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亚洲精选
搜索文档
公募QDII,加仓美股
券商中国· 2025-11-21 16:15
公募QDII基金美股仓位表现 - 在港股市场回调压力下,公募QDII基金借助美股仓位增强净值防御并强化产品定位辨识度[1] - 近一个月主动权益QDII净值涨幅前列包括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11.78%)、摩根中国世纪混合(7.22%)、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6.43%)等,这些产品均重仓美股[2] - 重仓美股使得相关QDII在市场调整中排名跃居前列,成为少数取得正收益的主动权益QDII[1][2] QDII基金重仓股案例 - 生物技术公司Cidara因被默沙东以约92亿美元收购,股价在11月14日单日涨幅达105%,成为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QDII第一大重仓股[3] - 另一重仓股Olema在11月18日单日涨幅约1.36倍,使重仓该股的QDII净值显著受益[3] - 这些案例显示QDII通过多市场选股有效对冲单一市场风险并抓取更多机会来源[3] QDII基金美股仓位配置趋势 - 公募QDII增加美股仓位的趋势自今年三季度末开始显露,通过提升美股占比打造产品差异化[4][5] - 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美股仓位增至32.24%,使其年内收益率达40%,成为同类产品中业绩最佳[5] - 华夏移动互联QDII美股仓位高达76.7%,港股仓位仅约8%,产品风格趋同美股主题基金[5] QDII基金仓位调整策略 - 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基金在三季度将港股仓位从57.9%降为0,美股仓位从3%跃升至71%,从一个准港股QDII转变为美股主题QDII[6] - QDII基金通过全球化投资强化与A股基金、港股通产品的差异化定位,以吸引资金申购[6] - 在市场平衡意图下,QDII在A股、美股和港股之间进行仓位决策,突出全球化布局特征[6] 算力需求拉动美股配置逻辑 - AI技术爆发推动算力芯片需求强劲扩张,提升美股科技股特别是龙头公司的中长期投资价值[7] - 芯片巨头与AI公司深度合作提升行业景气度,GPU、ASIC、交换机、存储等领域景气度持续提升[7] - OpenAI的API调用量达每分钟60亿个Token,周活跃用户8亿,推动市场对算力基建规模预期大幅提升[8] 新兴市场QDII的美股配置 - 建信新兴市场QDII尽管主题为新兴市场,但截至9月末美股仓位高达50%,港股比例不足0.2%[8] - AI需求爆发成为海外股指上行核心驱动力,芯片迭代和算法优化降低单位算力成本,加速大模型应用落地[8] - 尽管AI科技公司可能出现长期盈利增长,但短期股价可能受宏观因素影响出现大幅波动[8]
易方达张坤小幅加仓贵州茅台,旗下基金份额合计缩水39亿份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01
基金管理规模与份额变动 - 总体管理规模较二季度小幅上涨15亿元,达到565.44亿元 [2] - 旗下4只基金份额均呈下滑趋势,合计缩水39.3亿份 [2] - 易方达蓝筹精选份额下滑最多,减少20.77亿份,规模为364.13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4只基金中有3只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2] - 易方达蓝筹精选今年以来收益为14.75%,跑输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34.33%)近20%,在4503只同类中排名第3800名 [2] -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和易方达优质精选今年以来收益分别跑输同类基金15.44%和23.08% [2] - 易方达亚洲精选今年以来收益为39.29%,跑赢同类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超9% [2] 重点持仓变动 - 旗下4只基金均大幅减仓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W,减仓阿里巴巴-W的仓位均超30% [3] - 在三季度十大重仓股中以减仓为主,腾讯控股持仓减少35.24%,阿里巴巴-W持仓减少45.58% [4] - 京东健康持仓减少43.87%,贵州茅台在部分基金中获得小幅加仓,但在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中被减仓 [4] - 百胜中国获得加仓,持仓增加22.94% [4] 最新持仓结构与股票表现 -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W仍为总体持仓第一和第二名,净值占比分别为9.94%和9.93% [5][6] - 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粮液的净值占比均在9%左右 [5][6]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净值比为78.51% [6] - 阿里巴巴-W在三季度区间涨幅高达43.95%,腾讯控股涨幅为18.09% [3][6]
百亿基金经理收益回暖!张坤规模领衔 王明旭7产品年内亏损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6:02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8月7日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达15.03% 其中95%实现正收益[1][2] - 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超越股票指数基金11.8%的表现 较沪深300指数4.6%和中证500指数10.6%产生显著超额收益[2] - 医药行业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4只基金实现年内收益翻倍 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 中银港股通医药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和华安医药生物[1][3] 百亿基金经理规模与业绩 - 90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百亿元 易方达基金张坤以550.47亿元管理规模居首[1][5] - 