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
搜索文档
 江苏常州金坛传统技艺在德国受到欢迎
 新华网· 2025-10-28 10:22
新华网斯图加特10月27日电(记者马悦然、尹亮)近日,中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多项精湛非遗手 工技艺在德国举行了多场展示,引发当地观众的浓厚兴趣。 斯图加特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产业园已经在德国成功举办了多场经济交 流活动,但带领如此众多有特色的金坛非遗传承技艺来到德国,这是第一次。我们希望让德国朋友看 到,金坛不仅有优秀的工商业基础,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金坛雕版线装印刷技艺传承人耿春霞展示了采用传统"饾版拱花"技艺印制的古籍复刻本,她强 调:"我们不仅复原古法,更探索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据悉,其古籍印刷作品自2016年起已获得多项 世界级和国家级奖项。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向德国企业家们展示精湛刀工,并 介绍:"刻纸如同在纸上'行走',内柔外刚,顿挫有力。我们的作品《从雅典到北京》,讲述的就是中 国与世界的故事。"许多客商体验后表示,金坛拥有特色文化IP。 金坛地处常州市西部,位于上海、南京、苏锡常三大都市圈交汇处,区位优势显著。近年来,金坛 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德国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已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 平台,吸引了 ...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60余国家和地区非遗瑰宝汇聚北京,文明互鉴共绘时代画卷
 环球网· 2025-10-20 23:04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于10月17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主题为“非遗携手美好生活” [2] - 活动吸引来自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传承人、近万件展品参与 [2] - 活动包含开幕式、国际非遗展览、非遗对话、非遗市集四大板块 [5]   展览展示 - 国际非遗展览设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包含“美美与共 国际手工艺展”和“生生不息 非遗精品展” [5] - 国际手工艺展展示马来西亚传统服饰“可峇雅”、格鲁吉亚千年壁画复原纺织品、匈牙利布索面具、墨西哥木雕等 [5] - 非遗精品展汇聚北京与港澳三地非遗精华,如景泰蓝、京绣等“燕京八绝”,以及古琴、茶道等“五道”雅艺 [5] - 澳门手信、香港虚拟非遗导览等体现文明对话与数字技术赋能下的非遗新貌 [5]   开幕表演 - 开幕式表演以“风·雅·颂”为叙事主线,汇聚多个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及各国传统音乐舞蹈 [7] - “风·和鸣”篇章中,中国贵州侗族大歌与格鲁吉亚复调演唱同台表演 [7] - “雅·青绿”篇章以当代舞蹈《青绿》演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融合文房四宝制作、雕凿刻镂等非遗技艺 [7][8] - “颂·国风”篇章呈现经典京剧《声动梁尘》,荟萃“生、旦、净、末”四大行当精华 [8]   非遗市集与生活融合 - 非遗花园市集设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包含土耳其烤肉、斯里兰卡红茶、阿根廷马黛茶等国际美食 [10] - 北京展区以“燕京八绝”引领,串联“烟火人间”、“舌尖味道”、“文人雅韵”、“民间趣艺”四大生活场景 [10] - 大运河非遗精品展区展示通州花丝镶嵌、风筝,河北秸秆扎刻、布糊画,天津陈官屯冬菜、津门蔡氏贡掸,安徽宣纸,浙江东阳竹编等项目 [10] - 市集呈现“非遗+品牌”融合创新,如抖音互动体验、猎户星座咖啡机器人、宇树科技机器人互动 [12]   行业对话与机制创新 - “非遗对话·共创生活”活动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办,汇聚中国、意大利、匈牙利、格鲁吉亚等多国非遗专家、传承人、国际组织代表 [12]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阐述通过构建“1+N”政策体系、打造精品项目、“非遗+”融合模式及搭建国际传播平台推动非遗发展 [14] - 围绕“非遗的国际化传播”,嘉宾指出需超越语言翻译,深入文化语境转译,通过双向调研推动内容共创 [15] - 围绕“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嘉宾认为需通过教育引领、科技赋能与政策支持,构建“技艺传承—内容创新—市场接纳”的良性生态 [15] - 非遗周与抖音联合发起“非遗发展共创营”,建立“传承人-创作者”长效对接机制,旨在实现内容的持续生产与人才的持续成长 [16][18][20]   社会影响 - 活动推动非遗从“被保护”走向“被需要”,从“被观看”走向“主动参与”,使其融入日常生活 [23]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启幕,打造“可看、可感、可吃”非遗盛宴
