗AI产品体系,涵盖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等一系列智能应用 [6] 资源网络与机构观点 - 公司拥有覆盖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超4000家合作医院及24万家药房的庞大线下资源网络 [7] - 广发证券预计公司2025-26年保持双位数增长,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9.51港元 [8] - 浦银国际预计公司2024-2027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91%,维持持有评级 [8]
聚力进博会:平安好医生与美敦力共拓数字健康新路径
格隆汇· 2025-11-07 20:36
合作公告 - 平安好医生与美敦力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宣布达成深度合作 [1] - 合作旨在融合医疗科技与数字健康服务优势,构建“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服务”与“医-械-险融合保障”双闭环 [1] - 目标是为中国患者提供更普惠、更可及、更高效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 [1] 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 中国健康图景正经历深刻的数字化变革,居民健康管理意识从“看得上病”向“看得好病”并进一步向“防得住病、管得了病”迭代 [4] -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025年10月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整合“防、筛、诊、治、管、康”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 [4] - 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深化AI在慢性病管理等场景的应用 [4] - AI正将健康管理服务从单一医疗环节延伸至疾病预防、风险预警、生活方式干预等多领域,推动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守护” [4] 平安好医生的技术能力 - 公司深耕医疗健康生态10余年,持续建设医疗AI技术及应用 [5] - 已形成6大医疗数据库,涵盖3.7万疾病、22万药品说明书、200万经典病例、3000万医学文献、14.4亿问诊等专业数据 [5] - 通过自研“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大模型,提供个性化、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5] - 基于“7+N+1”医疗AI产品体系,创新推出复杂疾病MDT辅助平台,已在乳腺癌病种落地应用,提升复杂疾病就医效率和体验 [5] 合作具体内容 - 合作是优势互补的精准匹配,平安好医生是平安集团大医疗健康生态旗舰成员及港股上市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7] - 第一方面是互补优势能力赋能数字服务:平安好医生引入美敦力在慢病管理、心血管等领域的专业医学图谱及临床方案设计能力 [7] - 依托平安家医团队与数字化平台,打通“院内治疗”与“院外管理”壁垒,实现从预防、诊断、干预到长期随访的全流程数字化健康管理 [7] - 第二方面是探索创新模式减轻病患负担:平安好医生发挥平台作为“服务放大器”和“用户连接器”的作用,帮助美敦力创新医疗科技更精准、更可及地服务用户 [8] - 双方将携手探索“医-械-险”融合创新模式,构建更灵活支付方案,减轻患者负担 [8] 公司管理层观点 - 平安好医生CEO何明科表示公司以开放之心、务实之态与美敦力开展全面合作,期待打造成创新数字医疗与传统专业医疗融合的行业典范 [8] -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认为依托数据与AI技术能驱动医疗行业实现精准化与高效化发展,尤其在慢病管理与治疗全生命周期中 [9] - 美敦力副总裁钟敏指出合作能将美敦力的临床专业能力与平安好医生的平台服务能力结合,更广泛、精准地触达患者 [11] - 此次合作被视为里程碑,标志着医疗健康管理服务迈入“专业医学+数字平台”深度融合新阶段 [13]
中国平安正在发生三个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3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战略升级、服务升级和科技升级三大变化推动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生态深度融合实现业务模式重塑和价值增长 [4][42][47] 战略升级:医疗养老生态深化 - 公司确立"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战略 聚焦支付方角色整合医疗资源 打造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服务模式 [10][12] - 医疗养老生态覆盖超3500万"平安家医"会员 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 近21万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13] - 医疗养老生态赋能金融主业 63%个人客户同时享有医养服务 其客均合同数和客均AUM分别为未享有客户的1.5倍和4.1倍 [14] - 合作网络包括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 国内百强医院全覆盖 10.6万家健康管理机构合作 药店覆盖率近36% [12] 服务创新升级 - 提出"省心、省时、省钱"三省服务理念 推动从产品销售向服务销售转型 [20] - 升级全球急难救援服务 覆盖233个国家及地区 依托8大运营中心和60万家医疗合作机构 实现48小时内跨国医疗转运 [24] - 推出"添平安"保险+服务解决方案 整合医疗健康养老服务 如"平安添瑞·安有护"重疾组合提供确诊到康复全流程服务 [21][23] - 服务覆盖2.47亿个人客户 相当于中国六分之一人口 通过综合金融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一站服务" [17] 科技赋能与AI应用 - 全面推行"AI in All"战略 自研67个大模型 部署23000个AI智能体 超20%员工使用AI处理事务 [31][32] - 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 覆盖2.47亿客户 包含3.2万亿文本语料和75亿图片语料 [31] - AI坐席服务量达8.82亿次 覆盖80%客服总量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 [34][35] - 医疗AI实现98%问诊准确率 80%复杂疾病治疗方案准确率 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家医客均服务成本下降52% [40] 业绩表现与规模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001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3] - 连续16年入选世界500强 拥有2.47亿个人客户 425家上市公司和10家世界500强企业源自深圳创新环境 [3][17] - 医疗养老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 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 [12]
从互联网到AI,平安超级入口的价值畅想
搜狐财经· 2025-08-23 23: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 [1] - 2024年全年营收48.08亿元,净利润8143万元,首次实现盈利 [1] 用户规模与服务覆盖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1]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 [1]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1] - 合作资源包括5万名医生、3200位专家医生、4000家医院、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及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7] 商业模式差异化 - 聚焦家庭医生会员制与居家养老服务,而非药品电商或重资产养老社区 [3][5] - 同业平台(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自营药品收入占比超80%,叮当健康几乎完全依赖药品销售 [4] - 通过平台化整合医疗资源,避免重资产投入,提升资本效率 [5][6] 战略协同效应 - 医养业务赋能寿险及健康险:2025年一季度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 [12] - 医疗养老生态圈客户占比63%,客均合同数3.37个(为非生态圈客户的1.6倍),客均AUM达6.12万元(为非生态圈客户的4.0倍) [13] - 医养作为高黏性入口,降低获客成本并提升单客价值 [12][13] AI技术应用与数据优势 - 医疗数据库覆盖14.6亿人次咨询、1200万份体检报告、480万次慢病随访 [19] - 多模态大模型"平安医博通"覆盖43个业务场景,分层解决医疗专业性问题 [20] - AI辅助问诊准确率98%,复杂疾病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22] - AI使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运营效率提升50% [22] 行业背景与竞争壁垒 - 中国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3.04人(低于OECD国家4.0人),三甲医院医生日均接诊超200人次 [15] - 老龄化加剧需求:60岁以上人口3.1亿(占比22%),慢性病患者超3亿 [16] - 平安通过严肃医疗场景积累和数据壁垒(如4亿张保单、1.9亿次理赔)构建竞争护城河 [18][19] 未来价值潜力 - AI医疗重构服务效率,推动"医养+综合金融"体系价值重估 [23] - 参考巴菲特增持联合健康,平安"医疗+保险"模式在中国老龄化趋势下具备长期价值潜力 [23]
