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品

搜索文档
★离境退税新政释放红利 国货"圈粉" 入境消费增长可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效果 - 王府井百货大楼2024年下半年离境退税业务量比上半年增长67%,2025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长633%,1-4月业务量同比增长147% [2] - 王府井集团在全国已有26家门店开展离境退税业务,其中10家提供"即买即退"服务 [2] - 北京离境退税商店数量达1070家,拥有14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覆盖全市重点商圈 [6] - 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升至2万元,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1] - "即买即退"服务逐步推广,将退税环节提前 [1] 入境消费市场表现 - 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比重约0.5%,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3%的水平 [4] - 东安市场离境退税数据增长明显,计划增加处理设备应对业务量激增 [2] - 北京大兴机场离境退税窗口办理时间约10分钟,多语种指南成为标配 [3] - 深圳推出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举措,海关免拆封验核 [6] - 上海税务部门优化离境退税系统,推出"开单预录""发票导入"等功能 [6] 国货商品出海机遇 - 大疆无人机接入离境退税服务后外籍游客消费数量增长,Mini系列和Avata系列受欢迎(3000-6000元价格区间) [4] - 老字号品牌首饰、布鞋、茶叶与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受外国游客青睐 [3] - 国货门店申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积极性高,以3C电子、服饰品类为主 [4] - 专家建议将中医康养、机器人等中国特色产品纳入离境退税范围 [4][6] - 文创产品可成为宣传中国文化和离境退税服务的媒介 [6] 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 过境免签政策扩大实施使外国旅客来华更便利 [1] - 商务部等6部门提出8条政策举措推动退税商店增量扩容、丰富商品供给 [6] - 专家建议增加退税商店与商品数量,简化流程,提升智能化水平 [6] - 离境退税政策有助于释放入境旅游消费潜力,促进"二次消费"及"连带消费" [2] - 政策推动零售行业升级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友好市集」上线一个月,小红书还在与主流电商背道而驰
36氪· 2025-07-02 20:18
谢天谢地,送走了超长大促的6月,总算可以消停下来了。 在几大电商平台的心照不宣之下,今年618「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走向极致——整整37天,横跨母亲节、520、儿童节、父亲节等5个重要节日,活活成了 一场考验消费者心力、智力,考验商家耐力的马拉松。 真担心下一步双11直接从购物节变成购物季。 如果是双赢或者一方明显受益的事,时间长度从来不是问题,比如带薪年假天数,又或者世界杯决赛场的加时赛。但史上最长618很明显未能唤醒消费者的 热情,在媒体上,618「静悄悄」的程度又一次被刷新。 至于为何静悄悄?几乎每个消费者的理由都可以很具体:四月标价3999元的笔记本,在618期间挂上4799元的「优惠价」,先涨价再降价的套路屡用不爽; 漏领一张优惠券的定期购鲜奶,成交价格从870元跳到1050元,不得不退单再下单,麻烦加倍;还有平台将大促拆解为五个阶段,战线拉长后,买瓶洗发水 都需要研究哪天更划算。 尽管各电商平台今年已经尽力简化规则,如「满减凑单」变成「官方立减」,但大促痛点依然难消。卷流量、卷价格依然是GMV冲高的驱动力,官方补贴 对象往往也是流量效率的胜出者。销量看似飘红,实则利润稀薄,更别提中小商家生存之艰。 ...