 新京报· 2025-10-17 20:22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于10月17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幕,活动持续至21日 [1] - 活动吸引来自全球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传承人及近万件展品参与 [1]   活动板块与内容 - 非遗周设置开幕式、国际非遗展览、非遗对话、非遗市集四大核心板块 [3] - 国际非遗展览“美美与共 国际手工艺展”展示马来西亚传统服饰“可峇雅”、格鲁吉亚纺织品、匈牙利布索面具、墨西哥木雕等各国手工艺品 [3] - “生生不息 非遗精品展”汇聚北京与港澳三地非遗精华,包括景泰蓝、京绣等“燕京八绝”,以及古琴、茶道等“五道”雅艺 [3] - 澳门手信、香港虚拟非遗导览等展品体现数字技术对非遗的赋能作用 [3]   开幕式表演亮点 - 开幕式以“风·雅·颂”为叙事主线,呈现多国传统音乐舞蹈表演 [4] - “风·和鸣”篇章中,中国贵州侗族大歌与格鲁吉亚复调演唱同台演出 [4] - “雅·青绿”篇章通过当代舞蹈《青绿》演绎《千里江山图》,融合文房四宝制作、雕凿刻镂等非遗技艺 [6]   非遗市集特色 - 非遗花园市集设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呈现土耳其烤肉、斯里兰卡红茶、阿根廷马黛茶等国际美食 [6] - 北京展区以“燕京八绝”引领,展示内联升布鞋、吉兔坊彩塑、吴裕泰茶叶、六必居酱菜等生活化非遗产品 [6] - 大运河非遗精品展区汇集通州花丝镶嵌、河北秸秆扎刻、天津陈官屯冬菜、安徽宣纸、浙江东阳竹编等地方特色非遗 [8] - 市集内出现“非遗+品牌”融合创新案例,如猎户星座咖啡机器人、宇树科技互动机器人成为亮点 [8]   行业交流与影响 - 活动期间举办“非遗对话·共创生活”论坛,汇聚中国、意大利、匈牙利、格鲁吉亚等国非遗专家、传承人及国际组织代表,探讨非遗传播与可持续生态构建 [8] - 活动推动非遗从“被保护”向“被需要”转变,促进公众从“观看”到“主动参与” [8]
 多点联动、全民共享,北京国际非遗周即将亮相北京城市副中心
 新京报· 2025-10-10 18:01
 活动基本信息 - 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 [1] - 活动主题为“非遗携手美好生活” [1] - 活动覆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部分区域 [1]   国际非遗展览 - “非遗匠心·焕新生活”国际非遗展览将于10月17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2] - “国际手工艺展区”展示格鲁吉亚纺织与陶器、匈牙利布索面具、墨西哥木雕等手工艺精品 [2] - 展区提供马来西亚“可峇雅”传统服饰、土耳其水拓画、埃塞俄比亚咖啡仪式等活态传承体验 [2] - “非遗精品展区”汇聚北京与港澳非遗精华,包括景泰蓝、京绣等“燕京八绝”以及古琴、茶道 [2] - 澳门手信、香港虚拟导览呈现文明对话与数字赋能 [2]   开幕式与表演活动 - 开幕式以“风·雅·颂”为主线,主题为“非遗风华·绽放生活” [3]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与格鲁吉亚复调同台表演 [3] - 舞蹈《青绿》演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京剧《声动梁尘》展现国粹底蕴 [3] - 来自蒙古国、爱尔兰、巴西、津巴布韦、芬兰、保加利亚等地的传统音乐舞蹈同台献艺 [3]   非遗市集与互动体验 -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设置“非遗市集·共享生活”,包含国际市集、京津冀展区、“非遗+品牌”三大板块 [3] - 市民可品尝土耳其烤肉、斯里兰卡红茶等世界风味 [3] - 体验活动包括北京兔儿爷彩绘、河北布糊画制作等地域特色项目 [3] - 跨界互动项目包括抖音心动打卡、宇树科技机器人互动 [3]   深度对话与活动联动 - “非遗对话·共创生活”将于10月17日下午在北京城市图书馆举行,围绕“非遗的国际化传播”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对话 [4] - 活动打破场馆限制,联动通州“三庙一塔”、密云古北水镇等城市文化地标 [4] - 打造多点联动、全民共享的非遗体验网络 [4]   活动主办与承办 - 本届非遗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 [4] -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承办 [4]
 多项重要文化成果今日发布
