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盲盒

搜索文档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浙江如何再谱乡村“致富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1:03
浙江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六个新"目标,包括山区海岛县发展迈上新台阶、县城承载能力实现新提升等 [1] - 2025年上半年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67,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城镇快1.0个百分点 [1]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 浙江采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思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强智慧农业和农产品全产业链 [2] - 浙江迭代升级"浙农码2.0",推动与"全农码"有机衔接,实现部省数据互联互通和业务协作协同 [3] - 浙江建成数字农业工厂562家、未来农场48家,亩均产出效益提高3至5倍 [7] 特色农业产业链 - 青田县油茶产业通过"良种繁育-精深加工-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发展,年实现林农增收8.04亿元 [6] - 浙江建成单条超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470万人、年平均收入5.1万元 [6] - 2024年浙江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743.6亿元,占全国比重9.51%,同比增长19.42% [7] 产业融合创新案例 - 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实现养殖全自动化数字化,年出栏量5000头仅需3名养殖人员,并延伸深加工链条和IP开发,累计营收2.8亿元 [7][8] - 台州仙居林坑村形成"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年旅游产值约500万元,接待游客量约15万人次 [9] - 金华武义县坛头村发展"民宿+文创"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5年增幅168%,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12] 乡村文旅新业态 - 丽水景宁"天空之城"将废矿改造为文旅项目,营业以来接待游客35万人次,营收超1.62亿元,带动500余人就业 [13] - 缙云仙都"千鹦鸟舍"成为国内首个大型鹦鹉主题乐园,注重亲子研学体验 [13] - 浙江计划到2026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率超过10%,年经营总收入达750亿元以上 [14]
焕新“千年商都” 重塑消费活力
广州日报· 2025-06-09 03:02
消费的战略地位 -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提振社会信心的强心剂,在当前外需市场收缩压力加剧的背景下,消费作为内需核心引擎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 [1] - 激活消费市场既能对冲外部风险,又能为中小企业注入流动性,形成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1] - 广州需抓住消费升级的突破口,深度融合千年商贸基因和地方特色资源,提速消费这驾马车 [1] 特色经济的发展 - 哈尔滨、淄博、天水、西安等城市通过打造经济IP,将地域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消费场景,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2] - 这些经济IP以文化为魂、体验为核、产业为链,借助社交媒体实现爆点营销,从单一景点向"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拓展 [2] - 广州拥有"花城""食在广州""广交会"等城市名片,但2025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够明显,亟需激活千年商都基因 [2] 空间规划的创新 - 广州可重塑珠江"黄金水岸带",实现空间规划的"三段联动":珠江西段聚焦历史文脉,开发"城市级水岸剧本游";珠江中段建设"数字水岸"和"智慧水街";珠江东段发展"生态科创水岸" [3] - 具体措施包括在沙面、太古仓等码头设计"穿越式"沉浸剧情,联动广交会建设全球首个"无人船配送商业区",串联黄埔军校、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推出"江海联游"低碳航线 [3] 花城经济的转型 - 广州需实现从"卖花"到"卖情怀"的路径转型,借助早茶文化IP推出花卉主题限定套餐,实现"花卉+早茶"的跨界融合 [4] - 开发"花城漫游数字日志"小程序,整合游客消费轨迹生成专属纪录片,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限量版数字藏品 [4] - 联动广东省博物馆和相关企业开发文创盲盒,将文化符号植入消费品 [4] 多级消费网络的构建 - 在国际层面,依托南沙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南沙国际消费枢纽",引入免税购物、跨境医疗等高端业态,联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模式 [5] - 在区域层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协同机制,以"广佛肇消费走廊"为载体串联长隆文旅综合体、佛山祖庙文化街区、肇庆生态康养基地 [5] - 在社区层面,激活"银发经济+小店经济"双引擎,打造"5分钟便民消费圈",整合社区团购自提点、老年助餐食堂、家政服务站等设施 [5]