探寻医康养旅产业新动能 考察山东愉悦集团产业集群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0:21
考察调研背景 -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健康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铭轩及北京防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岳茂光一行赴山东滨州愉悦集团考察大健康及应急救援产业生产线 [2] - 考察聚焦医康养旅产业发展新路径与合作契机 [2] 产业集群概况 - 愉悦集团构建以"医康养居旅"为核心的全链条产业集群 [5] - 滨州康养职业学院是山东省首所系统设置健康产业专业的高职院校,采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5] - 万物生养老社区与滨州欣悦康复医院提供"医养结合"特色服务,配备专业医疗团队与智能化设施 [5] - 健康管理中心与营养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5] - 产业集群被评价为国内医康养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标杆样板 [5] 科技实力展示 - 功能性纺织品生产车间配备高速智能生产线与精密工艺技术 [12] - 产品矩阵包括:搭载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床品、应用于应急救援的高性能特种布料制式服装 [12] - 产品体现企业在民用健康产品与专业功能性材料领域的双重突破 [12] 考察成果 - 搭建产业深度交流桥梁,深化各方对医康养旅及应急救援产业的协同认知 [18] - 为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展多元合作模式奠定基础 [18] - 未来各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18]
MUJI入华20周年:开店414家,本地化战略显成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5:23
品牌活动与营销策略 - 公司举办20周年线下新书发布会,推出纪念特刊《無印·有声》,记录21位消费者与21款畅销商品的故事[1][3] - 特刊以2005-2025年为时间线,串联21款经典商品如凝胶中性墨水圆珠笔、汉麻系列等,展现品牌与中国市场的共同成长[3][5] - 计划7月开展"感恩季"活动,提供限定礼赠与特别优惠,同时官方APP即将回归[7] 中国市场发展成果 - 公司在中国大陆累计开设414家门店(含14家旗舰店),覆盖81个城市[8] - 生活杂货商品中70%为本地开发商品,形成设计-生产-销售全产业链闭环[10] - 现地化战略成效显著,2019年起配备本地开发团队,推出OBP海洋再生素材系列、凉感/暖柔系列等符合中国需求的产品[8][10] 品牌理念与产品策略 - 坚持"不逊色于奢华的简约"理念,贯穿商品开发、店铺运营及品牌活动[8] - 商品开发遵循三大原则:原材料选择、工序改善、包装简化,强调"自然的力量"[8] - 通过《無印·有声》特刊强化"良感生活"主张,展现商品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深度联结[3][5] 战略定位与未来规划 - 公司明确中国为最重要海外市场,强调将"持续扩大投入"并与本地合作伙伴共赢[10] - 通过现地化战略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开发汉麻系列等融入本土生活理念的商品[5][8] - 管理层认为中国市场的"确定性力量"将释放更大发展动能与潜力[10]
不想做“牛马”,教师三闯非洲掘金
虎嗅· 2025-06-17 15:43
"如果要到非洲做生意,至少要花半年的时间深入当地做市场考察,了解这边的政策法规、营商环境和人文情况。"在坦桑尼亚二次创业失败 后,牟女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北京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她,曾做过翻译,之后进入武汉一所国际学校任教。2024年,当国内越来越多的人都竞相追求一份稳定工作时,她却作 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稳定且体面的教师工作,奔赴非洲创业。 在她心里,非洲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她将创业首站定在东非第二人口大国、第三大经济体的坦桑尼亚。该国城市化优势明显,且属于非洲 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发展前景乐观。 抵达坦桑尼亚后,牟女士最先尝试的是服装零售和批发业务,后又增加了床品和玩具两大品类。尽管她付出了诸多努力,最终的经营效果却不 尽人意。 可牟女士并未就此退却。如今,她已三闯非洲,在卢旺达开启了财税业务新征程。 服装行业"试炼" 牟女士的主要合伙人之一,此前在国内服装行业深耕近20年,从销售做起,后来进入大厂负责全国店面运营,对整个服装产业链十分熟悉。因 此他们选择从服装行业入手,一步步在坦桑尼亚开拓市场。 2024年七月底,牟女士一行人前往坦桑尼亚考察。他们几乎跑遍了达雷萨拉姆市(简称"达市" ...