 北京青年报· 2025-09-23 02:18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传承·创新·互鉴” 年度主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1] - 论坛包括1场主论坛 6场平行论坛 20余场专业沙龙以及多项配套活动 [1] - 约800名中外嘉宾将齐聚北京 包括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世界知名文化机构代表 头部文化企业代表等 [2]   核心议程与活动 - 9月23日上午举行主论坛 下午举行6场平行论坛 议题涵盖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 视听产业融合等热门领域 [1] - 论坛期间将举办重要成果发布专场 发布《中外文化交流报告2024》等成果并进行项目签约 [2] - 9月24日将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 组织优质项目推介 引导金融资源注入文化产业 [2] - 为纪念中法电影里程碑年份 论坛特别策划“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 法国知名影人出席并公开放映珍贵历史影像 [2]   产业展示与创新 - 论坛首次设立精品文创展示区 展出80家企事业单位的600余件文创精品 涵盖10余个领域 [4] - 展品包括博物馆公园顶流文创 如国博凤冠 天宫藻井 以及非遗精品 热门IP文创和潮流设计 [4] - 展区设计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 从创新开发方式和科技成果应用方面加强选品 体现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成果 [4]   科技融合与互动体验 - 展区设置彩塑京剧脸谱 漆扇制作等非遗体验活动 并有非遗大师现场献艺 [5] - 科技互动装置包括银河通用“Galbot g1”机器人 清华团队跳舞机器人“Booster T1”和AI虚拟人导览 展现“文化+科技”趋势 [5] - 文化科技体验区设有AI拍照打卡机 “凯叔讲故事AI鸡飞飞”等人工智能文创产品 增强公众互动体验 [5]   配套与公众参与 -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作为论坛会客厅常态化活动已开启 展销近50万种出版物和文化产品 [2] - 20余场专业沙龙将遍布城市多个文化空间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大模型助力媒体变革等前沿话题 [3]
 非遗邂逅时尚 北京工美“开物·新境”品牌发布秀亮相北京时装周
 北京商报· 2025-09-18 14:37
 活动概况 - 北京工美集团以“开物·新境”为主题亮相SS2026北京时装周主秀 [2] - 活动旨在开启工艺美术面向未来的全新境界 [2] - 活动突破传统工艺美术静态展示边界,将国礼级工艺美术精品与先锋时尚语言交融碰撞 [2]   主题与理念 - “开物”源自《天工开物》的东方造物哲学,展现以景泰蓝、花丝镶嵌、雕漆等为代表的“燕京八绝”技艺,表达对传统工艺和非遗技艺的敬畏与传承 [2] - “新境”象征打破刻板印象,通过非遗新生、实用转化、年轻化和时尚化的设计定义中国美学当代话语权 [2]   活动内容与篇章 - 发布秀分为“传世·天工造极”、“焕新·物承万象”、“匠韵·融汇共生”三个篇章 [5] - “传世·天工造极”篇章聚焦“国礼级”工艺美术巅峰之作,通过“燕京八绝”和“国礼造办”珍品展现中华造物精神与文化自信 [5] - “焕新·物承万象”篇章展现“技艺新用”的无限可能,设计师将古老技艺融入现代设计语言,呈现融合传统精粹的时尚配饰及生活艺术精品 [5] - “匠韵·融汇共生”篇章深入挖掘非遗技艺的“手艺温度”,探索其与当代生活美学的跨界融合,呈现兼具精湛工艺与实用功能的匠心之作 [5]   战略意义与目标 - 此次活动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对话,旨在通过北京时装周这一国际化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工艺美术的深厚底蕴与新时代生命力 [5] - 公司推动艺术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走向世界舞台 [5]
 “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大赛20届成果展发布会在京召开
 消费日报网· 2025-09-18 11:16
 大赛规模与成果 - 2025年"工美杯"大赛参赛作品数量达671件创历史新高 涵盖9大类26小类工艺[1] - 大赛评选获奖作品376件 其中金奖40件 银奖75件 铜奖112件 优秀奖149件[1] - 成果展首次集中展出20届大赛优秀作品110件 参展作者包括89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含3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   历史沿革与行业影响 - 大赛自2002年起已成功举办20届 累计参赛作品超万件 近三年均超600件[2] - 历届共评选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珍品40件 金奖作品超300件[2] - 大赛隔年交替举办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大赛 形成权威评审机制[2]   行业合作与传承 - 四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向中国工艺美术馆捐赠代表作 涉及景泰蓝和玉雕工艺[2] - 捐赠作品包括《福禄万代熏》《白玉绞丝镯》《兰花》《苍龙教子抱月瓶》等精品[2] - 捐赠举措体现工艺美术行业与国家级专业馆所的深化合作[2]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2012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 推动工艺美术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3] - 新技术(人工智能/柔性制造/虚拟现实)正改变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生产传播方式[3] - 未来将通过数字赋能发展智慧工美 建设文商旅产一体化的特色产业园区[3]   工艺美术品类 - 大赛作品涵盖景泰蓝 玉雕 雕漆 花丝镶嵌等核心传统工艺门类[1][2] - 参展作品类型覆盖9大类工艺 体现北京工艺美术的完整产业体系[1]
