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思瑞浦(688536):2025年三季报点评:收入连续6个季度环增,加大光模块、CPO、服务器领域投入
华创证券· 2025-10-29 19:1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思瑞浦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营收达5.82亿元,同比增长70.29%,环比增长10.29%,连续6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 [1] - 2025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60亿元,同比大幅扭亏,环比增长20.35% [1] - 公司通过收购创芯微实现了在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四大市场的全面布局,竞争力增强 [7] - 公司正加大对光模块、CPO、服务器领域的资源投入,以提升相关业务收入占比 [7] - 创芯微并购融合成效显著,其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40%以上,思瑞浦电源管理芯片收入同比增长323.69% [7] - 基于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将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1.98/3.12/4.26亿元 [7] 主要财务指标与预测 - 营业总收入预测:2025E为20.96亿元,2026E为27.41亿元,2027E为34.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9%、30.7%、25.4% [3] - 归母净利润预测:2025E为1.98亿元(扭亏),2026E为3.12亿元,2027E为4.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4%、57.4%、36.7% [3] - 盈利能力指标:预计毛利率2025E-2027E分别为46.5%、47.3%、47.8%;预计净利率2025E-2027E分别为9.4%、11.4%、12.4% [8] - 估值比率:基于当前股价159.58元,预测市盈率(P/E)2025E-2027E分别为111倍、71倍、52倍 [3][8] 业务进展与市场表现 - 工业市场:三季度收入环比继续增长,运放、ADC、接口、电源管理等核心产品出货显著增长,并关注机器人、服务器电源等前沿应用 [7] - 汽车市场:三季度收入维持环比高增,三电、车身控制、智驾、激光雷达、照明等重点应用领域收入增长强劲,25Q3规模收入客户数翻倍 [7] - 通信市场:三季度收入环比增长,基站业务同环比快速增长,光模块业务同比高增,龙头客户份额提升,AI服务器相关芯片加速出货 [7] - 市场表现:近12个月公司股价表现对比沪深300指数有显著波动 [6]
帝奥微21日复牌 拟收购荣湃半导体开启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23:01
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股票于10月21日复牌 此前因筹划收购荣湃半导体自9月29日起停牌 [1] - 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荣湃半导体100%股权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定价为19.84元/股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 [1] 交易战略意义 - 交易有助于公司深入贯彻发展战略 增强持续经营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2] - 交易将拓宽技术与产品布局 加速扩张产品品类和下游领域 [2] - 交易可整合技术、研发和销售资源 提升综合技术实力并拓展客户群 [2] - 交易能优化供应链管理 降低采购成本 [2] 券商观点与公司资质 - 国信证券认为荣湃半导体的产品能对公司产品线实现有效补充 并有利于公司加速拓展新能源和汽车电子等高成长性市场 [3] - 兴业证券指出公司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8.19亿元 在手资金充沛 本次收购是公司开启收并购之路的里程碑 [3] - 兴业证券认为随着新领域产品放量及收并购推进 公司将加速成长 [3]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模拟芯片行业中 收并购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步骤 能达到1+1>2的协同效果 [4] - 本次战略收购有助于公司快速获取数字隔离器关键增量市场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4] - 收购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强化公司在汽车电子高成长赛道的中长期布局 有望优化当前以消费电子为主的业务结构 [4] - 国内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 多家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增强核心竞争力 产业整合持续提速 [4]
从“技术尖兵”到“多面手”——思瑞浦上市五年的成长答卷
上海证券报· 2025-09-21 13:42
公司五年发展回顾 - 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五周年 完成从专注无线通信信号链芯片到泛工业、汽车、泛通信、消费四大领域全面协同的转型[2] - 实现两次关键跨越:从产品市场单点突破升级为全面协同多元增长新格局 从技术尖兵蜕变为市场产品供应链多面手[2] - 经历半导体行业周期磨砺 抓住新发展机遇实现产品市场布局与管理能力全方位升级[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9亿元 同比增长87.33% 实现连续5个季度稳步增长[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68.67万元 成功实现同比扭亏为盈[3] - 业绩增长源于下游需求回暖与战略深化双重驱动[3] 产品研发成果 - 拥有超过3000款可销售产品型号 在工业市场可销售产品超2000款 服务工业客户数量突破6000家[5] - 汽车市场累计新增产品超90款 可销售产品近300款 规模收入汽车客户超20家[6] - 光模块AFE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AI服务器新品实现出货 消费电子锂保芯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6] 市场战略布局 - 构建泛工业市场为根基 汽车、泛通信、消费四大领域协同发展业务格局[3] - 在光模块及服务器市场实现业务快速增长 