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内燃机重返C位?2025上海车展新技术大放送!
经济观察报· 2025-05-13 17:21
2025上海车展技术亮点 - 新能源汽车超充技术及电池领域集中突破 比亚迪展示1000kW闪充技术的唐L车型 充电5分钟可提供400公里续航 计划建设超4000个兆瓦闪充站 [2] - 星星充电推出"液冷超充2.0"产品 最大功率10兆瓦 单枪额定电流800A 双枪同充1600A Boost模式下单枪电流可达1200A [2] - 华为发布1.5兆瓦全液冷超充桩 双枪持续电流2400A 15分钟可为重卡充电至90% 效率较传统快充提升4倍 [3] - 极氪科技展示1.3兆瓦超充桩 首个V4极充兆瓦站落地杭州 总功率1440kW 行业单体功率最大充电站 [3] - 宁德时代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峰值功率1.3兆瓦 12C充电倍率 零下10℃环境15分钟可充至80% 同时展示能量密度175Wh/kg的钠离子电池 [3] 智能座舱技术进展 - 商汤绝影展示"new member"智能助手系统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实现无唤醒多轮自然对话 可感知用户情绪并自动调整车内环境 [6] - 科大讯飞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实现多模态融合 指令识别准确率超98% 理想MEGA车型搭载的"铂金音响系统"可结合声纹识别推荐音乐 [6] - 安波福中国推出智能汽车系统级解决方案 包括通过ISO 26262 ASIL-D认证的风河中国RTOS 以及基于高算力座舱平台的AI座舱系统 [7][8][9] - BMW展示"巨幕影院"版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采用视平线全景交互系统 驾驶信息置于视觉黄金三角区 首创A柱至A柱超宽视域显示投影 [9][10] - 长安马自达EZ-60配备100英寸裸眼3D HUD屏幕 利用双目成像实现投屏随动 配合3D导航实现虚拟与真实道路无缝重合 [10] 传统燃油车技术突破 - 大众展示第五代EA888发动机 功率提升23.5%至200kW 百公里油耗8.35L 0-100km/h加速7.6秒 颗粒物排放降低60% [11] - 长城汽车展示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 最大功率549马力 峰值扭矩800牛·米 零百加速4.6秒 兼容92号汽油 零下40℃可正常启动 [12] - 长安汽车发布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 缸内直喷压力较主流350Bar机型高42.86% 燃烧更充分 动力更强更省油 [12][13] 市场与技术趋势 - 调研显示70%车型仍需发动机支持 近50%用户选择燃油车 传统车企持续精进燃油技术 大众 长城 长安均展示最新发动机产品 [1][11][12] - 兆瓦超充技术仍处发展初期 受技术成熟度 基建成本 电网承载能力限制 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普及 企业同时推进快充技术突破 [4] - 行业进入多元动力时代 长安汽车表示将推出ICE PHEV HEV等多种动力车型 市场需求决定技术突破方向 [13]
宝马摊牌了
虎嗅APP· 2025-04-30 18:38
宝马研发投入与转型战略 - 2023年宝马研发投入达9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大部分资源将用于中国量产的"新世代车型"[2] - 新世代车型代表宝马转型第三阶段 采用全新电动架构与智能化技术 彻底改变"油改电"模式[3] - 该车型基于2021年提出的2.0版"三步走"方案 以电动出行为核心重构产品逻辑[3] 新世代车型技术亮点 - 搭载分布式四电机系统 轮边扭矩达18000牛米 配合1.2吨下压力空气动力学系统[8] - 首创BMW驾控超级大脑 整合动力与底盘域 运算速度提升10倍 实现实时扭矩分配[8] - 配备800V高压平台 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 采用大圆柱电池技术[11] - 完成54°极限爬坡挑战 验证动力/抓地力/悬挂动态调节等综合性能[4][6] 智能座舱设计理念 - 采用全景投影+3D抬头显示 保留物理按键 中控屏采用倾斜设计减少驾驶员分神[13] - 拒绝屏幕堆砌 强调人机交互协同 提出"将智能融入汽车血脉"的底层开发理念[13] - 搭载鸿蒙OS数字钥匙 接入阿里通义大模型 70%操作系统源代码在中国开发[18]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2023Q1在华销量15.5万辆同比下滑17.2% 面临新势力车企冲击[15] - 计划3年推40款新车覆盖全细分市场 首款国产新世代车型iX3L预计2026年下线[13][16] - 设立三大中国软件公司 建立本土人机交互研究中心 深度整合中国供应链[18] - 采用"在中国 为全球"策略 利用中国技术方案反攻国际市场[18][19]
