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葡萄糖
搜索文档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滨州:深化区域品牌建设,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11-12 15:07
品牌建设与规划 - 滨州市于2019年创建“粮油金三角(中国·滨州)”区域公共品牌,填补了山东省粮食行业市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空白 [1] - 品牌建设采用“1个公共品牌+N个企业品牌+N个粮油产品”的三级金字塔结构 [2] - 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11个、山东著名商标和山东名牌25个,33个产品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占全国6%,73个产品入选“齐鲁粮油”产品、占全省30% [2] - 中裕、渤海、长寿花、香驰四个品牌上榜“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品牌总价值达139.74亿元 [2]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滨州市粮食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06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位 [1] - 全市年粮食加工转化量1500万吨,粮食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 [4] - 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粮油加工及其食品生产企业201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6家,全国500强企业2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家 [4] - 玉米油、结晶果糖、无水葡萄糖的产能、产量、市场占有率均列全国第一位,特级芝麻油、儿童辅食芝麻粉市场占有率列全国第一位 [5] 市场拓展与营销 - 线上依托阿里巴巴平台建设滨州产品展馆,并构建“短视频+直播”双引擎驱动模式,与东方甄选、与辉同行等头部直播建立战略合作 [3] - 线下通过新闻发布会、博览会、展销会等形式推广,并组织企业参加“齐鲁粮油”中国行、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大型活动 [3] - 香驰控股大豆分离蛋白、玉米果葡糖浆等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里香、丰香园芝麻制品出口销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中裕团餐成功入住20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3] 产业集群与企业实力 - 形成邹平玉米加工、博兴大豆加工、滨城惠民阳信小麦加工、无棣芝麻加工等四大粮油加工板块 [4] - 拥有沿黄大豆、小麦等两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4] - 西王集团、渤海实业、长寿花食品、中裕食品上榜重点粮油企业“50强”“10强”榜单 [4] - 中裕食品成为全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并荣获“第九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 [4] 科技创新与研发 - 4个国家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完成研发类项目165项,解决科研难题58项,推动科研能力提升45% [5] - 全市粮食行业拥有国家级实验室11个、省级实验室23个,获国家专利762项,牵头或参与制定各类标准90余项 [5] - 中裕食品实现了以小麦加工副产物生产膳食纤维、抗性糊精、蛋白肽、阿拉伯木聚糖四个“全国第一” [5] - 长寿花食品成功攻克甘油二酯食用油制备工艺技术壁垒,推出新一代高端产品DAG功能性食用油 [5]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滨州:全产业链发力“保粮安
中国发展网· 2025-11-10 16:26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滨州市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发力,在盐碱地上成功打造出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实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8] 盐碱地改良与产能提升 - 采取工程治理模式改良轻中度盐碱地,土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 [2] - 成立院士工作站集中攻克育种技术,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自主繁育小麦品种通过双审定,其中"京麦189"在盐碱地亩产达647.5公斤 [2] - 推广"双深双晚"等种植技术,玉米亩均增产10%,每年每亩节约灌溉用水60立方米以上,探索"全幅匀播"技术使小麦亩穗数提高15% [2] 粮食产业链集群与韧性 - 形成玉米、小麦、大豆、芝麻四大粮油加工产业链,沿黄大豆和小麦成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粮食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十强"产业,拥有过百亿企业6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 [3] - 产业链条深度延伸,一粒小麦可加工成600余种产品,一粒大豆可生产210余种产品,一粒玉米可变身100余种产品 [3] - 建成国内最长最完整的小麦产业链,实现从良种繁育到小麦种植的闭环循环 [3] 产品价值与品牌效益 - 结晶果糖、无水葡萄糖等8种产品的产能、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列全国第一位 [4] - 形成粮食产业大循环、全利用模式,例如香驰集团建成"五大循环利用圈",仅污水处理年增效益2000余万元 [4] - 打造"粮油金三角"区域公共品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11个,四个品牌上榜"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总价值达139.74亿元 [4] 储运与应急保障能力 - 成功获批国家级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承载城市,粮食原料及产品年进出量达2000万吨以上 [6] - 建成黄河流域省级粮食应急保障基地,可动态储备1.5万吨成品粮油,满足应急状态下300万人10天的供应 [6] - 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处应急网点,主城区每个社区至少建设1处麦便利商超,健全供应网络 [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共建四个国家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完成科研项目300余项,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转化增值率达3.5:1 [7] - 发展订单种植300余万亩,粮食保管综合损耗率约0.4%,远低于国家标准,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33个,占全国6% [7] - 中裕食品布局直营店800余家,运营260余家机关食堂,营销网络覆盖近2万家大型超市和30万家小型超市 [7]