归母净利润增长137%,平安好医生(01833.HK)解码AI医疗增长密码
格隆汇· 2025-08-21 15:19
核心观点 - 平安好医生凭借AI医疗布局实现业绩高增长和股价领跑 市值创近4年新高至346亿港元 [1] - AI医疗行业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下进入黄金发展期 [3][4] - 公司通过医疗AI闭环构建技术壁垒 财务拐点确认成长动能 [5][7] - 多家头部券商基于AI赋能前景上调盈利预测与目标价 [9][10][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9.5%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 [1] - F端及B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 中泰证券上调2025年收入预测至55.39亿元 西部证券预测2025年营收54.59亿元 [9][10]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 - AI辅助问诊准确率约98% 复杂疾病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7]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 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7] - 部署"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 基于14.4亿条问诊数据构建5大垂域模型 [5]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7] 行业趋势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以超30%年复合增长率扩张 预计2028年达976亿元 [4] - AI技术使新药研发成本降低50% 研发周期缩短30% [4] - 国家药监局2025年7月政策明确支持AI影像诊断、手术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器械 [3] - 北京市提出到2027年推动30个以上AI+医药健康创新产品落地 [3] 机构观点 - 中泰证券维持买入评级 新增2027年净利润预测5.90亿元 [9] - 西部证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测2027年营收69.77亿元 [10] - 花旗证券连续两年列为行业首选 预测2027年净利润4.92亿元 [10] - 里昂证券将目标价从10港元上调至20港元 重申跑赢大市评级 [12]
平安好医生中期业绩:深化协同、强化优势、健康增长
新京报· 2025-08-20 20:5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健康增长态势 总营收同比增长近20%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84% 主要受益于医险协同深化、生态优势强化及医疗AI全面应用 [1][3][10] 财务表现 - 总营收录得25亿元 同比增长近20% [3] - 毛利率达33.6% 同比环比均稳步提升 [3] - 归母净利润1.3亿元 归母净利率5.4% [3] - 调整后净利润1.6亿元 同比增长84% 调整后净利率6.6% [3] 业务增长驱动 - F端和B端业务成为核心支柱 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 [3] - 公司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超35% [3] - 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 企业续约率高达80% [6] 医险协同优势 - 平安集团个人金融客户数达2.45亿 近63%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4] - F端付费用户同比增长率近35% 显示巨大渗透空间 [4]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推出"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4] - 享有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为4.0倍 [5] 生态建设与服务体系 - 合作医生团队约5万名 专家医生超3200位 健康服务机构近10.6万家 体检机构近3300家 [7] - 构建"四到"服务网络(到线、到店、到家、到企) [7] - 推出"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年度医健服务名片 [8] - 家庭医生拥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双重认证 [8] 医疗AI技术应用 - 基于6大医疗数据库和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 迭代"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 [9]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 [9] - AI辅助问诊准确率约98%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9]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9]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 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9] 行业背景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半年涨幅超50% 互联网医疗板块涨幅超43% [2] - 国家政策以"健康中国2030"为总纲 在五大重点领域布局 [2] - 老龄化加深推动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老年康养需求增长 [2]
平安好医生(1833.HK):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医险协同”模式深化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8-20 11: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8% [1] - 毛利率33.56%,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1.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 [1]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医险协同模式深化发展,形成可持续自我造血能力 [2][5] -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旗舰平台,具备保险端资源与医养服务积累优势 [6] - 通过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双枢纽构建全生命周期医健养服务壁垒 [8] 业务板块增长 - 综合金融客户端(F端)收入14.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 [6] - 企业端(B端)企康业务收入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 [6]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 [7]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同比增长39.2%,服务企业客户超3500家 [7]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港股通资金近60日累计增持3800万股,沪市及深市港股通持仓合计达19% [3] - 国泰君安席位近60日增持2600万股 [4] - 二季度新进持仓机构包括国泰基金、富达基金(中国)、永赢基金等 [4] - 先锋领航、贝莱德、维景基金、道富等全球资管巨头增持 [5] 生态建设与用户覆盖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9]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9] - 建立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9] - 合作超4000家医院、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9] AI技术赋能成效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11]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11]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11] - 基于14.4亿线上问诊数据构建"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及5大垂域模型 [10]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恒生医疗保健行业指数年内累计上涨90%,互联网医疗赛道多家公司涨幅超50% [3] - 国家支持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三医"协同发展 [6] - 2030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30万亿元人民币,60岁及以上人口超3.1亿人 [8]
