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头显

搜索文档
四川提出到2027年将打造20个省级消费品领域“天府名品”
新华财经· 2025-07-16 18:24
此外,四川将建立消费领域创新产品研发"绿色通道",缩短新产品上市审批周期。建立消费品以旧换新 支持机制,根据政策要求将"四川造"汽车、家电、数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领域优质产品纳入消 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目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创新智能产品供给,引领和提振新型消费需求。《实施意见》提出,加强计算终端芯片、分布式操作系 统等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重点发展超高清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智能音 箱等视听终端。推进超轻薄折叠笔电、平板、手机及高性能主机研发制造。深度融合AIoT(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家居中枢平台,加快电视、冰箱、空调等家居家电智能化升级,打造新型智能家 居产品。同步布局智能手表及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设备等穿戴产品,形成"核心部件— 智能终端—场景生态"创新链条,推动消费电子产业向高端化、场景化、智能化演进。 优化数字产品供给,引领和提振信息消费需求。《实施意见》提出,聚焦软件与动漫产业优势,加速布 局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生态,重点发展大模型应用、AI内容生成工具等创新产品,同步推进头部电子 竞技、网络游戏、数字电影IP(知识产权)的研发与商业化。 ...
启动拟赴港上市叠加“碰一下概念股”,蓝思科技股价大涨超9%
证券之星· 2025-07-03 13:19
股价表现与H股发行计划 - 公司股价7月3日早盘高开高走 盘中涨幅超9% 午间收盘报23 58元 涨8 41% 成交额25 77亿 换手率2 27% [1] - 公司6月30日宣布H股发行计划 每股定价17 38至18 18港元 全球发售2 62亿股 最高募资48亿港元 [1] - H股募资目的包括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28%募资用于海外业务)和产业多元化(48%募资用于扩展产品组合) [1] 客户结构与业务多元化进展 - 公司2024年苹果收入占比降至49 45%(2022年为71%) 计划2025年将该客户收入占比控制在50%以下 [1] - 业务覆盖领域从智能手机 电脑扩展至智能汽车座舱 智能头显穿戴 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 [1] - 客户多元化策略通过拓展客户基础 扩充产品线及价值链纵向扩展实现 [1] NFC支付领域布局 - 公司为支付宝"碰一下"提供整机组装和ODM服务 设备配备6 5英寸极窄边框(3mm)高清屏 工艺超行业标准 [3] - "碰一下"设备已覆盖全国100个城市 1000多个商圈及连锁品牌 合作重点包括优化产品性能和加大研发投入 [3] - 全球NFC支付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677 1亿美元(CAGR19 5%) 国内应用场景扩展至出行 营销 点餐等领域 [3] 市场定位与发展预期 - 公司被市场视为"NFC概念股" 直接参与NFC产业链 [4] - 分析认为全球化与产业多元化顺利推进将支撑业绩持续增长 [2]
★透过文博会读懂文化产业含科量含金量大流量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强调文化科技双核驱动,汇聚全球文化"顶流"和科技"新势力","含科量"成为最大看点 [1] -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已深入渗透文化生产、消费、传播的整个链条 [1]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4万亿元,其中数字化、智能化相关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高出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3] AI技术赋能文化生产 - 腾讯通过混元大模型技术基底融入内容生产全产业链,大幅加快文化宣传产品生产流程,如AI生成网络文学出海宣传海报仅需输入画面元素及风格即可快速完成 [1][2] - 三七互娱自研行业大模型"小七"支持广告投放、生成游戏素材及代码文本创作,国内发行端AI视频占比达80%,海外达70%,AI智能客服准确率超80% [2][3] 智能硬件重塑文化消费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进入多地景区,通过定制化IP(如道士形象)提升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景区"流量担当" [3][4] - 宸境科技VR游船项目《天枢·古运河的心跳》结合无锡地标与非遺元素,15分钟沉浸式体验助力景区差异化升级,已在"五一"假期落地创收 [4][5] 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出海 - 《叫我大掌柜》游戏以国风美术和传统节日元素吸引海外玩家,《南海丝路》版本推广触达3.6亿次海外用户 [5][6] - 腾讯AI影像修复技术转录修复30多部经典戏曲作品,解决上世纪影像的残缺、抖动等问题,使呈现更细腻鲜活 [7] - 群宇互动歌舞机器人模仿潮汕英歌舞,何璇智能钢琴机器人演奏《青花瓷》,科技与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合 [7]
蓝思科技启动H股发行或募43亿 加速多元化苹果销售占比降至49%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5
港股上市进展 - 蓝思科技H股IPO进入招股程序 基础发行约2.62亿股 价格区间17.38-18.18港元 预计募资43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3月12日公告筹划赴港上市 3月31日递交申请 6月16日获证监会备案 6月20日通过聆讯 6月30日启动招股 全程耗时约100天 [3][4][5][6][7] - 发行安排为7月4日结束认购 7月8日前定价 7月9日挂牌交易 [8] 募资用途分配 - 28%募资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 48%用于丰富产品组合 14%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10%作营运资金 [1][10] - 全球化战略包括在越南和泰国设新生产线 预计2025年底投产 服务智能手机 电脑及汽车产品客户 [10] 客户结构变化 - 对苹果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71%降至2024年49.45% 预计2025年进一步低于50% [2][12] - 2024年智能手机及电脑收入占比仍达82% 但业务已拓展至智能汽车 人形机器人 智能穿戴等领域 [2][11][1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466.99亿元增至698.97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24.48亿元增至36.24亿元 持续双增 [12]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70.63亿元(同比+10.10%) 净利润4.29亿元(同比+38.71%) [12] 基石投资者构成 - 引入小米旗下GreenBetter 世运电路等9家基石投资者 合计认购1.91亿美元(约14.99亿港元) [8][9] - 投资者涵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国际机构如UBS AM Singapore 弘毅投资等 [9]
脑机接口加速从实验室迈向市场 “人机共生”即将照进现实
证券日报· 2025-06-09 01:08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领域迎来发展热潮,承载着医疗康复和产业革命的双重潜力 [1] - "北脑一号"完成首批人体植入,神经信号采集通道有效率超98%,患者可通过意念操控计算机及机械臂 [1] - 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患者达1242万,脑机接口技术为脑部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1] - 2025年被视为脑机接口临床应用"破冰之年",Neuralink完成6.5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达90亿美元 [1][8] 技术路径与临床验证 - 脑机接口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全侵入式三大技术路径,侵入深度与信号质量正相关但安全风险递增 [3] - 临床验证是当前主要瓶颈,侵入式设备需完成2-3年严格临床验证周期 [3][4] - 中国在电极、信号采集系统等关键部件与欧美差距不大,但需提升系统集成度和大规模临床验证 [3] - 北京、上海等地加速临床试验平台建设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应用场景拓展 - 半侵入式与侵入式技术聚焦医疗领域,为瘫痪、渐冻症等患者提供功能恢复可能性 [5] - 非侵入式技术已在医疗康复领域商业化,并拓展至教育、安全、娱乐等领域 [5][6] - 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应用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系统,实现"脑控驱动"康复模式变革 [6] - 非侵入式技术凭借无创优势广泛应用,如睡眠监测贴片和专注度监测头显等产品 [6] 资本市场动态 - Neuralink估值从50亿美元升至90亿美元,国内阶梯医疗完成3.5亿元B轮融资 [8] - A股公司如诚益通布局"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战略,翔宇医疗建立脑科学实验室 [9] - 资本市场推动横向并购扩大市场份额,纵向整合强化产业链控制 [9] - 行业亟需跨学科人才协同,政策扶持与生态培育助力产业链成熟 [9]