石药系“左手倒右手”?新诺威携“高溢价并购”与“增收不增利”困局赴港
华夏时报· 2025-10-30 21:36
公司业务转型战略 - 公司作为国际饮料巨头的供应商,正寻求超越传统功能性原料和保健食品业务的发展路径[1] - 公司通过收购控股股东资产向创新药领域拓展,并推进赴港IPO进程,力求业务转型与资本运作齐头并进[1] - 公司自2023年起启动向控股股东收购资产的系列动作,意图切入生物创新药赛道,包括以18.71亿元收购巨石生物51%股权[4] - 公司近期拟以11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所持巨石生物29%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从51%升至8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1.98%至19.81亿元,归母净利润暴跌87.63%至5372.63万元[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93亿元,同比增长7.71%,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404.89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482.09万元[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收增长7.99%,但归母净利润因高额研发投入同比下滑102%,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43.39%[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025.45%[6]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核心业务涵盖功能性原料、保健食品、特医食品,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功能性原料与保健食品两大业务[2] - 2023年公司功能性原料收入下滑5.01%,2024年该板块营收进一步下滑24.90%,毛利率下降5.75%[3] - 2025年上半年功能食品及原料业务营收微降0.69%,毛利率骤降8.19%至35.70%[6] - 2025年上半年生物制药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22.12%,但毛利率下降33.18%至66.44%[6] 创新药业务发展状况 - 公司收购的创新药资产巨石生物聚焦ADC、mRNA疫苗等领域,其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与注射用奥马珠单抗已于2024年上市[4] - 巨石生物仍处于资金密集投入期,2024年净亏损7.29亿元,研发费用达7.71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3.76亿元,研发投入维持4.23亿元高位[7] - 创新药在研管线仍处于高强度投入阶段,尚未实现盈利,无法贡献利润[4] 资本运作与市场反应 - 公司一系列资本运作推动股价从10元左右飙升至63元,涨幅超500%,但截至2025年10月29日股价已回落至34.57元[4] - 公司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的为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9] - 近期收购巨石生物29%股权的交易对价增值率高达146.08%,且未设置任何业绩承诺条款[7] 现金流与财务风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比值为1.03,显示现金流对利润覆盖能力尚可,但Q3单季净利润暴跌1025%,现金流消耗速度加快[9] - 公司销售费用同比激增87.12%,造血效率明显偏低,若赴港IPO受阻或生物药管线进展延迟,2026年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9]
邹平市培育出9项全球或全国冠军产品
齐鲁晚报网· 2025-07-23 22:46
邹平市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邹平市成功培育4项全球"冠军产品"和5项全国"冠军产品",涵盖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粮食及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 [1] - 2024年魏桥纺织棉布年产能达7.95亿米(绕地球20周),棉纱产量46.52万吨,两项指标全球第1 [2] - 高端铝产业集群营收突破2700亿元,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77%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建立43家院士工作站和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建成18个绿色智能化工厂,能耗和用水分别下降40%和20%以上 [2] - 创新集团铝镁硅合金棒材全球市场占有率8.3%,开泰集团抛喷丸设备国际市场占有率23%,均居全球第1 [3] - 三星集团玉米油年产75万吨占全国75%,西王集团无水葡萄糖医药领域市场占有率85% [3]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经开区面积由8.2平方公里扩至15平方公里,联虹产业园将打造成10亿级产业园区 [4] -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11个新项目达产满产,"十五五"末目标营收300亿元以上 [8] - 粮油产业推进10万吨功能性食用油脂项目,打造国内一流食品加工基地 [8] 产业支持政策与服务 - 收储工业用地超2万亩,新建改建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企业用地成本预计降50% [5] - 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和10亿元人才创业基金,出台40条"人才兴邹"政策 [5] - 审批时限平均压缩85%以上,累计解决企业问题1200余个 [6] 未来发展规划 - 绿色低碳铝深加工产业园6.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年内建成 [8] - 纺织产业集群目标"十五五"末营收突破1500亿元 [8] - 年内推动45个项目建成投产,规上工业企业突破500家,产值冲刺2800亿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