罗莱生活、水星家纺:2024年枕芯增收,2030年记忆枕或破400亿
搜狐财经· 2025-06-15 17:00
出口表现 - 2025年前四个月家纺累计出口102.8亿美元,同比增长1.9% [1] - 美国市场占比超30%,但一季度自中国进口占比回落0.5个百分点 [1] - 对欧盟出口占比增加,对日本出口占比回落 [1] - 中美经贸会谈后出现"抢运潮",短期对美出口或回补 [1] 行业规模与格局 - 2024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44%,扭转前两年负增长 [1] - 国内市场规模约3279亿元,水星/罗莱/富安娜市占率分别为1.3%/1.1%/0.9% [1] - 行业集中度低但龙头市占率呈上升趋势 [1] 政策影响 - 上海等地将家纺纳入15%消费补贴范围,拉动当地门店销售额增长39% [1] - 2025年多地结婚补贴政策有望扩大婚庆家纺需求 [1] - 国家稳增长政策释放流动性,提振消费信心 [1] 技术升级 - 罗莱生活2024年多板块应用AI成效显著,2025年继续加大投入 [1] - 水星家纺构建智能化生态体系 [1] - 行业向资金、技术和智能化产业转变 [1] 产品创新 - 头部品牌发力记忆枕,2024年相关企业枕芯品类收入增速领先 [1] - 东吴证券测算2030年记忆枕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 [1] 渠道变革 - 线上线下融合成主流,内容平台加速床品市场教育 [1] - 罗莱生活布局多维度传播矩阵,LOVO品牌定位年轻群体 [1] - 水星家纺2024年打造个人IP,电商毛利率提升 [1] - 富安娜构建三位一体电商核心,确立立体化直播运营模式 [1]
酒店业的新零售之战 从卖床品到多元化场景革命
北京商报· 2025-06-10 22:50
酒店业新零售革命 - 酒店行业正加速升级"旅游+"产业链,头部酒店集团如华住、首旅如家等纷纷跨界新零售,售卖"酒店同款"产品成为新增长极 [1] - 新零售业务逐渐成为行业标配,几乎所有受访酒店集团均已布局,产品涵盖床品、洗护用品等 [3] - 亚朵集团2024年零售业务GMV达25.92亿元,同比增长127.7%,线上渠道占比超90%,较2023年11.39亿元翻倍 [4][7] 多元化经营驱动因素 - 酒旅市场经历2023年爆发式增长后回归理性,2024年亚朵、锦江等酒店经营指标普遍未达同期水平,华住入住率虽提升但平均房价和RevPAR小幅下降 [8] - 中高端酒店赛道拥挤,2024年大陆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量1538家,同比增长4.3%,竞争加剧促使企业转向新零售增收 [9] - 超过八成酒店集团布局新零售旨在"提供增量价值"和"提升收益",零售业务成为支撑业绩增长的普遍共识 [8][9] 业务模式与差异化实践 - 亚朵采用范围经济战略,通过同心多元化拓展业务边界,而多数酒店仍以规模经济战略为主 [4] - 首旅如家推出跨境电商平台,结合线下7000多家门店零售空间,打造数字化跨境贸易模型 [10] - 尚美数智推行"房+X"模式,零售与增值服务构成多元化经营体系 [6][11]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同质化竞争、库存管控和销售体系培育是主要挑战,需建立动态市场需求洞察体系并平衡员工服务与销售职能 [10][7] - 未来酒店将突破传统住宿功能,集成各领域极致业态向复合空间转型,但需具备强研发能力确保细分领域品质 [11][12] - 行业服务模式将深度变革,通过整合最优产品实现范围经济与分工效率,推动精细化、高质量发展 [12]
财经观察:关税挑战下,跨境电商得与失
环球时报· 2025-06-06 06:52
"今年以来,我感到外贸市场的账期越来越长,最近我决定开设线上的跨境电商业务,拓展海外市场的客户资源。"在义乌经营定制鞋服的小梅 (化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近身边不少同行都注意到,国内跨境电商平台针对商家的推广内容指向欧洲市场,她也计划将出海的第一步 迈向欧洲。 【环球时报记者 丁雅栀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王天晴】编者的话:在"中国制造+跨境直邮"模式下,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经历了一段出海 发展的"顺风期"。然而美国、欧盟、日本等纷纷实施或计划对小额跨境包裹调整关税政策,中国跨境电商行业逐渐体验到不一样的感受。在这 段"迎浪"的时期,平台与商家在出海方向和模式的调整中打磨着竞争力。 " 老市场 " 成了 " 新蓝海 " "欧洲市场成为了新的风口。"国内某大型跨境电商的出海业务负责人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洲这个"老市场"已变成新的"蓝海",出现了一 些选品方向热点赛道:一是"银发经济"衍生产品,如医疗器械、防滑地毯以及大屏智能手表等;二是"懒人经济"主题产品,如扫拖一体机器人、 指纹门锁、真空封口机等;三是环保出行领域,如电动滑板车、反光骑行服等;四是"安全焦虑"相关产品,如空气检测仪、防过敏 ...
