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元690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寒武纪大涨,中国AI芯片加速国产化
环球网· 2025-08-29 06:37
公司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大幅收涨15.73% 报收1587.91元/股 超越贵州茅台收盘价1446.1元/股 收盘价首次位列A股榜首 [1] - 寒武纪本月涨幅超100% 2023年至今累计涨幅超2800% 总市值达6643亿元 [2] - 高盛将公司目标股价上调至每股1835元 按此计算总市值将接近7700亿元 [4] 公司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激增4347.82% [4] - 归母净利润达10.3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同期为净亏损5.3亿元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11亿元 去年同期为-6.31亿元 [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至4.56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下降至15.85% [4] 技术产品进展 - 最新款思元690性能接近英伟达H100 性能优于英伟达中国特供版H20 [5] - 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 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10人学术团队 [2] - 深度求索公司发布DeepSeek-V3.1版 采用UE8M0 FP8参数精度格式 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8] 行业发展态势 - 2024年全球AI芯片销售额超过570亿美元 预计2025年新一代AI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 [6] - 国产AI芯片销售额从去年60亿美元增长至160亿美元 市场份额从29%提升至42% 增速达112% [6] - 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芯片比例将从2024年63%下降至2025年42% 国产芯片几乎与外购芯片平分秋色 [8] 政策与需求环境 - 中国AI芯片行业处于"政策+需求"双轮驱动的爆发期 积极推进国产化 [6] - 政府为国内头部企业提供支持 促进产业增长和芯片国产化 [7] - 国产芯片在安全可控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更易获得国内企业信任 [9]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国内已涌现寒武纪、华为、燧原等多家GPU研发企业 一些公司已推出实际产品并形成初步布局 [8] - 中芯国际计划明年将7纳米产能翻番 寒武纪等芯片设计公司有望拿到更多产能分配 [11] - 华为等企业发力加强软件生态建设 推出开放平台 需更多产业链企业协同参与 [1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国产芯片需实现从7纳米至5纳米、3纳米的工艺突破 构建自主可控制造体系 [12] - 面临五大短板:先进制程被卡、EDA工具链不完整、高端人才缺口、软件生态薄弱、国际化程度低 [13] - 通过"数学补物理、非摩尔补摩尔、用群计算补单芯片"方法 在计算结果上能达到实用状况 [12]
DeepSeek昨天悄悄扔的炸弹,今天爆了
虎嗅APP· 2025-08-22 21:24
文章核心观点 - DeepSeek发布V3 1并补充UE8M0 FP8技术细节 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 算力与芯片板块大涨 反映国产芯片在算力赛道切入国际前沿的可能性 [5][6][15] - UE8M0 FP8格式通过创新数据压缩与动态范围管理 显著提升国产芯片在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中的性能 降低对显存带宽的依赖 并减少75%带宽开销 [8][11][12] - 该技术突破被视为国产算力产业链的共振时刻 标志软硬件协同成果显现 为国产芯片生态提供差异化竞争力 并逐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6][13][15] 技术解析:UE8M0 FP8 - FP8是一种8位浮点格式 用于压缩数据以减少AI大模型对显存带宽的压力 但国产芯片此前仅少数支持FP8 多数支持FP16导致性能折损一半 [8] - UE8M0是MX格式中的关键缩放因子 采用无符号8位指数表示法 无尾数设计 实现"只调档位不调微刻度"的高效数据管理 动态范围达2⁻¹²⁷至2¹²⁸ [10][11] - 该格式硬件执行简单 仅需整数次幂运算 避免复杂浮点操作 提升能效并几乎消除数值溢出或信息损失问题 错误率大幅降低 [11] - 相较于传统32位FP32缩放因子 UE8M0仅追加8位即可管理32个FP8数据 带宽开销降低75% 对HBM带宽受限的国产芯片至关重要 [12] 产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DeepSeek官方表态触发A股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 算力股全线爆发 云天励飞等多股涨停 芯片股寒武纪涨停创历史新高 中芯国际大涨14% 海光信息涨停 [6] - 技术突破被视为国产芯片与国际前沿接轨的信号 头部国产芯片公司如摩尔线程 寒武纪等均已支持FP8 思元590及690系列均兼容 [13][14] - 摩尔线程MUSA架构原生支持硬件FP8张量加速 结合UE8M0 FP8 Scale可实现相对于FP16两倍的浮点算力提升 带宽效率及存储容量利用率优化 [14] - DeepSeek主动推动国产芯片生态发展 通过编译器优化 训练框架适配等全栈打通 实现渐进式对英伟达的生态解绑 [13][15]
寒武纪爆发了,4100亿
36氪· 2025-08-20 08:44