 文化中国行 | 景泰蓝,铺展中国韵
 人民日报· 2025-09-06 13:35
 行业背景与工艺特点 -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 元代传入中国 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 制作需经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磨光 镀金6个步骤 掐丝工序需使用专用镊子将铜丝照图纸掰出花样 一道工序往往耗费几十个小时 [2] - 釉料配方需按比例混合矿物颜料 经高温烧制出近70种釉色 烧结需在800摄氏度炉温中重复三四次直至纹样内填釉料与掐丝纹相平 [3]   产品创新与应用突破 - 成功开发室外景泰蓝喷水池"花开富贵" 总面积50多平方米 通过分块烧制与花卉层叠设计解决大型器形烧制难题和接缝问题 [4] - 应用场景从室内拓展至重要建筑装饰 包括首都机场专机楼 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集贤厅等场所 [4] - 公司平均每年推出20多种新产品 涵盖重器与实用装饰品 国礼作品包括"四海升平"赏瓶 "盛世欢歌"瓶 "四面方尊"大型赏瓶等 [4][5]   文化价值与市场定位 - 景泰蓝造型雄浑 纹样繁复 色彩清丽 以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色调 具有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2][4] - 作品作为熠熠生辉的中国名片亮相国际舞台 通过持续创新保持老字号旺盛活力 [4][5]
 景泰蓝,铺展中国韵(文化中国行·追梦)
 人民日报· 2025-09-06 06:22
 行业背景与工艺特点 -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 元代传入中国 明代景泰年间盛行 釉料以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2] - 景泰蓝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 制作需经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磨光 镀金6个核心工序[4] - 掐丝工序需用专用镊子将铜丝按图纸掰出花样并粘至胎体 花瓣尖等细节需用指甲顶出弧度以保证逼真度 单道工序耗时可达数十小时[4] - 釉料配方为行业核心机密 需按比例混合矿物颜料并经高温烧制 目前开发釉色近70种[4] - 烧蓝工序需在800摄氏度高温炉中重复烧结3-4次 因釉料冷却收缩幅度低于铜丝 需反复填釉至纹样平整[4]   产品创新与应用拓展 - 公司通过室外喷水池项目实现技术突破 解决超1米器形烧制难题 克服50平方米大面积着色导致的崩蓝与砂眼问题[5] - 采用分体烧制与花卉层叠设计遮挡接缝 成功完成"花开富贵"喷水池 以红黄为主色调呈现数十种花卉层叠艺术效果[5] - 创新推动应用场景多元化 相继完成首都机场专机楼 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集贤厅等重要场所装饰工程[5] - 产品作为国礼亮相国际舞台 包括"四海升平"赏瓶 "盛世欢歌"景泰蓝瓶 "四面方尊"大型赏瓶等代表性作品[5]   企业发展与产品策略 - 公司年均推出20余种新产品 涵盖恢宏大气的重器与精巧实用的装饰品[6] - 通过工艺创新使老字号保持活力 产品持续讲述景泰蓝文化辉煌[6]
 河北涞水:电商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2:47
 核心观点 - 涞水县通过媒体+赋能乡村振兴七大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发展 实现销售增长和市场拓展 [1][2][3]   产业发展 - 涞水县拥有四大传统产业包括景泰蓝 铜火锅 京作古典家具和麻核桃 以及数十种特色农产品如龙门辣酱 胡家庄白萝卜 王村羊肚菌和野三坡山茶 [1] - 麻核桃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亿多元 特色农产品进入京津冀大市场 [3] - 麻核桃种植户通过直播带货已实现7万多元销售额 [1]   媒体赋能措施 - 实施媒体+市场联动和媒体+产业升级等七大行动 [1] - 组建三维培训体系包含理论教学 实战实训和资源对接 邀请电商专家和直播达人授课 [2] - 组织农户和企业人员到融媒体直播间实战演练 已培训超3000名人员掌握电商运营技巧 [2] - 与平台合作开展涞水麻核桃专场直播和短视频大赛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2]   市场拓展 - 传统产业产品融入京津冀市场并远销粤港澳大湾区等南方市场 [3] - 探索南北合作新模式 打造三农微短剧南北共建村 实现南北资源共享和平台共用 [2] - 推动南果北移和北品南上 拓展销售渠道 [2]   活动推广 - 今年举办50多场系列活动包括野三坡开山节 特色农产品展销 农特产品批发市场启幕 核王争霸赛和电商创富赛等 [2] - 举办30多场电商和直播带货培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