百亿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平均收益14.3% 其中86人取得正收益 汇添富张韡65.8%和永盈张璐53.4%领跑[1][6] - 管理规模超300亿元和200亿元的基金经理平均收益分别为9.8%和12.5% 均低于百亿基金经理平均水平[6] 个别基金经理表现分析 - 张坤偏股型指数年内涨幅7.5% 在管4只基金均实现正收益但跑输业绩基准 易方达蓝筹精选任职回报87%[6] - 广发基金王明旭偏股型指数收益-7.4%垫底 在管8只基金中7只年内浮亏 5只任职回报为负[8] - 王明旭管理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广发价值稳进A自6月19日成立至8月7日收益为-1.1%[9] 基金规模与份额变动 - 主动权益基金总规模达3.39万亿元 但上半年份额减少1982.4亿份 显示投资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复[3] - 广发基金拥有9名百亿基金经理数量最多 易方达8人 中欧7人 富国6人紧随其后[5] 长期业绩与投资者回报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近3年收益-6.4% 近5年收益-1.2% 普通股票型基金近3年收益-2.7% 近5年收益4.9%[4] - 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近3年收益-2.6% 近5年收益8.2% 显示五年前买入的投资者普遍开始盈利[4] 投资风格与持仓结构 - 张坤投资风格侧重深度价值投资 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 五粮液和贵州茅台等龙头企业[6] - 王明旭投资风格均衡 重仓股覆盖四方精创 江苏银行 美的集团和长江电力等多行业标的[9]
百亿基金经理收益回暖!张坤规模领衔,王明旭7产品年内亏损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5:51
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 - 截至8月7日,全市场450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5.03%,95%的基金实现正收益 [2][3] - 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跑赢股票指数基金(11.8%)及主流宽基指数(沪深300为4.6%,中证500为10.6%) [3] - 经历三年调整期后,近3年及5年主动权益基金指数收益分别为-6.4%至-2.6%和-1.2%至8.2%,投资者接近回本或开始盈利 [7] 医药行业主题基金突出表现 - 4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翻倍,全部为医药行业主题基金,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122.21%)、中银港股通医药A(110.92%)、永赢医药创新智选(107.96%)和华安医药生物A(100.79%) [4][5]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规模达30.43亿元,为翻倍基金中规模最大 [4][5] 百亿基金经理规模与业绩 - 90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百亿元,易方达基金张坤以550.47亿元领衔,中欧基金葛兰(399.08亿元)和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392.66亿元)紧随其后 [8][10] - 百亿基金经理偏股型指数平均收益达14.3%,其中86人实现正收益,汇添富基金张韡(65.8%)和永盈基金张璐(53.4%)领跑 [9][12] - 管理规模超300亿元和200亿元的基金经理平均收益分别为9.8%和12.5%,低于百亿基金经理平均水平,体现规模魔咒 [9] 业绩落后基金及基金经理 - 228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收益为负,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以-18.5%表现最差,建信中国制造2025A(-15.6%)和鑫元消费甄选A(-14.5%)紧随其后 [5][6] - 14只基金浮亏超10%,其中华夏基金宋伯龙和李彦旗下占4只,广发基金王明旭旗下占3只 [5][6] - 百亿基金经理中广发基金王明旭(-7.4%)、兴证全球基金董理(-4.9%)、景顺长城刘彦春(-1%)和广发基金郑澄然(-1%)年内收益为负 [12][13] 基金公司百亿基金经理分布 - 广发基金拥有9名百亿基金经理数量最多,易方达基金(8人)、中欧基金(7人)和富国基金(6人)分列第二至第四 [8] - 兴证全球基金、汇添富基金和嘉实基金均拥有5人,并列第五 [8] 投资者行为与规模变动 - 主动权益基金总规模达3.39万亿元,但上半年份额减少1982.4亿份,显示基民信心待修复 [6]
张坤卸任副总 易方达基金高管重新布阵背后有何深意?
经济观察报· 2025-05-17 16:43
张坤卸任高管职务 - 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副总经理张坤因工作调整卸任高管职务,未来将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2][4] - 张坤自2008年加入易方达基金,从事投研工作近17年,是公司主动权益投研团队核心人员[4] - 张坤目前在管基金4只,截至一季度末在管规模合计608.22亿元,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最大达389.08亿元[4] - 张坤投资风格以高质量价值为核心,注重企业竞争力、护城河、商业模式及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4] 易方达高管调整背景 - 2020-2021年易方达曾将多名明星基金经理提拔为副总,包括张坤、萧楠、陈皓等,与所管产品规模直接挂钩[8] - 今年3月陈皓和萧楠也因类似原因卸任副总职位,继续担任基金经理[8] - 高管调整是公司在应对行业变化和自身发展需求时做出的战略选择[9] 公募行业新趋势 - 近年来公募行业出现"反向"潮流,投研出身高管选择主动"减负"专注基金管理[11] - 高管级别基金经理承担更多管理职责可能分散投资研究精力,影响投资效率[11] - 行业竞争加剧、业绩压力增大,专注投资更能发挥专业优势为投资者创造回报[11] - 监管部门推动改革,要求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等指标权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