宝马摊牌了
虎嗅· 2025-04-30 09:53
去年,宝马研发投入达到9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据宝马称,大部分的研发资源和技术成果都将倾注在宝马明年将在中国量产的"新世代车型"。 新世代是宝马CEO齐普策定义的宝马公司转型的第三阶段。 转型方案的第一步是 i 品牌所代表的"Project i项目",第二阶段始于同一款车型上推出搭载不同驱动技术的产品,提供多元的动力选择,在前两个阶段,宝 马的转型还不够彻底,一些车型还是"油改电",智能化做得也不好,但新世代车型会搭载宝马过去几年卧薪尝胆后做的全新技术和产品,呈现一个全新面貌 的宝马。 早在2021年,齐普策宣布2.0版"三步走"转型方案时就这么说:"对我们来说,'新世代'构成了彻底重新思考汽车的核心……以电动出行为先的原则,我们正 在革新产品的基本逻辑,并将其与全新的汽车架构相结合。" 今年上海车展,新世代首发亮相驾趣概念车,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足以近距离探视宝马未来的底牌。 宝马亮剑 在车展亮相前,宝马就以一场动态驾控秀展现了宝马新世代概念车的性能,直接上演54°的极限爬坡挑战。 在M研发车手彦斯·科林曼(Jens Klingmann)的驾驶下,新世代概念车三次冲坡后顺利完成了挑战,且在陡坡上进行了停留。 在 ...
宝马新世代“划时代人机交互”引领智能座舱发展:以AI创新破局中国新能源市场
钛媒体APP· 2025-04-29 16:08
宝马智能座舱创新 - 采用"巨幕影院"形式展示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沉浸式呈现创新设计理念 [2] - 首创全景iDrive及BMW操作系统X实现划时代人机交互,融合经典设计与创新科技 [2][4] - 行业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替代传统仪表盘,投影宽度超1米、面积达40英寸,支持9区域自定义 [7][8] 交互技术突破 - 全景iDrive涵盖四大交互技术:视平线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向心中控 [4][7] - 基于"视觉锥"人机工程学构建分层信息架构,关键驾驶数据与娱乐功能分区显示 [8][9] - 竖向双幅方向盘与环形信息矩阵设计确保驾驶专注度,实现"视线无需下移"操作 [8][9] 本土化AI战略 - 与中国科技企业深度协作,2025年为中国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赋能智能助理交互 [12] - 联合阿里定制两大中国专属AI智能体:"用车专家"(工况识别率99%)和"出行伴侣" [12] - 中国版操作系统X优化10项本地交互场景,集成高德导航、节气主题等本土化设计 [15] 技术研发与市场定位 - 视平线显示技术研发早于竞品两年,技术领先性获友商模仿印证 [7][8] - 中国SkyLab研究中心累计数百小时用户调研,驱动技术适配本土需求 [13] - 公司强调创新需兼顾安全性,以驾驶员为中心理念贯穿智能座舱设计 [8][10] 行业影响与竞争 - 小米等厂商跟进类似显示技术,但宝马强调自身技术可靠性与系统整合优势 [7][8] - 公司认为智能化竞争核心从先发优势转向技术成熟度与用户体验 [8][10] - 通过AI与本土生态融合,重新定义智能豪华汽车演进方向 [10][15]
齐普策:以宝马独特之道,创智能未来出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4-27 16:25
宝马智能化与电动化创新 - 公司发布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及三大突破性技术:BMW全景iDrive、BMW驾控超级大脑、革命性大圆柱电池 [1] - 2025上海车展展示三款BMW新世代概念车、智能超感座舱及新世代操作系统X,展现智能化和电动化最新成果 [1] - 新世代车型代表品牌在设计、技术和理念上的重大飞跃,强调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负责任的豪华出行 [3] 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 BMW全景iDrive技术包含超宽视域视平线全景显示、3D抬头显示、超感智控方向盘等"黑科技",强化"以驾驶者为中心"理念 [5] - 新世代操作系统X 70%源代码在中国开发优化,针对近100项功能本土化,推出5大用户场景的10个本地化案例 [5] - 公司构建"全员AI、全域AI、安全AI"战略体系,强调人工智能需安全可靠、公平合规地服务用户 [6]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BMW iX3L由中国团队深度参与研发,国产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2025年上市 [7] - 公司在中国拥有德国以外最大研发网络,设立三大软件公司(宝马诚迈、领悦北京、领悦南京)强化数字化能力 [13] - 与中国企业合作包括:阿里巴巴(AI大语言模型)、华为(鸿蒙生态)、宁德时代(大圆柱电池量产) [12] 本土化与全球协同 - 公司提出"在中国、为中国,以中国速度创新",中国市场在新世代技术创新中扮演关键角色 [9] - 强调"家在中国"不仅是设厂销售,更是与中国共创未来,开放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10] - 深化与中国科技企业战略合作,融合云端交互与生成式AI,打造本土化创新标杆 [12]