4.78亿元 北京双枢纽机场离境退税额创新高
北京青年报· 2025-06-06 02:18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成效 - 2025年1月至5月北京两大机场验核离境退税申请单12180张,总金额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7.01%和91.61% [1][3] - 首都机场验核申请单8972张(+114.13%),金额4.06亿元(+80.19%);大兴机场验核3208张(+332.93%),金额7237.53万元(+197.21%) [3] - 端午节假期验核382张申请单(+263.81%),金额683.9万元(+130.59%) [3] 政策升级措施 - 政策优化包括即买即退、降低退税起点、上调现金退税限额、简化操作流程、增加退税商店及商品种类 [2] - 北京海关推出十项措施优化验核流程,配合税务部门扩大退税商店覆盖 [2] - 2025年4月新政首月新增退税商店176家,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增长90%,申请单数量增长225% [4] 服务模式创新 - 新增市内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首批3家于6月1日运营,旅客可在柜台直接领取现金 [4] - 集中退付点补充原有机场退税窗口,显著提升境外旅客消费体验 [4] 政策协同效应 - 离境退税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叠加,前4月北京进出境旅客707万人次(+22.3%),航班4.06万架次(+23.9%) [6] - 退税旅客来源国从84个增至116个,推动"中国游"向"中国购"转化 [6] 国货消费促进 - 老字号商品(首饰、布鞋、茶叶)与电子产品(智能手表、平板电脑)通过退税政策吸引外国游客 [5] - 案例显示伊朗游客因退税优惠购买平板电脑和鲁锦工艺礼盒,实际价格相当于九折 [5]
ZARA HOME将撤出长沙 本土品牌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04 16:21
门店关闭与业务调整 - ZARAHOME长沙国金店将于6月29日关闭 闭店原因为公司业务调整 且不会进行闭店促销 [2][3] - 长沙ZARA门店数量持续减少 今年1月已关闭两家 若ZARAHOME关闭后 长沙将仅剩一家ZARA门店 [3] - 母公司Inditex集团自2021年起持续收缩中国业务 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Stradivarius和Oysho已相继退出中国市场 [4] 行业挑战与市场变化 - 快时尚行业在亚洲市场面临整体挑战 Inditex集团2024财年亚洲市场销售额占比从16.9%下滑至15.7% 尽管全球营收同比增长7.5%至386亿欧元 [5] - Z世代消费者偏好转向个性化和具有社交属性的时尚单品 对传统快时尚同质化产品兴趣减弱 [5] - 本土品牌UR、lululemon、安踏等通过高性价比和跨界竞争抢占市场份额 快时尚行业竞争白热化 [5] 战略转型与应对措施 - 快时尚品牌普遍选择高端化路线 关闭小店的同时增开旗舰店 Inditex集团实施"关小开大"战略转型 [6] - ZARA在南京新开亚洲旗舰店 深圳门店已翻新 上海和北京旗舰店也在计划中 体现从"量"向"质"的发展方向 [6] - 电商发展和本土品牌崛起加剧行业竞争 拥有电商基因的公司和国产品牌通过低价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