多款产品实现量产[6] - 海外市场在新加坡、德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建立本地化团队 正拓展海外泛工业及汽车市场[7] 研发与技术投入 - 始终以研发为锚持续加码技术投入 2022-2024年行业调整期坚持研发[3] - 投入特色COT工艺产线、自有测试厂建设及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提升[6] - 研发团队520人占员工总数超60% 形成高水平专业化年轻化人才梯队[8] 管理运营优化 - 推进精细化管理与提效举措 显著提升新产品研发销售及运营效率[7] - 完善激励与考核机制 针对不同业务板块匹配差异化考核方式[7] - 通过收购深圳创芯微实现业务协同 积累外延发展经验[8] 未来发展方向 - 继续锚定高成长目标 在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4] - 逐步切入光模块相关电源产品研发 打造通信业务第二条增长曲线[6] - 推进与创芯微全面业务融合 持续关注新的外延成长机会[8]
纳芯微: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00:30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5.24亿元,同比增长79.49%,主要受益于汽车电子需求增长、泛能源领域复苏及麦歌恩并表因素[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1万元,亏损同比收窄,毛利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改善[3][6] - 研发费用达3.61亿元,同比增长13.18%,研发人员增至588人,平均薪酬增长22.13%[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08亿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增长154.95%及员工薪酬增加[3][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传感器领域推出3D线性霍尔芯片、支持PSI5接口的汽车级角度传感器及小尺寸绝压系列产品[6][8] - 信号链产品新增三通道数字隔离器、高速车载视频SerDes接口芯片,传输速率达6.4Gbps[6][9] - 电源管理产品实现汽车主驱栅极驱动量产,推出AI服务器GaN驱动及4通道大功率D类音频功放[6][10] - 累计获得45项知识产权授权,包括18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覆盖五大领域[14][25] 市场应用与行业趋势 - 汽车电子营收占比34.04%,累计出货量超9.8亿颗,覆盖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及智能驾驶场景[6][13] - 泛能源领域营收占比52.57%,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复苏及AI服务器电源需求增长[6][11]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6年达7607亿美元,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3431亿元[6][1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4.3%,单车芯片用量较燃油车翻倍,带动国产替代加速[7][9] 核心竞争力 - 拥有3600余款产品型号,形成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全链路解决方案[13][14] - 通过IATF 16949和ISO 26262 ASIL-D认证,车规芯片达国际标准[14][23] - 自建封测工厂保障供应链安全,与晶圆代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4][28] - 核心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如数字隔离芯片CMTI>200kV/μs[25][29]
传德州仪器涨价!最低涨10%
半导体芯闻· 2025-06-05 18:04
德州仪器产品涨价计划 - 德州仪器拟对部分产品线进行涨价 涉及3300多个料号 涨价计划将于6月15日正式生效 [1] - 涨价幅度呈现梯度分布 涨幅100%及以上料号占比9% 50%-100%占比5% 30%-50%占比1% 15%-30%占比55% 小于15%占比30% 平均涨幅10%以上 部分料号涨幅达40%-70% [2] - 涨价主要集中在三类产品 低利润率 老料号 承诺数量未达标 信号链相关料号如ADC 运放等涨幅高达100%以上 [2] - 此次涨价为全球性举措 中国区涨价料号主要集中在利润率较低产品 如运放 接口 ADC等品类 [2] 德州仪器战略转变及行业影响 - 过去几年德州仪器通过激进定价挤压竞争对手 但牺牲利润 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70.2% 2024年一季度降至57.2% [3] - 此次涨价意味着公司策略从低价抢份额转向保产品线利润率 通过淘汰低效产品 提价优化产品结构 [3] - 为国产模拟公司带来机遇 国内厂商如圣邦股份 思瑞浦等主力产品与TI中低端料号重叠 有望跟随提价或扩大份额 [3] - 终端厂商为规避TI高涨幅型号 或将加速导入国产替代方案 尤其在工业 汽车等长周期领域 [3] 行业复苏信号 - 德州仪器第一季度营收40.69亿美元 同比增11% 环比增2%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41.7亿至45.3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估41亿美元 [3] - 模拟芯片产业整体正摆脱前几季库存调整 ADI表示工业领域全细分市场复苏 渠道库存下降 预计下季度营收环比增长 [3]
未知机构:中金科技德州仪器拟对部分产品线涨价速评我们已验证到TI拟对-20250603
未知机构· 2025-06-03 09:4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半导体/模拟芯片行业[1] - 公司:德州仪器(TI)、思瑞浦(国产模拟公司)[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涨价范围与幅度** - 德州仪器(TI)计划对部分产品线全球性涨价,6月15日生效[1] - 平均涨价幅度超10%,部分料号涨幅达40%-70%[1] - 涨价聚焦三类产品:低利润率、老料号、承诺数量未达标[1] - 中国区涨价料号以低利润率为主,涉及运放、接口、ADC等[1] 2 **策略转变与行业影响** - TI策略从低价抢份额转向保产品线利润率[3] - 国产模拟公司(如思瑞浦)利润率及市场份额有望修复[3] - 建议关注与TI涨价料号重叠度高的国产企业[3] 其他重要内容 - 涨价为全球性行为,非仅针对中国区[1] - 中金科技已验证涨价信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