“洋网红”深度探索上海
新华网· 2025-05-30 09:35
文旅产业国际合作 - 海湾国家网红达人受邀在中国进行10天沉浸式旅行 覆盖上海 苏州 湖州 北京等地 通过社交媒体向海外粉丝展示真实中国 [1][3] - 参与者包括旅游 冒险 时尚 生活 体育等垂直领域博主 单个平台粉丝量达数十万至百万级 旨在形成"线上出圈 线下引流"效应 [3] - 上海文旅局设计多元体验路线:上海博物馆东馆展示江南文化 武康路和黄浦江游船体现海派文化 浦东美术馆呈现时尚文化 [3] 城市文旅资源开发 - 上海重点打造武康路街区 新天地时尚商圈 石库门建筑等网红打卡地 外国博主两天内发布数十条短视频内容 [3][5] - 文创产业表现突出 上海博物馆东馆盲盒等商品受海外游客青睐 被评价为"颇具潜力的出圈产业" [7] - 城市基础设施获国际认可 外国博主特别关注酒店布置 飞机客舱服务 支付宝支付系统等细节 [3][7] 出入境政策与市场影响 - 中国对海合会国家实现免签全覆盖 沙特 阿曼 科威特 巴林新增2025-2026年免签政策 叠加2018年已免签的阿联酋 卡塔尔 [5] - 旅行社反馈免签政策显著提升入境游需求 外国游客既追求标志性景点 也热衷市集 街区等深度生活体验 [7] - 中外社交平台联动增强 海湾博主在"小红书"开设账号双向传播文化 时尚品牌快闪店成为跨国内容创作热点 [5][7]
为“未知”付费: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开盲盒
中国青年报· 2025-05-26 07:11
盲盒消费市场概况 - 68.25%受访者有过盲盒消费体验,其中80.32%年消费300元及以下,11.03%年消费301-500元,8.64%年消费501元及以上 [2] - 潮玩盲盒购买率最高达78.23%,其次为文创盲盒56.16%,食品盲盒19.78%,机票/火车票盲盒15.41%,美妆和服饰盲盒均为15.21% [1][6] - 盲盒已从潮玩产品演变为泛消费领域的营销方式,覆盖商品与服务多个品类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购买动机前三位:享受开盒惊喜感69.78%,喜欢产品本身63.52%,联名IP/明星35.19% [3] - 典型消费场景包括情绪调节(拆盒减压)、社交礼物(解决选择困难)、游戏化体验(隐藏款收集) [3][5] - 火车票盲盒以9元低价刺激"买长乘短"行为,机票盲盒198元价格显著低于海南离岛常规票价 [7] 产业链与产品创新 - 行业形成文化产业(IP设计)+制造业(生产)+平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4] - 产品创新方向包括:传统文化元素(考古盲盒商皿方罍模型)、环保公益主题(珍稀动物保护套系)、游戏化机制(隐藏款概率) [5][6] - 美妆盲盒出现"C位产品"定制化设计,平衡随机性与确定性 [7] 市场问题与监管动态 - 质量风险:服饰盲盒存在滞销款充数现象,美妆盲盒出现假货混杂问题 [9] - 价格乱象:热门IP盲盒溢价达20倍(如拉布布系列炒至5000-6000元),游戏皮肤盲盒炒至上万元 [10] - 监管措施推进:《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要求公示隐藏款概率,建立备案制度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产品开发更强调文化内涵,需融合传统文化审美与现代设计 [12] - 企业需完善售后体系(如"换娃"服务),优化概率公示机制(62.35%消费者关注) [10][11] - 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政府拟制定负面清单管理特殊领域(如宠物盲盒) [11]
青州:“文创热”点燃年轻人消费热情
搜狐财经· 2025-05-21 04:12
青州文创产业发展现状 - 青州市通过创新特色文创产品设计,成功吸引年轻群体为传统文化消费,五一后古城旅游热度持续带动文创销售 [1] - 文创店将非遗、历史人文与年轻人喜好元素融合,推出冰箱贴、状元卷、宜子孙等系列产品,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性 [3] - 青州博物馆推出文创盲盒、非遗手绳、盖章打卡等新消费场景,文创产品成为年轻人表达文化认同的方式,年轻游客消费占比达50% [5] 产品创新策略 - 文创设计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如将馆藏文物元素转化为可佩戴类、实用型产品,满足年轻群体审美与功能性需求 [5] - 以"知识场景"和"情绪消费"为切入点,开发盲盒、汉服体验等新增长点,打造可触摸、可消费的文化体验 [5] 市场反馈与趋势 - 游客反馈显示,融合非遗工艺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兼具纪念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年轻消费者购买意愿强烈 [1][5] - 行业通过集聚国货"潮品"、个性化消费场景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传统文化消费成为主力增长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