2025宝马集团中国创新日活动举行 跨越式智能进化驱动驾控乐趣迈入全新维度
证券日报· 2025-04-01 19:11
文章核心观点 宝马在2025中国创新日展示新世代智能座舱、智能驾控和AI融合进化及创新策略,聚焦核心优势与中国科技同频,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满足中国用户需求 [1] 新世代产品技术亮点 - 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搭配高速数据传输,搭建全车数字化神经系统和4台高性能“超级大脑”,集成算力提升20倍,支持AI用户体验和场景 [1] - 新世代车型将率先搭载新一代软件架构,研发团队正在开发逾千个软件模块、超20GB软件体量以及逾5亿行代码,集成至车载“超级大脑”与电子电气架构 [2] 核心智能技术集群 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 - 应用座舱“视觉锥”概念,以符合下意识的驾驶视线设计,减少视觉焦点切换时间与频率 [2] - 中国区研发依托四大研发基地和三家软件公司,提供全栈软件解决方案,中国数字化团队参与打造核心功能,组建专业本土化团队 [2] 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 - 首创的智能驾控集成系统,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集成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 [3] - 与精准调校的宝马动态性能控制软件协同配合,使新世代车型以更快速度和精度完成驾驶动态功能计算,带来更顺畅操控体验 [3] AI应用与合作 - 利用AI技术赋能用户体验聚焦驾驶乐趣、自然人机交互和沉浸娱乐体验3大维度,实现多模态自然交互体验 [5] - 与阿里巴巴联合宣布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加速AI大语言模型上车,2026年率先搭载在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车型 [5] - 将在4月份上海车展展示首批“用车专家Car Genius”和“出行伴侣Travel Companion”两大AI智能体,拓展智能座舱应用场景,未来探索多模态交互体验 [5]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将全球首发,宝马上海车展硬核阵容最新剧透
中国经济网· 2025-03-31 14:59
文章核心观点 宝马集团将为2025年上海车展带来硬核阵容,展示革新性创新技术和超30款车型矩阵,多维度展示智能驾趣 [1] 分组1:首发车型及技术 - 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将全球首发,其“驾控超级大脑”实现不到1毫秒精准响应,可最优调控车身动态 [3] - 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亚洲首发,有BMW首创全景iDrive等,交互体验更优 [5] 分组2:技术后盾 - 新世代智能驾趣技术后盾为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三大突破性创新技术,提升智能驾驶乐趣 [5] 分组3:智能座舱特点 - 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由宝马中国研发团队参与研发,更懂中国用户 [7] - 车展将展示智能座舱内覆盖中国用户的5大用车场景 [7] 分组4:全线产品升级 - BMW、MINI、BMW Motorrad三大品牌新车不断,多元驾趣持续升级 [7] - “运动王者”BMW 3系50周年限量版车型亮相上海 [9] - “赛道之王”BMW M带来M4高性能限量版车型,展示全新BMW X3 M50 xDrive性能车 [9] - 宝马新世代X概念车首次现身中国 [9] - MINI品牌全新MINI JCW家族上新 [9] - BMW Motorrad品牌多款新车型提供高品质骑行体验 [9] 分组5:特色展示 - 全球限量50辆的BMW Skytop展示宝马敞篷车格调与传统 [11] - 第20辆宝马艺术车展示美学艺术、技术与社会的融合创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