公司里程碑与股价表现 - 寒武纪股价于8月19日盘中突破1001.1元/股,成为A股第二只千元股,盘中市值最高达4100亿元,收盘市值3907.31亿元 [1] - 近一个月股价区间涨幅达60.31%,市值增长约1500亿元 [1] - 自2020年7月上市至今,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350.5% [3] - 7月以来股价从520.67元/股上涨至超1000元/股,仅用1个多月时间 [2] - 8月19日交易数据显示:最高价1001.10元,成交额100.75亿元,换手率2.52%,动态市盈率274.80倍 [4] 创始人背景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陈天石与陈云霁兄弟均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被称为"天才少年" [2] - 陈天石直接持股28.63%,合计拥有35.97%表决权,按3907亿元市值计算身家超1400亿元 [6] - 陈天石在胡润百富榜以870亿财富排名第195位,超过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 [6] 技术发展与产品布局 - 2016年推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寒武纪1号 [2] - 当前核心业务为云端产品线(AI芯片、加速卡、训练整机),已迭代至思元590系列 [8] - 采用通用型智能芯片架构,适配云、边、端多场景,与英伟达GPU形成差异化竞争 [9]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0.72亿元,2019-2023年累计研发投入超56亿元 [8] 财务表现与业绩突破 - 2024年Q4实现营收9.887亿元(环比+820.4%),归母净利润2.815亿元,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9] - 2025年Q1营收11.11亿元(同比+4230.22%),接近2024年全年11.74亿元 [9] - 云端产品线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为大模型训练推理专用 [9] 行业地位与市场预期 - 被称为"中国英伟达",是国产AI芯片稀缺标的 [6][12] - 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2024年约190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259亿美元(+36.2%) [11] - 英伟达在华面临监管压力,为国产替代创造机会 [12] - 市场传闻2026年规划产能50万颗,全年营收或突破100亿元(公司已澄清) [1][10]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定增申请获上交所通过,拟募资39.85亿元用于大模型芯片/软件平台项目 [10] - 募资旨在巩固云端智能芯片市场优势,应对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 [11] - 公司名称寓意"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寄托对AI技术爆发式发展的愿景 [8]
寒武纪-U:寒武纪(688256):国产算力芯片中军,迎接智算时代历史机遇-20250603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6-03 12: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评级为买入,目标价987元人民币,较现价有63.5%的上升空间 [2][3][9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寒武纪是国产算力芯片领军企业,在算力国产化替代浪潮中取得先发优势,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和算力国产化替代,迎来业务爆发式增长 [9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84.2亿/134.8亿/216.0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27.7亿/48.1亿/82.3亿元人民币 [5]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寒武纪是国内智算芯片领域标杆企业,提供云、边、端系列化智能芯片和基础开发软件套件产品,与服务器厂商合作,产品应用于多领域 [5][7] - 核心产品思元系列云端算力芯片对标英伟达主流产品,思元590综合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下一代思元690预计性能翻倍 [5][22] - 董事长陈天石是世界最早探索专用AI芯片的科研人员之一,核心团队科班出身,经验丰富,公司多次进行股权激励计划提升团队稳定性和凝聚力 [7][10][11] -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公司总股本4.17亿股,全流通,董事长陈天石合计持有35.97%股权,是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中科算源为中科院计算所旗下企业,提供股东背景、人才和产业资源 [14] 产品与生态 - 围绕云、边、端打造芯片产品矩阵,战略聚焦云端算力,思元590取得商业化突破,获互联网客户大批量订单 [19][20] - 旗舰产品性能优异,思元290、思元370、思元590等处于国产领先水平 [21][22] - 重视软件平台打造,Cambricon NeuWare是生态核心,整合底层软件栈,实现训推一体,提升开发效率,效仿CUDA生态构筑壁垒 [26][27] - 2021年推出MLU - Link多芯互联技术,提升卡间互联能力,打破集群性能瓶颈 [30] 行业趋势 - AI技术发展使全球算力需求高增长,北美云厂商算力开支增加,英伟达业绩提升 [34][35] - 中国智算投资加速,AI服务器市场将突破千亿美元,预计字节等2025年资本开支增加,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将缩小 [41][42] - 高性价比国产模型推动AI应用落地,推理需求带动算力需求增长,业界预期DeepSeek R2有望年内亮相 [49][50] - 中美竞争白热化,美国对中国AI产业限制加码,争夺未来AI行业话语权 [52] 公司优势与业务进展 - 产品获互联网及行业客户认可,思元590对标英伟达A100,有望加速出货,新一代产品有望引领国产算力替代 [55][56] - 先发优势推动业务正循环,Cambricon NeuWare在多领域测试和应用,助力公司生态建设和业务发展 [57][58] 财务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存货和预付款增长,表明需求畅旺、供应链稳健,按2024年毛利率测算,可支撑超70 - 80亿元收入 [61] - 近年来研发费用率高,保障软硬件迭代,研发方向为硬件场景适配和软件易用性稳定性提升,支持更多大模型 [67][68] - 2025年4月计划定增募资不超49.8亿元,用于芯片和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若完成将提升公司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73] 收入和盈利预测 - 收入主要来自集成电路产品销售,云端产品线是主要收入来源,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84.1亿、134.7亿、215.9亿元,同比增长620.8%、60.3%、60.3% [76][77] - 预计毛利率在业务放量后维持60%,管理、销售和研发费用率降低,研发费用绝对值提升,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达27.7亿、48.1亿、82.3亿元 [85][88] 公司估值比较 - 选取A股芯片设计公司作为同类公司,寒武纪成长性领先,PE估值处于较低位置,应享有估值溢价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