平安好医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6.8% AI赋能构筑增长新范式
新华财经· 2025-08-19 18: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2]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6.8% [2]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2]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2] 股价表现 - 8月19日收盘价16.89港元/股 市值约365亿港元 [2] - 年内累计涨幅超170% [2] 业务协同 - 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 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持续加深协同 [2] - 与集团成员共同创新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 [2]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的1.6倍 [3]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客均AUM为其他客户的4倍 [3] 用户规模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3]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 [3]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 [3] 人工智能应用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持续迭代医疗大模型 [3]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 [3]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4] -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4]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 [4]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 [4] - AI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4] 创新服务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3] - 创新推出复杂疾病MDT辅助平台 已在乳腺癌病种落地应用 [4] -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3]
平安好医生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6.8%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8:02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136.8% [1] - 综合金融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1]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综合金融端(F端)业务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 [2]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推出"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2]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达4.0倍 [2] 企业端(B端)业务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数超3500家 [3] - B端付费用户数超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 [3] - 通过家庭医生提供线上主动健康管理 结合线下到企活动提升服务感知 [3] 核心服务体系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 [3] -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 覆盖85个城市 [3] - 建立"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年度医健服务名片 [3] - 平安全球急难救援服务及关爱经理上门专业照护能力提升 [3] 医疗健康网络布局 - 合作超4000家医院 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 24万家药店 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4] - 建立37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 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4] - 扩展到线、到店、到家、到企"四到"服务网络覆盖 [4]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迭代升级"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 [4] - 优化5大垂域模型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4]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4]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4] - 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 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 [4]
港股平安好医生(01833.HK)2025年中期业绩:收入及盈利双升,医养生态核心壁垒夯实
格隆汇· 2025-08-19 17: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5亿元 同比增长19.5% [1] - 归母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136.8% [1] - 综合金融客户端及企业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1] - 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1] 业务协同发展 - 深化"医险协同"模式 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双向赋能 [2][3] - 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 同比增长34.6% [3] - 服务平安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 生态圈服务客户客均合同数为其他客户1.6倍 客均AUM达4倍 [3] - 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 推出"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 [3] 企业健康管理 - 服务付费企业客户超3500家 B端付费用户超360万人 同比增长39.2% [4] - 通过"中国平安企业健康保障计划"提供员工健康管理服务 [4] - 线上家庭医生结合线下到企活动提升用户黏性 [4] 服务网络建设 - 家庭医生权益用户超3500万 居家养老权益用户同比增长83% [6] - 服务覆盖85个城市 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6] - 建立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 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 [6] - 合作超4000家医院 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 24万家药店 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6] 科技赋能 - 基于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迭代"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 [8] - 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 包含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等7大核心产品 [8] - 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 复杂疾病MDT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 [8] - 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达400万人次 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52% 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50% [8] 战略定位 - 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 [1][9] - 品牌焕新成为平安"三省"工程重要里程碑 [9] - 定位为客户身边专业的"家庭医生、养老管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